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想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一個很好的理由就是,這有利於我們建立親善的人際關係。
親善是一個在非語言交流領城中得到全世界認同的詞彙,這也是我在此使用它的原因。
親善是我們想和見到的人建立的一種關係,不論是在會議上讓別人理解自己展示的創意,還是在超市裡請別人幫忙遞過來一個熱水瓶,都需要建立親善關係才能達成。「親善」這個詞來自於法語的rapprochement,意思是「建立或重建和諧友好的關係」。
也就是說,通過建立親善關係,我們創造了一種相互信任、相互滿意、相互合作和相互敞開心扉的人際互動關係。
這聽起來真不錯,是不是?親善是所有交流的基礎,至少當你希望談話對方關心你必須要說的事情的時候是如此。
當你努力傳達信息時,如果沒有和對方建立親善關係,那麼哪怕是讓孩子把碗從洗碗機裡拿出來這樣簡單的事也會舉步維艱,因為對方根本不會聽你的。
親善也是人們建立親密私人關係的首要條件,不管要建立怎樣的私人關係,沒有親善,一切都是徒勞。我們總是在和周圍的人建立或好或壞的關係。
通過了解這一過程,你可以學會如何與別人(即使是你不喜歡的人)建立良好的親善關係。
有趣的是,你經常會遇見這樣的情況:別人對你的看法和想法所持有的態度和決定,會大大地影響你的生活,比如決定你每個月能領到多少薪水,能不能拿到一份大訂單,甚至影響你的未來發展、你的一生。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別人理解你的想法,甚至喜歡你和你的建議呢?如果你看不出建立親善關係怎麼會與讀心術有關,我可以理解你.但是我仍然堅持你應該做到這一點。
你將要學習到的觀察別人的技巧,不僅有助於建立親善關係,也有助於你知曉別人的心理活動,知道他們怎樣理解世界,他們在想什麼,以及他們有什麼樣的感受。
事實上,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在很早的階段就要開始讀心了。
親善的基本原則
親善的基本原則非常簡單,但是它要求你必須對人們的交流方式具有深刻的見解。
親善的基本原則是迎合別人喜歡的交流方式(如果你曾經學習過市場營銷,你一定學到過如何與目標客戶溝通,這是同樣的道理)。
你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這些方法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非語言的、讓對方在無意識中接受信號的方法。迎合別人有兩個好處。
一是讓別人在你(非語言地)表達自己的時候更容易理解你在說什麼。
別人無需將你的非語言交流「翻譯」成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因為你交流的方式恰好是他們最喜歡(最容易理解)的。
當交流障礙由此消除的時候,當談話對方不再需要「過濾」你的信息以便理解的時候,誤解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為了能夠迎合別人,你必須首先確定對方喜歡什麼樣的交流方式。
也就是說,通過學會觀察別人是怎樣交流的,你也學會了理解別人實際想要表達的意思。
第二個就是讓對方更喜歡你。
其中的理由很簡單:通過迎合別人的交流方式,使自己的表達與對方的表達類似,就等於表明你喜歡對方,而人們通常都喜歡使自己聯想到自己的人。
我們最喜歡的人是誰呢?是我們自己。
我們第二喜歡的人是誰呢?是喜歡我們的人。
我們喜歡和那些跟自己相似的人待在一起。研究表明,我們也傾向於僱用與自己相似的人。
而我們在選擇最親密的朋友時,也會選擇那些能讓我們感到舒服自在的人,以及與自己相似的人。迎合別人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並不會抹煞你自己的個性。
通過迎合別人來建立親善關係,是你與別人見面一開始時應做的事情。
在任何一種人際關係或會面中,我們都相互迎合,直到親善的關係建立起來為止。
你可以比對方更加有意識地促進這一過程,無私地主動迎合對方。
如果對方對某種外語比對英語更熟悉,那麼你先去講對方更熟悉的外語,這麼做一點也不奇怪。
你迎合對方更喜歡的交流方式,通過迎合對方的喜好,無形中你就在對方熟悉的領域滿足了對方,使他們聯想到自己,從而散發出一個無意識的信號:「我和你相似,你和我在起很安全,你可以信任我。」親善關係建立以後,你可以開始改變你自己的行為,從而促使對方也做出改變。
此時,你不再需要唯難諾或者迎合對方,相反,對方已經開始自願跟從你。
這正是親善關係最有效的地方,它可以讓我們論流地居於主導地位。我向你保證,如果你願意和對方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足球,他們就會更容易喜歡你。
而一旦對方開始決定喜歡你的時候,你們雙方就有可能開始談論更多其他的話題。如果你與對方建立了親善的關係,對方就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和建議。
