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那不會哭的怎麼辦呢?

2020-10-11 月野兔紙

家中三姐妹,我排第三,卻是家人們眼中最懂事的一個。

從小到大,不管走到哪裡,大家對我的評價都是:懂事、聽話。因為我很少有反駁長輩意見的時候,或者說是從來沒有,幾乎都是他們說什麼,我做什麼,從不反駁,從不說「不」。以此,換來了「懂事」這樣的讚美。

那時候我還不懂什麼叫做討好,直到長大了,才猛然發現,原來我自己以前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呀。

可惜細細想來,我的懂事和討好,好像並沒有換來我想要的東西。因為我懂事,所以哪怕許久未歸,他們也不會擔心;因為懂事,所以我得把所有的家務都承包了,從洗衣到做飯;因為懂事,我不能擁有一件新衣服,一雙新鞋子,哪怕身上的都已經破了;因為懂事,我只能看著表妹吃芒果,還得裝作自己不會吃。

我天真的以為,只要我懂事,不吵不鬧,就會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寵愛,但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為過於懂事,才成為了最被忽略的那一個,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你永遠都是個懂事的孩子,懂得謙讓,懂得理解。因此,在我心裡一直都不覺得「懂事」是個褒義詞。

小時候努力的在扮演懂事的角色,想要換取一點點的糖吃,但是直到我長大才知道,原來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呀。不過想想也確實如此。

我二姐就特別會哭。但凡有什麼想要的東西,總是哭哭鬧鬧的找爺爺奶奶,加之她身體比較弱,所以只要她想要的東西就沒有得不到的。有時候明明是我的新裙子,但因為她的一句喜歡,一聲哭鬧就成了她的囊中之物,著實讓我羨慕了很久。

我長這麼大,最羨慕兩種女人:一種是超級能幹的女強人,各方面都很強大,完全不care別人看法的;還有一種就是嬌滴滴特別會撒嬌的,誰看了都會想要把她寵成小公主。可惜我這輩子好像和這兩種都無緣了,既不能成為個女強人,也不能當個嬌滴滴被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我每次看到或聽到關於父母偏心的故事時,我都特別能夠感同身受,特別心疼那個不會哭的孩子。

在我的認知裡,懂事是知事明理,是一種很好的表現,而哭鬧卻是與之完全相反的東西。但是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這兩種表現卻總能調換一個位置,懂事的反而不如哭鬧的招人疼。因為哭鬧了就會有人去哄,可能是出於哭鬧煩人或是其他,人們總是會去哄哭鬧的一個。而不哭不鬧的卻往往無人問津,因為他即沒哭,也沒鬧,說明沒什麼問題,不需要去哄。

久而久之,會哭的孩子更會哭了,而懂事的孩子更懂事了。

其實細想來,「會哭」的孩子真的就是無腦的大哭大鬧嗎?也不是吧,他們只是很懂得利用「哭」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像是撒嬌一樣,總是讓人想要多心疼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

我只是更加心疼不「會哭」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光芒更多都被「會哭」的掩蓋了,明明他們也是很值得寵愛的。

但心疼歸心疼,若是讓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當個「會哭」的,這樣沒準我也能當個被人心疼的小公主,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什麼事情都是在自己扛,連哭泣都得躲在被子裡悄悄的哭。還是有糖吃,比較好。

