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木雕小鎮:從「新」出發塑未來

2020-12-23 浙江新聞

  小鎮概況

  東陽木雕小鎮位於東陽經濟開發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9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0.9平方公裡,2016年1月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第二批),2020年11月命名為浙江省第四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以來,小鎮堅持「產業、旅遊、文化、社區」四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要求,緊抓特色產業不動搖,堅持自主創新,加快資源要素聚集,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建成了集木雕藝術創意設計、生產銷售、展示展覽、休閒旅遊、行業研討、木材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產業發展平臺。

  東陽木雕小鎮先後獲評經信領域省級行業標杆小鎮、國家3A級旅遊景區、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數位化試點園區等,並一路逆襲,從2016年度考核「警告」,2017年、2018年考核「良好」,到2019年度考核「優秀」。

  數讀

  截至2019年12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7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5.88億元,佔比79.1%。

  目前,小鎮擁有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3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6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7人,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人,入駐企業233家。

  優化功能布局,

  健全完善「三生融合」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建築,而是規劃,小鎮亦是如此。近年來,小鎮堅持「三生融合」理念,以規劃為引領,完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推動產城人文融合、多元功能聚合發展。

  科學規劃小鎮布局。聘請深圳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團隊,依據地貌特徵和產業規劃要求,按照「兩心一帶四區多節點」的功能布局建設,「兩心」,木雕紅木產業創業核心、木雕創智人才培訓中心;「一帶」,濱水休閒景觀帶,依託石馬溪沿線原生態資源,打造旅遊休閒和文化創意相結合的綜合性休閒旅遊帶;「四區」,木雕紅木產業區、文化創意產業區、特色民俗體驗區、配套服務保障區;「多節點」,包括大師創意坊、藝術人居、木材交易中心、北後周古風民俗村、下石塘櫻花村等特色功能節點。

  高標建設小鎮配套。突出打造「一門、一廳、一鏈、一展、一圈、一景、一屏、一吧」。「一門」就是在小鎮各主入口建帶有木雕小鎮LOGO的標誌性門戶。「一廳」就是木雕小鎮客廳,涵蓋規劃概覽、文化展示、特色產業、綜合服務、會展辦公、娛樂互動、旅遊休閒等七大功能,是全省功能最全、最具特色的服務綜合體之一。「一展」就是木雕產品文化展,創建以來,木雕小鎮舉辦、承辦了首屆中國紅木家具展覽會等多場國際性行業大會。「一圈」即15分鐘生活圈,小鎮內有完善的餐飲、住宿等生活配套設施,生活、教育、醫療資源豐富。「一景」是生態景觀帶,無論是小鎮核心區還是民俗村,均能夠欣賞到藍綠交織的休閒景觀帶。「一屏」是指小鎮依託大數據技術打造的「小鎮大腦」。「一吧」是指小鎮文化休閒吧,學生、遊客在研學教育、參觀遊覽之餘可以到這裡休息小坐,感受木雕小鎮獨特的文化氣息。

  全面提升小鎮風貌。木雕小鎮分別邀請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浙江省旅遊科學研究院進行城市設計與景觀設計,打造獨具東陽木雕文化特色的建築群。大師館採用「前店後坊」的格局,統一灰瓦馬頭牆大四合院的建築結構,沿街是作品展館,中間是帶水系的天井花園,後堂是大師的生活區和創作區,從不同的細節滲透著每位大師獨有的藝術特色。大師創作於此,亦生活於此,成為小鎮「原住民」。此外,小鎮邀請知名設計公司東道集團設計專屬品牌形象,將小鎮打造成辨識度極高的文化IP。

  注重產業培育,

  助力發展行穩致遠

  旺盛的產業生命力是小鎮可持續發展、行穩致遠的動力之源。木雕小鎮依託東陽特色木雕紅木產業基礎,不斷建鏈、強鏈、補鏈,構建了一條從木材交易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產業生態系統持續完善。

  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聚起來」。小鎮先後吸引陸光正創作室、大清翰林等20餘家知名紅木家具企業入駐,併集聚木雕紅木相關企業233家,推動傳統紅木工藝與現代藝術相融合,打造當代紅木家具品牌,一個個獨具匠心的現代紅木家具在木雕小鎮驚豔亮相,「買紅木,到東陽」的區域品牌知名度逐漸打響。

  以跨界融合帶動產業「新起來」。自古以來,東陽木雕就廣泛運用於建築和家具,如今,全屋裝修、精裝修交付逐漸成為一種現代消費趨勢。在木雕紅木家具之外,小鎮依託東陽「建築之鄉」優勢,推動木雕紅木與建築、裝修等跨界融合、創新發展,形成木雕裝飾裝修、古建築修繕以及園林設計特色化產業,承建的多個古建工程榮獲「魯班獎」「錢江杯」「白玉蘭杯」等獎項。

