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相關心律失常,識別與處理要點

2021-01-14 騰訊網

起搏器相關心律失常,識別與處理要點

來源於心在線

起搏器植入是治療嚴重緩慢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仍可能發生心律失常,包括由於起搏器功能障礙使原來的心律失常仍然存在,或者由於起搏器參與而引發心律失常。準確識別和處理此類心律失常是術後隨訪和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與單雙腔起搏器相關的心律失常

與單雙腔起搏器相關的心律失常包括起搏功能不良、感知異常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起搏功能不良包括閾值升高、電極脫位、電池耗竭,感知異常包括感知不良、感知過度。

1.起搏功能不良

圖1.起搏器閾值升高心電圖。

閾值升高是指在心臟不應期外的起搏脈衝刺激不能奪獲心臟除極的現象。起搏器閾值升高的原因包括三個方面。

電極位置不適當。安裝起搏系統時,電極位置放置不正確,或電池移位、電極穿破心肌。

傳出阻滯。安裝電極後早期由於電極周圍水腫、炎症反應而閾值升高。安裝電極後晚期由於電極周圍心肌纖維化而閾值升高。

某些疾病因素所致閾值升高。如心肌梗死、代謝障礙、電解質紊亂、藥物作用、體外電擊或電烙、透熱療法等。

可通過以下幾點防治閾值升高。

預估閾值會升高的患者,考慮使用螺旋電極或低閾值電極。

植入早期閾值生理性增高,可行激素治療,調高閾值或增加脈寬的方法使起搏正常。

植入晚期閾值病理性增高,需重新植入電極。

植入電極位置不當或移位,需矯正位置或重新植入電極。

某些疾病因素所致者,應重點去除病因。

若電池耗竭,應儘快更換。

圖2.電池提前耗竭心電圖。患者因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而安裝雙腔起搏器,4年後發現心率變化,有時正常,有時則慢至40 bpm以下,出現眩暈。心電圖11導聯上行(上午做)示VVI工作方式,下行(下午做)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無起搏信號,電測試證明電池耗竭,重新更換新的起搏器。

2.感知異常

(1)感知不良

圖3.感知不良心電圖。

感知不良是指在起搏器的不應期之外存在心臟的除極,但未被起搏器所「看見」。感知不良的原因包括感知電路故障、感知靈敏度被程控調低、電極-導線系統阻抗太高、心肌心電信號幅度太低。

感知不良的處理建議:

程控下調感知靈敏度值;

單極感知調整為雙極感知;

調整電極位置(心內R波高振幅);

電極故障所致,需要更換新電極。

(2)感知過度

圖4.感知過度心電圖。

感知過度是指非心臟除極的電信號被起搏器所「看見」。

感知過度的原因:

感知心電信號

心室電極感知心房激動的P波,心房電極(心房起搏器的情況)感知心室激動的QRS波。

感知T波,起搏頻率減慢。

「隱匿性」室性早搏(心臟有室性早搏的心電活動,而體表心電圖上沒有相應的QRS波顯現)。

感知肌電波和高頻電磁波,抑制起搏功能

起搏器的信號被感知

感知脈衝之後電位;

電極導線部分折斷;

電極導線包鞘破裂;

心內廢用電極與有用電極接觸;

主動固定型電極與心肌摩擦;

在起搏器處擺動磁鐵。

感知過度的處理建議:

調低感知靈敏度;

延長不應期;

更換雙極電極。

3.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

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PMT)是指植入雙腔起搏器後,由於室房逆傳而產生的一種由起搏器參與的環形運動性心動過速。其產生的條件是心臟有完好的室房逆傳,而誘發條件是有房室分離的存在,以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最常見。

圖5. DDD起搏器Holter記錄,上下兩幅圖為連續描記,前兩個和後兩個心搏均為房室順序起搏,心室的QRS波為融合波,第3個心搏為心房早搏誘發一長串PMT(第4~30搏),頻率120 bpm。

可引起室房傳導的情況

室性早搏後產生室房傳導,此為最常見的原因,約佔90%;

房性早搏後產生室房傳導;

喪失心房奪獲;

P波感知不足,T波誤感知;

肌電誤感知。

終止PMT的策略

延長心室後心房不應期;

縮短房室間期;

降低心房敏感度;

降低上限頻率;

加用磁鐵;

變換工作方式;

使用具有抗PMT功能的起搏器。

二.ICD起搏器相關的心律失常

1.不適當放電

減少ICD不恰當放電的方法:

改變心動過速頻率和持續標準;

打開ICD鑑別診斷功能;

設置ATP During Charging治療組合;

加強藥物治療,如美託洛爾、胺碘酮等。

2. ICD電風暴

ICD電風暴的處理建議:

