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多些寬容

2020-08-28 閒言毛

不妨多些寬容

9月9日晚間,武漢大學官方微博就網傳「一學生開學典禮衝上演講臺一事」發布聲明稱,「學校已對該同學進行了教育引導,該同學也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並在QQ群和微信群裡澄清了事情原委,表達了歉意。」

該聲明解釋,9月8日上午,武漢大學舉行本科生開學典禮,新生代表發言後,一名未被選中代表新生發言的同學自行上臺希望展示自己準備的演講,工作人員及時對該同學進行了勸離。

相關視頻顯示,該同學情緒較為激動,手拿稿子念出:「各位尊敬的領導,還有全校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我知道我的出現很唐突,但請允許我說幾句……」隨後,該同學被學校工作人員勸離。

「敢於展現自我體現了武大青年可貴的勇氣,但再強烈的個人意願也不應隨意打破公共秩序的邊界。學校不會追究該同學一時衝動的不理性行為責任,但希望該同學能從開學典禮上學到生動的一課,在珞珈山放飛自己的夢想,也希望廣大網友和媒體給該同學提供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武大官微在聲明中表示。

儘管這武大官方說的很清楚,該學生敢於展現自我,體現了武大青年可貴的勇氣,這樣的表述,顯然就是對該新生行為的部分肯定。畢竟,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參加過各種各樣的大會。固定的,或者規劃好的儀式與內容,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表面看來,熱鬧非凡,實際上都是「套路」,沒有啥新鮮內容的。這樣的大會,用乏味來形容,是再準確不過的了。

正如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發言的人,都能夠脫稿講話,說一些切實的,接地氣的話,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念稿子。比如說,武大新生入學儀式,估計校長的歡迎詞,肯定是寫好的,都是經得起各種考驗的,絕對正確的。不說是體現校長的個性吧,就說能夠體現武大特點的話語,估計也多半都是用的已經泛濫的詞語。這樣的講話,也只是表面上的熱鬧而已。

再說,被安排好的新生代表發言吧,也是寫好的稿子,經過了審批,由某一個具體的人來有板有眼,一詞一句的念出。表表決心,說說心情,大好形勢,大有作為,如此而已。這樣的發言,能有幾人認真聽呢?

顯然,能夠有一名新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勇敢的站出來,主動要求發言,這本就說明該新生極具有打破常規的勇氣。規則很重要,但是很多時候,就要看啥規則,也要看規則被打破的後果。比如說吧,這名新生主動站出來發言,若是不制止的話,也許會有更多的新生見樣學樣,這不就亂套了嗎?此後,武大的各種大會,又該如何組織呢?尤其是,這名新生要是說出啥大逆不道的話來,這不就是一次嚴重的政治事件嗎?

於是,當場就有武大的工作人員進行阻止,及時將該新生勸導下臺。而用官方事後的說明來說的話,就是「不應隨意打破公共秩序的邊界」。是啊,這按部就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內容與形式,咋能允許有意外呢?要是都如這位新生樣,不就沒有公共秩序了嗎?而公共秩序的邊界一旦被突破,亂,就成了現實,亂之後不就是「無法無天」了嗎?

只是,在我看來,亂點有啥可怕的。畢竟,這樣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毛遂自薦式發言,本就是很稀少,在國內的教育理念下,能夠有一個,恐怕也是極其意外的事件了。從視頻可以看出,該新生並不是如武大所說的那樣,一時衝動的不理性行為。要知道,該名學生寫有稿子,也就是早有準備,只是想有個發言的平臺而已。而且,八九成可以判斷武大新生入學大會,所安排的新生代表發言,都是指定的。這樣的代表,既不是選出來的,又不是自我競爭的,哪裡有代表性呢?

看來,所謂的新生代表真的不如,這位毛遂自薦的發言者。起碼,這位主動的新生,其發言內容,或者說想說的話,都是真情實意的內心流露,更能體現出武大新生的所思所想。何況,從有限的幾句話來看,沒有啥嚴重的錯誤嘛?誠如武大希望,新生能夠在珞珈山放飛夢想。豈不知,沒有寬鬆,一些都要求按部就班,一切都要求有秩序,一切都必須中規中矩,這樣的學生又咋可能敢有夢想?又如何能放飛夢想呢?

