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織席販履」的小人物為什麼也能逐鹿中原

2020-12-17 狐狸先森幾點鐘

01

《三國演義》一開篇就有一段相當精彩的論述: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

也就是說,造成天下大亂的直接責任人是漢桓帝和漢靈帝這兩個人,因為他們「親小人,遠賢臣」,崇信宦官,而禁錮賢臣。

「皇帝昏庸」、「宦官專權」,這是過去對天下大亂原因的習慣性理解。

這當然沒有錯,但這種習慣性的理解,並不能解釋當時所有的現象。

比如,東漢末年的地方軍閥是怎麼突然崛起的?

大家都知道董卓,他廢立皇帝的舉動,引起了十幾個地方軍閥對他聯合討伐,董卓也成了造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最直接的罪魁禍首。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董卓本人,還是討伐董卓的人,他們本質上都是軍閥,手裡是有兵權的。

但問題是,依照古代的政治制度,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沒有軍事調度權。

這一權力只能由中央掌控,然後再在特殊時期臨時授予。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虎符」,就是臨時授予調度權。

虎符分成兩半,一半在官員或將領手中,一半在中央。

只有兩個拼起來,才能調度軍隊。

所以,按理來說無論是董卓,還是討伐董卓的郡守、州牧們,都是沒有兵權的。

更不要說如此大規模的調度軍隊,針對董卓所在的洛陽了。

那這些人手裡的兵權是從哪裡來的呢?

02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因為整個三國就是一段軍閥混戰的歷史。

要理解三國,就要先解釋,東漢末年的軍閥是怎麼崛起的。

答案其實很簡單,但也很讓人想不到,就是「黃巾起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黃巾起義」前後的董卓。

在「黃巾起義」之前,董卓就是一個普通的武將,政府可以對他隨意調遣,甚至免職。

但在「黃巾起義」之後,董卓就迅速崛起為一個軍閥,擁有自己的勢力,而且已經到了和朝廷的調令公然對抗的地步,甚至私自調動軍隊。

大家都知道,當時發生了一件事。

大將軍何進要誅殺宦官,招董卓來洛陽,釀成了後來洛陽被董卓控制的結果。

但其實,早在何進徵召董卓之前,董卓就已經陳兵在洛陽附近了。

這等於是董卓私自調兵,在洛陽附近觀望局勢,可見朝廷已經對他沒有什麼控制力了。

董卓只是當時的一個典型而已,這個時候,袁紹、袁術、陶謙這些人也都成為軍閥了。

不然也不會在討伐董卓的時候,一下子冒出那麼多諸侯和軍隊。

03

那麼,為什麼一個「黃巾起義」,一下子就會讓東漢末年出現那麼多的軍閥呢?

