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學生時代,背書做筆記是每個人必經的一件事情。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在課本上畫下一道道五彩斑斕的橫線。
通過這種方式,讓標註與眾不同,方便知識點的查詢和記憶。
Liner是一個能夠在手機和PC端多平臺上,使用螢光筆做高亮標記的app。本文只包含Liner App的體驗過程和問題收集,不涉及PC端的使用。
開始使用
使用的Liner第一步,是必須註冊。我用郵箱進行了註冊,2s內收到了郵件,絲毫不會因為是國外app而影響使用流程。
進入之後,Liner通過一系列教程引導你如何使用它,基本操作方式如下:
①點擊分享→②滑到更多→③在活動中啟用LINER→④將它拖拽到合適的位置
但是我個人更推薦下面使用方式:
①在外部複製文章連結→②打開Liner時手動保存→③保存之後再標記mark或閱讀。
只要用戶產生複製行為,Liner會在底部彈出提醒。
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方式?
一是因為在外部使用時,Liner用將頁面先進行保存,但是真的太慢了;二是因為在微信裡面,只能先複製連結。
工具界面
Liner主界面,看上去簡潔清爽。
內容按照當更新時間羅列在首頁上,當標記超過3個,會摺疊顯示。每一篇內容,可以進行收藏、分享、移動等一系列功能。
懸浮在首頁右側的導入功能,提供其他內容(Pocket和Instapaper)的導入。
點擊抽屜,喚起左側邊欄。
可以看到,Liner對於免費用戶只提供了三個文件夾。如果想要更多分類的文件夾,只能通過內購。
另外,還提供了趨勢統計的功能,對頁面瀏覽量有個柱形圖的簡單統計。
頁面與標記
點擊文章,進入頁面詳情頁,開始進行標記。
長按選中文字部分,然後在工具條中切換到顏色方塊,操作簡單。上了鎖的顏色也太多了,而且內購價格也很高。
切換到標記Tab,可以查看某一頁面下所有的標記,也可以分享、刪除、評論這些標記。
在分享給微信好友後,對方不能評論標記,所以這個類似協作的功能還不完善。
體驗問題
在使用Liner的過程裡,我記錄了以下這些問題:
免費版的Liner只有黃色一種顏色,其他顏色需要內購第一篇文章無法移到垃圾箱,操作時會閃退(bug)直接在外部使用時,加載速度很慢只要連結在剪貼板,進入Liner一直反覆提醒添加分享給微信好友,無法進行評論互動(待開發功能)使用過程中,偶現系統維護中的提示
除非你想重溫下學生時代的筆記生涯,或者是把Liner當成稍後閱讀的筆記工具。
否則,我不推薦直接使用它。
Liner已經迭代到了4.2.11版本,界面顏值上提升很多,但針對國內用戶的優化顯然不夠。核心功能的內購,導致失去了一把徵服用戶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