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連開兩家「碼農咖啡館」 要做懂代碼的咖啡

2020-12-23 紅商網

  5月11日,阿里雲和Costa聯合開出程式設計師主題咖啡館,一家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另一家在杭州的雲溪小鎮,都是程式設計師扎堆的地方。

  在這家程式設計師主題咖啡店裡,提供阿里雲和Costa聯合研發的程式設計師定製咖啡「Apsara Coffee」(Apsara 是阿里雲飛天系統),口感上比拿鐵更苦一些,萃取18%-22%的最佳可溶濃度段。當然,上面還有一個大大的阿里雲logo的拉花。

  目前在杭州、上海、蘇州、深圳、廈門、成都六個城市的20多家Costa門店中可以買到這杯Apsara Coffee。

  「我們希望起到更加提神的效果,但(考慮到健康的因素)也不想把它做的太濃。」根據張海平的說法,阿里雲主要承擔了對程式設計師口味的調研和測試工作,為Costa的研發工作提供參考。

  除了程式設計師文化的門店裝飾(觸目可及的鍵盤、滑鼠、代碼),咖啡店內還設有一塊「程式設計師挑戰版」,程式設計師可以在上面出題,進行代碼接龍,成功解題的客人可以帶走一個定製咖啡杯。

  「我們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因為(阿里雲)面對的是開發人群,我們希望提升品牌好感度,所以我們就去觀察這些人喜歡什麼。」阿里雲品牌經理張海平告訴《好奇心日報》,程式設計師對咖啡的需求是他們找到的一個接觸點。

  這個項目從去年9月在阿里雲內部被提出,在10月份的雲棲大會上首次嘗試。「我們當時就是請Costa過來賣咖啡,然後在他們一款原有的摩卡上略作調整,打上阿里雲的logo,後來發現大家都挺喜歡這個點子的。」

  而對於Costa來說,咖啡本是個大眾消費品,要針對某一特定人群去販賣咖啡也是之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情,「雙方磨合了挺長時間,但Costa方面對這個想法還是挺興奮的。」

  接下來,阿里雲還希望在咖啡館裡引入大數據的應用,代替人工來收集程式設計師對咖啡館的偏好,包括接入阿里雲的會員體系,用阿里雲的會員券兌換Apsara咖啡。

  截止2016年第三季度,阿里雲目前有76.5萬付費用戶。「品牌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越來越需要個性化的存在。」張海平表示,這並不是一個臨時性質的快閃活動,阿里雲希望持續地推進這個項目。

  從阿里和Costa聯合做這場營銷的角度來說,這是個還不錯的噱頭。但每個人都咖啡口味都有自己的偏好,從這個角度來說,程式設計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而是否能從討好程式設計師的角度,去讓更多人感興趣,也要打個問號。

  (來源:好奇心日報 宣海倫)

全球最美咖啡館福裡安花神咖啡店首入臺灣

老字號創新:馬應龍做餅乾 狗不理開咖啡館

便利店咖啡火了:與咖啡館搶生意,已成現實

宜家餐廳做得不錯 無印良品能把咖啡館開好嗎?

