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付款就喝掉飲料引發父母爭執 看律師怎麼說

2020-12-16 中國江蘇網

超市大多選擇開架銷售的方式經營,讓顧客直接挑選商品,享受到最大化的購物便利。然而,也正因如此,就有人「開蓋即喝」「開袋即食」。

2月10日,一名兒童在超市裡喝掉了未結帳的飲料,引發了父母之間的分歧和超市方的尷尬。未付先嘗,究竟行不行?

未付先嘗 這家人吵起來了

2月10日,海州區的張女士向本報熱線反映,在巨龍路一家超市內,一名10歲兒童喝掉了超市貨架上的飲料,卻引發了父母之間的爭執。

記者立即趕到了事發超市。張女士告訴記者,當天這名兒童和家人來逛超市,在未付錢的情況下直接打開一瓶飲料喝。一旁的母親並未阻止,但父親卻斥責起孩子來。

「我們拿著瓶子到收銀臺結帳就好了,又不是不給錢!」孩子母親反駁道。

「沒付錢就喝超市待售的飲料,肯定不對!」孩子父親堅持道。

這讓張女士十分感慨:「我逛市區幾家大型超市時,常發現有人直接吃喝未付錢的食品。在超市的角落裡,你甚至可以看到沒結帳就被吃喝完的食品包裝袋。」

超市: 按規定不應該這麼做

2月10日和11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超市。

巨龍路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員坦承,超市裡確實會遇到這種「開袋即食」「開蓋即飲」的顧客,不過多數人都會拿著外包裝去收銀臺付款。

「一般來說,由於工作人員工作繁忙,不可能時刻看護每個貨架,一旦發現有顧客這麼做,我們都會上前提醒!」這名工作人員說,「不過按照相關規定,顧客不能擅自開包食用未付款的商品。」

朝陽路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未付款就開包食用超市商品的人確實有。

「個別人在超市食用待售商品後,不願意付款,也給我們帶來損失,工作人員發現都會婉言勸阻。」這名工作人員說,「不過由於超市人力有限,更多時候需要顧客自我約束。」

支持方:只要人家不賴帳就行了

家住鬱洲府的李女士表示,在超市急著「開袋即食」,多數都是情況緊急。「比如有的顧客可能很餓或者很渴,只要最後及時付款,是可以變通一下的。這沒什麼問題。」

市民王先生則認為,有這種行為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說孩子,他們自控力很差,家長可以引導,在孩子擰開飲料瓶蓋喝完後,要帶著孩子到收銀臺付款。只要教育孩子不要輕易拆開包裝,打開了及時付款就好。」

反對方:

這是守不守規矩的大問題

家住萬潤怡景苑的曹女士表示,有些人在超市隨意吃喝待售食品,體現了公德的缺失。「一方麵食物殘渣、汁液等掉落在地面,會影響超市環境。另一方面,有的人吃喝完後隨即丟棄外包裝,確實存在『吃霸王餐』的情況。超市是公共場所,就應該遵守人家的規定,這屬於道德問題。」

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在未付款的情況下,絕不能擅自「開袋即食」「開蓋即飲」,這是購物的基本準則。

律師:

顧客先付錢才有商品所有權

江蘇海郡律師事務所律師戴高明介紹,一般來說,按照行業規定,超市內除試吃的商品外,不允許顧客在賣場內食用任何待售商品,所以顧客先吃喝再付錢是不允許的。有些顧客會帶著空瓶子或吃剩的包裝去結帳,但也有顧客則把包裝一扔了之。超市畢竟人多事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這種情況不可能杜絕。

「嚴格來說,付款前就開包裝吃喝是非法的。」戴高明說,購買的本質是交易雙方達成並執行了一個合同。超市購物無論是店內海報,還是商品陳設、標價,都無法構成合同的主要內容,至少缺乏交易數量,所以一般情況下,商家並沒有向顧客發出要約,顧客也就無法表示接受。由於不存在合同關係,也就沒有交易,商品的物權沒有轉移。

既然商品依然是商家的商品,此時私拆商家的食物顯然是非法的。交易只涉及商家和顧客兩方,既然商家沒有發出要約,那麼就只能是顧客發出要約。當顧客攜帶選定的商品來到收銀臺結帳,則是向商家發出要約。商家通過收銀員的結帳收款過程表示接受。從這個邏輯關係上說,顧客只有在付款後才有權處理相關商品。(記者 梁洪勝 實習生 樊小雪)

