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司要求薪資保密 你想過嗎?

2021-02-15 騰訊財經

不論公司大小,似乎大家都默認不去打聽同事的薪資有多少,也有不少公司有「工資保密」規矩:不得洩露自己及他人的工資數額,不得打聽別人的工資數額。那麼,公司到底為什麼實行「工資保密」呢?公司到底基於哪些因素的考量呢?

首先,從員工的角度來說,工資是職場人的勞動所得,對於工資的滿足感包括「消費滿足感」、「價值滿足感」、「攀比滿足感」。比如企業新招聘一名員工,雙方談妥工資為每月3000元,這個數額對這位員工而言有「消費滿足感」:滿足日常開銷、日常社交、業務愛好、儲蓄等;可能也有「價值滿足感」:他認為月工資3000元與其勞動價值相當。但隨著上班後時間的推移,他發現公司其他員工的工資都很高,幾個與他同時進公司的同級別員工也明顯高出他一截,於是他對月薪3000元的「攀比滿足感」失衡,產生尋求改變(或跳槽、或爭取加薪)的情緒。而這樣的變數是企業不願意看到的,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公司人心渙散,人員流失。

從HR的角度來說,公司裡HR是最希望工資保密的。對他們而言,公司內部員工之間互相攀比工資是令人煩躁的事。其實在工資上,勞動法不允許HR對工資的計算方式和標準向員工保密,絕大部分合法經營的公司都會向員工公布工資的計算方式和標準。支付工資的那一天,稱為「工資日」,按照每個公司跟僱員所籤定的合同不一樣。受法律保障,過期15日不支薪稱為「欠薪」,職工可以依《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追討僱主。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薪資,主要包括底薪、佣金和津貼等。底薪是每月每期固定的金額;佣金是售貨員、推銷員、地產經紀、旅行社導遊等,按其個別員工的營業額,多勞多得;津貼包括交通津貼、房租津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等。因此每個人在計算自己的工資薪金時不能單單看固定底薪,還應看看其他福利。

根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通常,還有職工的工資構成是按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三部分組成。其中,基本工資通常是不變的,除非是公司級的薪酬變化(如集體調薪,薪酬體系重建)。崗位工資是根據崗位變化發生變化,一般是個人級的變化,如職位晉升、調崗等。績效工資一般對應有一套績效管理體系,根據公司業績情況給員工下發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公司是按照基本工資為基數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因此三部分組成只按照其中一部分為基數,這樣公司和個人繳納的社保都相對會變少,但員工到手的工資會相應變多。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附加工資、保留工資。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範圍:①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②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③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根據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事實上,實施「工資保密」對員工也有一定的好處。工資保密可以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同事之間良好的合作關係往往被工資搞得變了味兒,實行「工資保密」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現象,即使同事之間「不經意」了解到雙方的工資差異,由於在原則上還是「保密」,大家可以裝糊塗,比相互挑明要好得多。理論上來講,如果工資公開透明,管理者更傾向於最小化工資差距,平均分配員工的收入,甚至出現同工同酬的現象。而如果實行同工同酬,薪資上沒有了差異,大家吃「大鍋飯」,反而會造成最大的不公。每個員工的能力不同,績效也不一樣,薪資高的員工自有高的道理,薪資低的員工,也有其不足之處。

有專家認為,對於老闆來說,應該定期複查同級員工最高和最低工資差額,如果差額過大,要檢討是員工還是老闆的問題,儘量減少員工矛盾。對於員工自身來說,也要排除自我拔高的心態,冷靜分析自己的能力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例如,對制度尚不成熟的創業團隊,如果沒有十足把握認為自己是聯合創始人,不要自以為是公司的主人,保持一種「打工者心態」,但也要注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騰訊財經」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此外,您還可以將騰訊財經添加到桌面,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

來源:騰訊財經《Missmoney》

覺得不錯,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並點讚鼓勵↓↓↓別忘記置頂公號哦!

