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研究生畢業後,都沒有從事科研工作,具體原因很現實

2020-12-14 叮麻聊教育

這幾年考研人越來越多,今年報名研究生考試的學生超過了400萬,這個數字真的是非常可觀。本科生學歷已經不再吃香,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很多本科生都選擇讀研,研究生畢業後更容易找工作。

不過也不是所有學生都是為了好就業而讀研,還有一部分學生真心熱愛科研事業,希望以後能夠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但讓人覺得很奇怪的是,90%的研究生畢業後都沒有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其中原因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研究生畢業之後,可以選擇哪些出路:

繼續深造讀博,有更好更穩定的發展

碩士畢業後繼續讀博,是部分學生更傾向的選擇。學生選擇繼續深造讀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專業的要求,專業要求他們必須繼續讀博,才能找到好工作。還有一個原因是學生想留校、到研究所工作,得到穩定發展。

進入到體制內工作,起點比普通本科畢業生高

研究生畢業後考事業單位或者考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研究生考公本來就有優勢,能夠選擇一些門檻較高的職位,把本科生擋在門外。而且研究生考上公務員,起點要高一些,薪資待遇也不同於本科畢業生。

當大學輔導員,工作相對輕鬆

想考大學輔導員,學歷必須是研究生以上。很多學生在研究生畢業後,跑去考大學輔導員。這個選擇也是很不錯的,輔導員沒有教課任務,只需要做學生工作即可,工作相對輕鬆,且輔導員的薪資待遇也很不錯。

到企業工作,研究生進入到名企機會更大

直接進入到企業工作,是大部分學生畢業後的選擇。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進入到名企機會更大。現在很多名企、高薪企業給員工的待遇都很不錯,如果是勇於創新、願意接受挑戰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進入到企業鍛鍊自己。

上面說到的這些出路,都是研究生在畢業後常常選擇的。但很少有畢業生會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即使有的學生本來對科研感興趣,畢業後也選擇轉行,沒有把科研工作繼續下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90%的研究生畢業後都沒有從事科研相關的工作?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

很多研究生都有這樣的同感,壓力最大的並不是找工作,也不是考試,而是畢業的問題。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想畢業沒有那麼容易。學生必須拿出研究成果來,才能順利畢業。在一些985高校,研究生畢業設計要求更嚴格。

在這樣的壓力下,學生會產生自我懷疑。也許他們本來對科研事業是很感興趣,但是在經過這一番「磋磨」後,他們對科研工作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在畢業後,他們往往不願意繼續從事科研工作,認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

畢業後有年齡焦慮,科研工作難有回報

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學生都已經27、28歲左右了。此時學生自己也會感到焦慮,認為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一直都在花父母的錢讀書,也該邁向經濟獨立階段了。何況此時身邊的很多人都已經結婚生子,想不焦慮也是真難。

而做科研工作,還是需要面對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力為前提。難有成果難有回報,再加上年齡焦慮,畢業生很容易轉而去做別的工作。起碼做別的工作是有看得見的回報的,這點是和堅持科研工作很不同的地方。

科研工作很辛苦,強度太大,學生望而卻步

對做科研工作這件事,很多理工科的學生體會,科研工作十分辛苦,工作強度很大,一般人承受不來。為了能夠取得一點成果,大家可能要在實驗室裡沒日沒夜地工作很久。其它工作沒有這麼辛苦,回報也要高一些。

正是這些現實原因,讓很多畢業生難以堅持做科研工作。除非是對科研工作特別有熱情,否則真的很難堅持下來。尤其是一些家庭情況很困難的學生,他們更願意去往更賺錢的行業,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科研工作上。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學生有沒有堅持做科研工作,讀研帶給他們的影響都是很大的。和本科生相比較起來,他們不僅僅在就業範圍上更廣,還擁有了很多其它優勢。這裡我們就來看看,研究生畢業和本科畢業有哪些不同。

研究生畢業,和本科畢業相比較起來,有哪些優勢?

