怎麼教孩子看圖畫書?明白這4點,讓親子閱讀更理性

2020-12-23 盛夏書香

前兩年的時候,經常在網上看到某位媽媽說「我給孩子買了幾萬塊錢的繪本了」「我給孩子讀了上千本圖畫書了」等等類似的話。

對比一下,我家頂多就二三百本吧,其中還有一部分孩子從來都沒看過的,於是,我開始變得功利,「讀書去」也成了我經常惱火的話,現實是孩子越來越不喜歡看書了。

為此我特別焦慮,我們對繪本應該有著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到底是不是越多越好以及該如何親子共讀?

我在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種子》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1、圖畫書不是用來學習知識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小時候,他的母親經常給他唱搖籃曲和兒歌,在幼兒園和小學的時候也會學習兒歌,可是等到成年以後,留在他記憶裡的仍然是母親教給他的那些兒歌,在學校裡學的完全不記得。

他很疑問,並且最終發現,「快樂」與否是問題的關鍵,母親一般都是隨時出於愛的情感會給孩子講故事或者唱兒歌,孩子的心靈是得到了滿足的,所以記憶深刻。

因此,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明白這一點後,我放下了我的功利心,當我和孩子一起完全沉浸在圖畫書裡的歡樂時,我意識到也許這才是幸福的種子吧。

就比如他最喜歡的那一本《大衛,不可以》,也許是我們表演的太誇張,也許是孩子覺得代入感很強,他總會滿懷喜悅的把這本書拿過來攤開在我面前。

2、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給他圖畫書」,而是讓他聽到更多的語彙。

書中提到:建立幼兒閱讀能力的基礎,是從耳朵不斷積累詞彙開始,而不是讓幼兒提早看書識字。

因此,我們要多和孩子說話,唱歌,不管是餵奶、穿衣還是哄睡等等任何時候,也不是要求我們說什麼高深的語言,只要是有感情的話,孩子都能感受到,同時,這也會促進他們心靈的生長。

也就是說,孩子在說話之前,他們是通過耳朵來學習的,聽了才會理解。以前我並不知道這一點,我自己本來話就少,再加上不會養育帶給我的焦慮,很少給孩子說一些小情話的,也很少給他唱歌。

真的,詞窮的父母養不出語言豐富的孩子。

當有一天,我試著給他唱歌的時候,我才發現母語的重要性,他短短幾天內就學會了很多首兒歌,並且自己在小度上找了很多,慢慢的都會唱了,重要的是,整個過程中孩子特別滿足、特別開心。

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多說有感情的、溫暖的、人性化的話語,而圖畫書就是大人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的重要場所。-松居直

3、圖畫書是大人念給孩子的書,不要讓孩子自己看。

作者在書中提到,有的孩子到了5歲以後,父母就不再給他念書,因為有長期閱讀積累下來的經驗,孩子已經能認識不少字,可以獨立閱讀。

同時,作者做了一個比較,一個剛認識字的孩子磕磕巴巴的念完一本書對比父母給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念完一本書,哪個效果更好一點呢?

顯然是父母念給孩子聽,一個剛識字的孩子讀書的重點是在識字,雖然也能看完,但是很辛苦。如果讀字不能享受,這就喪失了圖畫書的意義,也就無法帶給孩子精神上的成長。

因此,讀書不等於識字,識字不代表能理解書中的內容,讀書才是。

念書也是父母給孩子說話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書不會說話,但如果我們是滿懷著愛心的去為孩子講這個故事,孩子會覺得更溫暖有趣。

所以,即便是孩子到了小學,也應該為他念書。

4、我們該如何面對電子產品?

①對電子產品的偏見

我家孩子本來是對電子產品不感興趣的,結果上了幼兒園之後,回來就對小度感興趣了,每天都會看裡面的關於車的動畫片,還特別專心。

哪怕我在邊上看書,也影響不了他,有時候也挺苦惱的,會抱怨他看了三四十分鐘怎麼還不關?

但是我會問自己,如果他看書這麼久,我會生氣嗎?我想我應該不會,可是,為什麼看電子產品我就想生氣呢?

不可否認,在看視頻的時候,孩子是處於被動接收的狀態,看時間長了,對視力也有傷害。但是,看書時間長了,對視力就沒有損害嗎?

