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詭!美國低水平基礎教育,憑何支撐一流高等教育?

2021-03-03 新學說

與此類似的另外一個看起來也是悖論的現象是,一方面,美國基礎教育質量在世界上被公認為競爭力不強,就連美國人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和其他國家——特別是和中國、印度——相比,美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基礎科學領域的能力和水平較差,在各種測試中的成績常常低於平均值;另一方面,美國的高等教育質量獨步全球,美國科學家的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始終引領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

一個水平很低的基礎教育卻支撐了一個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體系,這也許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弔詭的現象之一。

在通常情況下,就整體而言,優秀學生的基數越大,未來從中湧現出優秀學者的可能性就相應越大。然而,當下的中國教育正在驗證我們的擔憂:優秀的學生和未來優秀學者之間的相關性似乎並不顯著。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我們就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是有效的嗎?這也促使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才是有效的教育?

教育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幫助人們實現了教育的目的。

然而,今天越來越多的我們——無論是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已經漸漸忘記了教育的目的。恢復高考以來的三十多年裡,我們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來越快,也越來越累,卻很少停下來問一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奔跑?

教育似乎正在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去完成的例行公事:教師上課是為了謀生;學生上學在義務教育階段是國家規定,在非義務教育階段是為了通過上一級的考試;校長看上去像是一個企業的總經理等等。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出教育的有效性正在慢慢消失。

