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音音節本位辨正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網
漢語語音音節本位辨正

2018年01月03日 11:08 來源:《東方論壇》 作者:史冠新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Distinguishing Syllable-based Units in Chinese Phonetics

  作 者:史冠新

  作者簡介:史冠新(1963-),男,山東淄博人,博士,青島大學漢語言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對外漢語和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山東 青島 266071)。

  原發信息:《東方論壇》(青島)2015年第20155期

  內容提要:「音節本位」的核心理念是:音節是漢語語音的基本單位,小於音節的語音單位在漢語中不能獨立;在拼音教學中,非音節不予示範,聲母不要呼讀,全部採用「直讀法」。

  Syllable-based units mean syllables are the basic units of Chinese phonetics.Sub-syllabic units cannot stand alone in Chinese; in teaching Chinese pinyin,non-syllables sh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and the direct reading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關 鍵 詞:漢語拼音/語音教學/音節本位/直讀  Chinese pinyin/phonetics teaching/syllable as the basic unit/direct reading

 

  一、問題的提出

  1.1 一個笑話引發的思考

  在山東省教育界廣泛流傳著一個關於漢語拼音教學的笑話:一位不會說普通話的農村語文教師教學生拼音時,把「麥」拼為mo-ai→mei,「白」拼為bo-ai→bei①,引起學生陣陣鬨笑,聽到這個故事的人也樂不可支。但一笑過後沒有人再追究其深層原因,最多解釋為某些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韻母為ai的字(如「白、百、掰、拍、麥、邁、脈」等)在山東省一些地區讀為ei韻母字,所以不會說普通話的語文教師想當然讀成了方音。但這背後的真正原因果真如此簡單嗎?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問題:這個語文教師雖然不會說普通話,但此時他並不是在說話,而是在教拼音,教拼音時明明是用普通話的讀音來拼的,怎麼會拼錯?

  那麼,發生這個現象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

  1.2 不自成音節韻母示範發音的尷尬

  

