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條真正的起跑線
12月中旬,記者來到位於運城市核心城區鳳凰北路47號的山西省示範幼兒園——運城市鹽湖區實驗幼兒園採訪,天氣嚴寒,這裡卻充滿著生機與活力、暖意融融。
那些觸動內心的小習慣小舉動
在幼兒園大門口,記者遇到了小南同學一家三口。小南今年5歲,是鹽湖區實驗幼兒園豆豆五班的學生。見到記者,孩子立即聲音洪亮地問好。
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交給老師後,家長欣慰地和記者聊起孩子上幼兒園後的變化。
「孩子學會《疊衣歌》後,每天回到家,只要看到有衣服隨意放著,就會一件件疊起來,擺放整齊;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要把自己的衣服整整齊齊疊好放在床頭。」爸爸南迎旗在外地工作,一周左右才能回來休息兩天,他對小南的這些變化非常驚喜,「說句老實話,我都不會疊衣服,得向孩子學習。」
爸爸話音剛落,小南的媽媽雷女士迫不及待接上話茬:「一個周六,早上我帶孩子去人民公園遊玩。去的路上,路過一個居民大院門口,突然從門內傳出來幾聲狗叫,把我嚇了一跳。我說:『哎呀,把媽媽嚇壞了!』孩子馬上說:『媽媽,不用怕,有我保護你!』平時在家,看我忙得沒洗碗,孩子還會主動挽起袖子,要求『幫媽媽洗碗』;每天早上出門時,我和孩子一起穿鞋,孩子還會彎下腰說:『媽媽,我來幫你繫鞋帶。』」講述孩子這幾個細小的事情時,雷女士有點哽咽,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另一位小朋友的媽媽黃女士也很感慨孩子的成長,她說:「昨天我帶孩子去一家文化用品超市購物,結完帳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鄭重地向女營業員鞠躬,並說『阿姨辛苦了!』對方十分感動,說從來沒有人給她鞠過躬、問候過。孩子的行動也讓我感動。」
幾位家長感嘆:平時紅燈停、綠燈行,不要踩井蓋,按序排隊不插隊等行為小細節,孩子們做得比大人還好,「有時孩子們都成了家長的老師。」
從師到生流淌著的幸福、快樂及美德
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快樂幸福緣於老師的快樂幸福。在鹽湖區實驗幼兒園,如涓涓細流般的快樂、幸福,在師生之間22年如一日地傳遞著。
「1998年幼師畢業,我就走進了這所當時剛成立的幼兒園。於我,幼兒園就像是一起長大的人生摯友,又像是擋風避雨的心靈港灣,更像是包容溫暖的家。」副園長楊京輝滿含深情地說。
張曉娜已在幼兒園工作17年。「每天在幼兒園,看著沙水區孩子們充滿創意的想像,挑戰區孩子們一往向前的勇敢,巴學園孩子們充滿童趣的過家家遊戲,果樹園孩子們感受果實收穫的喜悅……這一幅幅美妙的畫面,讓人如此感動,如此嚮往,如此幸福。」
王茹是2017年9月入職的新老師,她對幼兒園「打開大門辦教育」的理念與特色讚不絕口。「園領導堅持『走出去、請進來』,請各地名師和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走進來,開闊老師們的視野,豐富孩子們的經驗;讓老師們走出校門,學習先進理念,僅兩三年時間,我就去過南京、西安、太原等地學習和參觀,周邊去的就更多了。」
幼兒園更像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除了關注專業發展,園長李豔麗更關注老師們的身心狀況甚至其父母的健康。她會利用假期對老師進行健康管理,分享營養膳食;幫助老師制定學期計劃——讀幾本書、為父母做哪些事、理財計劃等,努力讓每一位老師都成為有學識、有修養、懂感恩、有規劃的人;會在重陽節挨家挨戶給每位老師的父母送去羊絨圍巾,還會在春節要求孩子對家長行中國傳統禮儀——跪拜禮,與老師們一起身體力行著行孝、感恩等美德。
用一次次經歷
為孩子一生奠定堅實基礎
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孝、和、禮、真」;遵循全球最新幼兒教育方式,形成以走班制、走餐制、走場式和幼兒創客空間的「3走1創」行走教育體系;舉辦多樣化遊戲活動,還原幼兒社會生活;對以往「重教育、輕遊戲」的區域活動進行改革,每天保證充足的自由遊戲時間……李豔麗曾擔任小學校長多年,從2002年開始一直擔任鹽湖區實驗幼兒園園長,她有著明確又堅定的辦園理念。
幼兒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養成時期,著眼於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鹽湖區實驗幼兒園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幼兒「情、知、意、行」能力。他們以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論為依據,推出了「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大社會」「幼兒園親子活動」「習禮習勞」等主題式實踐體驗性活動、園本特色課程。
李豔麗介紹說,老師們會帶著孩子走進田野,觀梨花、種茄子、摘棉花、掰玉米,讓孩子親近自然,感受一年四季的輪迴;結合各種節日,開展了植樹節「親親小樹」、五一節「參觀銀行超市郵局」、三八節「happy mami—化裝舞會、母親節「我做雞護蛋」、重陽節「走進敬老院」、六一兒童節「我的節日我作主」「小鬼當家」等活動;還帶領孩子們走進當地南風工業園,觀看肥皂和洗潔精的製作過程;走進漂浮浴場,親自體驗運城死海的神奇……
「讓孩子們『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遊戲習慣、運動習慣、學習習慣、禮儀習慣和安全防範習慣,為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李豔麗來說,這才是目的。
「我們所有的設備、設施都沒有把堅硬的邊角進行軟包裹。我堅信,沒有豐富經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是難以大有作為的。磕磕碰碰細小的經歷都不讓孩子們體驗,將來他們怎樣應對人生各種艱難困苦的磨礪?!」李豔麗的話擲地有聲。
下載「七彩鹽湖」APP
原標題:《《山西日報》刊發丨給孩子一條真正的起跑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