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點58分查詢,除夕(2015年2月18日),杭州到重慶的K1245次列車,手機APP顯示硬座105張,官網上顯示硬座784張。
浙江在線12月31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李陽陽 實習生 陸媛媛)一到過年,火車票,就是一個讓人皺眉頭的話題。
好在信息技術發達了,可以網絡購票了。可是,在杭州打工的張女士,這回要投訴的就是官方唯一指定購票途徑——12306。
「12306不是有網站和手機客戶端的嗎?我查票的時候發現,兩邊的餘票顯示不一樣?」張女士反映的是12306的一個「怪象」——網站和手機客戶端顯示餘票信息不一樣。錢報記者求證發現,是真的。
對此,12306官方的回應是,網上數據僅供參考,不負責時效。
除夕杭州出發去重慶
手機客戶端105張,網站784張
張女士老家在昆明,她要購買的是元旦當天杭州去昆明的車票。
昨天上午10點多,錢報記者先對杭州至昆明的K739次列車進行了查詢,果然發現官網餘票比手機餘票多出一倍。
2015年1月1日,K739次,21:58從杭州發車,手機APP上顯示「杭州至昆明」餘票:無座87張,而官網上顯示餘票:無座142張。
再以K253次列車為例,還是元旦當天,杭州到漢口,手機APP餘票:硬座111張,無座120張;而官網上顯示:硬座186張,無座182張。
換一個日期,票數差距更大,達到近七倍。昨晚10點58分,錢報記者查詢,除夕(2015年2月18日),杭州到重慶的K1245次列車,手機APP顯示餘票:硬座105張,無座186張;而官網上顯示:硬座784張,無座555張。
出杭州如此,回杭州亦如此。昨晚8點多,錢報記者查詢,大年初一(2015年2月19日),K8371次南京回杭州列車,手機APP顯示餘票:硬座63張,無座62張;官網顯示:硬座159張,無座62張。
相比較而言,高鐵和動車的部分餘票也有差距,但大部分一致。昨晚8點半,錢報記者查詢,大年初三(2015年2月21日),G7674,手機APP顯示餘票:商務座20張,一等座28張,二等座30張;而官網顯示,商務20張,一等座28張,二等座90張。
12306官方說法
僅供參考,不負責時效
都是官方的數字,到底信哪個呢?餘票到底還有多少張呢?
昨天,錢報記者通過12306電話聯繫上了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工號1139的工作人員這樣解釋,「網上的(包括手機APP)都是僅供你參考的,實際餘票到網上顯示,都有一個延遲的,到底有沒有,買到才算。」至於手機APP和網站的差距,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錢報記者又諮詢了一位業內知情者,他認為,這可能跟一趟列車的票額分配有關。「手機APP上顯示的餘票額,很有可能只是乘車站的站售票額,而12306鐵路客服網上顯示的,很有可能是這趟列車所有的共用票額。」該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每年春運期間,為了保證重點方向列車返鄉旅客能儘量買到票回家,鐵路部門會根據各地返鄉客流大致情況,提前做一個票額分配計劃。並且,在售票種類上,也分為好幾種類型,比如「站售票」和「共用票」。
簡單地理解就是:站售票,明確某個時間段指定某個車站進行銷售。而共用票,則是指所有車站都公平搶購。一般情況下,共用票的數量都會超過站售票。
錢報記者還注意到,在12306官網的免責聲明中,有這樣一句話:「本網站負責對本網站上的信息進行審核與更新,但並不就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服務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承擔任何義務和賠償責任。」
買不到的車票
不妨換個起點試試
昨天晚上8點多,錢報記者查詢,2015年1月20日,K1271,杭州至成都,12306網站顯示餘票還有站票200張。K1271經停義烏站、金華站,但是這天,義烏至成都、金華至成都已經顯示無票可購。
同樣這一天,Z176,杭州至哈爾濱,網站上顯示餘票為:硬臥82張、硬座1張、站票62張。而如果從Z176經停的海寧站出發,則餘票只有硬臥2張。
「這就是典型的站售票,目的也是為了保證長途旅客購票。」業內人士建議,買不到車票的,不妨換個起點,比如買始發站的車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