  以木材交易保稅帶動產業「壯起來」。成立集木材進口、貿易加工、倉儲物流和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木材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內建成省內首家木材專營保稅倉庫,形成國際採購、國際運輸、通關、報檢、保稅、倉儲、配送等功能於一體的「保稅雲倉」,最大限度地解決了紅木價格波動、木材供應不穩定等問題。保稅倉年內完成交易額可達30億元。

  堅持創新引領,

  協同推進提升質效

  木雕小鎮依託深厚的東陽木雕文化積澱,以開放包容的胸襟吸納各種創新要素,深入推動協同創新,進一步釋放產業發展活力。

  注重創新研發。2019年,掛牌成立中國東陽家具研究院,為東陽紅木家具理論研究、木雕文化傳承、人才培育和家具設計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還設立了省級木雕紅木家具產品技術鑑定中心,為企業、消費者提供從原材料到產品的全方位認證服務。

  加強智慧建設。引入大數據技術,藉助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方法,打造「小鎮大腦」,能夠統覽小鎮的規劃、在建項目、大師展館、木材交易、企業信息等,實現小鎮「信息全面感知、資源全網共享、服務全時可用、事務全程可控」,為小鎮科學管理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

  創新電商業態。搭建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商城平臺,全市紅木家具產品通過防偽追溯系統認證後可以上架到平臺銷售,讓顧客與平臺商戶直接對接,消除差價,確保顧客買到真正的「東陽製造」。

  加強文化傳承,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木雕工藝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是一種歷史經典文化,以文化為引領,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展現新時代的中國文化自信,是木雕小鎮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以大師資源助力文化走出去。小鎮入駐亞太級手工藝大師3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6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7人。大師的集聚,推動了木雕產業的高端化發展,大師帶領創作的作品不斷亮相國際性重要會議會場,充分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自信。木雕紅木也成為東陽對外宣傳的一張「金名片」。

  以研學活動推動文化傳承。作為歷史經典類小鎮,木雕小鎮肩負著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使命。木雕小鎮實訓基地集木文化展覽、創意手工、藝術臨展、人才實訓四大功能為一體,用地面積27.7畝,總建築面積9980平方米,並於2019年實現「一年三創」,即創建了東陽市、金華市、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同時,不斷完善小鎮設施與景點建設,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研學旅遊品牌。創建以來,吸引了國內外3萬餘名中小學生和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及外國留學生等3000餘名大學生來小鎮開展研學、實訓活動,探索出一條中小學生研學+大學生實訓實習+木雕從業者技能培訓的傳承之路。

  以校企合作創新現代學徒制度。充分利用大師資源,構建產教融合新模式,通過代際傳承培養、以需定訓等舉措為傳統木雕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撐。木雕小鎮先後與南京林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木雕大師擔任高校客座教授,木雕小鎮為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崗位;另一方面,高校也為入駐小鎮的企業員工開展能力培訓、資格考試培訓,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困難。與廣廈大學、東陽技校兩所東陽本土高校籤約成立木雕製作與設計專業產學研合作基地,做好傳承與創新兩篇文章,助力木雕文化發揚光大。

  傳承傳統木雕技法,彰顯中華文化現代魅力。站在全省特色小鎮2.0建設的新起點,小鎮將突出抓好文化創意園區、石馬溪文旅配套綜合體、研學基地二期和會展中心等重點項目,為大師提供展示、切磋技藝的平臺,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全力打造歷史經典特色小鎮新標杆,並成長為展示中國木雕紅木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窗口。

  發展願景

  肩負重任,弘揚民族文化瑰寶。加快實訓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凝聚產業特色,在技藝實踐中體會精髓,構築學生對傳統文化感知的根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瑰寶。

  創新協同,產業融合發展。木雕小鎮2.0建設在不斷的迭代升級中,將加強民間主體投融資對接,推進石馬溪文旅綜合體和會展中心項目建設,實現木雕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這不僅是1.0建設成果的繼承與創新,更是產業基礎高級化現代化的新期待。

