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權謀高超:打仗不行的他,用一句話就讓趙德昭自殺

2020-12-11 李連利坐古談今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經過問計諸文武確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到南部實現統一後,北部的北漢割據政權便成為「北伐統一」的第一關。

宋太宗正月初十向北漢發動進攻,遼景宗立刻派人興師問罪。宋太宗非常霸氣地說:劉繼元違背天命,就該興師問罪。你們如果不援助他,咱們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繼續存在,協約如故。不然的話,咱們兩國只有在戰場見面了。

趙匡胤

對此,遼國派兵援助做出回答。三月十六日,雙方在石嶺關南的白馬嶺(山西陽泉盂縣北)一戰中大敗遼軍,遼軍主將陣亡。滅亡北漢(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初六)後,宋太宗決定一鼓作氣收回幽燕。

高梁河大敗,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失敗

公元979年五月二十九日,宋太宗親帥大軍(從鎮州即河北正定)北進,先後攻佔河北易縣、涿州等地。七月上旬,宋軍15萬兵圍幽州城,其後宋軍與遼軍6萬在北京東南的高粱河決戰。決戰過程中,宋軍處於優勢地位,但就在勝利在望之際,遼軍援軍突然從左右兩翼對宋軍發動猛攻。宋軍大敗。

宋軍大敗後,遼軍緊隨南下,宋軍在河北滿城防禦戰中,主動放棄宋太宗的「分散禦敵」戰略,改以前後相輔助、前軍誘敵的戰略,大敗遼軍。

趙匡義後避諱改為趙光義

第一次北伐失敗,從軍事對陣上,主要是宋太宗在軍事上的水平差些,最主要的是輕敵和不聽取諸多將領的反對意見。不過,遼軍在這一階段的水平也沒高到哪裡去,雙方都是以輕敵最終各敗一場。雙方處在戰略平衡階段。次年十月,遼景宗、宋太宗各自率軍在河北雄縣西南的瓦橋關發動戰役,結果又是平手。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遼國三次南徵作為報復。

一句話,逼死趙德昭

高粱和慘敗之後,宋太宗趙光義(原名趙匡義)拋棄宋軍率領親信部隊率先逃遁,致使諸軍事將領找不到皇帝,這一下可就亂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呀,皇帝很可能死在亂軍之中,這可咋辦?一些將領就商量立新君。這種事情,自從唐朝滅亡之後,已經上演很多次了。掌軍將領們在外,推舉新君回京,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有的人認為老大死了老二繼承,老二死了是不是該老三趙廷美(原名趙匡美,趙匡胤登基改名趙光美,趙光義登基改名趙廷美)繼承?

趙匡美因避諱先後改為趙光美、趙廷美

有的人認為當年老大死了就該由老大的孩子繼承天下,誰最合適?長幼有序呀,趙德昭——武功郡王!

誰的支持者比較多?趙德昭!

皇位第一繼承人趙匡胤之子

正在大家商量著呢,忽然有人說看到皇帝還活著,乘著驢車往南逃了。啊?商量事兒的人們一聽,趕緊閉嘴,各幹各的去了。然而,眾人商量立新君的事情能不被趙匡義知道。所以,趙光義聽後非常生氣。他又不是傻子,別人私底下議論他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的親信,推立趙德昭後又害怕的人都有可能密告。

他知道,如果真立了趙德昭,自己的孩子們能好得了嗎?自己對趙德昭啥樣,他自己也不是不知道。趙德昭早就該封王了,但自己就是一直拖著不封,為了堵悠悠之口,不得已才封為郡王。平時,可沒少給他難堪。因此,他早就想好了,趙德昭必須死。

趙德昭

趙德昭也是,非得往槍口上撞(當然,他不撞恐怕也跑不了)。攻滅北漢之後,宋太宗一直沒有對有功人員進行封賞。雖然,第一次北伐失敗了,但事情一碼歸一碼,該獎的還是得獎。但趙匡義可能因為心情不好,一直沒提這件事情。

某次,趙德昭見宋太宗心情不錯,便提到了賞賜平滅北漢有功人員的事情。畢竟,第一次北伐失敗後,眾多將領們心情都不好。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應該對武將們進行賞賜。要不然,這些大老粗們必然心有不悅。

哪知,宋太宗一聽,勃然大怒「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等我死了,你當了皇帝,那個時候你再封賞也不晚呀。你急啥!(《宋史·列傳三》)

看到宋太宗突然間的憤怒,趙德昭立刻嚇得膽戰心驚,慌忙認錯。宋太宗帶著怨恨的表情,讓趙德昭很害怕。這麼多年,叔叔對自己的態度,他不是不知道。為此,趙德昭在十月自盡。

結語

976年十月二十日趙匡胤駕崩,趙光義慌忙登基立即改元,這本已經讓天下人議論紛紛了——至於這麼著急嗎?還有一個半月都不到了。萬沒想到,趙匡胤亡後剛剛三年,就在忌辰將至的時候,最大的兒子(趙匡胤長子、三子早亡,只剩下趙德昭、趙德芳兩兄弟)就自殺了!這到底是在控訴什麼嗎?

