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心靈文化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禪的許多特質,包括洞察力、趣味及藝術性,都可以追溯到莊子,這位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天才和生活藝術大師。託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對禪的家譜作了以下的觀察:

  毫無疑問的,莊子所代表的思想與文化,將純理論的印度佛教轉化為幽默的、打破偶像的、完全實用的中國佛教和日本佛教,並因而延伸出了各種禪的門派。禪啟發了莊子,莊子也啟發了禪。

  在整個禪的傳承裡,我們可以感覺到莊子幽默、務實的精神及反制的情懷。禪受道家影響的另外一個源頭就是老子,他將他對精神領域的觀察結集在言簡意賅的《道德經》裡。禪語中最普通的一個字「道」,就是源自於這部道家的經典。這個字有多重意義,可以解作方法、真理或是終極實相。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中文字義上最接近基督教觀念裡的「神」。事實上,中文版的約翰福音就是以令人驚訝的字句開場的: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一章一節)

  甚至到今天,中國基督教的傳教士仍然以「講道」代替「傳教」。我把「道」與「神」視為同義字,並且經常交互使用。這兩者都反映出人類想要為那無以名之的東西命名的企圖。其他還有許多道家的用語被禪師所借用,包括無為、自發、無用之用、真人和陰陽等,這些我們都會在適當的時候加以介紹。

  禪接近道家多於佛家,接近中國和日本文化多於印度文化。事實上,早在六祖慧能(636-712年)的時代,伴隨達摩祖師東來的佛教已經融入了中國文化。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此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慧能的信念是,一個人既可以富有精神性,也可以很世俗,挑水砍柴如同讀經一樣也是修行。

  慧能的看法是,修行如果無法落實到日常生活,就不配稱為修行。為了不受修行人的英雄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誘惑,慧能本著大乘佛法的精神,提倡消除所有的分別意識。因此他說涅即當下,煩惱即菩提,聖人即凡夫。依慧能的看法,真正的修行就是一種修習「平常心」的苦行——活在每一個當下而不標新立異。任何一個想讓自己與眾不同的念頭,就是對我執的邀約。將禪視為一種實際的生活藝術,不論貴賤都可修習,這種特質在慧能的時代就已經確立了,從此精神修為不再是寺廟的特賞,而變成了平民百姓的共同資產與文化。