相關焦點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怎麼樣才是會哭呢
    張雨綺霸氣教學:公司去解決,它敢接這個單,它就要負這個責,說句最簡單的,就不賠錢,那是一個公司去完成的事。但是如果說一個公司,一直不去嘗試這個東西的話,這個公司可能對你了解還不是很透徹,你沒有很想要。張雨綺隨後語重心長的說了一段:「以你的才能來說,如果你敢去要更多的東西,我覺得你會走得比今天還要好」!
  • 會哭的小留學生家長們有糖吃!
    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來形容留英的小留學生家長那是再適合不過了經過某些小留學生家長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之後呢種花家終於開始啟動包機接這些還流著華夏血液的未來小英國公民回國這可把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高興壞了認為自己沒有白哭白鬧白上吊甚至有些小留學生家長呢想要通過關係將孩子從集中隔離點
  • 明星|是不會哭的孩子?張含韻:我自己就可以給自己發糖吃
    此前,張含韻還評價孟佳說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孟佳是那種不會哭的孩子 "。其實,在很多人眼裡,張含韻也是那個 " 不會哭的孩子 ",而她卻早已淡然,覺得 " 工作早 " 的自己,如今自己就可以給自己發糖吃。
  • 在這個實力至上的時代,有糖吃的不再是會哭的孩子了
    我們身邊都會有這類人,他們很優秀,仿佛本該如此,但是卻沒人看到他們的背後的努力與堅強。張含韻對孟佳的點評,觸動到了我。孟佳默默接受著他人對自己的批評與建議,即使她也很沮喪,她也要告訴自己要堅強,脆弱會讓自己一蹶不振,所以要時刻披上盔甲,面對隨時會來臨的戰鬥。
  • 不懂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
    聽到這句話我怔住了,從小到大都懂事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違背大人心裡想法的事情後大人們就認為這個孩子變壞了,就忘記了他之前的所有懂事。然而,之前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懂事」後就變成了他們眼中的好孩子不懂事會哭的孩子總會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呢?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糖」只是暫時的,責任心的缺失代價是長期的
    但是看到家長在身邊了就趴在地上大聲痛哭,然後家長以為孩子摔疼了,便馬上過去抱起來安慰,有的父母為了補償他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畢竟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孩子年幼摔倒受傷是常有的事,他們經常會示弱獲取好處。當他們在遇到挫折時往往認識不到自身的責任,把錯誤都歸集在了他人身上。這種心理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也逐漸演變成「受害者心態」。
  • 為什麼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會假哭,好處不止這一點
    家長們可不要覺得這種欺騙的行為不好,事實上,這可能預示著寶寶更聰明呢!1. 會假哭的寶寶有自我意識寶寶學會了假哭,就說明他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有了自己的想法,並通過哭來達成,這是他們成長的重要標誌。會假哭的寶寶智商高寶寶假哭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從而採取的方法;而且寶寶假哭也是有技巧的,先哭一下,看看家長的反應,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哭。這說明了寶寶已經學會了想辦法實現目標,還懂得分辨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效,可以說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不錯,智商比不會假哭的孩子更高哦。
  • 孩子有起床氣怎麼辦?可以哭很久
    有媽媽問我:孩子有起床氣怎麼辦,可以哭很久。孩子情況描述:晚上8:30上床,睡前講繪本30-50分鐘,關燈後她抹黑玩很久,10點睡著。上學時要趕7:20的校車,不肯起床,鬧騰,沒有辦法一邊睡覺一邊送進校車。
  • 職場也講究「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有句話叫做「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把工作做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學會那些在工作之外的功夫。趙倩最初進入公司的時候,只是一個小會計。她勤懇的工作,靠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從來沒有出過差錯。但是趙倩卻一直沒有得到升遷。在職工們的聚會上,老闆甚至都記不起有她這樣一位員工。像這樣的情況下,又怎麼能得到升遷呢?
  • 受不了孩子總是哭,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唉,我就看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我就很討厭孩子哭,能不能寫一篇孩子鬧情緒的文章呢,我現在真是你寫一篇看一篇,想著我家孩子在小點就好了!唉!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會作的女生有人疼
