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2020-08-29 家遊學院

父母在孩子心中

小時候是天

總覺得媽媽什麼事情都知曉

而爸爸又特別有力量

父母就像兩座大山

矗立在那裡讓我們心裡充滿安全感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


小時候,作業不會寫,爸媽會非常生氣地說:這都不會,上課幹嘛去了?

而現在反過來了。


當父母因為一件極其簡單的事反覆問我們時,我們總是很不耐煩:告訴你多少次了,怎麼還是不會啊!


而他們也只是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臉,或者難過或者默默地不再吭聲,他們變得越來越弱勢。



1




前段時間,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裡一個片段,看哭很多人。


兒子結婚後要和家人斷絕關係,他理直氣壯地說:「我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


這位兒子是醫生,醫院裡很多人實力都比他差,可那些人卻能靠著父母平步青雲,而自己的父親只是個賣面的老闆。


兒子怒吼著斥責父親,每天只會問餓不餓,卻不能在事業上拉自己一把。


父親聽到兒子的控訴後,愧疚得泣不成聲,滿頭白髮的他,對兒子鞠了個躬:「對不起,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


父親不但沒有指責兒子的不孝,反而愧疚自己無能。


這一幕,看了讓人心酸,也是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埋怨父母沒本事,不能讓自己飛黃騰達。


錦衣玉食的父母只有少數,普天之下,更多的是普通的父母,做著普通的工作,但是為了孩子的口中飯,身上衣,他們卻傾其所有。


這些自認為很有本事的孩子不能理解,他們認為「沒價值」的東西其實卻是父母的一生。



2




有人說真正的成熟與年齡無關,而是從原諒父母的不完美開始。


父母也許很平凡,尤其是我們成年後,他們在經濟和事業上能幫到我們的更少。


隨著我們的成長,父母的眼界和觀點可能也與我們格格不入,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如果因此而嫌棄和不耐煩,那些無法與父母和解的孩子,自己的日子也過得不舒暢,因為父母是根,根滋養不好,花果就很難盛放。


孝經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孝順就是順應父母的需求,只有順從達到了極致,就可以通達於神明,光照於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應相通,做任何事情都能成。


所以,越孝順的人生越順暢。


3




有句話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錯,他們有時迂腐、有時太嚴厲、很固執、年輕時工作太忙很少陪伴你、讀書不多、不懂教育、觀念守舊等等等。


但誰又是完美的呢?


生養之恩大於天,寬容父母的過錯,原諒他們的不完美,是人最基本的德行。


弟子規裡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父母愛我們,孝順是天經地義的事;父母愛我們的方式不對,做得不夠好時,兒女還孝順,才是兒女真正的德行。


怎樣善待父母,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功課。因為父母存在的價值絕不是他們能留給我們多少財富。



5




前段時間,高亞麟在《我家那閨女》節目裡說了一句很扎心的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初聞不明其意,細思深感悲涼。


父母還在,不管你是30歲還是60歲,都覺得死亡離我們很遙遠。父母歸去,我們就成了孤兒了。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的起點,卻無法陪伴我們走向人生的終點,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傷。


有一天,當你回到家裡,叫一聲爸媽,空蕩蕩的房間裡再無人回應。


那時才感受到:有人嘮叨,有人煩我們,在我們做錯事時有人打罵我們,是多大的福氣啊。


如果你曾經在醫院的重症手術室前徹夜守候過;


如果你參加過親朋好友的追悼會;


如果你感受過在災難面前生命的脆弱;就能深刻的體會到父母和家的全部意義。


做兒女的,不管地位多高官多大多有錢,請不要把最差的脾氣留給父母。


他們也許「沒本事」,是因為他們把本事給了你。



6




孝順父母「五不責」,做兒女的請多一點耐心。


1. 不埋怨父母的無能


不要去抱怨「你應該是怎麼樣的父母」,而是提醒自己「我應該做怎樣的兒女。


2. 不嫌棄父母的囉嗦


有一種幸福叫父母健在,有一天,沒有了這些囉嗦,你一定會很想他們。不要等到那一天才後悔。


3. 不抱怨父母的抱怨


愛之深責之切,你過得不好,父母比誰都心疼。他抱怨你,是因為愛你。


4. 不抱怨父母的遲緩


人最可怕的惡,便是不懂感恩。小時候我們屎尿都要靠父母。


現在父母老了,是自然規律,不要嫌棄他磨磨蹭蹭不如以前了。


5. 不嫌棄生病的父母


生老病死,註定是人無法躲避的自然規律,父母小時候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現在該還了。


還有機會伺候和孝順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報。


7


為什麼父母越老在孩子面前越弱,不再敢大聲說話,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總是欲言又止?