東京藍瓶咖啡館把新店開在了一個僻靜的小街區

搜索更多: 咖啡館

相關焦點

  • 一個開咖啡館卻不會做咖啡的人
    有思想有堅持有自己的世界和愛好也能讓別人感受到他的光---雜貨匠咖啡館「我可能是蘭州市唯一一個開咖啡館不會做咖啡的人」,從事婚禮執行策劃師的日子「我把身邊的有趣的人和事件,有源有頭的去命名做一些咖啡」,他的店總有一種比神秘更靜謐的感覺,就是覺得滿滿的都是故事,無論是咖啡還是美食,還有這些標記著歷史的物件,每一份都是一段故事的詮釋,在這裡你想放下或是釋懷都可以從一杯咖啡或是一道甜點出發,還能知曉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人總是要成長,和過去告別的,但是往後餘生總還有印記。
  • 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原題目《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的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的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 英國咖啡館「毫無廢話的咖啡指南」意外走紅!是真不懂咖啡,還是...
    甚至,一些習慣於在家用熱水衝速溶咖啡的人也會認為,「這裡的咖啡如此簡單,怎麼一杯要賣那麼貴?「……總有點兩邊不討好的預感。那麼,如果我們把這個「咖啡指南」看成一個黑色幽默呢?沒錯!這個「咖啡指南」其實就是在吐槽諷刺現代咖啡館那些做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浮誇,卻絲毫不顧及非專業咖啡消費者感受的菜單。就像麥當勞曾經拍過一部「什麼是Flat White」的廣告片,用來諷刺那些把咖啡名稱解釋得過於晦澀難懂甚至於」故弄玄虛「「全是廢話」的咖啡館現象。
  • 全家便利店裡的湃客咖啡要單飛,明年先在上海開獨立咖啡館
    隨著參與者越來越多,2019年的咖啡市場競爭只會更激烈。全家便利店旗下的湃客咖啡也加入這場戰爭。12月14日上海淮海路的華獅廣場上,湃客咖啡開出了一家為期3天的快閃咖啡店,起名為「湃客造夢咖啡館」。就在這個月月初,湃客咖啡推出了線上H5遊戲「DIY湃客咖啡館」,邀請網友在線設計咖啡館內的吧檯、牆面等元素,然後選出遊戲內網友投票最高的入口區、休息區、吧檯、牆面、地面的內飾設計,將這些設計在「湃客造夢咖啡館」裡100%還原。這家快閃店推出了黑糖拿鐵、草莓拿鐵、愛爾蘭拿鐵三款新品的免費試飲,每天每種口味限量400杯。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咖啡品牌還有沒有第三條路?
    在市場與情懷之下,咖啡品類就衍生了兩條不一樣的路徑,其中可以深思的是:開一家咖啡廳是為了一杯好喝的咖啡還是為了咖啡背後的經濟價值?   除了做想喝的咖啡和能盈利的咖啡館,還有沒有第三條路?   就像開餐廳一樣,大多廚師開不好餐廳,大多咖啡師也開不好咖啡廳,原因就在於開一家好吃的餐廳、一家好喝的咖啡館,這和開一家好的餐廳、一家好的咖啡館的邏輯是不同的,從技術著手的好吃和好喝,大多帶著主觀的偏見,「是從老闆出發的選擇、是老闆認為的好」;從好的餐廳、好的咖啡廳著手的建設,這是以顧客、市場為出發點做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是市場、客觀,而非主觀的自我。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掘金咖啡還有什麼新路?
    除了做想喝的咖啡和能盈利的咖啡館,還有沒有第三條路?早在多年前,小資文青們為了有面子的喝一杯咖啡而開了一家咖啡廳的案例並不少見,一些文青群體甚至還眾籌開起了咖啡廳,在此類老闆看來,「虧錢是肯定的,本來開店就是為了自己可以好好喝一杯咖啡」。
  • 全家咖啡生意做大:明年起要在北上廣開設連鎖湃客咖啡館
    全家「湃客咖啡」全家4年打造自有咖啡品牌12月14日,全家在上海開出了全國第一家「湃客造夢咖啡館」,並透露明年「將緊跟全家在全國的擴張步伐,接近100%覆蓋全家門店,同時加快自有外送平臺建設,尋求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力城市開設獨立咖啡館的機會」。
  • 勸人別開咖啡館是日行一善?開店10年的人怎樣了?
    美團小哥在咖啡館裡拉花、手衝咖啡的視頻,前幾天又刷屏了。 一入咖啡深似海,作息不規律、工作瑣碎、發展前途不明朗……「寧做騎手不做咖啡」的玩笑,扎了很多咖啡人的心。 那麼,入行10年以上的咖啡人,都在做什麼?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從新晉咖啡品牌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除了做想喝的咖啡和能盈利的咖啡館,還有沒有第三條路?早在多年前,小資文青們為了有面子的喝一杯咖啡而開了一家咖啡廳的案例並不少見,一些文青群體甚至還眾籌開起了咖啡廳,在此類老闆看來,「虧錢是肯定的,本來開店就是為了自己可以好好喝一杯咖啡」。