對孩子來講,看視頻也是他在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也許和看書沒有什麼差別,而且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讀書也不再是獲取信息的唯一方式。

想想我們,碰到一個好看的影視劇是不是也想多停留一會兒呢?那麼,孩子也是一樣的,他也需要不同的體驗。

關注即強化,平常心對待,然後和孩子一起,商量一個合適的時長。

②完全依賴電子產品

書中講了一個案例,一位媽媽正發愁該如何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電視裡正好播放了一檔兒童喜歡的節目,高興之餘,她讓孩子看電視,自己繼續忙別的事。

沒過多久,孩子還是讓媽媽給她講故事,她很苦惱,明明電視裡講的那麼好,為什麼還要我給你講?

孩子說:電視裡的叔叔不會抱著我呀!

由此可見,孩子更願意讓自己的父母講故事。現在有很多講故事的APP,故事都講得特別好,但是,都比不了父母的聲音,自己的父母哪怕講的再爛,但是有溫暖的聲音在,有愛在流動,在孩子那裡,就都是最好的回憶。

5、搞清楚以上這4點以後,我們來看,如何教孩子讀圖畫書?

①父母成為一個愛閱讀的人,做一個享受圖畫書的大人

圖畫書不只是給孩子看的書,有人會認為,看小孩子的書會有些「侮辱」智商,但是我們翻開圖畫書細品一下就會知道,小故事裡藏著大智慧。只不過是,它是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我個人特別喜歡看圖畫書,甚至比孩子看的還多,因為字少好理解,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我喜歡自己》這一本,故事裡的豬小妹身材雖然不那麼標準,但是她很欣賞自己,總能把自己照顧的很好,而我很缺乏這樣的精神 。

假若我們都不看書,為什麼要求孩子看呢?想讓孩子喜歡上圖畫書,自己先喜歡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另外,帶著逛公園的心情定期帶孩子去圖書館轉一轉也蠻好的。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耳濡目染。

②不要剝奪孩子的樂趣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看課外書都是偷偷地看,如果被老師發現,那是要被沒收的,還會挨罰,似乎在大人眼裡,學校的課本才算是正事。

但是,讀書不應該只是對學業有幫助。孩子身邊也應該有各種有趣的書,而不是我們認為有用的書。

有的媽媽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也會突發提問,搞得孩子完全體會不到繪本中的樂趣,只顧得應付提問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排斥並討厭讀書。

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儘量製造一個快樂的氣氛,父母放輕鬆,陪孩子一起享受繪本帶來的樂趣。孩子讀會了什麼不要管,保持興趣才是關鍵。