相關焦點

  • 禪文化造就了日本,探討日本國民文化中的禪意
    禪宗以外的佛學各流派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的範圍,幾乎僅僅限於佛學生活,只有禪宗超越了這個範圍,這是意義深遠的事實。禪深入到國民文化生活的所有層次中。--鈴木大拙在日本,禪已經遠遠的超出了佛學範疇,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
  • 江蘇宜興國際禪文化音樂藝術節4月29日開幕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4月29日晚19:30,由江蘇省宜興市雲湖生態旅遊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發起承辦,佛光祖庭大覺寺、心宅素樂機構協辦的「雲湖·西渚首屆國際禪文化音樂藝術節」,將在佛光祖庭大覺寺菩提廣場開幕。作為2017年「茶禪四月到宜興」系列活動、第六屆中國宜興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禪文化音樂藝術節特邀國際資深禪樂大師擔綱導演,黃慧音、齊豫、瓊英卓瑪等數十位聞名中外的禪樂藝術家,均不取酬勞,與佛光山法師共同奉獻一場禪文化盛宴。
  • 說說禪文化
    先說制心一處當你修禪時,你應該了解,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把心安立在輕鬆與安全無虞的狀態。一旦制心一處後,就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影響它,你可以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可以自在地維持禪定,沒有任何痛苦或不舒服的感覺。
  • 「禪」與心理諮詢
    因為禪宗屬於佛教裡的一個分支,也會有許多人聽到禪便想到了封建迷信的事情。以至於,在中國一個正統的心理諮詢師不敢提這個字,反倒是這些年從海外舶來的「正念」療法慢慢地在國內盛行起來。而「正念」療法都是從「禪」裡面衍生出來。「禪」不是一種信仰,也不是一種迷信,只不過是一種讓我們每個人發現自己內在力量的一種方式而已。
  • 生活禪,現代人安頓身心的一味「心藥」
    11:27來自正心正舉文丨雪峰 · 主播丨蕭然說起中國思想文化,無論如何,有一個現象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禪。自公元六世紀,菩提達摩東渡,把禪的種子播種在華夏的精神沃土中,從此,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禪,本是外來文化,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逐漸和本土的儒家、道家哲學相融合,孕育成一朵集儒、釋、道精神智慧的文化奇葩,滲透到整個文化領域,深刻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政治、哲學、文學和藝術的發展。
  • 佛教「禪」又分世間禪和出世間禪,那麼什麼是如來禪和祖師禪呢?
    就如中國的禪宗思想,除了有修身養性的學識,也有很多學佛者把佛家的文化融入到企業管理當中去。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常常提到「禪」,本文大茶經通過近代大德高僧生活禪的創導者淨慧長老所作《雙峰禪語》裡記載,在四祖第二屆禪七法會的講座中,分享佛學「禪」的知識,讓「禪」在我們生活中得以受用。禪者曰:「按照佛教的教義,禪又可以分為世間禪和出世間禪兩大類。
  • 南中國首家 「禪」文化主題酒店——禪泉酒店
    提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及運用造園設計手法,塑造出體現禪宗文化和嶺南地方特色的園林式建築,為國內外信眾和遊客提供一個遠離塵囂、回歸自然、參禪悟道、淨化心靈的場所。   鑑於建築所處的唯一性的人文環境,最初方案設計採用傳統的建築形式,用現代的結構和材料進行演繹。
  • Zen——中國的「禪」,日本的「禪」,還是歐美的「禪」?
    英文中一提到「禪」就是zen(全稱是Zen Buddhism——即佛教禪宗),英文中的「禪」這個單詞來源於日本,指的也是日本的禪,賈伯斯喜歡靜坐,也愛屋及烏喜歡日本,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禪的源流其實是中國。
  • 禪與心理治療的異同
    眾所周知,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幫人撫平創傷,助人心靈成長;而禪也是如此,意義在於「療心」。那麼,禪與心理治療到底有何異同呢?精神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沒有宗教的性質。禪卻是達到『悟』的一種理論與方法,是一種在西方也會被稱為宗教或神秘的體驗。精神分析是一種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而禪則是一種精神拯救的方法。表面上看,這一段話在說禪宗與精神分析的差異。其實,這只是弗洛姆欲揚先抑的一種寫法。在後文的論述中,弗洛姆論述了禪宗與精神分析特別是「人本主義的精神分析」的諸多相同點。
  • 新品速遞:《六味禪》手工琉璃禪皂即將上市
    《六味禪》皇家佛禮品牌創始人、總設計師陳燕妮和她的心作《六味禪》純天然植物精油手工琉璃禪皂系列產品,將於近期在北京故宮和雍和宮上市。「福壽齊天」手工精油琉璃禪皂禮盒裝;「天賜鴻福」玫瑰精油手工琉璃禪皂;「天子賀壽」沉香精油手工琉璃禪皂;「吉祥如意」甘露精油手工琉璃禪皂系列。一款款一件件色彩繽紛、晶瑩剔透,用心極致、令人愛不釋手的精美皇家佛禮元素作品與至心美好的祝福,便是出自北京晟蓮升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六味禪》品牌創始人,一名虔誠的佛弟子陳燕妮之又一『祈福』琉璃系列心作。
