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就不能玩洋娃娃?父母要拋開「性別偏見」,才能做好性格教育

2021-01-07 育雅萌媽

孩子是最為天真可愛的,尤其是還處於懵懂期的孩子們,他們不懂得規則,行事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洋娃娃都是女孩子的玩具,並不適合男孩子們玩,有的小男孩還不懂事時也會喜歡漂亮的洋娃娃,但卻因此而被父母訓斥,認為那不是男孩子應該喜歡的東西。

難道男孩就不能玩洋娃娃嗎?這並不是一個規定,但卻是父母給予孩子的一種規則,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性別偏見"。

什麼是「性別偏見」?

"性別偏見"就是指對於性別有一些錯誤的看法,或者說因為性別不同而產生一些對他人不友善、不正確的看法,並堅持自己的意見。這種偏見充滿了負面情緒,對他人很容易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性別偏見",有些父母也存在這種思想,因此才對男孩和女孩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和態度,認為女孩子就該玩洋娃娃,而男孩子卻不能玩,給孩子的身上加上了許多枷鎖,這對孩子來說影響非常大。

那麼,父母存在"性別偏見"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影響一:影響孩子的思維

孩子最初都是懵懂無知的,他們會對父母進行模仿和學習,當父母存在"性別偏見"的時候,那麼也會將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他們可能經常會告誡孩子,男孩子是怎麼樣的,女孩子又是怎麼樣的。

長此以往父母的言行就會固定孩子的思維,本來孩子的思維是充滿想像力的,可能會出現無限可能性,但被父母禁錮之後,卻變得死板而僵硬。

影響二:影響孩子的認知

現如今社會急速發展,人們早已過著和舊社會完全不同的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沒有規定男人可以做什麼,女人不可以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責任,也有著不同的想法,男人也可以在家做飯,女人出門工作也是常態。

然而,"性別偏見"的存在卻否定了現如今社會的這些狀況,會讓孩子的認知出現偏差,等到孩子長大進入社會後,很可能因為這些偏差而出現問題,以至於整個人生都變得十分混亂,更談不上幸福了。

影響三:影響孩子發展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著無限可能的未來,這需要他們去努力,也需要有不同的想法和創意,有些人可以預見商機,創造出一片與眾不同的新天地。

但父母的"性別偏見"卻早早的限制了孩子的思想,思想變得死板之後,只會按部就班的成長和生活,沒有鮮活靈動的思想,他們的未來和發展只能被限制,這都是受父母思想影響的結果。

由此可見,"性別偏見"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因此父母們應該摒棄這麼陳舊的思想,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孩子的性別。在教育孩子時,也要格外注意,防止"性別偏見"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想要防止"性別偏見"影響孩子,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尊重孩子

每個孩子的性別是早已註定好的,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權利,小時候孩子們對性別沒有任何概念,就連性意識萌芽都是在三歲左右,父母們可以在這個期間對孩子做好性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性別是什麼。

在教育過程中,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不要限制他們的發展,給孩子自己發展的空間,這樣長大的孩子才更有思想更有創意。

2、正確引導

儘管說父母們不應該對孩子的性別存在偏見,但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可以在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別之後,正確的引導他們向正常方向發展。

比如說可以帶孩子多和同性一起玩耍,和異性在一起時讓孩子注意保護自己,明白自己和異性的不同。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要教會孩子尊重異性,不能對異性存在偏見,這樣孩子才可以正常發展。

3、做孩子的榜樣

在教育方面,言傳始終不如身教給孩子帶來的印象深刻,所以父母在生活中也要成為孩子的好榜樣,讓孩子看到父親和母親有著不同的責任義務,但卻同樣的優秀,不會彼此詆毀彼此輕視,儘量做到尊重和愛護對方。這對孩子來說,也可以讓孩子避免受到"性別偏見"的傷害。

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只要他們身體健康,沒有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這樣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孩子,家長們不必強化性別的問題,有時候淡化性別反而可以讓孩子成長得更健康。

