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難以選擇?劉慈欣告訴你,理科生怎樣成長為一名大作家

2020-12-14 青青詩文

閱讀文化經典,感悟平凡生活

劉慈欣的《三體》小說火了,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也走紅了。這促使我去追尋這位作家的人生路徑,非常意外的是,他居然同時也是一位高級工程師。

劉慈欣在校期間學的是水電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以後任電廠的計算機工程師,這是一位標準的理科男,一位理科生成長為一名作家,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劉慈欣的職稱是高級工程師,可見他在自己的理科專業方面幹得也不錯。而從一名外行一步步走上寫作之路,並且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近期,他早年期間接受記者採訪的一段話重新被翻了出來:「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之後他又趕緊解釋,他的寫作都是在業餘時間。

其實劉慈欣沒有必要解釋。去年世界盃足球賽,冰島足球隊火了,不僅僅是他們的球技驚豔世界,更大的看點是,他們的教練是一名導演,而他們的球員有學生、牙醫、房地產老闆等。

孔子有句話叫做學而優則仕。做學問有了空閒時間可以管理社會。古代有很多詩人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近代社會,魯迅棄醫從文,也成為一代文豪。

我們常說,要學會兩條腿走路,也要學會十個手指頭彈琴。每個人的成才之路千差萬別,沒有必要局限在一條路上。

對於現在的高中一年級學生來說,文理分科讓他們頭疼不已。家長也跟著操心,生怕選擇錯誤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有些同學會毫不猶疑做出抉擇,而對於那些猶豫不定的學生,我建議你果斷選擇理科。其理由有三。

其一,大多數人一生學習理科的機會可能也只有在中學階段了,作為理科生,除了少數同學會一直專注於基礎學科的研究,大多數人參加工作後,高中理科知識已足夠使用。

其二,高中期間通過理科學習形成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人們誇讚一個人時常說,他上過高中。我們相信,劉慈欣在撰寫科幻小說時,他的電力學知識給了他無盡的啟發。

其三,學理科的學生,如果對文學感興趣,一生都可以繼續學習,而且還有獨特的優勢。而文科生想轉行理科卻難上加難。劉慈欣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我們尚不清楚劉慈欣的文學夢從那一天開始,他在高中階段選擇文理科時,也許也會遇到困惑,他首先解決了生存問題,在電力系統捧上了一個鐵飯碗。

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開始並不重要,但自從有了這個夢想,就孜孜追求,人生的付出總有回報。

劉慈欣說他只在業餘時間寫作,我們權且當做一句玩笑話。寫作需要體驗生活,需要收集資料揣摩,需要精心構思,這些都是寫作,不獨是提筆揮毫。

他只要不耽誤本職工作,又有什麼理由去非議他的「摸魚」呢?何況他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業績還是不錯的,不然怎麼能評為一名高級工程師?

