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初學階段教學

2021-02-19 ABRSM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

Rachel Meredith 和 Jessica O』Leary 針對小提琴初學階段集體課和個人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小組、遊戲和學習在一起

 

樂器教學是採用個人課方式還是集體課方式,這是一個經常引發許多討論的話題,兩種方式各有支持者和反對者。我個人感覺,年幼的孩子們喜歡在小群體中學習。而且還能夠有很好的機會進行合奏和遊戲——這在個人課上很難做到。

 

技巧基礎

 

重要的是不要讓較多的學生人數負面影響到培養好的技巧基礎。為了培養良好的姿勢和技巧,我使用了一些關鍵詞來「觸發」,這構成了每節課的技巧基礎:

 

 

鈴木教學法是利用腳印做出良好的姿勢:繞著孩子的腳畫出腳印,使左肩在左腳上方。這些既有用又有趣,能夠避免很容易發生的琴頭指向過正、琴頭低垂。

 

 

運弓

 

一旦確立了正確的姿勢和持弓方法,我會教一系列的空弦運弓技巧,並使用一些名字幫助記憶:

 

 

孩子們也喜歡自己來命名,這是確保他們記住和練習這些技巧的好方法。

 

我喜歡在開始左手之前,先建立起對使用琴弓的自信。這樣比從撥奏和左手開始更易於獲得較好的音色。所以初學課程裡安排了如上文提到的預備練習,還有很多空弦節奏練習。在適當的時候,你可以導入記譜法的概念。我非常贊同「先拉奏後讀譜」的順序,這樣技巧就不會受到視譜的幹擾。

 

我發現在初學階段,E弦和中弓是學習運弓最容易起步的地方,因為肘部在下、琴弓自然平衡。一旦學生能夠拉奏出集中的音色,我會鼓勵他們用全弓,強調「香蕉」形狀——弓的中段有輕微彎曲,確保琴弓在整個弓長的移動中與琴弦的接觸均勻一致。

 

必須從一開始就解釋並堅持正確的肘部位置。有許多遊戲對此會有幫助——「彩虹」滑過每根琴弦,同時肘部小心對齊,這就是個很有幫助的遊戲。我也會做一種遊戲,一名學生背對小組站立,大家要根據他的肘部位置猜出他的琴弓在哪根弦上。

 

 

左手

 

再看左手,至關重要的是要讓良好的手位成為一種本能。一些教學法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第一指(食指)上,先用第一指在每根弦上拉奏,然後才講第二指和其他手指。但是這樣會導致手腕塌陷,而如果很快開始學習所有手指,就會比較容易地避免這個問題。用這種方法也能讓視譜變得更合乎邏輯。

 

我贊成較早開始使用第四指,這樣可以加強良好的手型;第三把位是個可能的選擇,這樣第三指和第四指之間的距離更易於掌握。希拉·納爾遜(SheilaNelson)的《Tetratunes》對此會有裨益,其中有些樂曲標記了用第一、第三和第四把位——這有利於培養聽力和對指板位置的掌握。

 

你可以用自然泛音來培養左手的靈活性——這對初學者而言既有趣又簡單。能夠自信地在指板上移動也會對以後的揉弦有幫助。

 

 

技巧、視譜和聽力

 

對我而言,最愉快而有成效的課堂是包括了技巧、視譜和聽力內容的課堂。《Follow myleader》有益於聽力培養,其中老師或學生都可以擔任首席。選擇一系列合適的音符(不要太多),在小組裡輪流做呼喚和回應練習。你可以用不同的力度、發音或琴弓部位來添加變化。

 

當學生們對於視譜更有信心時,遊戲可以包括:

 

 

顯然以上提到的許多做法也可以用在個人課上,其優勢在於可以採用更適合單獨某個孩子的進度。

 

Rachel Meredith 教授高音弦樂器。她也是ABRSM考官及弓弦樂器考綱選拔委員。

 

個人課教學建議

 

教授個人初學者既充滿挑戰又回報豐厚。如果我們方法正確,他們會終其一生熱愛音樂,將來還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學習音樂。所以這些初學階段的課程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培養自信心和積極性,獲得父母的支持——然後依靠技術和親切的態度,我們可以轉變一代人!