這就要稍微從頭說起了。

「黃巾起義」的規模非常大,光起義軍就有三十多萬,間接的參與者更是高達幾百萬。

過去,我們認為「黃巾起義」就是一場由政治腐敗導致的農民起義。

事實是,除了政治腐敗的原因之外,直接引發「黃巾起義」的,是瘟疫,而且不是一場瘟疫,是長達幾十年的持續性瘟疫。

要想知道瘟疫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有多大,看人口記錄就可以了。

在公元160年前後,中國人口總數是5500萬。

但僅僅100年後,魏、蜀、吳三國人口加起來,居然還不到800萬。

人口損失超過85%。

人口的急速減少當然有很多原因,比如戰亂、饑荒和戶口隱匿等等。

但在這其中,瘟疫的影響是最大的,除了普通老百姓的大量死亡,就連當時很多的名人都死於瘟疫。

比如「建安七子」中的徐幹、應瑒、陳琳、劉楨。

另外,之所以說「瘟疫」是一個社會性事件,是因為它不僅會帶來死亡,還會造成恐慌和逃亡。

這很好理解,當瘟疫在一個地區造成大規模死亡,而所有人都束手無策的時候,活著的人就會想辦法逃離死亡地帶。

而這就正好可以被當時宣揚「太平道」的張角所利用。

簡單來說,張角先用「巫術」安定和整合人心,最後以此來煽動和蠱惑人群。

具體的做法是,讓身患瘟疫的人進行懺悔,然後喝下符水。

過段時間如果此人痊癒,就證明他是真心懺悔。

如果依然病發身亡,則說這個人沒有真心懺悔,或者罪孽不可原諒。

我們都知道,符水和懺悔並不能真的治療疾病,痊癒與否其實全憑患者的身體素質,但當時的人並不理解這一層。

在他們眼中,張角讓原本不可捉摸的瘟疫,變得看上去有跡可循,有理可依。

04

雖然,張角的措施實際上並不能達到平息瘟疫的效果,但在安定人心、抑制恐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過,張角的作用不都是正向的。

通過懺悔來免除瘟疫之災,這等於從另一方面告訴人們,瘟疫是上天在懲罰人間,這就演化出了一種「末世論」。

隨著瘟疫的連續爆發,「末世」的理念被迅速的傳播和廣泛的接受。

張角的組織也在這期間發展到了百萬人的規模。

這個時候,張角就想利用「末世論」和百萬教眾,謀求更大的政治利益了。

他想推翻和取代東漢政權。

公元184年農曆2月,張角正式起兵,他的三十萬軍隊集中在洛陽附近的三個地區,「黃巾起義」正式爆發。

當然最後結局是失敗了,張角也沒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留下什麼名聲。

這場起義雖然沒有達到它本身的目的,卻直接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東漢政府的軍權下放。

這是什麼意思呢?

「黃巾起義」發生後,三十萬起義軍在洛陽附近同時發難,而且這還只是主力軍。

同一時間,幾乎全國範圍都有不同規模的起義,這種遍地開花的起義活動,讓東漢政府措手不及。

東漢政府之所以會措手不及,這和當時朝廷廢除地方軍有很大的關係。

漢代的軍隊,曾經一度有中央軍和地方軍的區別。

中央軍負責大型軍事,比如徵伐和平叛,而地方軍主要負責地方治安和緊急軍事。

但是到了東漢時期,政府為了防止地方官員和將軍叛亂,就廢除了地方軍,一切軍事活動都由中央軍負責。

但問題是,這一次「黃巾起義」的規模和範圍都超出了中央軍的應對能力。

所以,為了平息「黃巾起義」,東漢政府把軍權徹底開放,允許各級地方官員,甚至地主豪強都可以自行招募軍隊,抵抗黃巾軍。

這等於是說,只要有條件,人人都可以擁有軍隊。

05

而此時,一個「織席販履」的人抓住了機會,他通過之前積累的人脈,募資成功,打造了一支私人武裝,加入了消滅黃巾軍的隊伍中。

此人就是劉備。

說劉備「織席販履」,其實是誤會,劉備主要的生意是販馬。

當時馬是非常昂貴的商品,要擱現在,價值與一輛千萬跑車差不多。

而在亂世裡,能倒賣如此貴重的商品,沒有重要人士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劉備起家前,真心不是窮小子,而是人脈又廣又強,而且自身有點資產的「成功人士」。

可以這樣說,三國的開端,在黃巾起義。

為了快速平定起義,朝廷打開了地方軍權這個潘多拉魔盒,從此軍閥遍地,再也不受中央控制。

歷史給了劉備的機會,其實也給了許多人機會,「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

但劉備的皇族身份,給了他無限的政治資本,讓他在起家後,屢次失敗,又總能再度崛起。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劉備做販馬生意攢下的人脈和資產,給了他在亂世時起家的基石。