你知道,當別人喜歡你時,他們會傾向於贊同你。這意味著,如果你去迎合一個人,向對方展示出你喜歡他(她),對方也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贊同你。
你所說的也是他們所想的(因為你們彼此相似),不贊同你就會有點像不贊同他們自己。一旦你處於親善的關係之中,你就可以掌握主導權,將對方引導到積極的心理狀態,使之更容易了解你的想法或信息及其意義價值。
這是一個不通過控制對方而產生影響的例子,我們絲毫不必以任何險惡的意圖來操控別人。
如果你的想法確實不好,那麼不管你和對方多麼親善,對方也不一定贊同你。
因此,我們要做的只是創建一種相互受益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我們可以更具創造力、更富建設性地探討問題,並且保持相互尊重與理解。
我們並不「控制」或欺騙別人來接受違背他們本意的想法,我們只是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比如移動身體、調整語調,來確保別人處在一種愉快的狀態下來理解我們想表達的意圖。
在哪些情況下你需要建立親善關係
和別人建立親善關係永遠也不會晚。
如果你和某人關係惡劣,而你想改變這種狀況,那麼下次你碰到那個人的時候試著建立親善關係。
也許你並不能一蹴而就, 但是如果你每次和對方見面時都堅持這麼做,你就會發現對方也會相應地表現出巨大的轉變。
當然,總有些人很難相處,而你也不想與之打交道,這沒關係。
我並不是說你必須和每個碰面的人建立親善關係,我只是說你可以這麼做。親善在哪些時候有用?在很多時候都有用。下面我列出其他的一些情況:
●當你希望與伴侶進行清晰的交流(比如理解她多年以來對你的抱怨)的時候。
●當你希望重新贏回孩子們對你的尊敬的時候。
●當你和權威人士打交道的時候。
●當你和辦事職員打交道的時候,這些職員有可能給你製造麻煩,比如壞脾氣的銀行職員或者其他服務人員。
●當有推銷員對你進行銷售拜訪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想要破壞親善關係)。
●當你參加面試想要得到一份工作的時候。
在工作場合中,建立親善關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技巧。
美國交流專家伊菜娜.祖克提出了下面一些需要建立親善關係的情況:
你需要達成越來越多的目標,但你的資源卻越來越少,而且你還得和同事們競爭資源。
於是,你的工作成敗可能取決於能否與重要人物(比如分配責源的人)建立親善關係。
●為了成為一個成功的主管人員,你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鼓勵雙向交流。如果你一味地「自行其是」,就可能和上司、下屬日新疏離。如今,主管人員和團隊領導者都被期望具有專家級的溝通枝巧,而這些技巧都以建立親善關係為起點。
●說服人們贊同一個革新性的創意,需要一套極其巧妙的溝通技巧。如果說服不了相關的人,你的創意再好也是白搭。
●當你處於組織的中層時,你既有需要向之匯報工作的上級,也有期待你領導的下級。不論是哪一種情況,你都要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善關係,通過影響別人來達到目標。
●在扇平的組織裡,你常常要承擔職責範圍之外的更多責任,因而必須藉助別人的力量。此時,你尤其需要通過建立親善關係來完成任務。
●不論是你的做事秘訣、專業技術、專家級意見,還是多年以來積累的經驗,都比不上建立親善關係的能力重要。
如今的工作環境越來越複雜多變,當你由於某種原因而改換工作時,不論你的技術有多麼精湛,都沒有人願意和一位很難說話的專家一起工作。完善你已知的你已經使用了我介紹的大部分讀心術,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
而且,你也沒有將這些讀心術發揮到極致。學習這些技巧比學習其他技巧要容易得多。以下是一個標準的學習步驟:
第一步:無意識的忽略。
這方面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騎自行車。在第一步中,你不僅不知道怎樣騎自行車,而且不知道有騎自行車這回事。
第二步:有意識的忽略。
你不知道怎麼騎自行車,但是知道了有騎自行車這回事,而且知道自己以前忽略了它。
第三步:有意識的了解。
你可以騎自行車了,但是只有你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才能做到。
第四步:無意識的了解。
你會騎自行車了,甚至在你不用去想這回事的時候也能騎。真正的學習發生在第四步,而你已經做到了。
但是,我們要回到前三步來打磨你的技巧,而且還可能添加一兩樣東西。
回到第四步是你的工作,而你有充分的時間來完成它。
當你做完這些的練習時,你可以開始有意識地使用一個枝巧,直到你注意到自己已經能夠自覺使用它為止(也就是說,你再次實現了第四步)。
只有到那時,你才可以轉入下一個技巧的使用。
不要試圖在同一時間內使用多個技巧,那樣只會導致混滑。
慢慢來,並且記得要保持興趣!這些技巧真的很有趣,尤其是當你意識到它們是多麼容易、多麼有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