病因及誘因治療;

抗心律失常藥物及其他藥物;

導管消融;

ICD參數優化。

三.CRTD起搏器相關的心律失常

1.左室失奪獲

圖6. CRT植入術後半年隨訪,心房感知心室起搏,QRS波群在V1、II、III、aVF導聯呈QS型,I、aVL導聯呈R型,為典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圖形,提示左心室失奪獲。

圖7.心電圖判斷左室失奪獲。

2.左室起搏相關室速

心室肌復極順序改變、心室肌復極時間改變、跨室壁復極離散度增加、QT間期延長、R on T室早均可能引起相關的心律失常。

3. CRTD誤放電

針對CRTD誤放電引起的心律失常,可通過CRTD術後參數優化,減少恰當或不適當電擊,同時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等進行治療。

~~~~~~~~~~~~~~~~~~~~~~~~~~~~~~~~~~~~~~~~~~~~~~~~~~~~~~~~~~~~~~~~~~~~~~

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您的需求,是我們最大的追求。轉發是最大的支持!

免責申明

本站所提供內容均來自網友及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病案現場】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膠囊」起搏器(Micra)
    【病案現場】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膠囊」起搏器(Micra) 2021-01-11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治療心律失常的微小機器人——無導線心臟起搏器(Micra)正式進入...
    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上該產品宣布已經獲得相關批准正式國內上市應用於臨床使用。  記者20日獲悉, 在第二屆進博會正式上市僅一個多月後,2019年12月中下旬已有國內多家醫院順利為心律失常患者完成首批手術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成為我國心動過緩患者的"隱形衛士",守護心律失常患者心跳,幫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的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 劉啟明:心電圖危急值(2)——惡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識別與處理
    它主要包括以下四類:疑似急性冠脈症候群(ACS)心電圖改變、嚴重快速心律失常、嚴重緩慢心律失常及其他。 基於該共識的輪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劉啟明教授總結了以上各類心電圖危急值的識別與處理要點。第二部分主要針對惡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識別與處理。
  • 揪出心律失常背後的「元兇」
    對於某些心律失常患者來說,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突發的心跳加快或停跳,心電圖等常用檢查手段又查不出原因,怎麼辦?無創心臟電生理檢查能幫你揪出引起心律失常背後的「元兇」。記者了解到,近日,自治區人民醫院開設了無創心臟電生理門診,檢查項目包括經食道心臟調搏術、直立傾斜試驗、心臟起搏器程控和隨訪。什麼是心臟電生理檢查?心臟電生理檢查是一種評價心臟電功能的精確有創方法。清晰記錄心內電活動,通過各種電信號刺激,主要目的是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在此基礎上對心律失常進行治療。
  • 護考要點及例題解析第一期——心律失常(護資、護師、主管護師均適用)
    考慮為A.室速B.室上速C.心室顫動D.心房顫動E.心室撲動 五、症狀:主為【心腦】供血不足症狀——【心悸、頭暈】等,輕重主要依據【心室率】。且二者無固定比例關係,比如心房率同樣是400次/分,有人心室接收到的次數(心室率)在60-100次/分範圍之內,也有人心室率超100次/分 ,還有人不到60次/分,所以即使是同一種類型輕重差異也很大。注意病情的輕重與心律失常的類型並無絕對對應關係。到底嚴重程度如何,主要看【心室率】。3.室性:頻率=心室率。故除了【偶發室早】外,其餘的都極嚴重,需及時處理。選B。
  • 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什麼難選藥
    當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們對「心律失常」這個名詞似乎並不陌生,其實心律失常也有很多分類,其中緩慢性心律失常佔心律失常的15-20%,這類疾病治療藥物的選擇格外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診處理策略
    室性心律失常急診處理時主要目的在於改善血流動力學(急症情況)、改善長期預後(穩定期)和預防心源性猝死(SCD)。除了考慮心律失常本身性質、特點外,還需考慮基礎疾病及誘發因素。通過糾正或控制心律失常,恢復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改善症狀,同時需要對基礎疾病及誘因進行相應處理。
  • 惡性心律失常可突發猝死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解釋說,所謂心源性猝死就是一種突發、嚴重的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跳變得特別快、特別亂,不能正常工作,導致患者大腦供血、全身供血不夠或者中斷而死亡,常常來不及救治。這樣的心律失常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徵:隱蔽性和突發性,隱蔽性是指平時沒啥不適症狀;突發性是說它一旦發作,就可能致患者突然死亡。
  • 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處理要點是什麼?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過早的發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極的心搏,主要包括室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心室撲動、心室顫動等。 如果患者目前出現的是頻發的室性期前收縮,此時可以讓患者口服像美西律或者是胺碘酮這樣的抗心律失常藥物。
