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將成立大運河文化帶 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
8月15日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獲悉,依託常州工學院,常州市將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和常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 該研究院是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依託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成立的省級重點高端智庫,是繼蘇州、揚州、淮安、徐州四家分院成立之後的第五家分院,將為高質量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提供「常州智慧」。 該研究院將是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基地和產學研協同平臺。
-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初冬的揚州,層林盡染,水碧天藍。城市南部,古運河三灣溼地公園,112.3米高的大運塔傍河眺江,雄姿巍然。動工於去年5月,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的大運河博物館,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巨型船隻造型、加以風帆元素的博物館,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停靠在岸邊。這是揚州在大運河文化帶揚州段建設中的精彩落筆。
-
大運河的生長「原點」,文化帶建設搞得怎麼樣
由此,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標誌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12月,《江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出爐,在全國率先構築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成立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省直17個責任部門和11個運河相關設區市齊抓共管;編制出臺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編纂出版全國首部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設立全國首隻
-
河南省4家博物館加入大運河博物館「朋友圈」!「大運河博物館聯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郭歌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博物館體系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1月14日,全國32家博物館在南京共同成立「大運河博物館聯盟」,並籤署聯盟《協同發展協議》。
-
請跟隨記者的腳步,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新故事
記者 王鵬 孔茜揚州是個好地方,它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作為「運河長子」「原點城市」「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認真貫徹「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擔當。請跟隨本報記者的足跡,聽聽發生在揚州大地上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故事。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今日成立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今日成立 中國常州網訊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今天(20日)在常州工學院舉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院長、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和市長丁純為常州分院揭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濤出席並講話。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在主論壇暨開幕式現場,主辦方設置了「鑑古藏今 共建共享千年運河」系列主題展,包括京杭大運河圖片圖書展、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重返北京展、「通衢之州 水陸都會」檔案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展、「千年運河 歷久彌新—中國大運河文化帶手機影像大賽」優秀作品展、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成果展,從過去到現在,展示了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內涵。
-
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舉行
12月16日,「建設最精彩一段大運河」——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在美麗的蘇州大運河畔召開。各界來賓圍繞蘇州段大運河文化帶的規劃、水生態保護、文旅融合、品牌傳播等多維度,集思廣益,獻言獻策,共議大運河的建設與保護,共商生態大運河文化帶打造與復興。
-
江蘇用系統性思維引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打造最美麗最精彩最...
2018年6月,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議暨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這樣闡釋江蘇的使命擔當; 江蘇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南北790公裡,滋養了千年繁華富庶,塑造了「吳韻漢風」「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今天運河沿線仍然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
-
大運河城市全媒體聯盟成立 共話運河文旅消費發展
5月5日,在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揚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上,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率先拉開本次活動論壇版塊的序幕。論壇以「促進文化旅遊消費與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旨在高質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務實行動,為大運河沿線城市發展提供有益借鑑,為提高大運河顯示度知名度注入強勁力量。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四大戰略」相互融通
6月6日,由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秘書處主辦,北京物資學院大運河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成立一周年成果發布暨大運河智庫觀察家觀察員60人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運河智庫60人論壇總召集人、北京物資學院校長王文舉教授出席當天的會議並致歡迎辭表示,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物流大動脈,凝聚著中華民族與自然鬥爭和共處的中國智慧,彰顯著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世界公認的文化符號和人類共同守護的文化財富。「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是中國大運河流域第一家新型智庫聯盟。」
-
擦亮金名片:八省市如何謀劃大運河文化帶?
緊隨其後,沿線8省也將發展規劃聚焦在了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上。 同時,北京也開始著手建設以大運河為軸線的「一河、兩道、三區」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 「一河」即以大運河北京段為軸線,組織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建設大運河文化帶。 「兩道」即全線濱河綠道和重點遊船通航河道。
-
吳江平望跨界融合促大運河文化帶協同建設
新華網南京11月6日電(記者劉巍巍)2020中國·吳江運河文化旅遊節平望主題日活動6日在京杭大運河畔的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舉行,一系列跨界融合活動次第展開,詮釋運河小鎮「詩與遠方」,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協同建設。
-
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會成立
宿遷網訊(記者 張雲)7月22日下午,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會成立,這是宿遷市加強大運河文化研究、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標誌著宿遷大運河文化研究工作開始進入系統化、規範化的新階段。宿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正蘭出席成立大會並講話。
-
2020完美世界品牌合作會召開 開闢大運河「文旅+」新市場
11月15日,「文創思維 賦能未來」2020完美世界品牌合作會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會上,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進行了「文創思維賦能未來」完美世界大運河文化數字文創戰略發布,宣布將以文創化思維賦能大運河文化建設,攜手合作夥伴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寶貴遺產,推動大運河沿岸數字文旅「新基建」發展,打造大運河智慧文旅品牌IP,促進線上線下消費和應用場景加速融合,為國內文旅行業注入新動能。
-
共同保護,讓大運河歷史文化「經典永流傳」
江蘇省揚州市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古運河原點城市,也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以水路溝通江淮,不僅開啟了揚州建城之路,也開啟了大運河浩浩蕩蕩2500年的航程。
-
千年運河 百年水文丨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舉行
近日,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會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以「千年運河、百年水文」為主題,倡議並發起「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聯合京杭大運河沿線14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水文站共結聯盟,使百年水文站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講好水文故事、展望水文現代化,弘揚時代水利精神,煥發新的時代風採,共同打造一條流動的河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領導帶隊到江蘇省揚州中學交流合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玄芝)8月2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堯帶領學工處、揚州市區招生宣傳組一行,來到該校優質生源基地百年名校江蘇省揚州中學,向被錄取的新生發放錄取通知書,並舉行了學校師範生教育實踐基地籤約授牌儀式。
-
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文物將列清單分級保護
大運河文化帶文物將列清單分級保護 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成立,涉及26個部門7個區;年底將推出文化帶保護建設五年行動計劃 北京市將對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和歷史文物列出清單,分類分級保護,並把疏解整治與文化保護傳承結合起來,確定修復提升的內涵標準,規劃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產業帶。 近日,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舉行第一次會議,對工作提出上述要求。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組正在研究編制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五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