③不要只讀文字,忽略圖畫

我剛開始讀繪本的時候就是照著字念,然後一本圖畫書一小會兒就翻完了,卻又覺得好像不是這麼念念就算了的,而且我觀察到孩子也沒有多大興趣。

後來才知道,孩子和大人的閱讀方式不同,孩子主要是看圖,大人就算是看了圖,也會選擇讀字。

好的圖畫書會自己講故事,孩子通過圖畫,就可以大致了解故事的內容,而且,在孩子眼裡,漢字和符號沒有什麼區別。

後來,我不再念字,而是直接對著圖來講故事,孩子翻到哪,我就跟著講,加上動作比劃,故事好像更活靈活現了,孩子的笑容也多了。

看圖畫書也可以鍛鍊孩子觀察事物的能力,語言能力和繪畫能力以及審美等等,好作品看的越多,孩子的眼光會越敏銳。

選書的時候,注意形與色之間的關係,插畫和文字是否一致,故事的好壞,可讀一讀文字,然後看眼前是否會有畫面呈現,就知道答案了。-松居直

盛夏書香

我們養育一個孩子,並不是希望他大富大貴,也不是希望他博學多識,而是內心富足,多和孩子說情話,不功利的給孩子念書就是為了傳達這些理念,這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的最重要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怎麼教孩子看圖畫書?搞懂這4點,讓親子閱讀更理性
    明白這一點後,我放下了我的功利心,當我和孩子一起完全沉浸在圖畫書裡的歡樂時,我意識到也許這才是幸福的種子吧。念書也是父母給孩子說話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書不會說話,但如果我們是滿懷著愛心的去為孩子講這個故事,孩子會覺得更溫暖有趣。所以,即便是孩子到了小學,也應該為他念書。4、我們該如何面對電子產品?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橋梁書打通閱讀瓶頸
    知名高中鎮海中學擁有藏書10萬冊的圖書館,這裡的學霸數不勝數,個個都是愛書的孩子。他們從看圖畫書到大部頭的歷史書,這個過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即使有的孩子閱讀啟蒙較早,識字量也很多,但這並不代表所有孩子都應該從繪本直接跳躍到純文字圖書。通過親子共讀橋梁書,也是實現孩子自主閱讀的非常重要的過渡方法。
  • 8歲女生媽媽求助:孩子只看圖畫書怎辦?用合適的書打通閱讀瓶頸
    知名高中鎮海中學擁有藏書10萬冊的圖書館,這裡的學霸數不勝數,個個都是愛書的孩子。他們從看圖畫書到大部頭的歷史書,這個過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通過親子共讀橋梁書,也是實現孩子自主閱讀的非常重要的過渡方法。
  • 親子閱讀有啥用?今後考試又不考!5點告訴你它對孩子幫助有多大
    4年來我一直在堅持並推廣親子閱讀,最初也曾被不少父母誤解:「這麼小的孩子,大字不是一個,能看書?扯淡呢嘛!」但當他們真正了解了親子閱讀的內容和方式之後發現,堅持這項早期教育,不論是父母還是都受益匪淺。一、親子閱讀讀什麼?
  • 4-7歲孩子不愛看書,如何教孩子閱讀一本故事書?
    美國作家 凱特.梅斯納 寫過一本書《如何讀一本故事書》,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閱讀一本故事書,其實書的內容適合4-7歲年齡段的孩子,但是對我來說,我們可以學習它的方法,用這種方法當我們拿到一本新書的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玩看圖猜故事的遊戲。1.看到書的名字,你聯想到什麼呢?你覺得這本書是講什麼故事的。
  • 高質量的「親子閱讀」,不僅幫助孩子開闊視野,也增進親子關係
    文/小萱媽媽育兒經《窮爸爸,富爸爸》 這本書曾經說過: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對於小孩的照顧,不僅僅是提供衣食住行,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陪著。3、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親子閱讀」也是培養孩子習慣的一個好時機,每天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有意義的事情,孩子在以後進入學校學習的時候,也會習慣這種方式,在其他小朋友還不能理解什麼閱讀的時候,你們家的孩子已經能夠獨立的去看一本故事書了。同時,這也是增強孩子自信心的一個好方法。
  •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 弄清這5點,你就是選書高手,再也不用擔心孩子不愛閱讀
    弄清以下5點,以後買的每一本書孩子都愛讀。因為圖畫書是一個孩子閱讀的啟蒙,圖畫書又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所以這裡說說怎麼辨識優劣圖畫書。好的圖畫書通常有這5個明顯特點(必看):1,值得期待的封面拿起一本書,第一眼就是封面。
  • 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閱讀英文原版書不是夢
    抓住語言學習關鍵期,給孩子輸入輸出語言的機會。那麼,在小學畢業之前能閱讀英文原版書不是夢。前不久,走紅網絡的4歲男孩言言,在直播教學英語中,流利的口語,標準的發音,一點都不輸國外的小朋友。在我的朋友圈,我確實見過很多朋友努力地給0~8歲的孩子做英語啟蒙。他們的孩子4歲左右就能閱讀英文,分級讀物中不那麼複雜的繪本。看他們孩子的表現,9歲10歲能閱讀英文原文書真的不是夢。這些英語啟蒙做得好的孩子,可謂是獲益多多。
  • 《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父母溫暖的播種,孩子幸福的源泉