  • 緩慢性心律失常為什麼難選藥 ​
    當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們對「心律失常」這個名詞似乎並不陌生,其實心律失常也有很多分類,其中緩慢性心律失常佔心律失常的15-20%,這類疾病治療藥物的選擇格外困難。這是為什麼呢?
  • 家庭急救知識之中老年人心律失常
    當心臟活動頻率和節律發生紊亂,而出現心跳快慢不齊或有時停跳- -陣心慌的感覺時,稱為心律失常。近年來,多數學者對心律失常進行新分類,即早搏、心動過速(含房撲、房顫)及心動過緩(含房宣傳導阻滯)三大類。如果II度阻滯是永久性,則易發生心臟驟停而猝死,須及時安裝心臟起搏器。 (二)發現心律失常怎麼辦 一旦發現自己脈搏不規則或心慌時,首先不要緊張,因為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療。因此要及時到醫院作體格檢查和心電圖檢查。
  • 心悸頭暈,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主任王景峰提醒,突發心悸、胸痛、眩暈等症狀,要特別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心臟病患者幾乎都有心律失常  正常人的心臟按照一定的節律穩定而有規律地跳動,心跳頻率為60-100次/分鐘。當心跳的頻率過快或過慢,又或者心跳的節律不規律時,即發生了心律失常。  王景峰說,酗酒,會心律失常;喝了兩大杯咖啡,也會心律失常。
  • 李京波主任醫師談「心律失常的診治」
    [嘉賓李京波]: 首先要控制好血壓,如果還是發房顫的話,可能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但是你母親吃藥之後心跳下降,你母親是否有病態竇房結綜合症,需要到醫院找專科的心臟科醫生就診。如果是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的話,可能需要裝好起搏器後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藥。      [網友248693]問:  醫生專家:我今年47歲,女,患有心肌炎。
  • 導管消融術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對快慢症候群遠期預後的觀察
    快慢症候群中的「快」指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與心臟大靜脈肌袖觸發密切相關;快慢症候群中的「慢」與傳統意義的病竇症候群表現不同,這種竇房結功能減退常為繼發性改變,是可逆的。 其傳統的治療方法為植入埋藏式心臟起搏器,隨著導管消融技術的迅速發展和臨床普及,導管消融已成為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 冬天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人醫奏響複雜心律失常治療...
    這個節氣的到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也是一年中心律失常患者最多的時候。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童向民心律失常,很多人對這個名詞既熟悉又陌生。簡單來說,年輕人中常見的早搏,中老年人中多見的房顫、室速、室顫都是心律失常。每年單位體檢我們都要做心電圖,就是為了看你有沒有心律失常。
  • 患者去世後起搏器怎麼處理?
    ,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1958年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以來,起搏器製造技術和工藝快速發展,功能日趨完善。但起搏器在拯救無數病人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例如:起搏器植入術後感染、更換電池時再發感染,起搏器移位、電極脫落、線路破損,非磁共振兼容性起搏器不能夠接受MRI檢查,外力損害及黑客攻擊等隱患。患者去世後起搏器處理仍存在以下隱患。
  • 動畫演示起搏器植入
    ,特別是治療重症慢性心律失常。1962年,經靜脈導線應用於臨床,植入心臟起搏器無需開胸手術。1964年,出現了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避免了固定頻率起搏器不同步性可能引起的嚴重室性心律失常。1978年植入了第一臺雙腔起搏器。
  • 一文掌握:心源性暈厥早期識別及處理!|GW-ICC 2020
    在10月21日臨床心臟病學實踐-心律失常專場論壇中,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的朱文青教授為我們帶來《心源性暈厥早期識別及處理》的精彩報告。快搬小板凳,一同來學習吧!暈厥是一種心血管「流行病」,約1/3的健康者在一生中會經歷≥1次的暈厥,暈厥在急診室就診病人中比例約為3%,在住院病人中比例為1-6%。
  • 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專家呼籲:心律失常需要防治
    日前在「『停不下來的心動』心律失常防與控的公眾健康教育」科普活動上,專家們呼籲:心律失常需要防治,首先,要提高健康意識,加強檢查和預防;其次,提倡科學治療,合理利用醫療科技手段。  據估計,中國心臟性猝死的人數每年約55萬,每日至少1500人心臟驟停,但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獲救。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介紹,心律失常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性:隱蔽性和突發性。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5)用抗心動過速起搏器或自動復律除顫器、異位快速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者。  (6)反覆發作的頸動脈竇性昏厥和心室停跳者。4.人工心臟起搏器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人工心臟起搏器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使過去藥物治療無效的嚴重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救治,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近代生物醫學工程對人類的一項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