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我家弟妹給我發信息說她家小寶這三個多月了,原本睡覺特別乖,最近開始各種鬧騰,晚上睡覺也睡得不踏實,一夜會醒好多次。搞得全家人晚上都睡不好,特別累心。
我一聽這種情況,趕緊問她:「寶寶的奶夠吃嗎?」弟妹說:「夠吃啊!」我又問:「有沒有記孩子的睡覺時間呢?」小姑子說:「每天都記,記得可認真了。」
我說:「給我看看你怎麼記得吧!」她立即截屏發給我每天在手機備忘錄上給小寶記錄地吃奶、睡覺的時間。第一眼看上去非常認真,沒有問題。
但是當我問他,你家小寶一天總共睡多長時間的時候,她立馬困惑了,從來沒有統計過。
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不了解孩子的睡眠規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固定的睡眠習慣。爸媽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入睡的習慣,一定要先掌握孩子的睡眠規律,這樣才能有計劃的讓孩子自主入睡,具體我們應當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個「睡眠倒退期」的概念。
所謂的「嬰兒睡眠倒退期」是指寶寶在剛出生的前幾個月,睡眠的時間會非常的長,而且睡眠的質量也非常好,感覺孩子就像天使一樣。但是等到快4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會出現睡眠不安或是頻繁哭鬧的現象。
而寶寶出現睡眠倒退期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白天睡得太多
我家小姑子告訴我,他們小寶白天睡得挺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鬧騰,那可能就是白天睡得太多,寶寶的睡眠總時長一般是固定的,不是晚上睡就是白天睡,TA白天睡得夠了,晚上肯定鬧騰。
如果出現晚上睡覺不踏實的情況,最好適當地調整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多和寶寶做些親子互動,提高晚上的睡眠質量。
2、運動的量不夠
孩子從一生下來就要運動,很多爸媽都不知道這個道理,認為孩子小天天睡覺就行。可是隨著寶寶月齡逐漸長大,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每天醒的時間也會加長,如果讓他一味地只是躺在床上玩,或是被家長抱在懷裡,運動量不夠的話,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3、生理性的問題
還有一些小寶寶因為自己的生理問題,可能會是腸道不適、出牙前期、身體缺鈣或是大運動的發育問題等等。而這些情況就需要爸媽們注意去觀察孩子的哭聲以及不適的反應,來針對性的進行調理。
如果一些新手爸媽無法把握孩子的情況時,可以帶孩子到醫院的兒保科,請專業的醫生來幫忙檢查,以便確定具體的症狀。
寶寶睡眠倒退期一般發生在多大月齡呢?
一般來說,寶寶睡眠倒退期通常發生在4個月左右,但是有一些寶寶會更早一些,可能3個多月左右就會出現睡眠倒退期的現象,或者是更晚一些,直到5個月左右才會經歷這一問題。
有的寶寶睡眠倒退期的表現可能會非常輕微,持續時間不長,就轉而成為規律的作息了,也許這種狀態下爸媽不容易發現;而另一些寶寶可能會度過一個相當困難的階段,頻繁哭鬧睡不踏實。由於到了三四個月,寶寶的睡眠模式開始向成人的方式轉換,睡覺時深睡眠和淺睡眠會交替進行,而這一睡眠的模式改變也是永久性的。成人可能轉換一下睡姿,睜眼看一下時間,然重新蓋一蓋被子,就會再次進入睡眠的狀態。
但是寶寶太小不具備自己馬上進入深睡眠的狀態,如果在進入深睡眠之前把TA放到床上,可能會一放就醒,所以爸媽們才會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哄睡,這也是屬於正常的情況,爸媽們要幫助寶寶一起度過這一睡眠倒退期。
想要讓孩子養成自主睡眠的習慣,快速的幫助孩子度過睡眠倒退期,爸媽們和寶寶一起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寶寶的睡眠規律
就像文章開頭講的,我家弟妹每天給寶寶做日常睡眠記錄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是一定要給孩子總結出每天白天的睡眠時間以及晚上的入睡時間,這樣才是真正的掌握孩子的睡眠規律。
像我家小女兒當時每天上午睡一個小時,下午睡兩個多小時,晚上7點左右開始哄睡,8點正式進入睡眠時間,一覺睡到早上7點,夜裡可能要吃一次母乳,基本上整夜睡得非常踏實。
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脾氣性格各不相同,爸媽們可以多用心記錄一周到兩周的時間來掌握自己孩子的睡眠規律,這樣就比較容易提前進行哄睡的動作。
