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一問一答(三十四)

2020-12-16 澎湃新聞

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一問一答(三十四)

2020-12-12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讓更多基層婦聯幹部和婦女群眾學法、知法、懂法,潮州市婦聯聯合市普法辦開展「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及「民法典一問一答」宣傳活動。通過對民法典中的熱點知識進行宣傳普及,對婦女群體可能面臨的法律困惑給予有效地解答,增強其法律意識,為婦女維權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今天民法典一問一答第三十四期上線啦!

問:甲在父親臨終前,用手機錄像拍下了父親的遺囑,錄像遺囑屬於法定的遺囑模式嗎?

答:現行繼承法只對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作出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列印遺囑、錄像遺囑也列入遺囑形式,並對列印遺囑的構成要件作出要求。增加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為法定遺囑形式,使遺囑形式的立法與當今社會生活的現實狀況和科技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

原標題:《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一問一答(三十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十七)|分割遺產時,胎兒尚未出生...
    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十七)|分割遺產時,胎兒尚未出生是否需要預留份額?,讓更多基層婦聯幹部和婦女群眾學法、知法、懂法,潮州市婦聯聯合市普法辦開展「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及「民法典一問一答」宣傳活動。
  • 民法典一問一答 | 胎兒利益的特殊保護
    important}↑↑↑ 歡迎關注認真普法的「上海高院」頭條號 每天多學一「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國民法典在涉及胎兒利益保護方面突破了對自然人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的界限,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進步創設此項制度,體現了民法典對生命高度尊重的人道主義精神。比如下面事例:Q1:江某和湯某於2012年9月結婚,婚後夫妻感情很好,兩人共有財產折價為30萬元。
  • 【民法典一問一答】第8期:民法典線上宣講之婚內未成年子女能否...
    【民法典一問一答】第8期:民法典線上宣講之婚內未成年子女能否索要撫養費 2020-12-08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法典》50問之「養老繼承」
    ,《民法典》50問之「養老繼承」。答:可以以遺囑的方式為保姆設立居住權並辦理登記。《民法典》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 《民法典》50問之「成家置業」
    ,《民法典》50問之「成家置業」。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 《民法典》講堂第三十期|民法典50問之二
    答:賣家。《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條規定,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訂立的電子合同的標的為交付商品並採用快遞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貨人的籤收時間為交付時間。14問:針對一些旅客不配合安檢、「買短乘長」、「霸座」等行為,《民法典》有哪些規定?答:《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條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
  • 《民法典》講堂第三十一期|民法典50問之三
    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35問:李佳琦的聲音如「Oh my god,買它買它」可以隨便拿來用嗎?答:不可以。《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條規定,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
  • 【維權直播間16】《民法典》十問(一)
    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 民法典一問一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8周歲
    接下來,我們將推出每周一典,小編邀您一起來學哦~每周一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講堂第三十二期|民法典50問之四
    《民法典》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 民法典一問一答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下調至8周歲
    接下來,我們將推出每周一典,小編邀您一起來學哦~每周一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民法典》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調整為8周歲。
  • 《民法典》講堂第二十九期|民法典50問之一
    答: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 【巾幗學法微課堂】 | 民法典系列之——禁止高空拋物
    【巾幗學法微課堂】 | 民法典系列之——禁止高空拋物 2020-12-18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司法部宣】《民法典》50問,你答對了多少道?
    今天,結合司法部推出的《民法典》50問,將4個版塊匯總在一起,如果以考試的形式來學習,每題2分,總分100分來計算,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呢?1.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
  • 民法典50問!看民法典是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民法典》講堂第二十二期:看《民法典》如何保障你安居樂業
    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手寫遺囑PK列印遺囑,到底哪個效力更強?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手寫遺囑PK列印遺囑,到底哪個效力更強?《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這是《民法典》中新增的條款,明確認可了列印遺囑,填補了法律空白,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
  • 【學習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1.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問:小剛尚年幼,家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離,誰來照顧他?答: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 民法典學習丨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問: 胎兒尚未出生,父親因車禍不幸身亡,胎兒是否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答: 胎兒有繼承權。《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 《民法典》百問百答(4)丨對於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是否...
    《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專業解讀 生動呈現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順義區司法局和順義區融媒體中心聯合製作播出《民法典》百問百答系列節目本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是我國民法通則原來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而民法典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根據該條規定,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由十周歲調整為八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