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姓氏的起源,日本十大苗字和韓國五大姓氏

2020-12-12 東亞三國

日本姓氏

根據《中華姓氏大辭典》記載,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的姓氏不足2萬個,但根據《日本苗字大辭典》記載,日本的姓氏近30萬個,日本因而也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民族。

日本在四世紀中期,大和(倭)政權建立之後才產生了姓氏,當時只有貴族才擁有姓氏,形成貴族世家。七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日本列島,開始通過姓氏制度來建立自己的家族統一脈系。645年,大化革新廢除世襲稱號,實施管位制,此時代表身份地位的「姓」逐步失去意義,貴族社會只稱「氏」而不再稱姓。

到了十世紀的平安時代,大的氏族產生了很多分支,出現了很多新的稱呼「苗字」,苗字其實就是一個家族從氏族分離出去後產生的新的姓氏,此後,氏,姓,苗字逐漸榮威一體,統稱苗字。日本中的苗字(也寫作「名字」)是中文姓氏的意思,而日語的「名前」則是中文名字的意思。日語的「氏」指的是氏族,如前文介紹的源氏,平氏,藤原氏。參見前文鬼武者,源賴朝,日本幕府時代的開創者

直到十九世紀,姓氏只限於武士,巨商和權勢階級,是貴族和權勢的特權。1870年明治三年,政府頒布《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明確國民必須有姓,否則要接受懲罰,日本舉國掀起一股取姓的熱潮,於是出現了一批奇怪的姓氏。

日本古代的姓與中國不同,中國的姓用以區分血統和作為婚姻關係的依據,人皆有之,而在日本,「姓氏為人之根本」,是身份尊卑,等級高下的標誌,屬於統治階級的世襲權力。與中國姓氏單字為主不同,日本姓氏多是兩個字,還有三個字乃至更多。

日本姓氏一般均有明顯的含義,如來源地名,岡村,田中,渡邊,木村等;與植物相關,如佐藤,伊藤,齋藤等;與動物相關,如熊谷,鹿田,鶴家等;也有和職業,官職相關,如衛門,鈴木,服部,鍛冶,豬口等;還有來源宗教,如大佛,小野寺等。

日本天皇被認為是天神的後代,因而沒有姓氏,一般名字以仁結尾,如裕仁,明仁。日本女性結婚後一般要改為夫姓,但是因為皇室沒有姓氏,如果平民女性嫁到皇室則仍用娘家姓氏,而天皇的女兒如果下降到平民,一般則會隨夫姓。

日本十大姓氏

佐藤、鈴木、高橋、田中、渡邊、伊藤、山本、中村、小林、齋藤為日本的十大姓氏,這十大姓氏在日本全國的佔比也不過10%。

1、佐藤(佐藤,Sato)さとう:

東日本較集中的姓氏,起源是藤原氏末裔的姓氏,日本姓佐藤的大約有200萬人。

2、鈴木(鈴木,Suzuki)すずき:

起源是紀伊半島熊野,信仰熊野的鈴木一族修行者把這一姓氏傳到了全國各地。鈴木姓氏日本約有180萬人。

3、高橋(高橋,Takahashi)たかはし:

日本古時候「橋」比較珍稀,因此帶「橋」的名字和地名就顯得具有意義也迅速普及。日本姓高橋的約150萬人。

韓國姓氏

韓國人本來沒有姓氏,在朝鮮前三國時期,高句麗在公元一世紀時首先開始使用姓氏,而百濟、新羅也追隨其後,分別在四世紀和六世紀開始使用姓氏。但直到在十九世紀末期,韓國姓氏還是稀有的,只有當時的皇族與貴族所獨有的特權,底層的工匠,商人,婢女都不能冠以姓氏。