是因為我們變了,變得很沒有耐心,心底還有點看不起他們,在傷害他們無數次之後,父母終於變成了一隻小心翼翼的刺蝟。


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白髮蒼蒼之際 ,卻在兒女面前還要小心翼翼。


百善孝為先。


許多人內心愛父母,但嘴上卻很硬,不經意間就傷害了老人的心。


孝順父母,先從和顏悅色,好好說話開始。



享 · 知


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帶大

我們應當將感恩牢記心中

沒有人能夠做到十全十美

相信他們已經把自己最好的都給了我們

謝謝每一位父母的付出

相關焦點

  •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老年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最近在知乎上看了一個帖子,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的?是從報喜不報憂開始?是生病了擔心子女工作忙,卻說沒事開始?是從孩子結婚後儘量少麻煩孩子,擔心打擾子女的正常生活,擔心子女的另一半不高興?是從孫子輩出生為了幫子女減輕負擔,自告奮勇前來幫忙帶孩子,在子女家中,多吃一口飯都覺得小心翼翼開始?父母為什麼會變得小心翼翼?子女不孝順?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父母在孩子心中,小時候是天,總覺得媽媽什麼事情都知曉,而爸爸又特別有力量,父母就像兩座大山,矗立在那裡讓我們心裡充滿安全感。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
  • 孩子最大的悲哀,是小時候在父母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有人說,孩子最大的悲哀,是小時候在父母面前變得小心翼翼。所有的小心翼翼背後,無非是恐懼。小孩子在父母面前變得小心翼翼,無非是害怕被父母責備、打罵,害怕父母的嘲諷、對自己失望,害怕父母不愛自己等等。如果一個父母,讓孩子在自己面前總是小心翼翼的,這是做父母的失敗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和父母的角色對調了。他們不再能強勢的逼著你做你不喜歡的事了,開始有些唯唯諾諾,生怕打擾我們的生活。就連你偶爾回家的時候,他們都格外小心翼翼,就怕惹得你不開心。曾經弱小的一方變得強勢,強勢的一方卻開始變得小心翼翼。
  • 《民法典》新規出臺後,年邁父母在子女面前還會小心翼翼嗎?
    隨著子女的成熟長大,我們看到父母的背脊逐漸佝僂彎曲,沒了小時候我們印象裡的精氣神,也沒了小時候印象裡的嚴苛和強勢。 甚至,父母開始越來越聽從子女的話,在子女的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有人直指,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年老後在孩子面前變得唯唯諾諾。
  • 如何看待年老的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是最大的悲哀
    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或者說看子女臉色,實在讓人心疼。但還是要看的。首先是性格問題有的人一向謹小慎微,讀書,工作,甚至到老,一輩子本性沒有改變,不僅僅是在子女面前,可能在領導面前,在更外向更有權威的人面前也是小心謹慎。生怕說錯話唄嘲笑。
  • 做人最大的失敗,是讓父母變得小心翼翼
    不知從何時起,曾經雷厲風行的父母,突然在你面前矮了半截。他們開始看你的臉色行事,做任何事情都擔心惹你生氣,以前只會獨斷專行,現在卻突然聽你的話了。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活了大半輩子,臨老卻要被大時代拋棄,被小家庭「嫌棄」。而這種變老的悲傷與孤獨,父母們縱有千般委屈,萬般無奈,也只能獨自消受。
  • 父母年老後最大的悲哀…
    父母就像兩座大山,矗立在那裡讓我們心裡充滿安全感。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小時候,作業不會寫,爸媽會非常生氣地說:「這都不會,上課幹嘛去了?」而現在反過來了。
  • 別讓父母在你面前,活得小心翼翼
    周末,帶家人出去玩,爸爸特別興奮,一個勁拍照、拍視頻,說要發朋友圈。因為天太熱,等得有點久,我沒忍住發了句牢騷:「一個大馬路有什麼好拍的,別人又不是沒有見過。」爸爸張了張嘴想說點什麼,最終還是低下了頭,小聲說了句「對不起」。那一整天,只有在我拍照的間隙,爸爸才肯急急忙忙拍幾張,生怕會讓我多等一分鐘。
  • 知乎熱榜:為什麼父母老了後,在孩子面前會變得小心翼翼?
    今天知乎熱榜上有個熱議話題,「如何看待父母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高贊回答裡,各種回答總結出的結論無非一個:那是因為在他們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在他們面前活得小心翼翼。中國的家庭,很多都是「家長制」的;父母說一不二,作為孩子只有服從。
  • 別讓年老後的你,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
    —— 知會教育知乎有網友曾經評論:年老後在子女面前需要小心翼翼的父母都是在還債。話雖傷人,但不無道理。02這些父母年輕時在家裡擁有絕對權力,往往態度強勢,忽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也缺乏對孩子的尊重。他們會在孩子發表看法時粗暴地打斷、在孩子疑惑時不耐煩地應付、在他們犯錯時呵斥、提願望時指責,甚至為了發洩情緒隨意打罵孩子。