  我們又一次面臨同樣的問題:到底為什麼會發錯?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馬雲飛)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漢語語音音節?語音音節有什麼作用?
    音節是語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在連續的語流中能夠感到的最自然的語音單位。從聽覺上看,音節是最容易分辨的語音片段;從發音的角度看,發音器官的肌肉每緊張一次,就是一個音節,如發「飄 piao」時,發音器官的肌肉緊張一次,則為一個音節。
  • 我為什麼贊成「字本位」漢語觀 ——兼論組合漢語教學法
    我贊成字本位漢語觀,是出於我對字本位概念的下述理解:1.字本位就是「以『字』為基本結構單位」的意思。2.「字」(zi)包括漢語音節和漢字(Hanzi)。漢語音節是口頭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漢字是書面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把音節和漢字都叫做「字」,不是什麼新觀點,呂叔湘先生早就說過,「漢字、音節、語素形成三位一體的『字』。」
  • 漢語的語音特點是什麼?
    漢語的語音特點在世界語言之林中,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與英,法等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較,漢語語音有如下特點:(一)沒有輔音連綴的現象無論在一個音節的開頭或末尾絕少有幾個輔音連接在一起的現象,漢語 zh是一個輔音而非兩個輔音.而英語輔音連綴現象就比較普遍.
  • 馮勝利教授:趙元任的單音節神話與徐通鏘的字本位
    字本位的觀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對傳統漢字性質的一種挑戰。徐通鏘先生字本位的基本觀點「就是把『字』看成漢語的基本結構單位」(1994),並以此為基礎探索漢語的結構規律、演變規律、習得機制、學習規律和運用規律。(1)事實上,傳統觀點的漢字本質並不盡然。
  • 現代漢語——語音概述
    二、語音單位1、音節(1)定義:音節是語音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片斷。wǒ shì dà xué shēng (這句話中有幾個音節?)(2)結論:一般來說在漢語中一個漢字表示一個音節。(花兒 huār 、浬hǎilǐ)2、音素(1)定義:是構成音節的最小單位或最小的語音片斷。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 超越「詞本位」和「字本位」
    筆者嘗試釐清以上概念間關係,並提出「漢語語素本位教學法」概念。 關鍵詞:漢語;語言;語素本位;本位教學法;學生;詞彙;漢字;成詞;網絡;音節 作者簡介:   近年來,「字本位」與「詞本位」兩種語言觀討論熱烈,「語素本位」語言觀悄然出現,並被引入國際漢語教學領域,出現了諸如「語素教學」、「語素法」(也稱語素擴展法)等概念和
  • 社會科學報:以漢語本位,重建句型理論
    上海市哲學規劃辦優秀課題《漢語功能語法句型系統及其歷史發展》(批准號為2013BYY008)指出, 歐洲語言的句子和漢語的句子,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深刻的文化差異,因此要以漢語本位重建句型理論和方法。
  • 美式英語法醫技巧 英語語音與漢語語音的對比
    6.英語語音和漢語語音的對比英漢兩種語言的語音各有什麼特點?即使是學了多年英語的人,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恐怕不多。而要真正擺脫漢語在英語學習中的影響,對英譖語音和漢語語音進行一番比較,搞清楚它們之間帶有根本性的差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漢語是方塊宇,一字一音,除「兒」化音外,相鄰的字在發音時界限分明,互不幹擾。英語是拼音語言,在實際說話中單詞與單詞之間無明顯界限,從前一個單詞到下一個單可能發生連讀,也可能有失去爆破,其回並無如漢語那樣的問隔。
  •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筆試考點:音素、音節的劃分及關係
    今天我們就在韻母結構劃分的基礎上回過頭來看看音素、音節的劃分及關係。 音素是語言中最小的語音單位,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這句話,怎麼理解? 所謂最小,就是不能再往下劃分了。比如:你(ni),可以分成n和i,不能再繼續往下劃分,所以是兩個因素。
  • 凸顯漢譯中的漢語本位觀
    近些年來,漢譯中的「翻譯腔」、「惡性歐化」被批評,究其因,就是缺乏清醒的漢語本位觀。黃忠廉等著《譯文觀止・例話篇》正是為此而作。《譯文觀止・例話篇》共十四章。第十四章「走出『被動』的局面」,一語雙關,道出了漢語的處境和著者的心願。綜合全書,結構渾然,嚴謹縝密,既具觀賞性,又有學術性;既是翻譯愛好者的欣賞讀物,又可做學者研究的有益參考,可謂「雅俗共賞」。《譯文觀止》充分展示了經典的兩大魅力:原文經典,譯文更經典。
  • 漢語聲母韻母教學的13種方法
    3.發音示範   把要學習的語音項目傳達給學生的聽覺器官。發音示範要正確、清晰,讓每個學生都聽得清,聽得準。開始階段可適當利用誇張的方法,延長發音過程。   8.誇張聲調   教聲調時,因為五度聲調符號本身具有形象性,對漢語四聲的升降曲折做了形象化描繪,如果再花點心思,按四聲調值,標出四聲的高低升降,效果會更好一些,更能一目了然。   9.練習語音的方法   練習是語音教學的中心環節,只有通過大量、反覆的練習,學生才有可能理解和掌握正確的漢語發音。
  • 正確的認識漢語的語音教學
    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人類的自然語言是有聲語言。學習外語,一般都要從語音開始學起。語音學習是外語學習的基礎,語音學習的好壞,影響到語法和詞彙的學習。比如說,一個學生不能掌握漢語的送氣和不送氣的區別,就有可能把「兔子跑了」念成「肚子飽了」,意思就完全不對了。另外,在開始交際時,一個人的語音面貌時給對方的第一印象。
  • 漢語語音相似性編碼的研究
    儘管乍看之下,語音相似性似乎只能對可聽單詞進行量化,但這個問題常常出現在純文本空間中。如何對語音相似的漢語拼音進行研究呢?IBM 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們發展了一種學習漢語 n 維語音編碼的方法,並可以推廣到許多其他不容易適應英語語音模式的語言中。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
  • 國際漢語教學法︱語音、詞彙教學技巧
    我們都知道漢語教學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和漢字四部分,同時又分為綜合、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五個基本課型。那麼如何有效地開展這四部分的教學,有哪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教學呢?今天我們先從語音和詞彙教學技巧來說一說。
  • 漢語拼音音節如何拼讀
    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完成漢語拼音作業時不會拼讀音節,把聲母與韻母合在一起的時候就不能正確的讀出音節,其實漢語拼音音節拼讀有訣竅,許多孩子和家長反應不會拼。 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講解一下。 一,音節的分類。
  • 知識點匯總|《現代漢語》基本概念(概論、語音、文字)
    現代漢語: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語,方言是指語言內部的地方變體,是語言的地域分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一切語言共同的屬性,結構上是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功能上,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
  • 現代漢語試題庫之(語音篇·判斷題)
    (     )2、離開使用某種語音的民族的社會習慣來分析語音是可能的。(        )3、音節是最小的語音單位。(        )4、ma(媽)、mi(米)、mu(母)三個詞中的m實際發音有差異,但不區別詞義,所以它們是屬於同一音位的。
  • 拼音式漢語速記:精準表達漢語語音語義
    有沒有一種漢語速記方法將三者合一,同時又可以一對一地表達具體的字呢?由劉作漢經過三十年時間潛心研究的「拼音式漢語速記」將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用拼音方式來速記漢字,其目的是為了讓拼音簡化、美化,同時精準表達漢語語音語義。主要在於聲母保持不變,韻母和聲調都用一個字母來代替,經過簡化後,記錄更方便了,提高了記憶和書寫的速度。
  • 今天仍要強調拼音的「漢語本位」
    拼音是為漢語服務的  如果不是周有光先生逝世,漢語拼音大概八百年也沒可能被媒體拿出來討論,因為它已經內化為國人基礎知識的一部分,與其所注音的漢字一道早就成為了所謂「常識」,從而被不言自明地默認「習得」比「溯源」更為重要。所以,當有人宣稱周先生是「漢語拼音之父」時,對這種說法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者,也不在少數。
  • 漢字與其音節的數量對應關係及其應用價值
    文章指出漢字和音節之間並非一一對應關係,而是較為複雜的對應關係。理清漢字與音節的數量對應關係有利於漢語及對外漢語教學;同時有助於提高漢語信息處理技術,尤其是拼音輸入法的改進。2.2 音節音節是語流裡最自然的語音單位,也可以說音節是自然感覺到的最小的語音片段(丁崇明、容晶,2012:23)。音素按照一定方式組合起來就成為音節;普通話的音節一般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部分組成(胡裕樹,199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