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輔食是指嬰兒階段除了母乳和嬰兒配方奶粉之外,還應該給嬰兒一些補充營養的輔助食品。那麼嬰兒輔食包括哪些呢?簡單的來說,嬰兒輔食包括嬰兒米粉、泥糊狀食品、嬰兒麵條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那麼給嬰兒添加輔食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在嬰兒輔食首次添加之前,一定要給嬰兒的健康狀況及消化功能做一個簡單地評估,在確定嬰兒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才可以添加輔食,還要考慮嬰兒輔食安全和營養的標準。
輔食必須與嬰兒的月齡相適應,過早添加會使嬰兒因消化功能欠缺而出現嘔吐和腹瀉;過晚添加會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會使嬰兒拒吃流質食品。總的來說,給嬰兒添加輔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6-7月齡
這個階段的嬰兒,已經無法從乳類食品中獲得足夠的營養,尤其是鈣和鐵元素,因此需要額外補充,所以這時添加輔食,補鐵和鈣是關鍵,可以選擇米粉搭配含鐵蔬菜(含鐵蔬菜一般有芹菜、菠菜、油菜、韭菜、海帶等)為嬰兒補充豐富的鐵和鈣,強化營養,還可以吃一些粥、菜泥、魚泥、水果泥、豆漿,軟硬度是稠糊狀,每天兩次小勺餵食,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第二階段:7-9月齡
嬰兒長到7個月,甚至更大些時,已經開始萌出乳牙了,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這時候要給嬰兒嘗試不同口味的食物,補充充足的鈣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發育,而其中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可以選擇魚肉營養米粉加上瓜果,葷素搭配,保證營養均衡,還可以選擇稠粥、爛麵條、蛋羹、菜末、肝泥、肉末、豆腐、麵包片、饅頭片、水果片,軟硬度似豆腐,每天兩次小勺餵食或寶寶手抓,口味主要以清淡、多汁為主。
第三階段:10-12月齡
這個階段的嬰兒已經會爬行了,腸胃功能更加完善,嬰兒進入了鍛鍊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這階段可加上纖維類的食物,增加寶寶口糧的粗糙度和稠厚度,五穀雜糧米粉搭配肉類的食物,以穀類食物補充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於鍛鍊嬰兒的胃消化能力,還有碎菜、全蛋、小塊肉類、豆製品、饅頭、餃子、水果都可以嘗試,軟硬度似香蕉,每天三次寶寶手抓或寶寶用勺,口味主要以清淡、無鹽、少油為主。
第四階段:13月齡以上
一歲多的寶寶,正是處於站立扶走期,喜歡走動,體能也消耗大,此時寶寶已經吃過不同類型的輔食,胃口變大也變得挑剔了,這時候是慢慢給寶寶過渡到成人食物的關鍵階段,逐漸給寶寶添加多種類型的食物,讓寶寶嘗試不同形狀和口感的食物,比如點心,麵條等,給寶寶增加營養濃度,滿足這階段的身體需求,及時補充體能。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階段要選用專門的「寶寶麵條」——裡面不添加食鹽,更適合寶寶的腸胃,一碗熱氣騰騰的寶寶麵條,不僅柔軟易吞咽,而且營養成分多,不添加食鹽,充分呵護寶寶的身體!
想要讓寶寶快速順利地從母乳過渡到可以正常食用其他食物,寶媽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健康的食材:給年齡較小的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選擇新鮮的食材,最好是當天買當天吃。另外最好選擇皮、殼比較容易處理的食物,以儘量減少使寶寶攝入殘留農藥和其他細菌的機會。
2、輔食要注意營養搭配: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在互相搭配時會產生互補、增強和阻礙的作用。媽媽們在給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同樣要注意食材的搭配,給每一種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檔」。
3、不吃不強迫,少量嘗試:在寶寶添加輔食階段,如果寶寶不吃,媽媽也不要強迫吃,建議讓寶寶少量嘗試。寶寶不喜歡某種輔食,會用舌頭頂出食物,這個時候媽媽將寶寶吐出的食物擦掉後再嘗試。如仍不喜歡,那可能是他不喜歡那種味道,可換一種接著嘗試。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有的母親擔心母乳不足影響了寶寶的發育,希望給寶寶更多的營養,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對寶寶身體健康不利。學習吃輔食對寶寶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營養,刺激牙齒、口腔發育,訓練咀嚼及吞咽功能,更是寶寶邁上新的成長階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