  • 根本不懂咖啡,要怎樣才能裝得很懂的樣子?
    在現在日常生活中,咖啡館是個普遍的存在,它不僅僅是為了休息、吃飯、會友,更多的已經成為了大家生活的固定儀式。然而對於咖啡,不少人仍存在很多誤解,天天喝咖啡的同學,也並未必真正了解咖啡的知識。咖啡門道很「深」,要如何才能避免誤區,這些入門知識有必要了解一下:
  • 連咖啡開發了一個小程序,讓人「開咖啡館」賺補貼
    連咖啡在8月1日正式上線了小程序「口袋咖啡館」,我們覺得這個事情值得一說,因為這不是以刷屏為目的的一次性營銷活動,而是一個帶有社交屬性的補貼產品,「開一家咖啡館」也貼合許多用戶的情感洞察,是市面上為數不多經過包裝設計的「補貼紅包」。
  • 臺灣大叔大陸開咖啡館13年:用「人情味」調製咖啡
    【現場聲】黃文杰和店員介紹創意咖啡  店員:這是我們家的創意咖啡,這個裝的是冷萃的單品,我可以先倒給你試一下口味。  黃文杰:單品就是單一品種咖啡豆所做出來的咖啡。  黃文杰:苦嗎?  記者:不苦啊。
  • 沙縣咖啡成名記:如何開出一家年營收400萬的咖啡館?
    開咖啡館難賺錢,已是共識。 但在杭州,有一個叫「沙縣咖啡」的小店,卻「倔強」地實現了日出400杯,年營業額突破400萬,還登上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杭州文藝咖啡的代表。 「沙縣咖啡」,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如何開一家咖啡館?
    我做咖啡館窮困潦倒、月月往裡貼錢時,就計劃著寫本書《如何開一家咖啡館》,要死大家一起死嘛。
  • 想在上海開咖啡館?對不起,這個夢不太好圓
    「前面有家藍京,做得也挺不錯的。老闆在附近開了兩家店。」甚至,Manner在自己跟自己競爭。「我們這邊基本三步就有一家Manner。南陽路有一家,旁邊東海廣場有一家,芮歐、晶品、上海商城、奉賢路上都有。」
  • 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12月17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藍旗營文化、晨畫廊、房米露營、匯書房承辦的「怎樣開一家賺錢的咖啡館?—— 咖啡女王給你答案暨《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新書線下分享會」在北京藝天橋咖啡館舉行。  圖:《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作者趙珂僮  隨著創業大熱潮的開啟,咖啡,也講咖啡+;市場亂了,整個業態亂了,很多人說開咖啡館第一件事是要講專業,什麼叫專業?
  • 怎樣開一家有情懷的咖啡館?雕刻時光原CEO趙珂僮新書發布
    然而開家盈利的咖啡館並非易事,「文藝咖啡」鼻祖雕刻時光聯合創始人趙珂僮日前在新書《咖啡館的夢想和現實》中,分享自己經營咖啡館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針對性建議。1月14日,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怎樣開一家情懷與鈔票齊飛的咖啡館?——《咖啡館的夢想與現實》新書分享會」在中信書店·僑福芳草地店舉行。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咖啡愛好者及創業管理者。
  • 廈門老牌咖啡館現關店潮 濱北咖啡一條街轉型成商圈
    儘管經營得還不錯,但這家咖啡館卻在去年關門停業了。這也引發了市民的惋惜,甚至有人在網上發帖「悼念」。   據了解,水岸咖啡在島內原先有4家直營店,最先關門的是廈大附近的中華兒女美術館店,然後中山路店和公園店也在去年相繼關門。如今,水岸咖啡在廈門島內只剩下濱北店。   據業內人士透露,水岸咖啡館關掉中山路店,主要是因為店面被鑑定為危房,不適合做營業場所。
  • 咖啡連鎖品牌大戰 濟南一個商圈10多家咖啡館
    一場熱鬧的咖啡市場爭奪戰在濟南正愈演愈烈。日前,濟南最大的咖啡館——漫咖啡綠地中心店開業,單店面積接近1300平方米。除了咖啡連鎖品牌不斷在濟跑馬圈地外,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巨頭此前也先後推出現磨咖啡,濟南咖啡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
  • 藝術家開的咖啡館,一半清醒,一半醉-咖啡與酒的結合
    1· 堅持手工烘焙咖啡豆 ·不像大多數咖啡店,直接買處理好的咖啡豆,Lamana是一家專注於店內專業的咖啡烘焙與萃取的咖啡館。這裡進的都是新鮮生豆子,直接現場烘焙。進機器之前,生豆子要先經過一輪初篩,品相不好的直接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