相關焦點

  • 想要打破「性別偏見」,培養好性格?從保護男孩手中的洋娃娃做起
    這種存在於他們腦海中的偏見思想正是經常被我們提及的「性別偏見,而家長只有摒棄這種性別偏見,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性格教育。與此同時這個男孩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自己的性別偏見而扼殺了孩子獨有的天賦。那為了避免家長因為性別偏見而扼殺了孩子天賦的情況發生,我們首先來深入了解一下性別偏見究竟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 男孩練武,女孩練琴?傳統的「性別偏見」可能會扼殺天賦
    比如我們認為男孩就該練武強身健體,女孩就該練琴修身養性。其實這些都是傳統思想遺留下來的「性別偏見」。2)形成錯誤的性別觀念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一直以這樣的性別偏見來要求孩子的話,那麼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這種性別的認知。
  • 男孩喜歡粉色就是原罪?你所謂的性別教育,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偏見
    2、懂得正確表達對孩子的愛異性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拿捏分寸感,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點。例如當孩子超過3歲以後,就不應該和孩子嘴對嘴親吻,或者是異性父母帶孩子洗澡等等。這有利於孩子的隱私意識培養,同時也能夠讓孩子知道性別存在差異,建立一個性別意識,在異性面前保護自己。
  • 《威廉的洋娃娃》:喜歡洋娃娃的男孩子沒錯,錯的是「性別偏見」
    在繪本《威廉的洋娃娃》中就有講到"性別偏見"的問題,明明繪本的封面是威廉和籃球,可是打開書籍的扉頁上則是威廉看著輕柔的抱著洋娃娃的女孩,落寞孤寂的背影。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威廉和現實中很多的孩子一樣遭遇了性別偏見。一、男孩子不能喜歡洋娃娃的?這些都是性別偏見!
  • 保護好男孩手裡的洋娃娃,拒絕「性別偏見」,才是最好的性別教育
    現在,這個男孩已經11歲了,他憑藉自己做的那些藝術品,成為了一名網紅。這個男孩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家長不應該用性別去幹預孩子的興趣,假如家長能拋棄自己的偏見,那麼孩子的天賦就可以得到發展。01.「性別偏見」有哪些壞處壞處一:讓孩子的天性被壓制。
  • 男孩該練拳?女孩該練舞?「性別偏見」對孩子的影響,家長要了解
    現在社會依舊是存在著性別偏見的父母,在生活教育上也是為對一些孩子進行有著不一樣的對待。父母在教育男孩子和女孩子上面也是有著不同的態度和方式的,因為父母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樣的,對他們的期待也是不一樣的。雖然父母現在沒有一些重男輕女的觀念,但是在生活是有著體現著性別偏見的。
  • 男孩不要小汽車,卻吵著要芭比娃娃?孩子反性別喜好,家長別焦慮
    最近,一戶新搬進來人家的4男孩成了媽媽群裡的討論對象:這個孩子不喜歡和同齡的男孩們一起『瘋』,總是樂於混在女孩堆裡玩洋娃娃、過家家這類遊戲。平時說話也細聲細氣,看上去很是靦腆,行為舉止甚至『嫻靜』。看到這種現象群裡有一部分人評價說:「孩子這樣去可不行,父母還是應該儘快糾正才好。」
  • 1974年的樂高說明書:你的偏見,正在毀掉孩子的可能性
    一張說明書,三言兩語,卻懷抱著對兒童教育的無比赤誠與超然理解。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存在著很多絆腳石,而偏見正是其中一個。似乎在相當一部分人的認知裡,很多事情都和性別掛鈎,比如男孩子不能喜歡洋娃娃,女孩子更應該學鋼琴……如果有孩子不符合這種「規律」,就可能會被視為「異類」。
  • 女娃喜歡男娃玩具,將來性格會有問題嗎?如何對待「反性別」喜好
    隨著孩子的成長,在他們「性別意識」逐漸形成後,慢慢地知道了性別取向以及性格愛好的問題,其中難免會有個例的出現,譬如近期非常熱門的「反性別」喜好,是否也出現在了你的孩子身上?昨天早上約好晚上和幾位閨蜜聚餐,原本計劃好在飯店吃後來閨蜜小楊中午說要帶著3歲的女兒萱萱一起去,於是改成在家吃火鍋。
  • 幼兒園教育中的性別平等
    我們所認為的性別差異是從何而來的?作為家長和老師,你所提供的教育對孩子性別觀念的形成有什麼影響?來聽聽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專家陳學鋒博士怎麼說吧!家長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往往期待男孩在理科上有更好的表現,對於男孩在數學上的成功歸因於能力,而對於女孩數學成績好則歸因於努力。這種歸因強化了女孩缺乏數學天賦,只有通過刻苦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的觀念。
  • 父母重男輕女,女孩脫衣服,堅稱是男生,性別偏差要高度重視
    7歲的璐璐顯得跟同齡女孩「格格不入」,她從不玩洋娃娃,也從不穿裙子,璐璐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戶外踢足球,汗流浹背的時候當眾就掀起上衣。左鄰右裡都只當璐璐性格粗魯,卻沒想到7歲的璐璐去上學報到的時候,堅稱自己是「男生」。
