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推木雕文化傳承與創新,木雕小鎮和廣廈大學牽手

2020-08-30 東陽日報


東陽是工藝美術之鄉,木雕小鎮是我市展示木雕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東陽又是教育之鄉,廣廈大學是我市打造的高等教育高地之一。作為東陽的兩張「金名片」,木雕小鎮和廣廈大學將牽手,共同推進木雕文化的傳承創新。

日前,市申本工作領導小組顧問、專家組組長奚建華帶領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辦公室、科研與社會合作處、後勤處、藝術設計學院、中外人文交流木雕藝術研究院等有關負責人,到東陽經濟開發區,與開發區班子就深化合作進行了座談。

今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成為浙江省唯一一所職業本科試點學校,也是全國首個以建築類專業為主的職業技術大學。7月18日,市政府與廣廈大學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教融合、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對外交流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東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此次經濟開發區與廣廈大學的座談就是深度合作的一個內容。為加快學校發展,擴大辦學規模,廣廈大學擬在木雕小鎮拓展辦學空間,依託小鎮木雕產業優勢,與開發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層次技術人才。

會上,廣廈大學介紹了市政府和學校全面戰略合作進展以及前期和開發區的對接溝通情況;廣廈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和中外人文交流木雕藝術研究院有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具體合作設想;經濟開發區介紹了木雕小鎮基本情況、發展規劃、與廣廈大學深化合作的主要設想。雙方共同認為,木雕小鎮大師雲集,研學活動豐富,廣廈大學則在全國高校中首個開設木雕設計與製作專業,雙方合作基礎紮實,優勢互補,前景廣闊。

「之前去木雕小鎮走訪大師,大師們最擔憂的問題就是,木雕文化的傳承和新人的培育。如果廣廈大學能進駐木雕小鎮,將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彌補短板。」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文明表示,產業發展需要人才支撐,抓教育就是抓發展。開發區與廣廈大學合作有緣分、有基礎、有責任、有希望,在新一輪發展機遇前,進一步推進雙方合作至關重要。開發區一定會全力支持,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共同促進木雕小鎮、廣廈大學和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的發展,促進東陽木雕文化的研究、傳承與創新。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東陽日報 記者 杜丹 通訊員 沈珏

