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降溫了,降溫的時候就特別想吃一些熱乎的東西,煮牛雜肯定就是我覺得最合適的選擇,在廣州有這麼一家車仔牛雜,已經做了30年了,簡陋到只有一輛小推車,卻引得無數人排隊,不少人說這位大叔造就了廣州的美食傳奇,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在廣州街頭尋找一下這位傳說吧。
據說這位大叔經常會在建設三馬路這邊支起一個攤位,果然我們就在附近找到了大叔,大叔當時正在煮牛雜,攪拌的過程當中,我們聞到了非常濃烈的牛雜味道,而且一點腥臭味位都沒有,牛仔的香味也特別的濃鬱,跟我們平時吃的牛雜完全不一樣,當時我走到路邊的時候,發現很多小學生都在旁邊排隊,我們都知道在廣州有這麼一句老話,跟著師奶排隊,絕對能吃到好吃的,那麼跟著小學生應該也能夠找尋找廣州最純真的美味吧。
我也看到大叔的攤位雖然簡陋,收拾得還挺乾淨的,鐵鍋也是被擦得乾乾淨淨,桌子上面也是一點油汙都沒有,可以看得出這位大叔是比較愛衛生的,在等待牛雜的過程當中,我一直看到大叔在攪拌牛雜,散發出陣陣的香味,引得我口水都出來了,等前面的小朋友都買完了就輪到我了。
這一鍋挺大的,但是裡面的東西並沒有我想像中的豐富,主要是牛小腸,牛肺,牛蒡,麵筋和蘿蔔這5樣,這位老闆說別看牛雜這種東西做起來簡單,但是不同的內臟搭配起來味道不一樣,這5種搭配起來味道最清新,而且也不會有怪味,如果說再往裡面加其他的東西,看起來豐富,但是吃起來口感卻完全不一樣。
而我在吃這份牛雜的時候,確實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味道,首先他的內臟味道沒有那麼的突出,我在其他地方吃牛雜的時候,每次第一口都特別的衝,但是他們家的牛雜味道還挺清新的,主要是因為有麵筋和蘿蔔把內臟的味道吸進去了,所以我們吃的時候內臟的味道就會小很多,而且因為它煮的時間特別長,所以牛小腸和牛蒡吃起來特別勁道,軟軟糯糯,QQ彈彈,特別的入味。
撈出來以後直接剪成小塊兒,再加上旁邊特製的醬料,就可以端到攤位上面吃,牛雜這個東西因人而異,喜歡的人覺得特別的香,不喜歡的人覺得難以下咽,那麼你是喜歡吃牛雜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