騰訊財經多檔精品欄目:

稜鏡 | Miss Money | ME戰士 | 財看見

  藏寶圖 | 枕頭財經 | 原子智庫 | MF侈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有薪資保密政策?
    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到底為什麼絕大部分的公司都有薪資保密的政策?
  • 為什麼公司要對員工的薪資保密?
    在職場爬摸滾打十多年,回頭看這些往事,才知道公司「用心良苦」。為什麼每一家公司都有薪資高壓線的政策呢?因為大家的工資即便是同崗位,甚至做同樣的事情,其實都差的太多,一旦所有人知道了所有人的工資事情就會翻天。
  • 薪資保密,你覺得有必要嗎?
    許多企業都會有薪資保密的規定,但實際上企業再怎麼嚴格要求保密,員工之間私底下還是會互相討論薪資,並不能做到真正的保密。於是有人就質疑薪資保密規定的必要性,認為沒有這個必要。
  • 阿里員工:「新人工資比我高9K想辭職」,網友:薪資保密是為你好
    話題來源一位網友的投稿:「無意間得知,公司新同事工資比我高,作為一名老員工,得知新進職員工資比自己還高,心裡拔涼的想辭職,而且公司規定禁止員工相互打聽薪酬,薪資分配製度實行保密。在職場上,同事之間應該薪資保密嗎?」這位網友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 實行薪資保密,不是因為用不起你.
    越敏感,很多人就越想窺探,嘗試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別人的薪資。這樣的行為在職場上是一個公開的禁忌,但也很難明令禁止。為了摸清大家對薪資保密真實的態度,獵聘最近開展了一個相關的問卷調研。作為一個常年和求職者打交道的招聘行業的從業者,我很能理解職場人希望薪資公開的心情,想比較自己和周圍人的身價是人之常情。但作為一個專業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和一家公司的老闆,我對薪資保密是舉雙手贊成的。一般而言,形態成熟的公司都會實行薪資保密制。在世界500強如寶潔、IBM這樣公司機制十分健全而透明的公司,薪資向來都是保密的。
  • 薪資保密制度,到底合法嗎?
    有不少工作單位設立薪酬保密制度,在規章制度中載明薪酬保密條款,如有違反的,輕則警告處分,重則解除辭退。企業這樣做,是合法的嗎?當日,某科技公司發布《通知》一份,該通知載明:致公司全體,公司一直致力於信息安全建設,尤其是薪酬信息,一直是公司不可觸碰的紅線,任何違背的人都將受到嚴厲懲罰。經調查,平臺數據部宿某曾向公司其他員工洩露個人薪資,此行為嚴重違反了公司的薪酬保密規定,對公司及團隊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其作出解除勞動關係的處分。
  • 求職者怒懟用人單位:你們薪資保密,卻要我提供薪資證明,憑什麼
    最近看到有網友吐槽:公司要求提供薪資證明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嗎?為什麼有的候選人反應很大呢?網際網路時代本來就缺乏誠信,用薪資證明來證實你個人所說的薪資很難嗎?說不能提供的都是心裡有鬼吧!看這吐槽的語言和口吻,我們暫且認為他是一位企業HR。
  • 好多公司都要求員工對自己的工資保密, 這是為什麼呢?
    或者你可以開玩笑式地回絕,比如直接說「哎呦,公司可是不能說工資噠,被知道可就慘了」等等,這些都是你可以不回答薪資問題的方法。第一,對公司來說,工資保密可以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在招聘網站上每個職位的工資都是一個區間,企業的HR是很擅長壓價的,都想用最低的價格招聘到一個人才,以降低成本,如果薪資是透明的,應聘者要價可能就會偏高。
  • 求職者怒懟面試官:你們薪資保密,卻要我提供薪資證明,憑什麼
    看到一位網友的面試吐槽:「面試了一家公司,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也沒有對我表現出多大的認可。可是第二天我卻接到了電話,本以為是面試成功,可是面試官一句也沒提入職的事情,反而拐著彎問我上一家公司的薪資流水證明。都沒決定錄用我,就套我資料,氣得我怒懟:「你們薪資保密,憑什麼要求我提供薪資證明!」
  • 主動洩露個人薪資被開除,薪酬保密制度真的合法嗎?
    你是不是很久沒看到過大集美的公號啦,因為微信功能改版,你甚至有可能再也看不到大集美公號了,大集美因此也可能沒辦法為你推送更多的政策諮詢
  • 在職場,為何做不到公平公正,還要「保密薪資」?這才是真實原因
    現在的不少企業都是在入職時便與勞動合同一起籤了薪資保密協議,包含每月薪資和福利情況不得向他人或第三方洩露,同事間不得討論或互相探聽等。那麼薪資為什麼要閉口不談呢?如果公司能做到公平公正的話,那保密又有什麼意義呢?一.
  • 「你工資多少?我替你保密。」——牢記薪酬保密要訣