其實,武大要求網友和媒體對該新生寬容一些,不如從武大自身做起,不能僅僅是不追究責任,而是要給學生,也包括老師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們敢於打破常規,敢於創新,敢於質疑權威,能夠獨立思考。也許如此以來,別的不敢說,起碼回答2005年教師節,錢學森之問還是很有希望的。

要是我們的大學都不能寬容,都要怕狼怕虎,都要瞻前顧後,竟然不敢讓學生自我表達,這樣的大學真的能成為雙一流嗎?學生都謹小慎微,都規規矩矩,不敢大膽說話,甚至沒有打破常規的機會,這樣的氛圍之下,只能是培養出大量的「機器人」,頂多也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罷了。

有網友說,要有規則。的確應該有規則的,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也必須對規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是在教育上,在教育領域,要是連學生主動發言,都不允許的話,這也太死板僵硬了吧。讓學生說話,天難道的就能塌下來嗎?偶爾一個有勇氣站出來發言的新生,本就是「熊貓」樣珍貴的稀少「動物」,不妨讓他說出來,看看他,一個新生還能有啥么蛾子呢?要是我們堂堂的號稱要創雙一流的大學府,連這點度量或者說膽量,都沒有的話,創新這個詞語還是從大中華詞典裡,刪除吧,有點丟人現眼的。