人生的路有千萬條,幹嘛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相關焦點

  • 文理分科: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三點老師不會說的
    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3點老師是不會告訴學生的!文理分科: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選擇文科,這三點老師不會說的!但是在高中學習階段,他們還要經歷一個過程,那就是要面對文理分科,要求學生們去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高中老師是不會告訴學生,文科理科在未來的現狀,以及在大學當中對於文科理科的錄取比例。
  • 指導丨下月我市高一生將迎文理分科,選文or選理,給你些靠譜建議
    小編了解到,學生在上高中一段時間後進行文理分科,這是我市高中多年來一貫的做法,也是為了適應高考的要求。近年來,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原本高二才開始的文理分科,已經被大多數高中提前到了高一下學期。眼下,高一學生的上半學期所剩無幾,正是面臨下學期文理分科的時候,選文還是選理,成了家長和學生們最頭疼的事兒。
  • 文理分科改革樣本觀察:依舊做五三 依舊學衡水
    尤其是到了高三,「大家都在瘋狂備考,誰還管你是文科傾向還是理科傾向,統統為高考科目讓道。」王武說。  換言之,山東「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和高中最後一年「沒有關係」。  「要為學生負責啊。」淄博市教育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道。
  • 高中文理分科的有效方法,美琳老師有妙招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任教已經15年了。對於高中的文理分科。我有以下的一些看法。我也認為是很有效的方法。誠然,社會所需要的更多的是理科工科人才。但是,文科人才也是很需要的。我們看到這樣一種事實,有的家長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勸孩子學理科,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理科不好,文科非常好,有偏科傾向,那麼,這種情況我還是建議選文科。因為好的專業,有些很好的專業,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會招生的。那麼我文科好,為什麼要去選理科呢?這不是拿自己的弱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嗎?這樣是很划不來的。最終我們的生存還是拿自己的優勢和別人的優勢在一起比較。
  • 高中文理分科之後,對考生挑選大學專業有影響嗎?
    許多經歷過高中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高一是要進行分科的,也就是選擇文科或者理科。在文理分科的這一刻起,也就決定了在未來高考之後,你只能報考什麼樣的大學,或者只能選擇什麼樣的專業。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這將直接影響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因此文理分科,對以後大學和專業的選擇都是有深遠影響的。
  • 文理分科該如何選擇?|
    作為還在實行舊高考的地區,文理分科應該是各位學生、家長非常關注的問題,文理分科也可以看成是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前最重要的一次選擇。今天,特意對此問題作出分析,供各位家長、同學參考。第一:文理分科的背後,是學生的未來職業取向問題。首先,文科、理科這種叫法分別是理工農林醫和文史哲的簡稱。
  •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的科目選擇成重點,哪個學科最吃香?
    新高考模式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學生不再被分為理科生和文科生,而是可以自由選擇考試科目。學生需要遵循「3+2+1」的模式來選擇科目,除了語數外之外,還需要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科,另外2科自由選擇。在新高考模式下,每個科目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科目地位提升了,有的科目的處境則變得很尷尬。
  • 寫給高一新生,關於文理分科或是新高考選課你需要知道這些
    文理分科(暫未新高考改革省份)首先,雖然我身為一名文科生,並且是因為喜愛文科的內容,才堅定地選擇了文科。但是我還是希望學弟學妹們,如果學理科不是完全是在讀天書,還是儘可能選擇理科吧。可能你在文科裡是一名學習優秀生,可是最終你可能走的大學還不如理科班成績平平的同學。還記得高二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們開過一個玩笑:「不要天天就知道和那些理科生一起出去瘋玩,最後人家考上了你沒考上,你心裡好受嗎?」雖然只是一個玩笑,但是真的很現實。文科生的錄取率不過是理科生的1/4左右 。
  • 期中後,高一即將文理分科!咋選?哈市一省重點老師這樣說……
    在期中考試結束後,高一的學生們將思考面臨高中階段特別重要的抉擇: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可以看成是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前最重要的一次選擇。宏觀上,這是高中生生涯規劃中的前提性問題,決定著一個學生未來的職業取向;微觀上,是一個學生理性認識理化生和政史地各學科學習能力水平的問題。
  • 文理分科我選擇失誤,可以改嗎?
    你應該就屬於盲目選科的那種同學,你為什麼要選擇你都聽不懂的學科呢?你是不是跟別的同學一起選的呢?你是不是因為覺得理科好就業文科不好找工作才這麼選的呢?都是一個高中生了,如果還這麼沒有主見,我想即使將來你選了文科也好,還是畢業了參加工作,你都很難有很好的發展。一、高中選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往每一年文理分科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很多同學明明非常不適合學理,物理化學考試都不及格,結果偏偏選擇理科。