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姓氏同中國人的姓氏很相像。韓國的姓氏也有單姓和複姓之分。單姓最常見的是金、李、樸、崔、鄭等姓,複姓有司空、諸葛、獨孤、鮮于、皇甫、南宮等等。據一九八五年韓國人口國情調查統計資料顯示,歸化姓氏(漢姓)的人口高達一千萬,佔當時韓國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以韓國現有三百多個姓氏來看,中國流入朝鮮的姓氏佔50%以上。黃,丘兩個姓氏相傳就是箕子來到朝鮮之後,最初歸化韓國的兩個漢姓。

與日本的習俗不一樣的是,韓國女性結婚後不改姓,並且韓國社會裡存在著同姓不宜結婚的忌諱。

韓國人的姓氏中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即「本」。人們在相互介紹時,不只說出姓什麼,還要說出各自的「本」來。所謂「本」,即指該姓氏的始祖源出於何地,也就相當於中國的籍貫。比如說姓金的,雖然都姓金,但各自的「本」不同。如,有廣州金氏、安東金氏、義城金氏、慶州金氏等;姓李的有光山李氏、延安李氏、韓山李氏等。

同一「本」的同姓人即為同一宗氏。在韓國,到處都能看見某某地某某氏宗親會的牌子。這種宗親會組織負責管理本姓宗親的事務。如祖墳、家廟、宗祠的修整;每年兩次祭祀祖先的春季秋饗;三十年一次的族譜修訂工作及幫助宗親解決各種問題等等。在韓國,有的姓氏只有一個「本」,有的姓氏有許多的「本」。「本」最多的當屬金姓,共有二百八十二個「本」之多。李姓也有二百三十七個「本」。其它如樸、崔、鄭等姓的「本」也都超過一百個。韓國人的絕大多數都在朝鮮半島境內,但有些姓的「本」卻在中國。

韓國幾個典型姓氏的來源,金姓,一是來自新羅國王金閼智,第二個來自於伽耶國王金首露;樸姓,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樸赫居世(新羅國王同族但有兩個姓氏),而金,樸這兩個姓氏都是來自於神話傳說。百濟國王扶餘氏和高句麗國王高氏是自己起的姓氏。

「王賜姓」也是韓國姓氏普及開來的原因之一,通常統治階級會將自己的姓氏或者自認為可以顯耀的姓氏賜給下人。另外就是十八世紀末期,韓國宗族買賣和偽造變得十分猖獗,很多家族篡改了族譜。如當某個姓氏後繼無人,可以收錢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寫進族譜,這樣這個陌生人就得到一個高貴的姓氏。而源自皇族的金,李,樸就受到大家的推崇。直到1894年,朝鮮才允許普通人擁有姓氏,底層人通常冠上主人或地主的姓氏。

韓國五大姓氏

金,李,樸,崔,鄭,這五大姓氏人口佔比最高,在韓國總人口中佔比超過50%。

金姓是韓國的第一大姓,總人口1069萬,佔韓國人口的21.5%,在古時金姓也是皇室專用的,只有皇室賜予普通人才能適用。李姓是韓國的第二大姓,總人口750.729萬,佔韓國人口的14.7%,是李氏朝鮮的皇族姓氏。樸姓是韓國的第三大姓,總人口428.99萬,佔韓國人口的8.4%,也是古時的貴族姓氏之一。崔姓韓國的第四大姓,總人口240.03萬,佔韓國人口的4.7%。鄭姓韓國的第五大姓,總人口219.6萬,佔韓國人口的4.3%。鄭姓起源於新羅國第三代國王樸儒理執政時期,開始仿漢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鄭氏。