    這兩天,雙十二買的繪本陸續寄到了。看到我每天一疊疊的書,同事忍不住問:「你買這麼多書,你兒子都看得完嗎?」我笑著說:「孩子看不完沒事呀,不是還有我自己呀,很多書,我是因為自己想看而買的。」​每次接觸新繪本後總想著分享給孩子,讓孩子也跟著享受;而孩子,媽媽一說到講故事,立馬會鑽到我懷裡,安靜下來,耐心地等待。繪本就是有著這麼大的魔力,讓我們的親子時光格外溫馨。但很奇怪,爸爸陪孩子看繪本時,雖然孩子也喜歡,氣氛總沒有媽媽陪著時候的和諧。爸爸吃醋地說:「男孩子,總是跟媽媽親一點的」。當我讀了《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後,才知道根本不是爸爸說得那麼回事。
  • 4·23全民閱讀 深耕英文親子閱讀
    廣東、上海、北京參與閱讀活動的人數最多;好餓的毛毛蟲點讀筆、吳敏蘭和廖彩杏等名家書單成為最受家長歡迎的產品。  4月23日-4月30日,孩寶小鎮推出的全民閱讀盛典活動,旨在讓更多家庭在享受高性價比的購書體驗同時,通過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更高效實用進行親子閱讀,關注親子的共同成長。
  • 陪伴閱讀共成長 | 選對書,親子閱讀更美妙
    小愛家嬰幼兒託育中心 熊妍:《選對書,親子閱讀更美妙》親愛的家長朋友,大家好:我是小愛家嬰幼兒託育中心的熊老師,很高興利用這個時間和大家一起談一談「親子閱讀如何選書」這個話題。大家越來越重視親子閱讀,但是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卻有不少困惑:我該如何挑選書籍?
  • 堅持親子閱讀的爸爸們,更喜歡讀什麼書?(
    而「想當初」,熱衷親子閱讀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媽媽。    「爸爸們比較大而化之,隨手翻到有意思的書就會借回去,不像很多媽媽選書有功能性的考慮,他們不功利。」徐莉說,「他們也更喜歡給孩子講科學和歷史類的故事。」    我們找來3位堅持親子閱讀的爸爸,聽聽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閱讀故事。
  • 4.23世界讀書日 | 喵爸這九個親子遊戲、讓孩子徹底愛上閱讀!
    其重要性,我只想引用以下這段話:閱讀在孩子整個人生中舉足輕重。會讀的孩子更會學習;愛閱讀的孩子擁有夢想;愛閱讀的孩子情感豐富,心理強壯;會閱讀的孩子更加成功。其原因是你讀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你讀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就越聰明。
  • 親子閱讀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事之一,父母為孩子讀書是愛的行為
    如果每天只能陪孩子半小時,那麼,親子閱讀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之一。01什麼是親子閱讀親子閱讀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不能是電子產品代替,也不是其他人陪孩子閱讀,親子閱讀指的是父母陪孩子讀書,多是父母朗讀孩子邊聽邊看圖。
  • 適合4-12歲孩子閱讀的有趣英語課外書
    我們推薦的宗旨是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擺脫枯燥!一起來看一下以下4套有趣的英文讀物!在家裡,我是最大的孩子,不知道你有沒有兄弟姐妹呢?我養了很多寵物:一隻狗、一隻貓、一隻小老鼠、一隻蚱蜢、一隻青蛙,還有一條蛇、一群魚和一些烏龜。你們有寵物嗎?說說我的愛好吧……打棒球、踢足球、騎單車、玩滑板、釣魚、去海邊玩,還有逛商場。我還喜歡看圖畫書,尤其喜歡「小怪物就是我」系列。你們喜歡看圖畫書嗎?我現在是怪怪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吉蒂小姐是我的老師。
  •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知道這四點很重要
    家長會親子閱讀嗎?學齡前孩子在閱讀中通常憑藉變化的色彩、圖像、文字以及成人的讀講來理解讀物。在這個年齡段,閱讀可以幫助孩子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其中還包含前書寫的準備,下面看看親子閱讀該怎麼讀?一、閱讀的發展階段和規律寶寶從出生到6歲,根據閱讀模式會經歷四個階段。
  • 《英語我要怎麼教》4個方法簡單輕鬆有趣
    同傳媽媽鄔麗娜《英語我要怎麼教》一書中引導爸爸媽媽邊陪伴邊引導,並在自己親身實踐的方法中總結出幼兒階段進行英語啟蒙的四大法寶,培養孩子們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跟教育類的書對比,這本書更貼近生活,實操性很強。輕鬆按照書中的方法模仿實踐即可,給孩子們營造輕鬆好玩的英語氛圍。
  • 一年級的看圖寫話怎麼教?
    一年級的看圖寫話怎麼教?我有辦法。一年級的作文教學,多半形式是以看圖寫話表現出來的,把圖意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就行啦!即教學大綱要求的:「寫一句通順完整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在這幅圖片中,教會孩子寫出:一天中午(時間),一隻小鷹(人物)跟著媽媽(人物)去天空中(地點)學習飛翔(事情),你看它們飛過樹梢(看到的),飛到天空中,小鷹可高興(想到的)啦!
  • 如何和與孩子一起親子閱讀
    4、喜歡反覆閱讀第一反覆閱讀同一本書,是0~2歲孩子的基本閱讀需求,因為一切都需要反覆的了解。另外經常閱讀熟悉的書籍,也是增強孩子安全感的一種方式。1、閱讀繪本的時候不用指著字讀上面我們講了,孩子是通過圖畫進入到故事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們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