優勢一:研究生接觸到的優秀的人更多

在讀研期間,學生會發現,身邊優秀的人變多了。不管是同學還是老師,都是本科階段接觸不到的「牛人」。身邊有這麼多優秀的人,自己也會受到好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優秀。和本科階段相比,成長性是很明顯的。

優勢二:研究生能接觸到的平臺更廣闊

讀研期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廣闊的的平臺不僅能夠拓展視野,還能讓學生對未來更多規劃。比如學生有機會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感受到學術文化的魅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塑造作用,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未來選擇。

優勢三:有重新選擇專業和院校的機會

很多學生選擇讀研,就是因為對自己本科專業不滿意。但在本科階段換專業很難,所以只能通過考研換到自己喜歡的專業領域中。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學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到了研究生階段才有清晰的目標。

優勢四:緩解就業壓力,心態上變得更加成熟

有的學生在本科畢業後很難馬上進入到社會,進入工作狀態,選擇讀研這其實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緩衝。在讀研的時間裡,學生心態會更加成熟。當他們研究生畢業後,更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工作挑戰。

結語:其實不少學生還是有科研理想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科研理想被現實情況給打敗了。能夠把科研工作堅持下來的,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擁有很強大的意志力。

今日話題:考研已經進入倒計時,在這最後的衝刺階段考研黨應該注意什麼?#加油考研人#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研究生沒有從事科研工作,畢業後踏入社會工作,太現實了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明令禁止國內各大高校存在的各種清考政策,本科生畢業的質量關口要把控好。隨著本科畢業生不斷地增加本科文憑已經不值錢了,就業單位在招人的時候提高了標準,越來越多的單位和企業將碩士研究生視為最低門檻。甚至博士生也沒有倖免於難很,面對就業壓力大的情況下很多博士生畢業生後成為了老師。
  • 為什麼研究生畢業之後,有80%的同學不從事科研工作?原因有3點
    為什麼研究生畢業之後,有80%的同學不從事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比較考驗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科研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即是一份複雜的職業,同時也是一份比較讓人尊敬的工作,當你聽到別人是從事科研工作的時候,你可能會投去羨慕的目光,其實這也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事得了的。
  •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除了從事臨床工作,還有哪些出路?
    很多人學醫都比較喜歡選臨床醫學專業,至於這個專業的具體如何只有學這個專業的學生才能懂得,臨床醫學的學生學習都比較辛苦,畢竟專業知識涉及到的很多。那麼學臨床專業的學生出來除了從事臨床工作還能從事什麼工作呢?
  • 越來越多的博士放棄科研,到底什麼原因導致?答案很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概有50%左右的博士,畢業後不會從事科研工作。很多人聽到這個數字可能沒有什麼感覺,因為從事科研或是走向企業,都是出路,所以很正常啊。但是如果你身邊有博士,或者你了解讀博期間的經歷,你就會對這個數字感到詫異了。
  • 為什麼碩士畢業後,80%以上的人都放棄讀博?研究生導師說出原因
    所以本科生越來越多的選擇考研,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樣提升自己的學歷之後,也能在找工作的時候起點更高一些。 比如在公務員的考試中,很多職位的報考要求已經不再是本科學歷了,更多的已經提升到碩士研究生學歷了,所以說一大部分的本科生也是被現實所迫不得不考研。
  • 大學生博士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四個選擇,每個都讓人羨慕
    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選擇繼續考研或者考博。說實話,小編真的非常佩服這些特別有毅力的人。博士研究生是目前我們國家教育體系中最高級別的學歷了,甚至在很多小城市裡,大家經常遇見的也是大專、本科、碩士等,博士研究生有些少見。
  • 公務員和研究生未來的差別,多半是因為這四點原因,每個都很現實
    公務員和碩士研究生的4點區別,影響今後的生活質量,各個都很現實。第一點,學歷很少在一條線上參加公務員的考試的大多是本科和專科學歷,當他們通過考試後也是很少有人去考研的,或者通過函授和非全日制去考研,所以學歷的提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研究生的學歷多半都是高於公務員的,同時考上研究生的學生,還是有很多機會考公務員的,相比本科生的公務員,研究生的公務員晉升的空間也大
  • 大學畢業後不想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怎麼辦?
    題主的問題很具普遍性,現在有許多本科畢業的人和沒有上過大學的家長都抱有題主一樣的想法。 我要說的是,不要以為本科學的那點東西就成了你的專業。本科的專業只是一個入門的指引而已。
  • 一個普通大學的研究生,畢業了好找工作嗎?
    作為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曾經也多次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因為我就是題目中所說的普通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就業是我無法逃避的現實選擇,而事實上也確實如很多人所說,普通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很難就業,或者說找工作中仍然面臨很多的限制。