  厚植工匠文化,加強名師培育。經典的傳承與創新的與時俱進離不開新一代的接力,以人為本,以產為基,更是木雕小鎮厚植工匠文化的靈魂所在。未來,小鎮內將創建藝術學院,加強名師培育,為木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斷地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共推木雕文化傳承與創新,木雕小鎮和廣廈大學牽手
    東陽是工藝美術之鄉,木雕小鎮是我市展示木雕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東陽又是教育之鄉,廣廈大學是我市打造的高等教育高地之一。作為東陽的兩張「金名片」,木雕小鎮和廣廈大學將牽手,共同推進木雕文化的傳承創新。7月18日,市政府與廣廈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教融合、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對外交流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東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此次經濟開發區與廣廈大學的座談就是深度合作的一個內容。為加快學校發展,擴大辦學規模,廣廈大學擬在木雕小鎮拓展辦學空間,依託小鎮木雕產業優勢,與開發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層次技術人才。
  • 木雕小鎮親子研學忙
    木雕小鎮親子研學忙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07日 15:04:03 | 作者:鄭曉東 | 編輯:董之震  5月3日,作為東陽木雕小鎮研學基地的一部分,六石街道下石塘自然村迎來了一批批市民前來體驗「五一」親子研學活動。
  • 浙江師範大學幼師學院「鏤木年華」實踐隊探秘東陽木雕
    為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加強美育」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的號召,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藝趣童生」民間藝術調研實踐隊木藝小隊來到東陽,於7月3至6日先後參觀東陽木雕博物館、木雕小鎮,並拜訪了陳一中老師,探尋東陽木雕的古老魅力與現代活力。東陽木雕,以其保留平面、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 木雕小鎮煉成記關鍵詞之三:研學丨傳統文化+教育 探索研學新模式
    木雕小鎮依託東陽市傳統木雕文化優勢,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積極爭創省級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打造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生們分別參觀了小鎮客廳、木雕工藝美術大師館、竹編工藝美術大師館,進行了竹編體驗、木作體驗,參觀了木文化展覽館、昆蟲展,回去後還開展了作品分享與交流、研學隨筆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分享研學感悟。「沒想到東陽木雕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我現在知道了東陽木雕的雕刻手法有薄浮雕、深浮雕等。」通過一天的研學活動,學生初步了解了木雕和竹編的技法,了解了東陽工藝美術之鄉的發展概況等。
  • 復旦大學EMBA文創協會「東陽木雕藝術」鑑賞之旅
    7月25日,2020復旦大學EMBA文創協會—7月「東陽木雕藝術」鑑賞之旅來到黃小明木雕藝術館,一同感受木雕藝術的經典與時尚!,使大家對東陽木雕在建築中的應用有了全新的理解。40年的經歷與感悟出發,黃小明大師與客人們互動交流,對大家在東陽木雕藝術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 傳承, 行走在東陽盧宅的木雕手藝人
    浙江在線4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 戴利強 曹楊)雕刻藝術,世上以中國為最;木雕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佳
  • 十年筆耕編著六本教程 廿年傾心結緣東陽木雕
    他順時應勢,在原市工藝精品館館長的任上,潛心研究東陽木雕,2011年起相繼出版東陽木雕竹編教程,為東陽木雕的史實發掘和技藝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奠基性的貢獻,使得東陽木雕理論研究走在了中國木雕前列。  年近半百改行,做木雕理論研究拓荒人  種過地、做過手藝、當過兵的金柏松,從企業電工班長起步,直到任原二輕局黨委委員兼企改辦主任。2002年二輕局撤銷時,他和5名同事一起分流到了新成立的市工藝精品館當館長。
  • 一張圖紙揭開一段塵封往事 東陽木雕造就杭州靈隱大佛
    與鄧白教授有著深厚交情的陸光正給出結論,「1956年,一批東陽木雕工匠前往杭州參加了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像的雕制工作,設計圖紙就由鄧白教授繪製。不過,最後的成品與初稿有所出入,原因在於東陽木雕前輩根據東陽木雕藝術特色和佛教造像工藝作了修改。在此事中,東陽人起到了主力作用。」
  • 【「和合東陽」主題徵文之十一】大美東陽;農村文化大禮堂之歌