 

姿勢

 

現在建立良好的拉奏姿勢有助於預防以後的問題。最適合的姿勢是讓學生站著,兩腳與臀同寬,膝蓋和腹部柔軟放鬆,雙肩下垂,想像有一根線將頭部拉向天花板。

 

小提琴應該用海綿的(加上厚鬆緊帶)或麂皮的肩託放在鎖骨上。否則琴會滑動,感覺就像在一個移動的物體上運弓!我經常用便宜的海綿自製肩託,直到確立好正確的姿勢。有些小提琴的琴馬過高——會給孩子們的手指帶來痛苦——所以最好立即解決這個問題。

 

培養信心

 

初學課程可以從唱歌和拍節奏的遊戲開始,以培養良好的節奏感、音高感和基礎即興演奏能力。這能消除怕把事情做錯的焦慮不安,還有助於培養視奏技能。使用下一首樂曲的元素也是很好的準備工作,先用聽力練習,然後再用樂譜。做一些簡單的背譜和視譜混合練習會培養自信心——並鼓勵獨立學習。

 

運弓先行

 

我在教授左手前會先教運弓。用琴弓的中段穩定地運弓是最自然的——在空弦上,動作流暢,不要太慢。然後擴展到上半弓(肘部為軸,平行於琴馬),之後再是下半弓(全臂運動)。

 

即使是在剛開始的幾課,學生也應該能夠以放鬆的手臂拉奏出乾淨的音色。有節奏地搖擺手臂會有助於放鬆,教師的示範則會培養學生對聲音的認知和了解。

 

娛樂遊戲

 

我經常在初學課堂裡開展大量空弦遊戲:

 

模仿節奏;

回應老師;

猜猜琴弦——右肘精確移動來換弦;

閉上眼睛;

金雞獨立;

空中畫畫。

 

伴奏在這裡很有用,你可以使用 ABRSM 的 Speedshifter APP 來變換速度。因為學生處於肌肉發展期,所以要讓遊戲持續時間短(兩分鐘),並確保他們在唱歌、視譜、拍節奏或聽音樂的這些遊戲之間放鬆——不然很快他們的手臂或大腦就會疲倦。

 

 

拉奏樂曲

 

選擇學生喜歡的樂曲——否則他們不會在家練習。比如選擇一些不同的樂曲,每星期都給些新的。

 

我發現先唱後拉會得到最快最流暢的結果。讓學生給CD的音樂用空弦配上強烈的節奏,有助於學生提高運弓音色。你還可以讓學生給某個樂曲的第一樂句配上圖畫或歌詞來開發他們的想像力。

 

無論是多麼簡單的音樂,穩定的節奏、良好的音色、力度和自信心都非常重要——以及一些背譜能力。

 

左手

 

我在下列事項都確保之後會開始教左手:

 

乾淨的音色——所有的手指彎曲放鬆;

對特性的感覺——力度記號;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隨著新技巧的掌握,另外一些可能逐漸走出重心,但一些空弦練習會有助於重新獲得平衡。

 

如果運弓穩固,就只需要最小限度的手指壓力。我喜歡使用全部四根手指,先唱,再輕輕把手指放上去。這就形成了正確的手型,為快速進步做好了準備。

 

試著用八度泛音讓學生「感受所需的重量」。或者上下滑動(「摩擦琴弦」),掌握正確的左臂角度並創造極佳的自由感。這也有助於初步學習揉弦和消除對換把的恐懼,這種恐懼在第5級前後經常影響到學習的進步。

 

在這一初學階段的教學中,我使用基礎的首調唱名法,並將裡面的各個元素互換。比如,《三隻瞎老鼠》:Me,Re,Do;C,B,A或2,1,0。你可以在不同的琴弦或不同的把位奏出同一個音。然而,小心不要只使用數字,因為學生們會以為如果「正確的指法」做到了,就萬事大吉。壓力之下,這就可能造成調性錯誤。

提高演奏水平

 

與朋友們一起演奏並為他們的成績感到驕傲,這對於學生的發展極為重要。從小的片段開始,請他們在下一個學生打開琴盒時拉奏一些喜歡的、簡單的小節。逐漸提升到拉奏整首樂曲,然後是在集會或非正式音樂會上為小團體演奏。

 

最後考慮參加比賽或考試。在每個階段都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演奏。如果跑調,是否他們需要多唱一唱,或者左手僵硬?缺乏力度?是分弓/運弓速度還是特徵塑造問題?