那些天天等著天下大亂來臨,好大幹一場的人,先看看自己都準備了什麼。

屌絲永遠是屌絲,擱在亂世也是最先死的炮灰。

和平時代都幹不出人樣,想指望亂世翻身,豈不是笑話。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狐狸先森幾點鐘。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劉備真是仁義之輩嗎?相比於曹操盜墓,劉備籌軍餉的方式讓人齒寒
    大家都知道,劉備發跡之前,只是一個賣草鞋的,關羽是賣棗子的,張飛還算有點錢,是個賣豬肉的土豪。劉備更是在群雄面前被人公然貶低為:織席販履之輩,不過劉備臉色不變,心如止水,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想法。劉備在起兵前期,混的算是最不好的了,就連曹操都看不下去了,在他被呂布打敗之後還借他數千兵馬。
  • 劉備與呂布死活都不願意去的「小沛」究竟在哪?位置真的很尷尬
    三國(演義)之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三讓徐州」,體現了劉玄德國超凡的人格魅力,最後無奈「被迫」接受了徐州。當呂布為曹操所敗之時,投奔劉備,劉備又三番兩次的要求將徐州讓給呂布,若非張飛關羽死活不同意,估計呂布就真當了徐州牧了。
  • 《三國演義》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是拉大旗?羅貫中寫了族譜!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這個宇宙中的劉備,是當今天子漢獻帝的皇叔,亦被稱作劉皇叔。注意:本文討論的劉備,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而不是真實歷史中的劉備劉備畫像後人在討論《三國演義》中劉備皇叔這個稱號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劉備在拉大旗作虎皮,因為中山靖王劉勝一共生了120多個兒子,劉備是這120人中的哪一個的後代隨便編一個就好
  • 張飛為逃命丟下劉備老婆,劉備冷冷講出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從一個織席販履的小人物,經過多年打拼,數次經歷生死考驗,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終於徒手創下一片基業,過程實在勵志。他同時也是《三國演義》的主角,羅貫中不惜美化、追捧他,把他塑造成一個英明神武,宅心仁厚,義薄雲天的人物。
  • 劉備:一個底層學渣的逆襲之路
    不過,三國時期的一個人物,卻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學渣也能逆風翻盤。 出身草根的劉備《三國演義》中,最為作者羅貫中所推崇的梟雄就屬劉備了。也許有一些在當時有封地封號,可傳到劉備這一代,也與平民無異了。除了自己帶著的一點皇室血統,根本就在無特權可言。劉備的人生,更為曲折。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拉扯著他長大,親靠販履織席維持生計,小小的劉備也要推著大板車去城裡賣草鞋補貼家用。
  • 劉備身為中山靖王之後,皇帝的叔叔,怎麼就淪落街頭賣草鞋了
    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曹丕,按理曹氏政權魏國才應是漢朝之後的正統王朝,可是遠在千裡外的蜀漢卻一直嚷嚷著自己才是三國中唯一合法的正統王朝。當然,蜀漢的蜀字乃是後人所加,以分區西漢和東漢組成的正統漢朝,劉備在華夏西南角所建立的王朝國號亦為「漢」。
  •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一直比曹魏和東吳弱小呢?這4點原因很重要
    三國時期,天下有三個勢力鼎立,分別是曹魏、東吳和蜀漢。三國從始至終,蜀漢都要比另外兩個集團要弱小,雖然說強弱從來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是一直都在變化。例如秦漢時期的項羽雖強,後面還是給弱小的劉邦所打敗,自刎烏江;三國時期,袁紹兵多將廣,不也在官渡之戰中被弱小的曹操打得全軍覆沒嗎?
  • 英雄的黎明,劉備的黑道發家史
    《英雄的黎明》也是劉備動畫形象的主題譜寫。陳壽曾仕蜀漢。為吹捧舊主,將先主塑造成一個家境貧寒、織席販履、身處逆境、卻又胸懷大志的上進青年。參考裴松之註解,可知其情悖謬。先主發家始末,看似條分縷析、言之鑿鑿,實際語焉不詳。
  • 神話三國:劉備是白象轉世
    回城上學後有次去老家探望爺爺,偶然碰見說書先生,閒聊兩句後他突然饒有興致的問我:「你小子小時候沒少跟著你爺爺聽我說書,神話三國那一系列你可還記得?」「當然記得!」我下巴一揚很是自豪。 「縱觀三國,你最討厭誰?」說書先生嘴角一勾,眼神裡帶著期待。我想都沒想就答道:「劉備,大耳賊,虛情假意,沒真本事,都是武將在外南徵北戰,文將在內出謀劃策,他何曾出過力氣!」