趙光義一看趙德昭自殺了,真是高興中夾雜著一絲慌亂。為什麼慌亂?

因為,她的母親杜太后在臨終前曾要求兄長趙匡胤定下「立長者為君」的規矩。趙匡胤死後趙匡義(趙光義),趙匡義死後趙匡美(趙光美、趙廷美),趙匡美死後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951年生)或趙德芳(959年生)。

之後的事情,可就複雜了: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965年生,次子趙元僖966年生,宋真宗968年生。但是,老三趙廷美的長子趙德恭是962年生的。如果真照這個「立長為君」的話,就和今天的沙特的傳位方式一樣了。

那麼,按照第一批順序那就是趙廷美即位,現在趙德昭死了,趙廷美會怎麼想?為此,趙光義連忙加封趙廷美為秦王,用以安三弟之心(其實是四弟,老大早亡。趙匡胤進位為老大)。

忙完了這件事兒,宋太宗這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應付北伐失敗後,遼國的三次南徵了!

北宋大將義正言辭屠殺幽燕百姓、掘黃河貽害天下八百年

李白說:在這位唐朝大將軍面前,衛青白起也是望塵莫及

宋太宗欺負遼國孤兒寡母發兵北伐,卻不想被契丹化漢人打敗

相關焦點

  • 若說趙德昭、德芳、趙廷美的死都與宋太宗有關?那也是無奈的必然
    在此次北徵中,最令太宗心悸的,是發生了擁立德昭之事。太宗此次出徵,以宰相沈倫為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贍為大內都部署,樞密承旨陳從信副之。廷美和宰相薛居正、盧多遜以下諸大臣,均隨軍出徵。罷為散官的開國元老趙普也在軍中。然而,在軍敗之際,竟然發生擁立德昭之事,可見懷念太祖,不滿太宗的潛勢力是如何之大。由此,太宗認識到,對於他的地位和皇位遞嬗,最大的威脅,來自德昭兄弟。
  • 毛遂自薦,不是自薦統率軍隊去打仗,毛遂的死,趙王有錯嗎?
    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有點懼怕,就讓毛遂把話講完。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時間不長,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毛遂從此聲名鵲起。
  • 範煒: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成語都和他有關
    南唐後主李煜留下的這首虞美人之詞經久不衰,卻也成了他的絕命詞。這一切都拜「宋太宗」所賜.....宋太宗成為皇帝後,他的政治手段就是培養大量親信,他非常想改變重武輕文的局面,不僅擴大科舉規模招收人才,他自己也是個非常愛讀書的人。
  • 宋太宗大怒,滿朝大臣都惴惴不安,只有他傲然挺立
    宋太宗大怒,滿朝大臣都惴惴不安,只有他傲然挺立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五千年的歷史,經歷過無數的王朝,興衰更替,在紛亂年代時期,甚至可以化用形容北京胡同的一句話:「大王朝三千,小王朝多如牛毛」,雖然王朝三千確實有些誇張了,但是中國歷史上卻是經歷了很多王朝,也有很多史書流傳於後世,最出名的要屬二十四史(很多人會把《新元史》和《清史稿
  • 重讀經典之《觸龍說趙太后》:比宮鬥精彩百倍的權謀
    新用事,翻譯過來,就是剛剛垂簾聽政,也就是剛上臺掌權的意思。秦急攻之,意思就是秦國突然地派大軍猛攻趙國。為什麼趙太后新用事(老公去世了剛當家),秦國就要猛攻趙國呢?我們舉個例子吧,更容易幫助理解。根據難易程度,用各種條件(包括允諾、金銀珠寶甚至割讓城池),最終換取了各國的退兵。這裡,齊國向趙太后要求人質作為條件,無可厚非。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管理,不展開分析。只重點說一點,用趙太后的幼子長安君當人質,是非常苛刻的條件,不比割地賠款分量輕。
  • 宋太宗的坎坷立儲路:有人棄之如履,有人為之痴狂,有人平白撿漏
    大宋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宋太宗趙炅駕崩,皇太子趙恆舉行繼位典禮,宰相呂端卻立於殿階之下,不給新皇跪拜,反而讓內侍把帘子捲起來,他親自來到御座前審視查看一番,然後,才下去帶領群臣山呼萬歲。 新皇趙恆繼位,宰相的行為為何如此詭異呢?
  • 宋太宗的一句口頭禪,宋真宗的一首詩,讓宋朝變成了熟悉的樣子
    於是,在基本平定南方,實現國家的小一統後,又無力收復被遼國佔據的北方土地後,宋太宗帶領王朝走向了文治的道路。盛世修書,他命令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太平總類》。因為宋太宗自己也要讀,所以後來又定名為《太平御覽》。
  • 能寫兵書的將軍打仗都厲害,趙奢就是這樣的人,那他寫的書去哪了