相關焦點

  • 超市飲料喝完再付款構成盜竊嗎?律師分析
    超市飲料喝完再付款構成盜竊嗎?律師分析近期,一位女士拿著孩子已經打開的飲料到超市櫃檯掃碼準備付帳,超市老闆卻認為還沒結帳就喝飲料,屬於盜竊,要求她10倍賠償。此事被報導後引發網友關注。對此,網上有律師分析,這位女士不構成盜竊罪。女士主觀上沒有非法侵佔店主財物的故意;客觀來講,發生爭執的地方尚在超市內,屬於超市老闆可以控制的範圍,且女士主張付款。
  • 票據到期未獲兌付,能否以合同糾紛起訴前手?聽專業律師怎麼說
    文章來源:票研社票據到期未獲兌付,能否以合同糾紛起訴前手?聽專業律師怎麼說,隨著寶塔票據逾期事件的發酵,越來越多的持票人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苦惱,其中就有這麼一類。作為交易的買方,以支付匯票的方式向賣方支付貨款,票據到期後由於其他並非買方的原因,比如承兌人因素票據未獲兌付,賣方可以以合同糾紛向買方起訴嗎?
  • 母女在超市先喝飲料後結帳,卻遭遇10倍賠償,主動付款也算偷竊?
    此時,不少人都會求助於超市,用礦泉水或者飲料來給孩子解渴,但有時候寶媽們的一些無心之舉,就給自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女兒抱著飲料滿足地喝了小半瓶,李楠將剩下的也一飲而盡,然後母女倆拿著空瓶子準備付錢走人。可出乎李楠意料的是,收銀員表示超市裡是不允許先喝水再結帳的,這種行為形同於偷竊,需要顧客10倍賠償!收銀員的話讓李楠徹底懵了,自己不過是推後付款,又沒有賴帳,怎麼就成偷竊了呢?
  • 因為孩子口渴,拿著喝完的飲料去結帳卻遭到賠償,店長出面解決
    家長雖然把孩子的身體控制住了,但是孩子的眼睛卻總是盯著自己好奇的地方看。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當自己看中一件物品的時候,就會要求家長給自己買。如果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有的孩子會耍一些小性子,大吵大鬧。很容易給周圍的人帶去購物上的麻煩。有一天,楊女士單獨帶著孩子去逛超市,在購物的途中,孩子表示口渴了。於是,楊女士走到貨架前就拿起一瓶飲料給孩子,認為拿著空瓶子去結帳也是一樣的。
  • 孩子在超市內口渴,打開飲料喝完拿空瓶結帳,被店員要求10倍賠償
    從古到今,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家教嚴的家庭甚至會對孩子立下很多規矩,一個好的老師可能會影響孩子三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可能有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但人品卻非常好,所以父母的一些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近日,
  • 孩子超市喝一瓶飲料,結帳時,被要求10倍賠償,媽媽開始罵店員
    很多家長都喜歡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對孩子來說,超市不僅環境好,還有很多零食、飲料和玩具,只要願意買,隨便拿,出門結帳就可以了。可最近看到一個這樣的視頻:一個媽媽,帶自己4歲的孩子逛超市,可能是媽媽帶孩子出去玩,忘帶水了,孩子嚷著要喝水。
  • 孩子超市喝空一瓶飲料,結帳時被要求10倍賠償,媽媽開始罵店員
    媽媽勸說著孩子,可孩子不管你怎麼說都聽不進去,媽媽拗不過他,拿了一瓶水放到購物車中,心裡琢磨著趕緊出去讓孩子喝水。,攔都攔不住,最後一瓶飲料已經空了。 這事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有人說,大人一句疏忽或孩子不懂事就可以把這事推得一乾二淨嗎?
  • 孩子逛超市先喝飲料後付款,超市卻要求10倍賠償,到底誰有理?
    這時候,如果你打罵孩子,會遭到別人的譴責;如果你放任孩子任他哭鬧,別人又會嫌棄你們擾亂公共場合的安靜。所以說,帶孩子逛超市真的會狀況百出。下面這位寶媽也是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孩子逛超市先喝飲料後付款,超市卻要求10倍賠償,到底誰有理?寶媽帶著3歲的孩子去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由於天氣比較熱,孩子一直吵著口渴。
  • 剩米飯做成飲料,細膩香滑,熱乎乎的喝掉,特適合冬天,比炒飯好
    換個方式來消滅這一口剩飯,家人都搶著喝,不用嚼直接下肚更省事 剩米飯做成飲料,細膩香滑,熱乎乎的喝掉,特適合冬天,比炒飯好孩子說好喝,我也覺得不錯,細膩香滑,入口滿是大米的醇香味道。米茶,米漿,雖然叫法不同,但是卻是差不多相同的東西,有的會給你加點花生,核桃類的,但我更喜歡無添加的,有隻米香的。
  • 二孩起爭執,父母頭大了