  • 心理學研究生的你,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前景如何?
    那麼選擇赴美攻讀心理學學位的你,在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呢?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呢?本文中,訊哥與大家分享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的主要工作方向,希望可以對正在讀或者即將讀心理學的小夥伴們起到一些幫助。   心理學其實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神秘。她的研究主要針對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
  • 很納悶,部分研究生已上岸,但沒有按時報到,學姐:原因很現實
    在已經被錄取的碩士研究生群體而言,有些碩士研究生開始為自己的開學做著積極的準備,但也有部分碩士研究生卻沒有任何讀研的動靜,似乎根本沒有想要去讀研的行為傾向,感覺他們根本沒有讀研的打算。其實,像以上考上碩士研究生而不去報到的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而且在各高校的研究生報到中經常會出現,但是這其中背後的原因令人感嘆,也很現實
  • 為何大學生畢業後不從事本專業工作,要做銷售呢?原因很現實
    張玲玲今年6月份大學畢業的,她本科學的是英語專業,可是畢業之後卻沒有從事和英語相關的工作,反而是去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起了銷售,這其實令她的家人很不解。到底張玲玲為什麼會去房地產公司做起銷售呢,她說其實有很多和她一樣沒有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大學生,都去做起銷售,而原因,各有各的理由吧:1.銷售掙錢多。我們知道銷售是靠提成來賺錢的,一般他們的底薪很低,大概在1000多到2000塊左右,不過像房地產銷售,只要能推銷出去房子,每個月的收入是很可觀的。
  • 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 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來自多所高校的調查發現,目前我國研究生畢業延期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博士生,在個別理工類學校,博士延期率甚至高達90%,因此廣大研究生們甚至流傳:「沒有延期畢業的碩士,沒有按期畢業的博士」。  為何會有如此數量眾多的博士生不能正常畢業?延期畢業會給博士生帶來哪些困擾?為應對博士生大規模延期畢業的現象,高校在培養機制上做出了哪些探索?本期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高校畢業生新去向:從事科研助理工作
    今年,將有6000名左右高校畢業生有幸從事這個職業——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謝煥忠1月27日表示,今年將力爭吸納6000名左右高校畢業生參與科研項目工作。 截至2009年底,全國高校已落實科研助理崗位4017個,其中博士佔18%,碩士佔41%,本科生佔37%,專科生佔4%;應屆生佔83%,往屆生佔17%。
  • 博士畢業後能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這3條出路可供選擇,讓人羨慕
    很多大學生由於擔心人太多,所以打算讀研究生,想著自己的碩士學歷能夠讓自己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那麼,又有很多碩士學歷的人去讀博士,想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寬更遠。那麼,博士生這種還是非常少見的人才,主要是因為學習的周期時間長,讀完博士年齡基本都在30歲左右。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本科或者是研究生畢業後就終止學業。那麼博士生畢業後能幹些什麼呢?
  • 翻碩畢業後都從事什麼工作?薪資多少?| MTI就業
    今天「高齋CATTI」給大家分享MTI專業學生畢業後大概有哪些就業方向,還有還分享了一些具體案例。總的來說,MTI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主要有以下幾大就業方向:1.大學老師:一些二三線城市的二三本院校會招聘碩士研究生擔任英語教師或者輔導員。大學老師有寒暑假,也很體面,福利待遇也不錯。但是高校會評職稱,所以入職之後,英語教師不僅要承擔授課的工作,還有做科研,之後可能還要讀博提升學歷。
  • 大學老師的內疚:學生研究生畢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感覺誤人子弟
    這名大學教授所帶的專業為基礎學科,偏理論研究,工作機會相對較少,基本只能去高校或者研究單位,但隨著高學歷人才競爭的加劇,一些學生研究生畢業後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機會。其為此感到有些自責:學生是不是應該更早出來工作,去企業更容易,讀碩士,讀博士,畢業後反而工作機會變少了,有些「誤人子弟」。
  • 本科畢業從事程式設計師和研究生畢業從事程式設計師,有哪些區別
    對於很多參加過課題組的同學來說,都能夠了解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任務劃分上是比較明確的,以大數據課題為例,通常研究生會從事算法設計等任務,而本科生通常會完成一些功能落地實現類的任務,包括前端開發任務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具體的崗位任務分工與自身的知識結構有比較直接的關係。
  • 因為這些原因,博士畢業後我選擇放棄走科研道路
    但通過多年寒窗苦讀,層層篩選的博士生們是否最終都走向了科研領域呢?從針對博士生畢業之後就業方向的研究可以看出,將近40%的博士畢業生進入了高校,10%左右的博士生進入了科研院所,繼續科研工作。去除一部分不是科研導向也不具備科研條件的高校外,博士生畢業之後繼續科研工作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
  • 研究生畢業後,是考公務員還是接著讀博士好,為什麼?
    博士研究生畢業有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現在來說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後,一般是去高校任教、科研院所,或者是去企業從事管理類工作等等,所以博士研究生畢業時會有更多的優質選擇,可以完全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