    春秋戰國時期這三個能寫出兵法的人,無一不是名將,他們所打過的仗也只能用漂亮形容,但是春秋戰國時期卻不是只有他們三個寫過書,趙奢也曾寫過。趙奢究竟有沒有寫兵書?長平之戰中,當趙王決定要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時,丞相藺相如表示激烈的反對,藺相如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和變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句說的意思就是,趙括也就能讀讀他老爸的兵法,真要去打兵打仗他不行,因為他不知道變通。
  • 宋太宗趙光義在江陰的後裔考釋
    閱讀全國各地所有宋太宗後裔各派各支趙氏宗譜,都有「太宗本支各派遷移始祖」一欄,明確寫明:「第五世,江陰派,士鵬公後裔分章卿、石橋二支」,這裡的第五世是宋太宗光義長子漢王元佐,即江陰派始祖趙士鵬是宋太宗第六世。本文就宋太宗後裔---趙士鵬世系在江陰的重要史實與大家探討。
  • 面對身邊的瘋狗,權謀家一句話擺平~
    婁師德為人寬厚,清廉謹慎,冒犯他也不計較。他與李昭德一同入朝,婁師德身體肥胖行動緩慢,李昭德老等他不來,便怒罵他:「農民鄉巴佬!」婁師德笑著說:「我不作農民鄉巴佬,誰應當作農民鄉巴佬!」【解析】1、實力上高人絕對不會,為了反擊這種路邊的狗叫聲,而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 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想自殺,白巖松:曾國藩的一句話,拯救了我
    「220多萬條自殺新聞」、「跟疾病搏鬥5年」「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物」......曾經,這些傳言,全是針對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沉寂多年後,他本人正面回應了「抑鬱自殺」一事。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名95後女大學生提問,你抑鬱過嗎?
  • 熊出沒中的大廚,光頭強廚藝高超,而他最能抓住趙琳的胃!
    一起來看看熊出沒中的大廚,光頭強廚藝高超,而他最能抓住趙琳的胃!黑風黑風是個比較強壯的大猩猩,但是腿上受了傷,所以走起路來他一瘸一瘸的,他曾經在馬戲團也有過很輝煌的成績,表演的空中飛人讓人很佩服,但是受傷後他也轉成做幕後的了,指導其他夥伴好好表演。
  • 皇帝政治家軍事家,其實他還是發明家權謀家
    他為什麼出名呢?開國之君都是有名氣的,更不要說他當上皇帝的過程不光彩,死因也不明朗,更是增加了曝光率。但是你知道麼?這個皇帝不僅能打仗能治國,還能搞發明,帝王心術更是登峰化極。他發明了什麼呢?這項發明可以說貫穿這個宋朝。先來說一個關於這項發明的小故事吧。寇準大家都認識,身居要職自然要視察民情,於是就穿上普通的衣服,帶著一個書生經常戴的帽子就出門了。
  • 趙九章在特樓服安眠藥自殺 周恩來聞其死訊流淚
    ,燙了腳,做完平常每晚睡覺前該做的一切,然後翻身上床,接著他輕輕地拉開抽屜,拉開一個紙包,把平時一粒一粒攢下來的幾十粒安眠藥全部倒進嘴裡,這才靜靜地躺在了床上,這一段描述來自蔡恆勝撰寫的《中關村回憶》。
  • 讓無人機應用高超音速技術,實施自殺攻擊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美國在軍事技術領域非常的喜歡隱身技術,不僅飛機,連軍艦也想隱身,現在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在2020年的時候,美軍竟然提出讓無人機應用高超音速技術,還要應用於自殺式無人機上,以實施自殺攻擊。
  • 韓信打仗到底有多厲害?從這9個成語就能看出,太精彩了!
    人人都知道韓信打仗厲害,就大的戰役來說,就沒有失敗過。每次看到有人搞什麼排行榜的時候,不用猜,韓信總會上榜,甚至排名不低。實在是因為他的故事充滿傳說、他的戰績太過驚人,從未領兵打仗的執戟之士,直接被劉邦拜為大將軍,獨領一軍,橫掃七國(秦、魏、代、趙、燕、齊、楚)。
  • 毛澤東評價哪位開國將帥:戰友中數他最會打仗
    導讀: 毛澤東曾評價說:「我的這些戰友中,數粟裕最會打仗。」「會打仗」「能打勝仗」,是一個軍人追求的最高榮譽。從黃橋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以及他參與指揮的渡江戰役、淮海戰役等,粟裕創造了我軍歷史上眾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
  • 皇位不正,宋太宗趙光義終其一生,都是在擺脫兄長趙匡胤的影響
    宋太宗趙光義,是大宋國的第二位皇帝,其皇位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父死子承,而是從他的兄長宋太祖趙匡胤那裡得來的,他的皇位得來,歷來也是最具爭議的雖然趙光義即位後,列舉了很多的證據,來表明自己皇位繼承的合理性、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