2、營造固定的睡眠環境
寶寶每天睡覺要有舒服的小床,保持屋內適宜的溫度和溼度:
冬天室內較幹,可以開加溼器或是在屋裡放一盆水,增加空氣的溼度,避免孩子因為室內較幹導致呼吸不適,而有夜裡醒來的情況。夏天的時候也要開空調,保持室內26度左右比較涼爽,孩子也會睡得比較舒適。寶寶睡覺的時候,避免穿得過厚或是蓋得過多,寶寶如果熱醒還要再次哄睡。新手爸媽們可以摸一下寶寶的脖子後方,如果有汗的話,要及時的給寶寶增減衣物。
讓寶寶最好穿純棉的連體衣,可以護好寶寶的小肚子,避免著涼。一般夜裡一片尿不溼足夠,不要頻繁地給孩子換尿不溼,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3、重複相同的睡眠儀式
在睡覺前一定要給孩子重複相同的睡眠儀式,每當孩子一看做這些動作,就知道自己要進入睡眠模式了。
像我們睡覺之前,告訴小女兒我們要準備睡覺了,所以要開始洗刷的動作。在洗臉、刷牙結束之後,帶著小女兒念睡前繪本,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就偷懶,孩子們對於繪本的熱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很多。
等聽完繪本,可以抱著寶寶一起去拉窗簾,關燈告訴寶寶我們要開始睡覺了。
特別要提醒家長朋友們不要給孩子開夜燈,寶寶的身體在黑暗中會產生生長激素,所以孩子們在年幼的時候更需要踏實的睡眠,這樣才能刺激寶寶的身體和大腦健康發育。
至於睡前是否需要餵奶,則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習慣來定。像我們家是把餵奶的時間提前到入睡之前一個小時,避免寶寶有戀奶的情況,同時也能保護孩子的牙齒。
4、堅持同樣的睡前按摩
在每天睡覺之前建議爸媽們可以給寶寶做一些睡前的撫觸操,不用多么正規的動作,只要爸媽會做、寶寶舒適即可。
爸媽們可以幫寶寶做做拉伸,可以促進寶寶身體成長;在手上塗一些潤滑油給寶寶捋捋胳膊、捋捋小腿,讓寶寶儘量伸展;最後給寶寶捏捏背,提升正氣,揉揉腹部,促進消化。以上這些動作都非常簡單,也是寶寶特別喜愛的。爸媽們邊做還可以邊和寶寶聊天,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在做些什麼。這些動作對於促進寶寶和家長的親子感情,以及提升寶寶的睡眠質量,都有非常好的幫助。
5、最好每天同一陪睡人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需要爸媽和家人的陪伴。每天晚上哄睡,最好是同一個人,不一定非得是媽媽,當然媽媽是最佳人選。只要在養成自主入睡習慣的時候,保證是同一個人即可。
這樣會讓寶寶非常有安全感,一整套睡眠前的準備都是同樣的過程,能夠保證寶寶提升睡眠質量以及快速地自主入睡,養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在養成睡眠習慣的整個過程中,最好不要頻繁給寶寶更換睡眠環境。如果有要去奶奶家或姥姥家,在養成睡眠習慣之前,先暫時不要頻繁更換為最佳。因為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又需要重新適應,可能會出現鬧覺的情況。
每天晚上媽媽可以把寶寶放到小床裡輕拍或是抱在懷裡哼唱搖籃曲,來給孩子營造一個要入睡的信號,這樣寶寶就可以自主入睡了。
溫馨提示:
在入睡之前,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過於興奮,也不要給孩子一起做一些過於劇烈的活動,容易讓孩子興奮過度,而導致難以平靜,不容易入睡。
在睡覺之前晚餐的時候一定要吃得適量,特別是添加輔食以後,晚餐最好多吃一些米、面為主食,這樣能讓寶寶夜裡不容易有飢餓的感覺,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
總結:
爸媽們給孩子養成一個健康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智力的發育、促進長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爸媽們花很長時間去做準備,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也請爸媽們多一些耐心,通過各種努力和堅持來提升寶寶們的習慣養成。
如果有在哄睡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也可以評論裡留言給我,我會第一時間幫您快速解決!
我是李姥姥,感謝點讚、轉發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給我,每天都會有育兒乾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