不妨寬容些,至少在教育領域,尤其應該如此。如今亂七八糟現實中,我們的基礎科研,我們的核心技術,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明顯,而寬容,恰好就是創新,就是提高我國基礎研究能力與水平的前提,更是培養傑出人才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對哈師大奇葩請假程序不妨多些寬容
    對此,我們不妨多些寬容,不要過多地潑「冷水」,可以建言獻策,幫助他們完善這一學生管理的新舉措,從而讓家長和社會都能認可。   透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哈師大在相關措施規劃制定上,可能考慮得還不夠嚴謹細緻。如果在決策出臺前,多聽聽家長、學生的建議,可能會避免這次風波,不會讓網民「斷章取義」,臆想到「借貸假條」上去。
  • 對啃腳、打嗝、放屁的土味女網紅「郭老師」,不妨多些寬容和善意
    對啃腳、打嗝、放屁的土味女網紅「郭老師」,不妨多些寬容和善意喬志峰昨日,有媒體刊發題為《直播啃腳、打嗝、說髒話,網紅郭老師走紅,審醜文化在狂歡》的新聞,報導了網紅「郭老師」迅速躥紅的現象。單從標題看,就不是什么正面報導。
  • 對「微信掃墓」不妨寬容以待
    對這樣的新生事物,不妨寬容以待。技術本身是中性的,而且滿足了部分人群確實不能到達現場,卻又希望表達情感的現實需求,也在不經意間推動了環保、文明的觀念,如此來看,沒有必要大加撻伐。  只要我們心中留有對故人的眷戀,無論是親力親為還是求助他人,無論是一捧鮮花、幾杯薄酒,還是幾行詩句遙寄哀思,都不失為情感的慰藉。微信直播祭掃,也不過是其中一種形式,不妨寬容以待。
  • 若「野蠻執法」與「刺頭抗法」槓上了,不妨給「刺頭」多一點寬容
    個人觀點是,不妨給類似事件中的「刺頭」「戲精」多一點寬容。所謂「多一點寬容」,絕不是放縱,對已然清楚明了的故意找茬行為不予譴責,而是在事件原委仍舊雲裡霧裡的時候,對疑似「刺頭」和「戲精」,多一點傾聽耐心,多一份人文關切。
  • 對「啃小族」不妨多些理性看待
    同樣是拍兒童短劇,來自山東的韓大鵬給兩個女兒開通短視頻帳號才一年多,月入就15萬元起,「還上帳後都不知道怎麼花」。如今,他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中國青年報》12月2日)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迅猛發展,萌娃類帳號備受青睞,萌娃們天真無邪,充滿幽默童趣的表演,博取無數眾人眼球,在滿足人們觀看興趣的同時,萌娃們的家長也賺得盆滿缽盈,並由此催生了一種新興職業群體—— 「啃小族」。
  • 「雷人」高考標語或許瘋狂 但不妨寬容視之
    我們不提倡那些刺耳偏激的高考標語,但在資訊時代中,有時輿論混亂信息嘈雜,有些高考標語或許顯得瘋狂,但我們不妨寬容看待,媒體也不必過度解讀。 從深層次講,高考標語也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反映的是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期待和希望。在當前的高考制度中,一名考生只能一年參加一次集中考試,再以這一次考試去填報志願,在錄取中只能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
  • 消炎止痛、祛風散寒,常吃生薑,有著很多好處,不妨多吃些生薑
    當你感到很寒冷的時候,不妨給自己煮碗薑茶喝,能很快就讓你身體暖和起來,起到很好的驅寒效果。此外,出現感冒、流鼻涕、鼻子不通氣等這些情況時,不妨也喝些薑茶,能緩解症狀,會幫助你處於更舒服的狀態。幫助排汗此外,多多食用生薑的話,還能起到很好的排汗作用。
  • 善良為本,寬容大度
    生活有多殘酷,你就該有多堅強。現在讓你難過的事情,許久回過頭來看都會覺得那不算事,你之所以會把痛苦看得那麼重,是因為你經歷得不夠多。覺得難過的時候,不妨告訴自己,現在正是你蛻變的契機。歲月,總有許多遺憾需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需要領悟。
  • [蘭州零距離]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寬容
    [蘭州零距離]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寬容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 英語背誦——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背誦——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 2013-02-20 16:1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
    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她們不爭不搶,心胸寬廣,因為寬容而變得耀眼動人。寬容大度,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那麼寬容大度的女孩,就會變成所有男人心中的白月光。擁有這種本事的女生,會讓別人為她瘋為她狂。和這樣的女生在一起,相處非常輕鬆,不用擔心自己一句話沒說對就會惹對方生氣。正是由於互相體諒,男人們會更加珍惜這樣寬容大度的女孩子,他們會更想好好保護自己的女人一輩子。
  • 房龍《寬容》兩三言
    》一書以寬容為線索,娓娓道出從原始時代到一戰期間的人類思想的發展歷程,主要論及西方宗教歷史上的不寬容及為這種不寬容所進行的鬥爭。思想的束縛、戰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的日子,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展成為漠不關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災難!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
  • 蘇軾:為人寬容,不是懦弱
    身為舊黨中堅人物的蘇東坡首當其衝,遭受了嚴重的迫害。最初被貶到英州,在南遷的路上,章惇下令把他貶到惠州,幾年後又貶到儋州,就是到了今天的海南省,弟弟蘇轍則被貶到雷州。東坡和弟弟被貶嶺南後,章惇仍然對他們不依不饒,嚴令地方官員不能優待他們。
  • 請對教師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
    對待老師我們就應該如這句話一般,當然這裡不是說讓你滿世界認「爸爸」,意思是要我們對待老師要多一份尊重,敬重!教師是誰,教師是靈魂的塑造者,大家知道糧食,糧食的重要性,不需要我過多解釋,想必都清楚,但,這裡說的糧食只是物質糧食,還有更重要的精神糧食,這些哪裡來?
  • 固鎮縣一中新生血案啟示:少一些戾氣,多一些寬容
    顯然是戾氣太重,不夠大度和寬容!大家不妨學學廉頗和藺相如。著名的「將相和」的故事,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吧。廉頗出言不遜,用言語侮辱和挑釁藺相如,人家藺相如是怎麼做的?藺相如「引車避」之,不與廉頗衝突,讓著他。你能因此說藺相如窩囊無能嗎?不能!藺相如這是大度,是寬容,是大人不計小人過,是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 光明日報評論員:多理解 多寬容 多包容
    他叮囑說:「對群眾出現的一些情緒宣洩,我們要多理解、多寬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導、解決實際困難。」  疫情期間,個人行動突然受限,原本的生活被迫偏離既定軌道,每個人都承受著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慌,陷入信息蕪雜帶來的迷茫,直面集中上演的悲歡離合和人生冷暖。在這樣一場共同面對的危機面前,政府、社會機構等方面應對危機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
  • 佛說,了解一切,便能寬容一切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寬容,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沒看懂,沒看透。我們被怨恨蒙蔽的雙眼,因而不能靜下來仔細觀察這世界,沒看懂,也就放不下,自然不會有寬容。很多人、很多事,我們了解了,也就寬容了。1.誰不想給子女創造好的生活條件,不想讓子女活得輕鬆些,他們已經很努力了,我們不要只看到他們的無能,而忽略的他們的苦心。了解父母的不容易,寬容父母的平庸,放下對父母的怨恨吧。2.
  • 學會寬容,家和定水道渠成
    家和的背後是寬容。正所謂:一分寬容,一分和諧。人們一直都很羨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因為那裡有最基本的和諧和寬容。但是這種和諧和安寧不是說得到就能得到的,每個家庭都會出現糾紛,可是有的人善於寬容,用一種退讓的姿態來對待糾紛,那麼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有的人卻正好相反,一點小事就吵吵鬧鬧,最後是小事變大,大事就鬧翻天。
  • 名人說寬容 關於寬容的名人名言
    名人說寬容 關於寬容的名人名言 2012-03-14 15:59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寬容教育成就美國總統山上的男人,林肯的成長故事
    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孟德斯鳩做人,是成才的根本。為人父母,最先要教會孩子的應該是:誠實、勤勞、自信、責任、勇敢、堅強、上進、善良、分享、寬容、禮貌、感恩、謙虛。這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工程,決定著孩子一生的命運,也決定民族未來的前途,說近些決定著家庭的幸福。讓孩子懂得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