    在孩子相處問題上,不管是同性別男孩、女孩,或是一女孩一男孩的組合,孩子們同在一個屋簷下,發生爭執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哪種組合方式的倆娃,如果不能有效處理他們的爭執,都會帶來傷害。感覺自己被偏袒的一方會更擅長挑起爭執,然後哭鬧,看媽媽數落另一方;感覺自己受委屈的那方,也沒有辦法自證清白,就更加覺得媽媽偏心。這裡的感覺都是孩子的主管感受,我們也不能左右。而且,偏袒和受委屈的角色還會因為事情的不同隨時切換,這樣孩子們都會有覺得媽媽偏心的時候,會更加用心用力在一次次爭執中獲得媽媽的「偏袒」,雖然媽媽當時並不是想偏袒誰。
  • 南昌少年因寫作業爭執弒母拋屍案 受訓誡後回家
    南昌少年弒母拋屍案:一名未滿14歲男生疑因寫作業起爭執弒母,將母親掐死並拋屍玉帶河。  家住南昌市青山南路的初三男孩亮亮(化名),因寫作業時睡著了被母親責罵引發爭執,結果將母親掐死並拋屍玉帶河。這起人倫悲劇讓眾多讀者扼腕。12月19日,記者了解到,由於男孩未滿14周歲,經過警方訓誡,目前已經被其父帶回家。
  • 孩子口渴喝掉商場飲料,媽媽帶瓶結帳卻被罰10倍賠償,該罰嗎?
    楊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去超市,準備買點菜回家做飯,但因為天熱孩子吵著要喝飲料,楊女士便拿了一瓶放在購物車裡,告訴孩子等會喝,但此時孩子哭鬧不止非要馬上喝,為了安撫兒子楊女士只好將飲料打開給他喝,她想著反正等會也要結帳,喝就喝了。
  • 孩子口渴先喝飲料後付錢,卻被要求10倍賠償
    未付款將飲料打開飲用,超市老闆要求10倍索賠近日,某網站上上傳了這樣一則視頻,引發了受眾的廣泛討論。視頻中一位超市老闆攔住一位母親和孩子,要求他們對於打開飲用的飲料付十倍的賠償款,這是怎麼回事?根據當事人描述,這位母親在和兒子逛超市的途中,兒子口渴難耐,於是這位母親就將一瓶飲料打開給自己的兒子飲用。在收銀臺付款的時候,母親將這瓶打開過的飲料拿出本想一起付款,但是遭到了超市老闆的呵斥。
  • 離婚時不想要孩子,籤放棄撫養權的協議是否有效?看律師怎麼說
    日前有網友諮詢,不願結婚耐不住父母以死相逼,便隨意地和相親對象結了婚,沒想到很快有了孩子,但是雙方婚前並不了解,婚後才發現生活習慣等存在諸多不和,矛盾也不斷加深;她現在每天都在後悔因為家人的逼迫而草率結婚,後悔那麼快生孩子;前幾天又跟丈夫大吵一架,說開後兩人打算離婚,她不想要孩子,可以籤一份放棄撫養權的協議與丈夫徹底斷絕關係嗎
  • 這些飲料的包裝,讓人看一眼就想喝掉!
    又要幫大家漲姿勢了 來源:各品牌官網、數英網、設計之家 轉載請標明出處 包裝往往會吸引到消費者的購買慾 擁有美好的外觀,往往會更吸引客戶的目光 今天,包兄帶大家欣賞一下 這些讓人看起來,就想喝的飲料包裝
  • 離婚時不想要孩子,籤放棄撫養權的協議是否有效?看律師怎麼說
    日前有網友諮詢,不願結婚耐不住父母以死相逼,便隨意地和相親對象結了婚,沒想到很快有了孩子,但是雙方婚前並不了解,婚後才發現生活習慣等存在諸多不和,矛盾也不斷加深;她現在每天都在後悔因為家人的逼迫而草率結婚,後悔那麼快生孩子;前幾天又跟丈夫大吵一架,說開後兩人打算離婚,她不想要孩子,可以籤一份放棄撫養權的協議與丈夫徹底斷絕關係嗎。
  • 「520紅包」分手能不能要回引發熱議 來聽律師怎麼說
    原標題:「520紅包」分手能不能要回引發熱議:來聽律師怎麼說「520」雖然已經過了,但當天發的紅包究竟算是「贈與」還是「借款」、假如未來分手能不能要回來等話題在網絡上持續熱議。△網傳「律師妙招520愛意紅包攻略」。改一下數字、留一句話,就能決定紅包的性質,這是真的嗎?上海闢謠平臺就此諮詢了律師。
  • 11歲男孩被同校多名7歲男孩欺負,家長與老師為此引發爭執
    近日,西安市的一所小學內發生了一起校園欺凌事件,結果孩子父親為此與學校老師引發爭執,甚至動了手,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據有關媒體報導,西安市的一所小學內,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小張)與多名低年級學生發生了矛盾,隨後學校找來了小張的父親,但是小張父親從孩子那裡得到的說法是孩子被這幾名低年級學生圍毆,還讓他下跪,而學校教導處的老師認為,低年級學生才7歲,而小張已經11歲了,是小張去低年級搗亂,這些低年級學生不會做這樣的事。因為意見不一,由此引發了小張父親與老師的爭執。
  • 生父摔死幼童案,生母拍視頻聲稱是留證據,看律師如何分析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最無辜的存在,然而現在頻頻爆出父母虐待兒童的新聞,簡直是令人髮指。近日在陝西寶雞發生一起生父摔死幼童案,這簡直讓天下母親痛心疾首,下面跟著四川履正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起來還原案件經過。
  • 孩子在超市口渴,喝完飲料後拿空瓶結帳卻遭十倍賠償,誰對誰錯?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問題,是一位婦女帶著自己的孩子逛超市。在超市當中孩子口渴了,所以女子就將飲料打開以後讓孩子先喝完飲料,然後再拿著空瓶到收銀處結帳卻遭受收銀員說必須10倍賠償,後來楊女士就和收銀員產生了衝突。事情到底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