 

讓家長參與

 

我鼓勵家長把小提琴放在家裡以便練習,每次都把琴弓放鬆,肩託留在琴上。我教他們如何使用微調器(不調琴軸),用手機上的鋼琴或音準儀來唱出音符。你偶爾也可以邀請家長來課堂上安靜地做筆記。

 

一個簡短的期中家長見面會有助於保持家長對學習的高度了解。你可以強調孩子的潛力,談論雙方的期待並告訴他們音樂會的細節。這樣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於學生提高主動性和增加練習。不過請記住,我們作為教師,對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有著最大的影響。 

 

Jessica O』Leary 是一位演奏家兼教師。她也是ABRSM考官及弓弦考綱顧問。

相關焦點

  • 珍妮聊小提琴:初學小提琴,必須注意的5個問題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是珍妮,是一個堅持在學習小提琴技巧和交流小提琴心得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小提琴愛好者。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初學小提琴,必須注意的5個問題。尤其是對樂器,小提琴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喜愛,但是學習小提琴是比較難學的,很難理解進去。並且一把小提琴的價格又很貴,所以對於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把比較平價一點的就行,不需要買太好的。有的孩子如果只是好奇,並不是真心喜歡,那麼買一把好的就浪費掉了。
  • 【小提琴】初學如何學習和練習?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小提琴的初學和入門
  • 小提琴課堂:初學小提琴時,經常犯的4個錯誤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我們街上這片的內容繼續說一下初學小提琴時經常犯的4個錯誤。在初學小提琴時,我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並不是從小開始練琴的朋友們,今天伊人就和大家說一下那些地方是比較容易出現錯誤。1、練琴不好,埋怨老師。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麼我的小提琴總是練不好,為什麼練了這個長時間同一首曲子還是練得不好,為什麼連一個空弦都練不好。
  • 一篇中肯的小提琴啟蒙文章,特別適合孩子初學琴的家長,學習了
    因人而異,不宜「一刀切「,學琴初級階段很重要,不宜圖快。打好堅實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中存在個體差異,如果一味片面地攀比,最終小提琴留給孩子的只會是痛苦的回憶。與其這樣,不如不拉!,初學的時候較為困難。
  • 【小提琴】初學小提琴時都需要注意哪些?你知道嗎?
    還記得上次北北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小提琴初學時注意事項的直播嗎?什麼?你錯過了,或者還想在複習一遍,看這裡!
  • 小提琴前10次課堂教學,你能學到什麼,你會學到什麼
    小提琴前十次課程教學方案,是帶入門提琴學員的一個大體進度,希望能給想學和初學小提琴的孩子及家長一個參考。第一課:1 認識小提琴;2 站姿;3 持琴、持弓;運弓。第二課:1 調琴、給音位做標記;2 初識五線譜;3 為了提高孩子學琴興趣先教一首《閃爍的小星星》,今天只教第一句。
  • 初學小提琴,掌握這幾點,你會感覺竟如此簡單!
    正因如此,今兒手頭髮癢,特地面向相當一部分藝術細胞趨於活躍的成人、面向一大群喜愛動漫樂曲之類的男生女生,寫一點初學小提琴的學習方法。慢練是必要的練琴方法之一,它可以將模糊整理的清晰,可以加深每一句的印象,可以仔細檢查練出良好的音準,可以平定心態等。
  • 珍妮聊小提琴:初學小提琴時,持琴練習需注意的3個方面
    很高興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是珍妮,是一個堅持在學習小提琴技巧和交流小提琴心得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小提琴愛好者。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初學小提琴時,持琴練習需注意的3個方面。初學者如何學好小提琴並掌握練習小提琴的方法呢?
  • 少兒學小提琴選擇什麼教材好?
    本人目睹此種狀況良久,此文就是想與廣大的小提琴教師、學生以及愛好者們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體會,以求拋磚引玉,共同促進少兒小提琴教學事業的發展。 01 入門教材 目前大部分教師常用的入門教材,一是傳統的《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二是《初學小提琴100天》(上海音樂學院張世祥教授編著),以及《鈴木小提琴教材》前半部分等等。
  • 小提琴教學跳躍式學習