相關焦點

  • 日本姓氏的起源與發展|日本文化
    其實和「藤原」不一樣,「德川」不是姓氏,而是「字」。日本人把這種平民的稱呼呼號叫「苗字」,到後來又成了「名字」,在現在的日語中,名字,苗字,姓,氏已經成了一個意思。一直有一種說法是江戶時代平民沒有姓氏,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就「姓氏」在日語中本來的意義而言,平民確實沒有姓氏,但從「苗字」在現代日本社會的使用情況來說,江戶時代已經有不少平民在使用了。但是這種被使用的苗字並不被官方承認,在官方文書中看不到,而在寺院等的古文書中能夠經常看到,有些古老商號的存在也是一個證明。
  • 日本人姓氏的起源?為何日本人的姓氏,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
    那麼,日本人的姓氏起源於何時,為何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怪異」的姓氏?日本姓氏的來源古代日本人沒有姓,只有名。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統治階級中間首先出現了氏和姓。除氏、姓以外,公元九、十世紀時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稱號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個家族從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後的新姓。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從本家分出的支。
  • 細節日本:日本姓氏的起源(上)
    日本人的姓氏的來源會比漢族姓氏來的稍微複雜些,中國姓氏常有先祖的族號或者擔任的官職傳承下來,大致有八大來源,而日本的姓氏則有十幾種的來源,雖然也有一些和中國的形式來源相似,但也多了些奇怪的來源,例如信仰,地名,商號,神道,事件等等,其中屬以地名作為姓氏的佔得最多,比如山口,石川,中山,高橋,伊東,田中等等皆為地名。
  • 中原姓氏與韓國姓氏的比較研究
    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姓氏也不例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在中原。韓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深受了中原文化的濡染。韓國姓氏形態之所以與中原漢民族姓氏如出一轍,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本文通過對中原與韓國姓氏的起源與發展過程、來源特徵、血緣分支等方面進行比較研究,探索姓氏的相似點與不同點。
  • 日本人姓氏裡的小秘密
    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姓氏,普通平民百姓只有名沒有姓。1875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此後,日本人才逐漸轉變成全民皆有姓氏。而在中原大地,商代以前的中國人,也只有王室和貴族才有姓氏。
  • 日本姓氏
    甚至還曾經有過一則謠言,說日本人的姓氏來源於他們出生的地方。這當然純屬無稽之談。因此我們今天就要一同探尋有關日本人的姓名的奧秘。首先,我們平常所說的「姓氏」,在古代實際上被分為姓和氏兩部分。姓是來源於宗族,而氏屬於對於不同家庭的劃分。
  • 日本最具人氣的十大姓氏排名,第一名是?
    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國民,均可起姓」的決定,可是竟然沒有多少人響應。於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頌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這時候,人們才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
  • 聊聊日本那些千奇百怪的姓氏
    據《日本苗字大辭典》記載,日本的姓氏近39萬個。將近是中國姓氏數量的二十倍!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關日本姓氏的那些事—— 日本姓氏的淵源
  • 日本平民明治以前沒有姓氏?對日本人姓氏的最大誤解
    關於日本人的姓氏,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武士階級擁有姓氏,平民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但事實果真如此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日本的姓氏,即「苗字名字」,但日本一開始並沒有「苗字」的概念。在平安時代以前,日本還不存在武士階層,也沒有現在意義上的姓氏,只有「氏」和「姓」。
  • 為什麼日本人的姓氏五花八門,那麼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中國很早就打破氏姓之貴賤,人皆有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所謂的「苗字」就是擁有姓名權,日語詞彙「苗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而「帶刀」就是眾所周知的日本武士「佩戴雙刀」的特權(喪失武士身份的浪人只能帶一把長刀,地痞流氓有時也帶一把刀而無人敢過問)。
  • 歷史上日本的姓氏為何超過10萬個,姓氏「蒼井」是貴族姓氏嗎?
