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日,記者走訪了西單商業街上的西單明珠大廈和新一代商城。相比於其他幾家商城的高人氣,建築年代較久的兩個小商品城,不僅購物環境和商品品質較差,人氣也不太旺,看得比買得多。專家表示,小商品城的業態已不適合如今的西單商圈。
「80元一件,不還價。」
「羽絨服,169元甩了。」
「抖音款,39元。」
……
你能想像,這樣的場景至今還存在於寸土寸金的西單商業街上麼?作為北京三大傳統金街之一,西單商業街擁有著5000餘萬人次的年客流量,是時尚達人們最愛打卡的地標之一。然而,就是這麼一條金街,卻也有著類似於曾經的動批的小商品城。
接連兩日,記者走訪了西單商業街上的西單明珠大廈和新一代商城。相比於其他幾家商城的高人氣,建築年代較久的兩個小商品城,不僅購物環境和商品品質較差,人氣也不太旺,看得比買得多。專家表示,小商品城的業態已不適合如今的西單商圈。
「西單明珠是出了名的學生購物天堂,這裡的商品很淘寶,從服裝鞋帽到文具飾品,女孩子喜歡的東西應有盡有,商品雖多,質量也是良莠不齊,購買的時候要好好檢查。另外,這裡的商品價格大都虛高很多,砍價是可以砍掉一半下去的。」
在手機上搜索西單明珠大廈,最先蹦出來的評價都說這裡是二環裡的「淘寶」店。從西單地鐵站裡出來,不往繁華的西單北大街走,而是沿著橫二條向北行,走上2分鐘,就能看到西單明珠大廈也叫高登大廈的南門。
反差很大,是明珠大廈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記者站在南門口往兩邊瞧,似乎這裡和緊鄰著的漢光百貨沒有太大區別,但人一走進去,分割排布的商戶和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立即把人帶進了批發市場的感覺之中。
記者從上到下走了一圈,一層售賣的主要是飾品、手機配件等,二、三層是衣服,四層以鞋類為主,五層還是衣服和箱包,六層和八層是餐飲區。而在每一層的扶梯邊,還設有一小塊休息區,供行人小憩。
「80元一件,不還價。」「羽絨服,169元甩了。」「抖音款,39元。」……在二層走上一圈,隨處可見類似的標牌,各個商戶叫賣的衣服,即便是應季的冬裝,價格也不超過300元。而在五層的箱包商戶,記者看到,一個標了CUCCI的假冒手包,商家賣價為150元。
「這裡剛剛做了改造,休息區都是新添的。」二層一家甩貨的商戶老闆告訴記者,儘管明珠大廈改造後購物環境比以前略有提升,但人氣仍然不旺,看的人多買的人少,「我的租約很快就要到期了,到期了就不續約了,市場不好做啊,現在誰還來這買小商品,都改淘寶了。」
從西單明珠大廈出來,隔街相望,就能看到新一代商城。和明珠大廈一樣,這裡也像是一個小商品城,集中了大量的服飾鞋帽、數碼產品、化妝品等商戶,且大部分商鋪的面積比較小。記者在商城的二層粗略數了一下,一排就林立有15家左右的小商販,且每一家賣的品類都相差無幾。不過,在較為暗淡的燈光之下,衣服的品相遠觀非常一般。
根據商城內的樓層指示,1層品類涉及飾品、眼鏡、化妝品、數碼產品等,2層為鞋類,3層、4層以服裝為主,5層是健身房,6層是動漫娛樂中心,7層是美食城,另外8-10層為一家KTV。
也許是硬體環境太差的原因,相較於西單明珠大廈,新一代商城裡的消費者更少,臨近傍晚下班的點,記者在這裡也看不到太多的人。在記者走訪時,商城裡的扶梯有1/3都處於停運的狀態,而隔兩層才有的老式洗手間內,也是環境糟糕。二層的老式洗手間裡,人走進去,一股煙味撲鼻而來,不到10個蹲坑,有四個的門已經損壞無法使用,還有幾個雖然能用卻無法上鎖,一位女士在記者面前走進去後看了一眼就轉身出去了。
全長1600餘米的西單商業街,自明清時期便是京城商賈雲集之地。根據統計,截至目前,西單商業街上營業面積在萬平米以上的大型零售企業就有13家,年客流量5000餘萬人次,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0多億元。
近幾年來,隨著多輪升級改造,西單商業街上已形成了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老佛爺百貨等知名商城,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卻也不乏像西單明珠大廈、新一代商城、華威大廈這樣的存量物業。這些老商業項目,由於年代較久、硬體局限,再加上市場模式的經營業態相對混亂,缺乏新的體驗式業態,導致人氣較為冷淡。
「老商業的自救式轉型,一直是西單商圈的一個關鍵問題。」商圈內的商家告訴記者,去年,華威大廈進行了轉型調整,引入小吃主題街區和「潮鋪街」,以吸引年輕客群的進入,效果相對不錯。西單文化廣場也正在改造,目標是打造成為長安街上唯一的大型綠地文化廣場和集購物、康體、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多元化商業地帶。但明珠大廈和新一代商城,至今仍沒找到很好的轉型模式。
今年將促進西單商圈的再升級
針對明珠大廈和新一代商城的改造升級問題,記者詢問了西長安街街道管委會和西城區商務委的相關負責人士,據其介紹,西城區也正對這兩個老的存量項目的改造升級進行調研和研究,以尋找成熟的解決方案。
西城區商務委在給記者的回覆中表示,根據《商務部辦公廳關於推動高品位步行街建設的通知》精神及北京市商務局部署要求,立足《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和區域功能定位,今年,西城區將進一步優化高品質商業資源,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促進西單商業街區國際化、智慧化提質升級,引導消費供給升級,推動商業高質量發展。
西單文化廣場將改造
減少9000平方米經營性建築面積;總體超過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告別大規模小商品業態,只保留咖啡茶點等輕食……一個又一個西單文化廣場改造理念將在未來兩年實現。屆時,遊客可以在逛西單的同時,感受十幾種樹木錯落有致,鳥兒棲息覓食的美景。
西單文化廣場改造項目部負責人孫慧根告訴記者,今年「十一」前後,將完成對廣場地面西南側和東北側近7000平方米的增綠改造,並且提前亮相。中部近4000平方米的城市森林和溝通地下一層的下沉廣場,將於明年「十一」與改造完畢的西單文化廣場一起展現在人們眼前。
為了給新的停車場騰地方,將地下三層和四層進行合併外,地下一層和二層的面積也由曾經的2萬多平方米縮減到1萬平方米以內。新停車場的車位數量將達到146個,解決廣場停車問題。
此外,西單文化廣場地下交通貫通也將在明年徹底竣工後實現。孫慧根介紹,目前,北京地鐵在西單站主要有1號線和4號線兩條地鐵線。此前修建時,1號線車站曾接入西單文化廣場地下,4號線雖然連接、但未開通。據了解,西單文化廣場改造後,1號線和4號線車站均將連通廣場的地下空間,方便兩條線路的換乘。
除了為地下停車場騰地之外,西單文化廣場經營性攤位面積將減少近一半。哪些業態不會出現在升級後的西單文化廣場呢?孫慧根表示,未來,西單文化廣場將不設需要生火的餐飲業態,取而代之的是以茶點、簡餐為主的輕食。由於升級後地下一層的部分區域被下沉廣場佔據,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經營空間,商場將引入以文創為主打的產品業態,同時加大對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非遺手工類項目的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