  • 活得小心翼翼,「爸!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窩囊了?」
    ,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窩囊。我遇到渣男的糾纏,他二話不說就攆跑了……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當安全感不再缺失時,父母又怎會在兒女面前唯唯諾諾呢?
  • 年輕自私的父母老後卑微討好孩子,病態的家庭關係裡缺少互相尊重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毫無尊嚴今天知乎熱榜上的一個問題引人深思: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一個是正在被小心翼翼對待的孩子說:他把這個問題問了自己的爸爸。爸爸回答他年輕時父母有收入,自然更加強勢;等父母老了以後,難免要仰仗孩子才能安度晚年,不得不委屈求全。還有的家長是因為在孩子小時候做了對不起孩子的事情,害怕孩子長大後記仇,對年老的恐懼,怕孩子不管自己了,所以把孩子當神仙供起來。
  • 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白髮蒼蒼之際,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的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為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總是欲言又止?為什麼父母身邊發生的瑣事不再對我們傾訴?在我們傷害他們無數次之外,終於,他們變成了一個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的刺蝟。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白髮蒼蒼之際,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還要盡力去照顧他們的情緒!
  • 別讓我們的父母在自己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我們或許沒有發現,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如同我們兒時聽他們的話一般。 小的時候,我們敢這樣對父母說話麼?他們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不敢吭聲。可是現在,我們長大了,獨立了,倒變成他們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不敢吱聲了。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真讓人心疼
    01一直盛傳這樣一句扎心的話: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卑微。小時候,我被熊孩子欺負了,不善於與人爭吵的他,也會叉著腰跟潑婦對罵老半天;初中時,我被班主任點名批評太愛打扮了,他直接懟回去說:「愛美是天性」;長大後,我遇到渣男的糾纏,他二話不說就攆跑了……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
  • 中國子女最大的「不孝」,是從成年後對父母的「不耐煩」開始
    父母也開始在我們面前非常小心,不敢問很多事情,也不敢大聲說話。小時候,我不會寫作業。我父母會很生氣,說:「不,你為什麼不好好上課?」而現在情況正好相反。當我們的父母現在因為一些在我們看來得小事情的的時候,卻總是不耐煩的說「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懂得人都心痛
    ,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小時候,我被熊孩子欺負了,不善於與人爭吵的他,也會叉著腰跟潑婦對罵老半天;初中時,我被班主任點名批評太愛打扮了,他直接懟回去說:「愛美是天性」;長大後,我遇到渣男的糾纏,他二話不說就攆跑了……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
  • 轉載:中國式父母的卑微,看著就讓人心疼
    ,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小時候,我被熊孩子欺負了,不善於與人爭吵的他,也會叉著腰跟潑婦對罵老半天;初中時,我被班主任點名批評太愛打扮了,他直接懟回去說:「愛美是天性」;長大後,我遇到渣男的糾纏,他二話不說就攆跑了……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
  • 我沒能力讓你受委屈了」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時遭嫌棄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老去之後不被孩子理解,這件事終有一天也會變成孩子一生最大的遺憾。有些事,有些話,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想起來要做、要表達,趁現在還來得及,馬上行動,立即把該說的話說出來。因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把握現在珍惜眼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