    從小我們就明白一個道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格外懂事的那個從來不會得到偏愛,因為太懂事,太讓大人放心,所以也被忽視得太多。 戀愛關係也是如此: 一個女生太懂事,太會理解對方,害怕對方不高興,拼命地壓抑著自己的個性和脾氣,該發脾氣的時候不發,該有的底線也會因為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女孩容易被忽略,餘生願有人寵你的任性
    偶爾待著小張吃一次飯,小張就會開心一整天,真是個知足的小姑涼。可能就是小張脾氣太好,懂事,就讓她對象覺得小張不是特別地重要。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女孩容易被忽略。最後知道她辭職的原因是在這個公司,有比較高的工資,想攢錢。現在錢也攢夠了,自然而然就離開了。一個女孩子懂事,永遠不知道那個女孩一個人扛過了多少生活的麻煩,因為她知道任性沒用,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女孩子就會對你有讓步,他也不對任何人抱有希望,他有的只是不停地讓自己努力,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 孩子哭了能不能馬上抱?會不會因此寵壞孩子?
    新手父母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寶寶,面對孩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和擔心。我家寶寶剛出生那段時間,我也曾糾結,孩子哭了到底能不能馬上抱,如果馬上就抱了,會不會養成孩子遇到事情就會哭的習慣?先說我的答案,要抱,不會。面對一歲以內的孩子,第一步就是要毫無保留地接受孩子的各種暗示和要求,不必擔心是否會寵壞了他或是否會被他牽著鼻子走。不少父母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哭聲免疫法,令人遺憾的是居然還有不少人在學在用,並因此釀成悲劇。
  • 多少家長說過:「不準哭」!但允許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同時也會傳出幾句:寶寶別哭,別害怕,不痛不痛~寶寶你是男生,要堅強,不哭了哈……看看媽媽手裡的糖?不哭就給你哦~家長們多半會說是為了孩子,覺得哭是一種不好的情緒,笑才是,希望孩子能儘快擺脫壞情緒。但哭和笑一樣都是情緒,哪兒有好與不好之分?「壞情緒」只是大人為情緒打上的標籤而已
  • 為什麼孩子去幼兒園大哭,而上小學卻很少哭呢?
    早上送完孩子回來,路過幼兒園,門口一個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我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去幼兒園。老師抱著孩子,家長站在門口捨不得走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哭,到底是什麼呢?當孩子開始上小學的時候,卻沒有幾個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哭,這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 孩子遇到事情一直哭怎麼辦?
    「孩子遇到事情一直哭怎麼辦?」幾乎是歪歪兔育兒老師們每天都能遇到的問題。每天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抱著我的腿哇哇哭,怎麼辦啊?孩子每天去上幼兒園,都要哭半天,怎麼辦啊?給他網上買了玩具,非要讓當天就送來,送不來他就一直哭鬧,怎麼辦啊?這樣的問題不勝枚舉。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聽到一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哭,是人的天性。人剛出生時,不會說話,不舒服了、餓了、尿了,只能通過哭來表達,用哭來吸引大人。當嬰兒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於是生存的本能會讓嬰兒一不舒服就會用哭來表達 。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鄭爽鬧情緒,張新成和陳哲遠想辦法哄她開心
    很多年前,周迅的那部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播出之後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其實不光是女生,在為人處事的時候,需要適當的有一些小脾氣,所有的人都應該如此。在這一點上,鄭爽就做得非常好,爽姐時而堅強時而又讓人想要保護。
  • 「哭哭哭就知道哭,不準哭」,孩子哭泣時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
    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家長選擇指責呢?家長這種行為並非故意,科學表明孩子的哭聲會使父母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面對這種情況,三點心得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排解方式。父母:「下次可以直接告訴爸爸,你知道危險,下次會小心些。」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受自己是被理解的,是被接納的,孩子自然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情緒較勁。
  • 孩子三個月不會吃、不會哭,沒想到……「千萬人」有罕見病!
    林先生:女兒21歲,患有小胖威利症候群「孩子長到三個月,還是不會吃,不會哭」我是浙江小胖威利症候群關愛中心的負責人,也是患兒父親。首先介紹一下什麼是小胖威利症候群。97年孩子出生時,不會哭,不會吃,三天後送到溫州兒童醫院搶救,當時醫院診斷為腦癱,建議我放棄,其實現在我知道當時是呼吸睡眠障礙。孩子住院28天做高壓氧艙,出院後,臉色蒼白,體重從出生時的6.5斤降到4斤,一直到三個月還是不會吃,不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