相關焦點

  • 東陽木雕小鎮:從「新」出發塑未來
    「一吧」是指小鎮文化休閒吧,學生、遊客在研學教育、參觀遊覽之餘可以到這裡休息小坐,感受木雕小鎮獨特的文化氣息。  全面提升小鎮風貌。木雕小鎮分別邀請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浙江省旅遊科學研究院進行城市設計與景觀設計,打造獨具東陽木雕文化特色的建築群。
  • 木雕小鎮煉成記關鍵詞之三:研學丨傳統文化+教育 探索研學新模式
    木雕小鎮依託東陽市傳統木雕文化優勢,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的內涵,積極爭創省級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打造學生的「第二課堂」。聯手學校,共促學生成長11月6日,江北初中近400名初二師生來到木雕小鎮開展非遺文化專題研學活動,這是繼9月份初一學生之後該校組織的第二次研學活動。
  • 劍川木雕小鎮9月對外開放!是你期待的樣子嗎?
    劍川木雕小鎮 從獨具特色的木雕牌坊步入劍川木雕藝術小鎮,寬闊的湖面上一座九孔石橋連接兩岸,木雕藝術博物館、風水塔、戲臺、白族院落……一座以劍川白族木雕風格為主,兼具多種特色的獨特小鎮徐徐展現眼前。
  • 泉州木雕:「大師與產業」融合 「傳承與創新」成支點
    對於中國南派木雕主要代表、聚集於福建泉州惠安縣、臺商投資區的「惠安木雕」而言,「大師經濟」成為了本地政府寄予整個木雕產業的未來希望之路徑。惠安木雕源於唐、五代中原文化的雕梁畫棟,是與閩南地區傳統民居的建築雕刻相輔相成而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
  • 木雕小鎮婦聯用心關愛婦女兒童
    近日,省婦聯領導來東調研基層婦聯組織工作,首站來到了木雕小鎮。在開發區的帶領下,木雕小鎮婦聯堅持以服務婦女兒童為導向,積極探索婦女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小鎮幾乎每天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團隊。
  • 木雕小鎮親子研學忙
    木雕小鎮親子研學忙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07日 15:04:03 | 作者:鄭曉東 | 編輯:董之震  5月3日,作為東陽木雕小鎮研學基地的一部分,六石街道下石塘自然村迎來了一批批市民前來體驗「五一」親子研學活動。
  • 木雕小鎮被授牌「市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
    12月8日下午,2020年東陽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暨第四屆社區教育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木雕小鎮舉行。該活動由東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東陽市教育局、木雕小鎮、東陽市社區學院協辦,六石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承辦。活動當天,東陽市老年開放大學、湖溪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六石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江北街道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團隊先後送上了《時裝秀》《後山店傳統武術》《你快回來》《我的家,在江北的月亮湖畔》《花開中國》等節目,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 浙江師範大學幼師學院「鏤木年華」實踐隊探秘東陽木雕
    其始於唐,盛於明清,歷經錘鍊,傳承千年,品類多樣,飽含神韻,技藝成熟,孕育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工匠精神。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作為「浙江三雕」之一的東陽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活動當日,實踐隊在探訪以東陽木雕為代表的木雕文化的同時,有幸參觀《中國夢》、《世博盛會》等現代化作品,更了解到館內面向青少年設計的50~60個互動項目,並觀看了適合幼兒理解的動畫。作為首個國字號博物館,東陽木雕博物館顯然做到了面向大眾,雅俗共賞,歷史與藝術並重;繼往開來,傳統與現代結合,展現了木雕文化的包容和開放,表達東陽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姿態,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 劍川木雕千年技藝雕刻時光
    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劍川石鐘山石窟」中,石雕仿木結構建築和精美的龍椅,印證出唐宋時期劍川木雕技藝已趨於成熟。  近年來,劍川木雕項目保護與傳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劍川木雕藝人創作的作品經常在全國獲獎並出國展覽。
  • 找尋時間流逝下的木雕記憶,感悟匠人精神,傳承木雕文化!
    東陽木雕城,它為江南,不知道帶來了多少精美的木雕藝術,當許多重要的頭銜都到達他的身上,這座小城,就再也不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開始慢慢的被人們所熟知,吸引著一大批學者和遊客來到這裡,感受木雕的魅力。
  • 兩岸非遺技藝木雕實境創作營在福州開營
    林汪倫現場創作木雕作品(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東南網9月27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今日上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以「兩岸同根源,非遺共傳承活動主辦方邀請了臺灣藝術家與福州木雕藝術家在現場進行木雕技藝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木雕愛好者和遊客駐足觀看。本次活動為期三天,由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福州市木雕行業協會主辦,臺灣愛魅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州藝博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通過活動旨在展現福州木雕傳統雕刻技藝傳承與創新,體現兩岸同胞非遺技藝的互通與共融,助力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復興。
  • 傳承, 行走在東陽盧宅的木雕手藝人
    浙江在線4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 戴利強 曹楊)雕刻藝術,世上以中國為最;木雕雕刻,又以浙江東陽為佳
  • 門道文化:讓木頭說話的手工藝—木雕
    簡介木雕工藝,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發展史,在歷朝歷代的傳承中,融合進了很多的地方特色與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的切合人們的生活。木雕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木雕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工種,在我們國家的工種分類中為"精細木工"。
  • 樂清市職業中專——產學研用打造黃楊木雕人才搖籃
    這樣的教學方式,徹底改變了黃楊木雕行業傳統的「師徒傳承」模式,開創了現代中等職業院校以課堂教學為主,師徒傳授為輔,培養黃楊木雕接班人之風,為行業振興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2016年,學校該專業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017年獲浙江省特色專業立項。
  • 屈原故裡的木雕匠人
    劉志華是宜昌市第十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峽江木雕代表性傳承人,他表示,近年來,自己塑造出的屈原形象,做出了明顯調整。  「在許多人心裡,屈原通常是一個眉頭緊鎖、躊躇不得志的形象,但其實屈原離開秭歸的時候年僅18歲,所以我希望自己塑造的屈原是年輕的、英俊的、積極而有抱負的。」劉志華說。  劉志華擅長木雕、刻雕、泥塑、剪紙等民間工藝,他的木雕作品大多表現峽江人文、屈原文化等。
  • 木雕大師話傳承:要學好雕刻 先學好「雕」自己
    中新網惠安9月16日電 題:木雕大師話傳承:要學好雕刻先要學好「雕」自己  作者蘇巧鳳陳龍山  「我和初學的學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跟我學好雕刻,首先要學好『雕』自己,先把自己擺正,學習雕刻就是要進入雕刻的角色、要入戲。」提起木雕傳承,已經從事雕刻行業40多年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國明如是說。
  • 「潮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豐:我用木頭講故事
    難得的是,他善於將現代思想理念與傳統藝術文化結合創新創作,在精益求精的創作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2009年至2019年間,在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他共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11次金獎和1次特別金獎,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1次金獎,在「廣東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獲得8次金獎。在刀尖創作之外,陳德豐還潛心鑽研木雕工藝理論,用筆尖書寫創作心得。
  • 閩商社團領袖|李鳳榮:鳳採刀筆通造化 榮茂木雕畫雲霞
    他是迄今為止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唯一一位獲選為中共黨代表的大師,他與一般的傳承人不同,在「守正」的同時不忘「創新」;他也是學院派、實踐、市場三者一體的倡導者、關注校企合作的先行者,從業至今傳藝授徒400多人,其中不乏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名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他更是莆田木雕行業當之無愧的「教父級」人物,為木雕工藝的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
  • 劍川木雕產業扶貧放異彩
    發展了以興藝木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國藝木雕有限公司、宏盛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金達有限公司、獅河木雕協會等龍頭企業為主的一批新型經營主體。通過「黨支部+公司+協會+基地+木雕戶」模式,既推動木雕產業飛速發展,又帶動大量周邊群眾就業。目前,經全縣合理整合後,全縣1500餘經營戶中,木器木雕工商登記私營企業、個體經營戶有199家、古建公司95家,已有4家規模以上企業。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給武昌理工學院學子授課 傳授木雕工藝
    原標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給武昌理工學院學子授課 傳授木雕工藝 為了讓同學們對東陽木雕有所了解,將木雕文化傳承和創新,12月7日晚,武昌理工學院特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傳承人黃小明來校授課,帶來了一堂「東陽木雕的傳承與創新」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