    ,各種考級的議論包圍了他、考級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他為每一位小提琴學習者提供了一個公平的、能展示自己的舞臺、筆者認為家長為孩子制訂學習計劃無可非議,但要因人而異,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文章從教師、家長、社會等方面對當前小提琴教學進行剖析,對於目前最常見的「功利」性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用「考級」代替小提琴教學的危害性。
  • 琴羽小提琴呂老師專業解答:小提琴入門很難嗎?
    在琴羽小提琴工作室教學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是很多朋友會問:小提琴入門很難嗎?我一點基礎都沒有能學好不?今天琴羽小提琴呂老師就從專業的角度來和大家解答一下小提琴入門要學什麼?到底難不難? 二、基本姿勢小提琴分為坐和站兩種演奏姿勢。那麼琴羽小提琴呂老師主要和大家說一下獨奏和練習時採用的姿勢——站姿。★站姿的標準是:身體自然直立、放鬆,雙腳左右分開成八字形(與肩同寬)。演奏時可隨情感自然擺動身體,但要避免過多的肢體動作。
  • 學小提琴好的開始最重要
    接觸小提琴教學這一行已經超過二十五年,發現教初學者教得好的老師實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一般人對這一方面的認知有限音樂系的學生重心仍在學校課業,除非他們很早就開始教琴,而且已經有能力開學生發表會,這表示他已經累積了相當的教學經驗。還有許多音樂老師,並非音樂系主修小提琴的學歷,雖然我並不否認其中也許多認真教學的老師,但是如果連音樂系的學生都不見得有很好的基礎,遑論非音樂系學歷的老師了。
  • 小提琴初學者的問與答
    誠然,現代化的技術使我們學習小提琴起來容易了許多,有許多的教學DVD(或者視頻網站的資料)可供參考,還有電子校音器可以用來對音準(但需要指出的是,電子定音器的音準和小提琴是不同的,小提琴的音準不是十二平均律,故此也和鋼琴不同,這個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老師的指點),但小提琴還是不能自學的。首先,自學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完全沒有概念,容易養成很多壞毛病。
  • 學小提琴需要哪些條件?
    有興趣可以參閱樂塵的另外一些文章,點擊樂塵小提琴課堂頭像,查閱更多小提琴樂理知識、細節規範及演奏技巧【小提琴】TWICE - KNOCK KNOCK【石川綾子】02:31來自樂塵小提琴課堂v在我們探討小提琴演奏藝術的有關問題之前
  • 小提琴一把位為什麼那麼重要?
    小提琴第一把位凝聚了眾多的小提琴基本技術要素,諸如小提琴左手基本手型、演奏基本指法、半音與全音的關係、揉弦的基本方法等等。學會了第一把位,就具備了把位概念,就有了換把的基礎,更進一步,能拓寬小提琴音域,豐富小提琴的表現力。同時,也熟悉了怎樣與右手協調,為全面提高小提琴技巧打下基礎。
  • 學小提琴選哪個教材好?
    1、少兒小提琴集體課程少兒小提琴集體課程這本教材是由邵光祿老師編寫,對於我個人而言,對這本教材比較情有獨鍾。主要因為這本教材編寫的內容由淺至深,循序漸進。書中很多的曲目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兒歌(比如:大風車 、康定情歌、小毛驢、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對於初學小提琴的兒童來說,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琴興趣與積極性。
  • 初學小提琴常見的幾個問題及解決辦法,高手的話一定要記住哦!
    初學小提琴者在剛拿起琴和弓時,是比較容易緊張的。演奏時最易緊張的部位是左、右手大拇指和下頜。下頜的緊張,更容易造成全身的緊張。可是,有些教師要求學生把琴夾在下巴下面,用手不能把琴從下巴下面拉出來才行。如果碰到的問題屬於自己身體上的限制。
  • 對於小提琴集體課的利與弊,你知道多少?
    近年來音樂教育的發展呈現出普及化趨勢,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在小提琴教育上。集體小提琴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滿足教學改革和小提琴教育實際的需要。本文通過比較小提琴集體教學和個人教學的利弊,分析小提琴集體課教學的優缺點。
  • 學小提琴, 好的開始最重要
    小提琴教學這一行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教初學者教得好的老師實在是少之又少,再加上一般人對這一方面的認知有限,以致於這麼多年過後小提琴基礎好的學生仍然不多。我實在無法告訴大家要如何去找好的「初學者專家」,但是我可以告訴各位,有以下條件的老師初學者應該極力避免:一、沒有經驗和基礎不好的老師: 很多音樂學院或者音樂系的學生都有在教小提琴,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有能力應付初學者,尤其是小孩子,因為音樂系並沒有訓練小提琴老師的課程。音樂系的學生重心仍在學校課業,除非他們很早就開始教琴,而且已經有能力開學生演奏會,這表示他已經累積了相當的教學經驗。
  • 初學小提琴第一年,都應該學會哪些知識點?
    經常有琴友給我說自己想要自學小提琴,問我說學一年能拉一首歌曲嗎?當沒遇到這種琴友,我都會非常耐心的勸他,小提琴並不是一個速成樂器,不可能學1-2年就能完全學好,要不然,那些從小上音樂學院附小、附中的孩子,為什麼大學還要進入專業音樂學院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