    >  美與人、環境、自然和諧統一的美麗畫卷  不知是誰  手持如椽巨筆,妙筆生花  把東陽發展的時光史,像風一樣鋪展在大地上  用天空做的呼吸,大地做的床  用巍峨的東白山、八面山做成骨骼  做成時光的音階與驚嘆巨變  用「三鄉」呼喊名字,用「東方好萊塢」做成陽光  用"木雕小鎮"靚麗名片
  • 法國小夥辭職到浙江東陽學木雕 靠手勢與師傅交流
    (浙江)東陽木雕不乏驚世之作,震撼了國人,也震驚了全世界。於是,熱愛藝術的法國小夥子做出驚人之舉——辭掉工作潛心學東陽木雕。2月25日下午4時許,在自己的木雕作品上忙碌了一天後,29歲的法國小夥子GuiLHEM拎著兩個剛充好電的電瓶,從二樓下來,麻溜兒地給電瓶車安裝好電瓶,整好外套、圍巾、頭盔等裝備,與送他下樓的師傅陸挺豐揮揮手,一路微笑著駛離東陽市區華山路,向義烏市區趕去。每個工作日,GuiLHEM早上從義烏家中趕來,下午又趕回去,只為了學習東陽木雕技藝。
  • 和美金華我發布——東陽篇
    1 活力東陽 工業經濟注入新動能 東陽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多措並舉,高質量發展成效初顯。
  • 劍川木雕小鎮9月對外開放!是你期待的樣子嗎?
    劍川木雕小鎮 從獨具特色的木雕牌坊步入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寬闊的湖面上一座九孔石橋連接兩岸,木雕藝術博物館、風水塔、戲臺、白族院落……一座以劍川白族木雕風格為主,兼具多種特色的獨特小鎮徐徐展現眼前。
  • 網紅新標地!東陽這6處「國保」單位,你打卡過幾個
    福輿堂匯聚了東陽民居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複合三合院、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形式,是組合群體型東陽古民居的典型實例,是東陽清中期古建築的傑出代表。▲務本堂軒廊石門框▲務本堂門樓後視務本堂規模宏大,雕飾精美,木雕、石刻、壁畫並用,反映了東陽民間工匠高超的技藝,是清中晩期東陽木雕建築的典型代表。
  • 佛頂骨舍利亮相南京牛首山 地宮木雕全由東陽人操刀
    金碧輝煌的地宮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所有木雕都出自東陽人之手。從九華山到牛首山,東陽木雕受認可2009年,安徽九華山著手打造佛教文化園「大願文化園」,邀請黃小明參與園內木雕裝修設計與施工。根據九華山特有的地藏大願文化,黃小明率領他的團隊,結合安徽傳統建築特色,運用東陽木雕獨特的技法,為大願文化園錦上添花。2013年工程完成後,木雕裝修效果獲得項目方的高度認可,被譽為「雕刀下的梵唱」。
  • 一群東陽工匠造了一座非典型寺院
    相較之下,用木雕表現物像懸浮、躍動的效果就很難。」胡先民坦言,為了體現背光上各種物像的懸浮堆塑效果,他想了許多辦法,「比如說高浮雕,但是這樣一來物像與花板貼合面積過大,達不到空靈的視覺效果。再者,高浮雕過多的鏤空不僅降低了牢固程度,又會讓人在仰視時效果模糊,而且不利於保潔工作。」傳統的背光呈180度平面,這3座背光卻從下到上往內微曲前傾。
  • 木雕小鎮婦聯用心關愛婦女兒童
    近日,省婦聯領導來東調研基層婦聯組織工作,首站來到了木雕小鎮。在開發區的帶領下,木雕小鎮婦聯堅持以服務婦女兒童為導向,積極探索婦女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小鎮幾乎每天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團隊。
  • 東陽花園紅木家居小鎮又添新景
    東陽花園紅木家居小鎮又添新景 2019-11-1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陽:湖溪鎮致力打造「醉美」旅遊風情小鎮
    浙江在線-東陽新聞網11月10日(浙江在線記者 胡揚輝 通訊員 李民中)千百年來,湖溪因水而興,紅曲點化,變糧為酒。湖溪一帶家家戶戶有釀製紅麯酒的習俗,是著名的中國紅麯酒之鄉。  繼虎鹿鎮2019年創建省級旅遊風情小鎮之後,今年,湖溪鎮認真對照《浙江省旅遊風情小鎮評定細則》,緊緊圍繞風情要素、旅遊要素、服務要素和環境要素,深度挖掘紅麯酒文化內涵,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遊客中心、旅遊廁所,開闢停車場,布置小鎮客廳,增設旅遊導覽標識系統,凸顯紅麯酒特色,打造風情特色街,將紅麯酒文化元素體現於遊覽主線,營造了濃鬱的特色小鎮氛圍,取得了顯著成效。
  • 東陽奮力打造內外兼修景區城
    振興路夜市東陽景區城內擁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東陽中國木雕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宅,國字號博物館中國木雕博物館,以及東陽江、親子公園、歌山畫水公園、江濱文化中心、東陽江遊船重點提升東陽市東陽中國木雕城、東陽木雕小鎮、盧宅休閒文化園等景區品質,突出城市休閒旅遊特色主題。大力培育優化東陽江江濱文化景觀帶「夜遊東陽」項目、振興路夜市、盧宅夜市,點亮城市夜間文旅經濟。活化利用老酒廠、吳寧臺、北鎮樓、貽經堂、施明德藝術館、張國維故居等歷史遺蹟、文物古蹟與名人故居,打造小而精的旅遊節點。
  • 欣賞朋友收藏的木雕老物件,感受傳統木雕文化,領略中國木雕魅力
    銅錢紋飾老木雕窗飾,銅錢紋,財源滾滾,滿工緊湊型木格窗,大清晚期製作馬匹圖老木格花窗木雕,清時期製作,上面腰板,喜鵲報喜,中間兩個馬匹雕花,下面腰板為草龍相襯,整個木格窗又有仙桃花結,做工十分講究,複雜,精心製作,古樸典雅,古色古香,楠木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