  • 茶文化與禪文化,都興於唐代,融成茶禪文化,流傳千載,長興不衰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禪文化:禪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元素之一,植根於印度,興盛於中國。禪文化以中國佛教禪宗思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文化,包括禪文、禪語、禪詩、禪書、禪畫、禪樂、禪武、禪醫、禪農、禪茶、禪道等等。
  • 禪文化生態旅遊區繪就美麗新畫卷
    黃梅是禪宗文化發祥地,也是黃梅戲故鄉、詩詞之鄉,文化資源交相輝映、豐富多彩。近年來,黃梅依託禪文化,加快建設以五祖為重點的「禪文化生態旅遊區」,構築「東禪西道」文化旅遊格局,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高質量繪出縣域旅遊業發展的美麗畫卷。
  • 禪的真諦的體悟——李富華
    耕雲先生說,他提出的安祥禪是「祖師禪的稀釋」,「法的本質是絲毫沒有改變」(《禪是生活的宗教》)。就是說,耕雲先生的安祥禪,乃是六祖慧能大師所創立的傳統的中國禪宗的禪法。千百年來,禪僧們及文人雅士解禪、參禪。說了許多的道理,形成了諸多的文字,是不是真正體悟了祖師禪的真諦,我不敢說,但耕雲先生把禪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講了許許多多的道理,真是嘔心瀝血,確實給了我們許多的啟迪。禪是什麼?
  • 20201130免費電子書|《北京人在紐約》《禪與日本文化》《創傷與記憶》《獨立全解《經方實驗錄》醫案》《連城訣》
    《禪與日本文化》鈴木大拙, 錢愛琴, 張志芳8.2(480人評價)本書由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學講授「禪與日本文化」課程的講稿整理而成,旨在向西方人士闡釋禪宗如何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各個方面,內容涵蓋了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特點的藝術、儒教、武士道、劍道、俳句、茶道以及對自然之愛。
  • 餘裕:生活禪吸引知識精英追尋人生深層意義
    他們在冗雜的都市生活中搬來了西方的健身器械、請到了印度的神秘瑜珈、甚至還從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文化中尋找擺脫世事糾纏、獲得精神提升的途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愛思考的知識階層,放棄了「水土不服」的外來形式,轉而向內,尋找到了一種從中國自身古老文化中衍生出來的方法———修煉「生活禪」。
  • 中日禪文化交流團一行到訪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
    10日下午,以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禪師為團長的「中華禪•海外行」中日禪文化交流團(以下簡稱「交流團」)到訪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受到促進會會長吳啟龍、副會長李雲書等人的熱情接待,雙方就助推中日民間友好和禪文化借鑑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座談。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吳啟龍發言。
  •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人類追尋自我的奇妙哲學之旅
    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因為西方倡導的二元對立與二分法帶來的分裂而困擾不已,因而一直試圖尋找支離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並試圖建立自己「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論架構。不停地思考這些問題使他長期飽受折磨和束縛。1961年他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和臨床憂鬱症,被多次送進醫院。1963年起醫院對他進行了多達28次的電休克療法,在此期間妻子與他離婚。
  • 柏廚之「中國禪」系列 廚櫃的東方文化大智慧經典呈現
    經典文化愛好者,經常在選擇廚櫃時也會有相應的文化訴求。如果你喜歡的簡約大氣有意境的產品,那麼來柏廚就對了!柏廚融合了中國經典文化「禪」,推出「中國禪」廚櫃,形成新中式全開放式的社交廚房。在這個廚房裡,可以修禪,修心,養性!
  • 海外學子談「禪·畫」的修養如何療愈現代病
    第一次看到,就有升華的感覺,似乎在這幅畫裡經歷了很長的歷程,感覺到一種蒼茫,宇宙那麼大,我自己那麼小。同時,又覺得我和宇宙是平等的,感覺我既謙虛又很有信心,過去、當下、未來全在此刻,瞬間湧出特別的歡喜。在西方生活,沉浸西方文化之中,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改變,審美也是如此。禪的修養和傳統文化對您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臺灣禪者:大陸和尚比富忙 自己異化令眾生顛倒
    在臺灣,林谷芳有很多身份:民族音樂學者,文化評論家,臺灣第一本文化白皮書的撰寫者,「國家文藝獎」評委,臺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現在,他更願意只剩下「禪者」這一個身份。 「禪者的慈悲是告訴你生命可以這樣做減法、這樣不執著,人人都可以做到。」林谷芳說,最直觀的「減法」,是一個人的外形、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