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饅頭怎麼做?配方做法詳細告訴你,鬆軟不塌陷,香甜可口。
美味的芋頭,可以當餡料,也可以做菜、點心,包入包子或麵包裡,一般都是做成甜芋泥餡。
這次不用芋泥餡,換成芋絲來當餡料,切絲的芋頭蒸熟,用糖稍蜜過,再夾入饅頭麵團裡,就像在做花卷,有別於芋泥包,吃到的就是一坨芋泥,芋絲更有口感,味道也不會甜膩,另外還加了油蔥酥,吃起來味道微甜微鹹,而且芋頭饅頭也全用牛奶來做,口感鬆軟,好吃有嚼勁。
好了,接下來將芋頭饅頭做法分享給大家,看完照著做試試。
芋頭饅頭
饅頭材料:
中筋麵粉500克酵母粉6克泡打粉2.5克全蛋1個牛奶250-260克(也可以用水)黑糖80克鹽5克食用油15克
內餡材料:
芋頭300克黃糖45克鹽 1/4大勺無鹽黃油10克油蔥酥適量開始製作:
芋頭削皮、洗淨後切絲,均勻地鋪在盤子裡,再放入電鍋中蒸,外鍋加3/4杯(一般量杯)的水。
取出蒸熟的芋絲,加入黃糖、鹽及無鹽黃油拌一拌,讓芋絲有甜味。稍微輕拌一下就好,蒸過的芋頭絲很軟,如果拌太久或太用力,就容易糊掉變成泥狀。
再放置完全冷卻,芋絲冷了就會硬些,糖及奶油也會粘附在芋絲外面,像蜜過的芋絲有甜味。
我用麵包機揉麵團,蛋、黑糖、鹽、及牛奶先放。
再放入剩餘的材料,攪打成具延展性的麵團。如果覺得麵團太溼就補麵粉,不然就預留一些水做調節,等不夠再補。
打好的麵團。
取出打好的麵團放在攪拌盆裡,再蓋上保鮮膜,放溫暖處發酵,或是在電鍋裡加點熱水,熱水不用多,只是想增加點溫度及溼度,放上鐵架,再放攪拌盆,有鐵架墊高,攪拌盆底部才不會接觸到熱水,電鍋蓋子也要蓋上,讓攪拌盆在電鍋裡發酵。冬天室溫較低,發酵會慢些,所以可以利用電鍋或烤箱來幫助發酵,發酵約50-60分鐘。
取出基本發酵好的麵團約2倍大。
將麵團分成2份,滾圓後靜置鬆弛10-15分鐘。(冬天15分鐘夏天10分鐘)
將一份鬆弛好的麵團,用擀麵棍擀成長形大薄片,兩份麵團輪流來回的擀。如果麵團不好擀開,讓麵團鬆弛幾分鐘再繼續擀。
分別在兩份擀開的麵團上,放些芋絲及油蔥酥。
然後捲起來,從麵團中心部位向兩邊輕輕搓數下,讓麵團卷粗細均等,再各切成6份。
底部放一張防粘紙,再放入蒸籠內,蓋上鍋蓋,進行最後發酵,約20-25分鐘。(蒸籠事先裝水加熱至水溫溫的備用,水摸起來溫熱,但不燙手。)
視室溫及麵團發酵的狀態,稍為膨脹,就可準備蒸。
水滾就可放上蒸籠,用中大火蒸約12分鐘,熄火後不要馬上打開蓋子,等3-5分鐘再開蓋,饅頭才不會因溫度變化太大而塌陷, 取出後放在網架上放涼,完成。
小貼士:
芋頭饅頭蒸好後冷凍保存,想吃時用電鍋蒸超方便的。想要香芋饅頭多些變化,可以在裡面加芋絲及油蔥酥,吃起來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