  • 孩子的性別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缺席!這位爸爸的做法引無數人點讚
    孩子的性別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缺席!這位爸爸的做法引無數人點讚!看到一位家長的提問,說:我女兒今年上二年級,但現在發現她只跟班上的男孩子玩,還宣布喜歡某男孩。這位家長很焦慮,擔心孩子小小年紀就早戀。第一個敏感期是對性別的認識期,通過聲音、頭髮、穿著等區分男女;不要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尤其是第二個敏感期是孩子性別認識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家長就要做好孩子的性別教育。而生活中卻常有家長不重視,比如帶男孩子進女更衣室、或者是帶男孩子進女廁所等。
  • 性別教育是一生幸福的起點
    ▼所謂性別教育,包括對男女性別的認識與了解,對自身性別的認同與接納,對不同性別特徵的理解與尊重等等。這些內容看似簡單,但是如果不能科學、全面地認識性別特徵,家長就會產生各種困惑。性別教育首先是對不同性別特徵的了解,例如男生站著撒尿,女生蹲著小便;男生大多短髮,女生大多長發;男生膽大的多,女生膽小的多;男生豪爽但有可能粗心,女生溫柔但有可能嬌氣……這些都是男孩與女孩不同的性別特徵。一個人首先要了解不同的性別特徵,從這些特徵中來判斷不同性別的人,並用適合對方性別的方式去與其交往。其次,男女生還要認同自己的性別。
  • 4歲男孩穿裙子上學,性別教育≠給性別貼「標籤」
    性別形象固化——服飾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好奇心和自我意識也在逐步壯大。當男孩提出要穿裙子去上學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多半是:孩子沒事吧?性別形象固化——性格篇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往往忽略了下半句:「只是未到傷心處」。父母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總會要求他們要堅強,不可以哭。
  • 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談談性別偏見
    社會心理學閱讀筆記:談談性別偏見本篇談談性別刻板印象,即人們有關女性和男性事實上如何行為舉止的信念。性別刻板印象:從有關刻板印象的研究中,有兩個結論是毫無疑義的:存在很強的性別刻板印象,並且正如常常發生的那樣,刻板化群體也接受這種刻板印象。
  • 男孩女孩一樣重要,你真的做到了嗎?「性格偏見」會影響孩子一生
    可是由於經濟負擔的問題,所以父母只能供其中一個孩子讀書,經過大人私下的討論後,他們決定剝奪小紅受教育的權利。兩人的父母覺得女孩子將來是要嫁人的,所以在教育方面不用那麼嚴謹。雖然在現在這個社會的影響下,父母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有所改善,但是在遇到大型問題的時候,他們對待男生女生的差別也就顯現出來了。
  • 我的孩子是個天才,我卻送他去了精神病院:拋開偏見,才能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特別是在兒童教育中,如果教育者帶有偏見,那麼等待孩子的就會是一場扼殺未來的災難。日本曾發布過這樣一個公益視頻:視頻中,一個男孩因為一直在紙上塗滿黑色顏料而被老師認為有病。父母看到這種情況,也覺得孩子有病。於是,把孩子送去了精神病院。
  • 男孩女孩不只是性別不同,教育方式也大相逕庭,區別對待要早知道
    事實上,男孩和女孩由於自身性別、性格和行為方式不同,相應的教育方式也大相逕庭。那麼,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片面強調孩子要堅強,將讓孩子承受更多的精神壓力,也不願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意願。二、父親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有不少的父親由於工作和生活等多種原因,不能參與孩子的教育,導致出現「喪偶式教育」這些現象是不可取的。
  • 「男孩要勇敢、女孩要文靜?」別讓性別「刻板印象」阻礙孩子成長
    不能越雷池一步嗎?難道女孩子只能穿花裙子,不能穿短褲嗎?男孩子就可以將拼搭類的樂高遊戲玩得很溜,而女孩子就玩不好嗎?男孩子就是應該具備堅強的性格,就要擁有一顆「勇敢的心」嗎?一些固有的思維約束了家長們進一步行動的方向,其中,就包括這種「男孩要堅強、女孩要溫柔」的傳統觀念。
  • 心理實驗還原本質:是一種性別偏見?
    4、是性別偏見美國心理學家蘇珊·格爾曼認為:人們會下意識地認為,男孩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因為父親會對男孩要求更嚴格一點,而對柔弱的女孩會降低要求,這其實是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只要教育得當,生男生女都一樣男女性別不同所帶來的性格差異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