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

2020-10-10 秋風白茶

「我記得你以前很懂事的,怎麼現在這樣不聽話」,這是在我做了一件違背家裡人意願的事情之後,他們說的。

聽到這句話我怔住了,從小到大都懂事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違背大人心裡想法的事情後大人們就認為這個孩子變壞了,就忘記了他之前的所有懂事。然而,之前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懂事」後就變成了他們眼中的好孩子不懂事會哭的孩子總會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呢?

從小學到大學,我一直是家人、親戚、村裡人眼中的懂事孩子,只是因為我學會去看大人的眼色,在所有的時候都儘量做到不吵不鬧,想要的東西也不去開口要罷了。

懂事的孩子也許會得到讚揚和小快樂,但是他們失去了自由,並且在一次不懂事之後,就會被大人們拉入「黑名單」。

不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靈動活潑的,大人們雖然嘴裡嫌棄,但事實上他們是很討喜的。

大多數懂事的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他們不會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渴求,但卻會去考慮別人的需求,所以他們很好但卻總是會被忽視。

當你有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時,父母其實不該再繼續沾沾自喜的認為這個孩子有多麼讓自己省心,要知道貪玩愛鬧是孩子的本性,不要為了圖省心而讓孩子一直壓制著自己的渴求。

當然,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懂事的你們」偶爾也可以不懂事一次。

你可以考慮別人的需求,但也別一味的讓自己委屈。你可以懂事但也要學會帶著一些鋒芒,這樣才不會總是被人忽視,才會有人發現並珍惜你的懂事!