相關焦點

  • 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南南」聯手成立南京大學金陵教育集團
    南大如何支持南京基礎教育發展?高等教育聯動基礎教育答「三問」名城造就名校,名校支撐名城。代表一流高等教育的南京大學,將如何支持南京的基礎教育發展?為細化目標任務,落實關鍵舉措,今年8月17日,南京市與南京大學共建「南京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示範區」首批重點事項合作計劃正式啟動,「名城+名校」聯手,加強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聯動,示範區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普及化高等教育應該是一流多元
    【論教】   作者:李立國(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  編者按  按照美國高等教育專家馬丁特羅的理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0%以上為普及化階段。從社會功能看,到了普及化階段,超過一半的年輕人進入到高校學習,現在我們在基礎教育階段講公平,未來在高校也要強調公平,不同類型的高校學生都應該得到適合的教育機會,高等教育系統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更充分、更多樣、更適合的學習機會,進而促進社會公平的發展。
  • 為什麼中國的中小學基礎教育行而高等教育不行
    夜來讀《看中國》一書,其中談到美國的芝加哥大學出了8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校訓名言為 : 明辨之路是爭論而非順從。我想這應該是其成功之道。 中國為什麼中小學基礎教育世界第一,而高等教育相形見絀呢?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中小學階段主要是基礎教育,學生勤奮學習,博聞強記就可以了。中國傳統文化重視教育,家庭注重投資,中小學生大多數學習勤奮,故成效突出。
  • 美國推出國際基礎教育戰略
    為進一步滿足美國國際基礎教育網絡內各成員國學生有效獲得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和技能培養,美國出臺了《美國政府國際基礎教育戰略2019—2023》(以下簡稱《戰略》),明確了美國國際基礎教育未來發展的三大目標——進一步加強國際基礎教育的透明度和問責制;確保所有國際基礎教育項目都能提供世界一流的基礎教育;加強各部門協調關係,強化「一個美國政府
  • 北大教授王蓉:中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策略嚴重斷裂
    今天我想談幾個問題:第一,中國高等教育的迷思。我的同事周森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國高等教育8%和30%的故事,意思是說央屬高校的本科生只佔全中國本科生的8%,但是這些央屬高校的資源佔據了整個中國高等教育資源的30%。美國有一個研究高等教育史的教授研究了大西洋兩岸歐洲和美國的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985,211,雙一流,高校排名的意義?
    者建設任務不同:211大學建設內容是指:重點學科、公共服務體系、師資隊伍以及基礎設施建設;985大學建設內容是指: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臺建設、條件支撐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到21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
  • 近距離看美國基礎教育
    每年大學錄取發榜後,那些被「常春藤」等一流名校錄取的「準新生」就成了「香餑餑」,被不同的機構和場合邀請去介紹經驗。在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名牌大學變得比以往更加搶手。但同時,社會的階層分化也在加劇。在這場比拼「全面」「完美」的競賽中,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資源優勢,可以選擇將孩子送到一年學費數萬美元的私立中學,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負擔沉重的中產階級,往往傾其所有,十幾年如一日,支撐著這漫長的「備考」。
  • 關於新一輪「雙一流」建設,11位大學書記校長這樣說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強調要「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這也是「雙一流」連續第六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自「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它備受關注,幾乎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頭號話題。在今年兩會上,「雙一流」話題持續「高熱」,我們來聽聽各高校領導怎麼說。一、何為雙一流大學?
  • 新東方託福寫作語料庫:政府應該重視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
    政府應該重視兒童的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   【寫作立場】 對比高等教育,政府應該更多地支持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的成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堅實基礎,因此,基礎教育發展,國家才能培養優秀人才,人才可以為國家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提高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的競爭力。   政府為何應該重視高等教育:   另外,那些不同意支持初級的教育的人有時候會找到理由去支持他們的觀點,即是,優秀的社會精英,例如,企業家、文學家、科學家更多的是由高等教育培養的,他們可以為國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山東省基礎教育穩居全國第一陣營 高等教育普及化
    魯網11月17日訊(記者 殷會麗)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基礎教育穩居全國第一陣營。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48.06%提高到56.75%,比全國水平高5.15個百分點,進入普及化階段。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德樹人機制不斷完善山東紮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 後普及教育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空間
    從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歷史來看,1941年,美國高等教育在學比例超過15%,第一個進入大眾化階段;1971年,美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1973年美國著名學者馬丁·特羅在系統研究和比較了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特點後,提出了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理論,首次將高等教育入學率在0—15%確定為精英階段,16%—50%確定為大眾化階段,50%以上確定為普及階段,對於高等教育發展理論做出重要貢獻。
  • 美國基礎教育的四個趨勢
    美國基礎教育的四個趨勢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歷任美國總統關心的政治問題。六十年代,為了應對蘇聯的航天挑戰,美國曾推進教育改革;九十年代,應對中印的崛起,有國家競爭力計劃。
  • 粵港澳大灣區將打造高等教育國際示範區 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
    粵港澳大灣區將打造高等教育國際示範區 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高校金羊網  作者:孫唯、粵教宣  2020-12-09 在若干重要領域產出引領性原創成果
  • 大灣區高等教育遠景目標:到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高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遠景目標:到2035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近日,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學成果,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和創新發展先進典範。廣東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編制《規劃》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應有之義。
  • 伍國:從疫情期間的初中網課看美國基礎教育
    伍國:從疫情期間的初中網課看美國基礎教育 作者:伍國 發布時間:
  • 浙江引進中外高水平大學補高等教育「短板」
    該創新研究院是支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杭州市籌建中法航空大學(暫定名)、引育儲備一流師資隊伍的主要機構。與此同時,溫州醫科大學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浙江工商大學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杭州師範大學與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等3所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今年在浙江實現當年獲批、當年招生、當年開學的目標。
  • 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服務國家能力,發揮支撐引領作用?聽聽杜玉波代表...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教育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長期深耕高等教育領域,並在教育部任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時一直分管高等教育。
  • 淺議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認證體系  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主題是質量。1998年,世界首屆高等教育大會宣言:重視質量是一個時代的命題,誰輕視質量就將被淘汰出局[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 中國基礎教育省略了什麼
    如果比較的是數理課程的學術性難度,中國的基礎教育肯定超過美國;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學生的實際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則美國基礎教育的優勢是我們難以否認的。    中國基礎教育的特點是進度快、難度高、知識點多。在同樣的教學時間裡,我國學校教的知識難於、多於美國,這意味著我們的教育必然比美國的教育省略了很多東西。省略的是什麼,與創造力有何關係,這需要我們進行具體而細緻的分析。
  • 深圳中學坪山創新學校籌備組掛牌,要打造全市一流基礎教育名校
    關蘇表示,坪山區與深圳中學攜手,合作舉辦深圳中學坪山創新學校,將為坪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將為坪山區打造深圳東部教育高地提供新的支撐。希望在坪山區與深圳中學的共同努力下,將深圳中學坪山創新學校辦成深圳東部乃至全市的一流基礎教育名校,積極探索更多教育改革經驗和實踐成果,為全市基礎教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