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用力點擊題目下「盧蒙」藍字,可以關注本公眾號喲!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講究。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講究就不一樣,咱們國人喝酒都要收拾一大桌子菜,英國人喝酒好幹拔。同一個國家,廣東人和山東人的講究又不一樣,廣東人愛煲個湯,山東人就愛煎餅卷大蔥,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那是一點不假。但走遍全國,不少胡同、小巷裡牆角上,都會發現「石敢當」,也有寫做「泰山石敢當」的,這倒是有點普遍性。石敢當是做麼的?為何全國各地用的這麼普遍?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中國的風水學談起。
一說風水,有的看官就和迷信扯起來,這似乎有點偏頗了。其實,風水是一個民族長期養成的心理習慣、審美取向,是跨天文學、地理學、環境學、人體生命學、人文學、建築學等學科的一套綜合理論體系。在風水學中,有一個「衝」的概念,它代表著一種運動趨勢,它借用流水的特點,命名為衝。
咱這裡暫且不擺攏風水學上的術語,就用普通人的講究看,衝是有多種的,衝路,特別是十字路,那是穿心箭;衝門,開門見高大、尖的煙囪、發射塔、尖石頭、屋角子,或是街兩側兩家子大門直對著,或對著廁所、公安局、消防局、政府大樓,這都不行,他們叫氣場不順,視線不好,影響運勢的。
大家都知道衝不好,但有時又不可避免,因為在一個村子裡,你蓋房避開了這些,村裡怎麼規劃,別人怎麼蓋你說了不算,說不上哪會就衝上了。真衝上了,你也別著急,能破,怎麼破,找石敢當呀!
石敢當是何許人?他是泰山上的一位獵戶,膽識和功夫過人。泰安城南的汶口鎮有戶人家,一對老夫妻只有一個女兒。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到太陽下山以後,只見東南方向刮來一股妖風直鑽姑娘的屋裡。天長日久,這個姑娘變得面黃肌瘦,非常虛弱。找了許多醫生也治不好她的病。有人推薦給石敢當,他一聽,答應的痛快:「這事好辦,找來十二對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鑼。再準備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燈芯,還要一口鍋,一把椅子,只要這些東西都備齊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只見他把燈芯放在香油盆裡,點燃了油燈。他用鍋把盆子扣住,坐在旁邊,用腳挑著鍋沿,這樣,雖然點著燈,遠處看不到燈光。天黑了,隨著一陣呼呼的響聲,從東南方向竄出一股妖風。石敢當一腳踏翻鍋,油燈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對童男童女同時敲響了鑼鼓。妖怪一進屋,看見了燈光,聽到了響聲,趕快閃了出去,朝南方逃到了福建, 福建受不了,把石敢當請了去,妖怪又跑到東北。石敢當想:「全國這麼大,我怎麼跑得過來呢?「妖怪不是怕我嗎,誰家有事,找塊石頭寫上」泰山石敢當「,就能把妖怪嚇住了。」你別說,這法還怪靈驗,就興了起來。
傳說,總是會有多個版本,有人說石敢當是姜子牙,最早石頭上寫的是「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小鬼小魅就不敢做惡了。但還有個傳說更早,說黃帝和蚩尤大戰,蚩尤站泰山上大喝「天下有誰敢當(通擋)?」女媧「呼通」扔下塊泰山石:「泰山石敢當!」蚩尤一下子砸暈了。打那,泰山石敢當的便成了威力強大、無人不知的闢邪神器了。
石敢當的歷史悠久,還見於一些文字記載, 西漢史遊的《急就章》就有:「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其本義就是:靈石可以抵擋一切。在鎮宅石上出現「石敢當」字樣是在唐朝末年。據宋代人王象之《輿地碑目記》記載:宋代慶曆年間,福建莆田縣令張緯維修縣治,出土一塊石碑,上刻: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諸字,是國內石敢當出土的最早的實物史料。
古代人設置石敢當是鄭重其事的,要查日子,先冬至後的龍虎日,石頭選長石雕刻,年三十還得割斤豬肉祭拜一下,現在好像沒這麼講究了。石頭有鑲嵌在牆角的,有豎在牆跟的,有的更簡單,找只粉筆在牆上寫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也打算頂一炮,這就太隨便了,不知管用不管用,反正個人睡著覺就行。除了石頭上寫字,有的還製作了石人,更有的好事者,還給石敢當找了個太太,弄出個公母來,真是人性化到家。
正因為石敢當不是工廠定製的,形制各一,個性張揚,也就有了欣賞的價值,我見過時間悠久的一個,在依汶鎮南慄溝村,說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石頭長了綠毛,由於年代久遠,路邊不斷墊高,下面的字都埋入地下了。
《沂南風物誌》總第九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