相關焦點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女孩容易被忽略,餘生願有人寵你的任性
    01懂事的女孩容易被忽略朋友小張和他男朋友同居,小張是一個很乾淨,溫柔的女生,她會做很多的美食,休息的時候會收拾衛生,洗衣服,工作認真,下班回家會給男朋友做飯,洗碗,男朋友幾乎也沒有給小張節日的儀式感,到了小張的生日,男朋友不記得,也沒有禮物,小張的朋友都不知道小張還堅持著這段感情幹嘛?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那不會哭的怎麼辦呢?
    家中三姐妹,我排第三,卻是家人們眼中最懂事的一個。從小到大,不管走到哪裡,大家對我的評價都是:懂事、聽話。因為我很少有反駁長輩意見的時候,或者說是從來沒有,幾乎都是他們說什麼,我做什麼,從不反駁,從不說「不」。以此,換來了「懂事」這樣的讚美。
  • 為什麼愛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懂事的孩子將來越沒出息,有幾點原因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沒人疼,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孩子們哭著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了,讓家長知道他們想要幹什麼,家長就會為了不讓他哭而滿足他,再看懂事的孩子,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在外人看來,孩子確實聽話懂事,但是這種性格,對於孩子長大以後的影響是很大的,具體會有什麼影響呢?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多子女的家庭,大多存在「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沒糖吃」的情況。「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顆糖給得不恰當,小心變成「毒」會哭的孩子大多都是自私的,因為他們只想到自己需要什麼,然後通過一些小聰明去獲取。作為家庭的一份子,他從來不會顧及那個懂事孩子的感受。甚至在他們的認知觀裡,懂事的孩子這樣做是應該的。
  • 懂事的孩子並不快樂,只要有一次「不懂事」,就會被念叨一輩子
    」,結果霖霖回道「可不嘛,懂事的孩子才有糖吃」,對於這個結論蘭媽認為可解也可不解!當有一個孩子不鬧、有一個孩子非常鬧騰時,我們又是否真的能做到把糖給不鬧的那個懂事小孩?相信很多人都選擇給鬧騰厲害的那個孩子,為什麼呢?因為給了糖就可以止哭嘛,最重要的是父母還單方面地認為懂事的那個孩子聽話可以理解,所以把糖分給不懂事的那個孩子時往往還表現得理所當然。
  • 孩子:我很懂事,但我並不快樂
    德善雖然說「不用管我」,可是她也愛吃荷包蛋,愛吃雞腿,可那麼懂事的德善,卻只能在東西不能同時滿足三個孩子的時候,選擇了醃豆子和雞翅。孩子只能表示,我很懂事,但是我並不快樂。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因為在生活中的確是這樣的。
  •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會作的女生有人疼
    從小我們就明白一個道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格外懂事的那個從來不會得到偏愛,因為太懂事,太讓大人放心,所以也被忽視得太多。 戀愛關係也是如此: 一個女生太懂事,太會理解對方,害怕對方不高興,拼命地壓抑著自己的個性和脾氣,該發脾氣的時候不發,該有的底線也會因為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
  • 不想讓孩子像「賀子秋」一樣懂事!不要再誇獎孩子懂事了!
    我想大聲說,不要把懂事當做誇獎!你不知道被誇獎的人有多絕望!,我一顆也捨不得吃興奮的把五顆糖全部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心理想著他們會如何誇獎我,會更喜歡我,我開心極了。所以從小到大我的標籤就是懂事,會照顧爺爺奶奶,會讓著弟弟,我幾乎沒有和弟弟爭過什麼東西。我一直懂事著,一直絕望著,討好著所有人,以期望被人喜歡。那種全家只有奶奶知道我有喜歡吃的東西,其它人都說我不挑嘴的。幸好我有很好的爺爺奶奶!
  • 孩子,其實你不需要太「懂事」
    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01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看過一個故事。在父親眼裡,兒子總是不聽話,經常會提出一些無釐頭的要求,而女兒卻非常懂事。有一個小女孩,第一天送幼兒園時沒有哭,看見別的小朋友哭,她還主動安慰。媽媽為女兒的懂事感到非常欣慰。可是,沒過多久,老師卻把媽媽找來談話:「我從教二十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不哭也不鬧,這麼會看臉色,會討好人。」「小小的年紀,這樣太辛苦了,壓力會很大的,對今後的成長可不利。」
  • 為什麼越懂事的人越沒人心疼,而會哭的孩子往往有奶吃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和老師告訴我們要乖,要懂事,大人都喜歡懂事的孩子,你看那誰誰誰,一點都不懂事,也不知道體諒大人,結果誰都不喜歡她,看她以後怎麼辦哦!於是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裡,將懂事這一要求當作聖旨,絕對要遵從,一定不能做父母和老師不喜歡的孩子,慢慢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任何事都第一時間想到別人會怎麼看自己,從而習慣了隱藏自己的需求。
  • 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久而久之,這樣的模式逐漸被內化,當不好的事情發生,孩子會第一時間無條件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會不自覺地因恐懼而內疚,進而變得順從。「你可知道對我做過什麼最殘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三、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沒糖吃阿德勒曾說:「人是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這樣才可以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真正的幸福。」
  • 鄭爽說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快樂:懂事孩子背後,都站著不懂事的父母
    在媽媽期待中生活的鄭爽,就變得越來越懂事,她主動「照顧」著媽媽的感受,也是為了完成母親的期待。鄭爽在一檔節目裡也說過:「我媽媽從小就告訴我,大聲哭很招人煩,你哭可以,但不要影響到別人。所以我一般哭,都自己憋著哭」。所以,鄭爽一直都很羨慕「能大聲哭的人」。
  • 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
    習慣性地打開評論頁,看到一條熱門留言: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鬥雲來了!」
  •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心情難以附加,我無法形容,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就是覺得很委屈,會不由自主想到自己,都說愛哭的孩子有糖吃,難道懂事的孩子就應該承受這些嗎?懂事的孩子因為一件事委屈的哭了,反而被指責你不懂事,看來懂事兒,才是真真切切的貶義詞!
  • 妹妹打針要換衣服哥哥被迫穿裙子:太懂事的孩子沒糖吃
    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鬥雲來了!」男孩如願以償,得到了心愛的棉花糖,如果忍住不說,就是另一種結局了。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沒人疼一點沒錯。
  • 妹妹打針要換衣服哥哥被迫穿裙子:太懂事的孩子沒糖吃
    懂事的孩子,真的快樂嗎?在網上看了一個小故事,感慨良多。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鬥雲來了!」男孩如願以償,得到了心愛的棉花糖,如果忍住不說,就是另一種結局了。愛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沒人疼一點沒錯。
  • 在這個實力至上的時代,有糖吃的不再是會哭的孩子了
    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如果有所進步,就會讓大家覺得他很努力;如果退步或者沒有變化,大家會覺得這是正常現象。成績較好的同學如果沒有進步,大家會覺得他還不夠努力,如果進步了,才是正常現象,如果退步了,則是萬萬不可以發生的事情。
  • 別說孩子小就不懂事,孩子懂事起來,大人自愧不如
    說孩子小不懂事的人,要麼是沒見過懂事的孩子,要麼是沒擔當的父母推卸責任。真正懂事的孩子,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所謂懂事的大人淚奔。記者在採訪小女孩的說:「累不累?」小女孩說:「不累,要衝快一點,不然爸爸會被投訴,我很愛爸爸,爸爸賺錢很辛苦,希望他騎車的時候不用看手機。」生活雖苦,有你夠甜。小女孩穿著粉色的裙子,戴著粉色的頭盔。
  • 懂事的孩子背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這句話說得很對,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招人疼。別人家的孩子,實際上只是個傀儡罷了以前聽到過這樣一個祝福:祝福每一位媽媽的兒女都乖巧順從、懂事聽話!可是,這樣的「祝福」,你真的接受嗎?的確,這樣的孩子不會讓父母很操心,不用讓父母勞神費力,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寫作業,不需要父母大呼小叫地輔導;他們會主動幫忙承擔起一部分家務,因為擔心父母上班太累;他們總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不管自己多麼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