  • 三國時期,蜀國有能力統一天下嗎?看看蜀國巔峰時期的實力就明白
    話說東漢末年,朝庭腐朽,民不聊生,亂象叢生,各地英傑應運而生,群雄角逐,遂分為三國——魏、蜀、吳。最後又歸於晉,天下重歸統一。三國之鼎立,蜀國可謂是異軍突起,蜀主劉備,雖說沾點皇親,有個「劉皇叔」的身份,卻以織席賣草鞋為生。然心存高遠,仁德寬厚,白手起家,最終逆襲成為一國之主。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結果在虎牢關前遇到了硬茬子:王匡麾下河內名將方悅在五個回合內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一個照面掛掉;北海太守孔融部下大錘將武安國還算湊合,打了十回合丟了一隻手,但總算保住了一條性命。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
  • 三國談|劉備詳解出身之謎 破落的宗室
    對於三國時期的一些諸侯來說,不好的出身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比如,宦官家庭的出身就讓曹操很苦惱。那麼,因為出身而廣受爭議的只有他一個嗎?並不是,他的對手劉備對此也深有體會。有人對他皇叔的身份深信不疑,也有人懷疑他給自己偽造了一個宗室的身份。那麼,這位劉皇叔到底擁有一個怎樣的出身?
  • 而劉備卻失敗了
    而劉備卻失敗了俗話說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我們平常人做點事都不能完全靠努力去獲得成功,更別說推翻一個舊的王朝建立新王朝了。歷史上有一個現象很奇怪,那就是東漢末年的劉備起兵勤王,打著恢復漢室正統的旗號,最後卻以失敗告終,而在兩百多年前的西漢末年,同樣也有一個人,跟劉備同姓同族,起來反抗王莽的大新政權,卻成功了,便是歷史上的「光武中興」。
  • 街機三國逐鹿中原玩法常見問題解答
    街機三國新增一種跨服隨機匹配的新玩法--逐鹿中原,PVP與PVE相結合的戰場—逐鹿中原即將上線。下面針對街機三國逐鹿中原新玩法中遇到的常見問題進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1、逐鹿中原是多少級開啟的?需要完成什麼任務? 答:120級 2、逐鹿中原屬於怎麼樣的玩法?
  • 三國時代的「徐州四傑」:雖都是小人物,卻改變大歷史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小人物改變大歷史的現象層出不窮。而在漢末三國時代,亦是如此。特別是在徐州所出現(並非都出生在徐州)的四位小人物,雖名氣不大,但對三國歷史的走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而稱作「徐州四傑」。那麼,所謂的「徐州四傑」,究竟指的是哪四位人物呢?他們又是怎樣詮釋小人物改變大歷史的呢?
  • 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劉備還沒有自己的地盤,為什麼曹操對他的評價...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可以說是英雄輩出的時代,能和三國相似的時代,就是那秦末漢初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武將謀士上榜最多的時代,其中這麼多的英雄人物,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關於英雄的評論
  • 三國第一猛將,與劉備有個共同點,為什麼卻成為了小人?
    文/小冷三國亂世之中,能徵善戰,武藝高強的武將有很多,比如劉備手下的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再比如曹操手下的一些武將--許褚,典韋,夏侯惇等。關羽劇照不過,一說到三國時期的第一猛將,很多人都會想到呂布,民間更有傳說:一呂二馬三典韋, 四關五趙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三國正史上,呂布都可以稱得上是第一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一人大戰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呂布依然不落下風,在《三國志》的記載中,呂布「擅長弓馬,臂力過人。」
  • 劉備並非創業,而是瓜分東漢遺產,常拿姓氏作文章
    劉備的出身問題,是人們爭論不已的話題。一說他是中山靖山的後代,祖上也一直是封侯為官的,只是到了最近幾代才家道中落,他自己也不得已當了一個織席販覆的平民布衣。然而,在史書上,對於劉備祖先世系的記載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