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綜理論】考點20: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2021-02-19 河南華圖教師

布魯納作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曾主持該校的認知研究中心,專門研究認知學習。他認為不能以實驗室內研究狗、貓、鼠、猩猩等的學習現象來推論人類個體的學習過程,必須要到學習的第一線進行研究,他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從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去發現原理,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因而他的理論被稱為認知結構發現理論。

1、學習觀

(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

(2)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獲得:學習活動首先是新知識的獲得。

轉化:我們可以超越給定的信息,運用各種方法將它們變成另外的形式,以適合新任務,並獲得更多的知識。

評價:評價是對知識轉化的一種檢查,通過評價可以核對我們處理知識的方法是否適合新的任務,或者運用得是否正確。因此,評價通常包含對知識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2、教學觀

(1)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因此,布魯納把學科的基本結構放在設計課程和編寫教材的中心地位,讓它成為教學的中心。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比較關注的是理論,卻不關注具體的案例。

(2)教學過程的原則

①動機原則②結構原則③程序原則④強化原則

3、學習的方法

布魯納主張,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是發現學習。發現學習是指以培養探究性思維方法為目標,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自己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和規律的學習方式。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主義理論一經產生就受到高度的關注,雖然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但在現在它在教育界的影響也是顯著的。總的來說,它徹底改變了當時的行為主義理論通過對動物行為的研究來解釋人的活動,把學校的教育終點轉移到培養兒童的智力和能力上來,這對民族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1.(多選)一位社會學科的教師,在四年級授課,他先講文明,往往發源於肥沃的河谷這個事實,然後在課堂討論中鼓勵學生思索,為什麼?這是事實?為什麼文化的發展多半不在多山之國,根據布魯納的觀點,上述例子體現出學習過程中往往涉及的(  )三個方面。

A.知識的獲得

B.知識的評價

C.知識的轉化

D.知識的實踐

參考答案:ABC

2.(單選)布魯納認為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  )。

A.建構法

B.發現法

C.頓悟法

D.接受法

參考答案:B

3.(單選)個體運用已有認知使信息與原有結構發生聯繫,使之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起各種聯繫指的是(  )。

A.新知識的獲得

B.知識的轉化

C.知識管理

D.知識的新發現

參考答案:B

4.(單選)布魯納認為,對一門學科的學習包含三個差不多同時發生的過程,以下不屬於這三個過程的是(  )。

A.新知識的獲得

B.知識的轉換

C.頓悟

D.評價

參考答案:C

相關焦點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考情剖析: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認知學習理論這一部分的內容,每年的考試類型比較固定,主要以客觀題(單、多)的形式備考。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是一知半解,出現選項都是一種找熟人的情況,其實屬於一種機械式的理解,在涉及難題的時候經常都是束手無策,所以在這一部分更應該幫助學員區分認知理論,更加深刻的理解並且靈活應變。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考點梳理
    布魯納的知識點在講義中的不同章節都有所涉及,而且基本都是常考考點,尤其是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一向在考編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這部分主要考查客觀題,比如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考查角度是觀點的理解,或者例子和觀點的對應;偶爾會考查主觀題,簡答或者論述布魯納的觀點,所以需要理解性識記。
  • 教育心理學考點: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經常考到單選題。當代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三大教學論分別是贊可夫的教學理論、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及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理論。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享有盛譽的學者。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
  • 【高頻考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一、理論提出 布魯納作為英國哈佛大學教授,曾主持該校的認知研究中心,專門研究認知學習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他對大會討論內容做出了報告總結,由此創作了一部教育著作《教學過程》,這部書闡明了美國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先後被翻譯了20餘種,在美國幾乎是年年重新印刷,被列為是最重要的和最有影響的教育著作之一。他在書中主張學科基本結構,主張發現學習等思想,對教育界有著深刻影響,同時也是我們學習的重要考點。重要考點如何來考查呢?在考試中,往往以客觀題為主,單多判題型為主,還有可能考查簡答論述題主觀題的形式。
  • 布魯納認知學習理論
    提到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你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布魯納。布魯納出生於1915年,行為主義還非常盛行的年代。但是布魯納卻沒有受行為主義太多的影響。
  • 教育心理學: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1.布魯納掌握學科基本結構原則可以用口訣「凍結城牆」來識記,對應如下:凍:動機原則;結:結構原則;城:程序原則;牆:強化原則。2.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總體可以概括為:「1個實質,2個觀點,3個過程,4個原則」。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一二三四」)
    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享有盛譽的學者。他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1.學習觀(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布魯納
    布魯納推動了教育心理學從行為主義向認知主義的轉變,從實驗室研究向課堂研究的轉變,從學習研究向教學研究的轉變。布魯納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更加強調的對知識的理解,明確知識之間的練習。但這種結構也有缺陷,因為有些學科的結構並不是非常清楚。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下)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上節課我們學到布魯納認知結構理論的學習觀,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教學觀。【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學科結構是什麼意思?
  • 布魯納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布魯納作為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典型代表人物,需要我們更加深入更加準確的掌握,今天給大家帶來布魯納核心點。一、認知結構認知結構是人關於現實世界的內在編碼系統,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非具體性的類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類模式,是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據,也是人的推理活動參照的框架。(見圖1)
  • 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產生背景
    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產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同盟國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這期間,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戰爭、外交競爭的「冷」方式進行。1957年10月4號,前蘇聯把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
  •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
    (1) .動作性表徵(Enactive-Representation)(2) .映象性表徵(Iconic-Representation)(3) .符號性表徵(Symbol ic-Representation)4、教學應促進學生對學科基本結構的理解布魯納認為,當學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門學科的結構,就會把該學科看成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
  • 四個方面掌握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對於他的學說,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認知。「一實質」: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 教綜之布魯納學習理論全面解
    布魯納的理論觀點有兩大核心:結構主義學說和發現學習,因此其理論被稱為認知結構主義或認知發現說,考試中偶以單選題形式出現。而布魯納觀點中需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其學習觀及教學觀,下面逐一為大家分析。布魯納學習觀主要提及兩大觀點:其一是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強調學習的實質是學生積極主動把新知識與已有經驗聯繫起來,形成新的經驗體系。此學習實質大家能理解即可,考試中偶以理解性單選出現,讓反選布魯納這一人物。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考點梳理,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布魯納的知識點在講義中的不同章節都有所涉及,而且基本都是高頻考點,尤其是他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一向在考編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梳理一下這部分的知識。
  • 備考丨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
    布魯納,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研究的重點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內部認知過程和教師如何組織課堂教學以促進學生「發現」知識的問題上,他的認知—發現理論是當代認知派學習與教育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學習就是學習者通過類目化的加工活動,自主地發現知識、積極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學生的活動是教學過程的核心,教師應創造條件激發學生發現知識的行為以促進學習。  (1)學習即形成認知結構  認知結構就是人關於現實世界的內在編碼系統,表現為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非具體性的類目。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今天我們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說到布魯納,就會提到他與美國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美國從50年代下半葉起,特別是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為了美蘇爭霸,獲得霸主地位。
  •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2019年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布魯納學習理論解
    布魯納作為認知主義的典型代表,在整個認知主義流派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考試中也是常考人物之一,今天著重跟大家分析其理論考試情況。布魯納的理論觀點有兩大核心:結構主義學說和發現學習,因此其理論被稱為認知結構主義或認知發現說,考試中偶以單選題形式出現。而布魯納觀點中需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其學習觀及教學觀,下面逐一為大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