  • 高中文理分科不知怎麼選,學霸們都是這樣做的,建議高中生看看!
    現在教育部門,已經有對高考文理分科的改革計劃了,不過,大部分省份都是於2020年才正式啟動,因此,2019年參加完中考的同學們,還是要面臨文理分科的抉擇。不得不說,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分科是很頭疼的,因為這會直接到高考成績和今後的發展。那麼,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文理分科到底怎麼選優勢最大?
  • 比拼記憶力 難道理科生比文科生更聰明?
    這樣理科生「逆襲」文科生的故事還有很多: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星雲獎」的劉慈欣,是一名電廠工程師;出生於1893年的丁西林留學(課程)英國,學習物理和數學,回國後成為北大物理系教授,但這不妨礙他還是一名劇作家,被稱為「中國獨幕劇聖手」。
  • 關於高中生文理分科時如何選擇,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高一新生從入學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學期了,按照要求,高中的文理分科要到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結束後,才可以進行,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全國大多數學校,一般在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後,就開始文理分科了,有些學校可能文理分科的更早,在高一期中考試結束後就會進行文理分科。
  • 高一文理分科的3個錯誤做法,現在趕緊避免,到了高三不後悔
    為何會有學生高三的時候後悔自己當初的選科?那是因為當初的錯誤想法、做法。由此可以說:高一文理分科的3個錯誤做法,現在趕緊避免,到了高三不後悔,這3個錯誤做法具體指的是——1、盲目相信學理科就一定很好不可否認,在文理科學生的比例中,一般都是三七開,大部分學生選理科。
  • 面臨文理分科時,究竟該如何選擇?
    隨著高考改革政策的公布,文理分科就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並且近兩年來,對於什麼時候取消文理分科這項制度的討論也是一直持續。我們要知道任何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定的緩衝期,雖然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取消了文理分科,其他省份也在陸續取消這項制度,但是大部分省份的考生目前仍需面臨文理分科這個艱難的抉擇。面臨著決定將來人生方向的文理分科,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呢?
  • 孩子要文理分科,期中成績理科排名年級116,文科排名70,怎麼選?
    我們先從「利」的角度來講: 「文理不分科」是對學生的未來真正負責,便於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掌握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同時也為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專業發展,提供綜合文化素養優勢,便於拓寬學生專業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另外還有利於學生大學畢業後的就業選擇,為其職業選擇或自主創業提供更多方向和可能。
  • 專家炮轟文理分科制度 稱文理分科降低國民素質
    專家稱文理分科降低國民素質 河南師生熱議  大河網訊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朱永新在深圳的「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上炮轟文理分科制度,批駁文理分科降低民族的整體素質,導致我國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分離。一時間引起各方熱議。
  • 文科生和理科生哪個更好找工作,你是讀文科還是理科呢?
    所有高中生在面對文理分科時,都比較迷茫,尤其是文理科的各門功課都比較平衡的同學,更是難以抉擇。   人的一生中,要想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那麼,這個領域必須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至少,也是一個自己不反感的領域。就文理分科這件事來說,關鍵是看自己對理化生感興趣?還是對史地政感興趣?
  • 大學想要學習醫學專業,高中文理分科,應該選擇哪些科目?
    但是在高中文理分科階段,如果未來想要學習醫學專業,那麼在高中分科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要想學醫,這幾個學科非常重要,每一個學科都需要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每年高一的時候,一般都要進行文理分科。可能在很多年以前,高中分科比較傳統,理科和文科都有固定的科目組成。
  • 從人生規劃角度,談高中文理分科
    ,殊不知,從文理分科開始你的人生選擇的就開始,文理分科的選擇決定你以後工作思路和方向的發展,更決定以後人生的路程。人生規劃,從高一文理分科開始,把握自己,美好未來。每年的6月到9月很多家長都在為文理分科而愁,文理分科作為繼中考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選擇,是今後人生道路的分水嶺,要慎重。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第一次重要的選擇,分文理也是很多家長艱難的選擇。文理分科後,不僅是學生有所側重的進行高中階段的學習,準備將來的高考。更是人生規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