    然而,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大不一樣,他們有成千上萬個姓氏,據不完全統計數目超過10萬個,而且是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那麼,為何日本有超過10萬多個姓氏呢?還有,就是日本女優蒼井空的姓氏「倉井」到底是貴族姓氏嗎,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在古代,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模仿我國,然而在姓氏方面,日本這次卻沒有學習。
  • 中國姓氏趣集 金木水火,土氣雷風,這些五行元素,竟然都是姓氏
    下面,編者把這八個姓氏的郡望、人物、人口、民族、起源與分布,向大家簡略地介紹一下。在日本、越南、朝鮮和韓國,也有姓金的。金姓是朝鮮和韓國的第一大姓。在日本、朝鮮和韓國,也有姓水的。在日本,也有姓土的。滿、壯、苗、蒙古、彝、瑤、回、侗、黎、景頗、基諾、阿昌等二十多個民族中也有雷姓。雷姓,源於姜姓,炎帝後裔方雷氏的後人,以雷為姓。另有,黃帝大臣雷公的後人,以雷為姓。雷姓分布很廣,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陝西、湖北、貴州、河南。在臺灣,雷姓排名第116位。東南亞、歐美等地也有雷姓分布。在日本、朝鮮和韓國,也有姓雷的。
  • 安徽十大姓氏排名名單
    江蘇姓氏排名和河南姓氏排名第一的都是王姓,而與其相鄰的安徽省第一大姓也是王姓,共有538萬人,佔據安徽省總人口的8.68%,比王姓人口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還要高。除此之王,李姓、張姓、劉姓等中國大姓也進入了安徽十大姓氏排名之中,人口數量均在百萬以上。下面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
  • 日本最奇葩的3個姓氏,翻譯過來太尷尬,網友:太搞笑了
    中國的姓氏文化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最初的起源是基於「天道」對祖先和圖騰所產生的崇拜,後來逐漸的演化成了一個家族和血緣關係傳承的標誌,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兩萬多種姓氏,隨著時間流逝很多姓氏也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國家的姓氏就要多得多了,姓氏的數量超過了十萬。
  • 日本姓氏怎麼來的?網上段子是真的,中國很多姓氏也是如此
    單看這些日本姓氏的漢字意思,會讓人覺得很有規律,在漢語中大多指代某個地方。網絡上有個嘲笑日本姓氏的段子,認為這些日本姓氏實則來自於其母所孕之地,讓人捧腹。這種段子雖說有調侃之意,但也不能說毫無根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很多日本姓氏的來源當真比你想像的更隨意。
  • 日本人五花八門的姓氏是如何做到的
    中國很早就打破姓氏之貴賤,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歷來嚴種姓之別,因此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所謂的「苗字」就是擁有姓名權,日語詞彙「苗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而「帶刀」就是眾所周知的日本武士「佩戴雙刀」的特權(喪失武士身份的浪人只能帶一把長刀,地痞流氓有時也帶一把刀)。明治維新以前的一般日本老百姓如農民從來無姓,也無名,縱然有名也是「諢名」一類的東西,或僅以兄弟排行相稱,如太郎、二郎、三郎,一男、二男、三男,等等。
  • 為何日本天皇沒姓氏?盤點日本十大貴族姓氏
    在日本,姓氏也是分貴族和平民的,尤其是日本江戶時代,姓氏往往是貴族的象徵,而平民一般只有名,這種現象直到1875年才得以改變。不過之後,日本的姓氏眾多,全國各種各樣的姓氏加起來超過十三萬,比如山田、山川等都是日本姓氏。然而,日本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也沒有戶籍。
  • 五花八門的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所謂的「苗字」就是擁有姓名權,日語詞彙「苗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而「帶刀」就是眾所周知的日本武士「佩戴雙刀」的特權(喪失武士身份的浪人只能帶一把長刀,地痞流氓有時也帶一把刀而無人敢過問)。
  • 文化山西:人口最多十大姓氏一半起源山西
    而這十三億七千萬人中,僅僅人口排名前十的姓氏,就佔據了44.1%,合計有6.55億人左右。不信你自己看:中國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1、李姓-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2、王姓 -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 鄭姓的歷史起源:鄭國滅亡後遺民以國名作為姓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鄭」,先點上面藍字鄭氏全球群,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滎陽鄭氏曾經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輝煌顯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中,名列四大姓氏「最高門」。清朝以前,四川鄭姓人口較少,名人也不多。湖廣填四川期間,外省大量鄭姓人遷入四川,使得四川的鄭姓人口急劇增加。如今,全國鄭姓總人口有1200多萬,四川有90多萬,是全國鄭姓第五大省份。戰國時,鄭國被韓國滅掉,鄭國遺民以國為姓,散遷到河南、山東、安徽等地,有的開始進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