    老張反問老王:「你不也幹的起勁嗎?」老王說:「不瞞你說,早上老闆在我碗裡塞了三塊肉!我總得對得住他對我的關照!」「哦!」老張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說:「我的碗底也有紅燒肉!」兩人又問了別的夥計,原來老闆在大家碗裡都放了肉。眾夥計恍然大悟,難怪吃早飯時,大家都不聲不響地吃那麼香。
  • 公司為什麼要實行薪酬保密制度?
    月薪比我多5000多元,我聽後驚呆了,公司薪酬倒掛非常厲害。我要不要離職?」一位職場朋友做職業諮詢時,問到的一個問題。老王認為,任何公司都會出現薪酬倒掛現象,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過,老王提醒:不要因為薪酬倒掛而離職。如果你真的要離職的話,一定要思考:1、我在這裡還能學到什麼,我能否把我最擅長的點發揮出去,還能學到我不會的內容嗎?
  • 不允許程式設計師透露薪資?為什麼?
    你肯定遇到過...1 明文規定我相信讀者裡面90%以上的朋友,入職公司的時候都會要求籤一個協議,或者公司的明文規定,員工之間不能討論薪資。有的公司做的更絕!誰如果討論薪資被領導知道,誰就立刻馬上滾蛋!那有沒有想過這是為啥呢?我們先來討論商品上的一個詞語:價格歧視,價格歧視是什麼意思呢?
  • 不少公司要求員工籤工資保密協議,這三個原因,很多年輕人不知道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女大學生小李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小李在公司裡收到了8000工資,剛入職三個月,她便把工資曬在了工作群,以此炫耀自己的工作成果,可是小李忘記了此前的規定,因為小李已經籤署了相關的協議,並且被領導要求錄音,絕對不能在公司把工資透露給同事和同行,而這次主動的透露工資
  • 【聽】猝死與工亡、薪資保密、社保協定、勞動與勞務關係的區別
    在勞動法的世界裡,和你一起終身學習。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這裡是飛常說法,我是高鵬飛律師。本周和大家分享四條信息:▲在單位組織體檢時猝死,是否屬於工亡?▲單位能否禁止員工討論薪資?▲中日籤署社保雙邊協定,減輕雙方企業人員社保繳費負擔;▲最高法院講解勞動關係與勞務關係的區別。
  • 薪資透明能否促進職場平等?你願意知道你同事的薪資嗎?
    你願意知道你同事的薪資嗎?相關新聞:薪資透明到底是促進職場平等,還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你有沒有好奇過自己的上級能賺多少錢?      好奇心研究所的話題「你覺得同事之間,工資應該是透明的還是保密?」中有一個叫 @郭子 的讀者寫道:「超想知道老闆拿了多少,畢竟不想往上爬的人不是奮鬥中的人」。
  • 薪資透明到底有多重要?
    你覺得薪資到底應該保密,還是透明呢?亞當斯公平理論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做出成績並取得報酬以後,他不僅關心自己報酬的絕對量,而且更關心報酬的相對量。工資是否保密,一直都是惹人爭議的話題。關於這件事情引起很多討論,事實上,就算是號稱最開放的矽谷,也不見得每一間公司都敢公開所有員工的薪水,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受這個理念呢?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為什麼要公開薪資?亞當斯認為,員工們對自己給工作帶來的輸入(表現)和工作輸出(薪資),以及同事獲得的工作輸入輸出,有著強烈的保持平等的訴求。因此,員工們總是想獲取除了自己以外的同事的表現和薪資信息。
  • 實習薪資高達每月4000+,這些公司的大腿你抱過嗎?
    之前,某乎上就流傳過高盛(Goldman Sachs)IBD Summer Intern(暑期實習)稅前薪資38000rmb/月,而且還不算績效、不算餐補。折算一下,日薪在1200rmb左右。不論真假,這肯定只是少數。但不難發現,行業是決定實習薪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 2020年應屆生薪資報告出爐:平均起薪5838元,你拖後腿了嗎?
    企業對學歷要求更加苛刻,對應著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學歷水平和知識能力不佔優的應屆生在今年春招市場上會面臨較大困難。 幾乎每個企業,都要薪酬保密 今年很多提前批的小夥伴也清楚,在籤三方的時候,多數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薪資保密規定。一旦違反薪資保密原則,輕則警告,重則,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