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對價無調整、增資款未繳納 北京海航大廈出售交易的「數學遊戲」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預計在新的交易方案裡,海航控股能夠從出售北京海航大廈確認更高的帳面收益。本報資料室/圖

本報記者餘燕明北京報導

時隔10個月後,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221.SH,以下簡稱「海航控股」)為了兜售北京海南航空大廈(以下簡稱「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而重新制定的交易方案,將在2019年7月23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再次等待股東們的審議表決。

海航控股最早在2018年9月下旬動議出售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當時制定的交易方案是由海航控股整體轉讓北京海航大廈項目公司全部股權,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這一交易方案。

但在2018年10月中旬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海航控股的控股股東「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新華航空」)投下了反對票,據稱其「要求重新制定更優交易方案」。

新的交易方案結合了對項目公司分次實施「增資擴股+股權轉讓」,但《中國經營報》記者對比前後兩次交易方案,其在估值作價、交易對價上並無明顯差異,難以將其視作「更優交易方案」。

記者為此向海航控股方面求證,對比前後兩次交易方案在估值作價、交易對價並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新的交易方案為何是「更優交易方案」的原因。該公司不願多作解釋,強調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不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新制定、分次實施的「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的新交易方案,在「增資擴股」環節上,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的受讓方並未實際支付、繳納對項目公司4.3億元增資款。

海航控股為了出售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而重新制定的「更優交易方案」,已經獲得董事會批准通過。但是,新的交易方案是否僅為便於會計調整的「數學遊戲」,將在7月23日專門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留給上市公司的股東們進行決斷。

估值對價並無調整

今年7月初,海航控股進一步向萬厚達美轉讓其所持國晟物業剩餘75.1%的股權,交易對價為13.04億元。

海航控股重新制定的交易方案結合了對項目公司「增資擴股+股權轉讓」分次出讓所持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的全部權益。

收購方是由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萬科」)與厚樸(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樸資本」)合夥設立的一隻併購基金「北京厚樸蘊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厚樸蘊德」)。

這隻併購基金的註冊資本多達150億元,由北京萬科作為有限合伙人(LP)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出資,厚樸資本只是名義出資,但其是厚樸蘊德的管理合伙人(GP)之一。

新的交易方案始於2019年6月中旬厚樸蘊德附屬企業「珠海萬厚達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厚達美」)對北京海航大廈項目公司「北京國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晟物業」)的增資擴股。

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是一項相對「乾淨」的資產。海航控股為了出售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其在2018年7月初專門設立了項目公司「國晟物業」,並在之後將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的經營業務、對應資產、債權債務等以資產包形式一併作價,置入了國晟物業。

今年6月中旬,萬厚達美對國晟物業的增資擴股,估值作價是以同致信德(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致信德」)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為依據,以2018年8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當時國晟物業持有的主要資產為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

彼時,國晟物業資產帳面值約為11.84億元,其中負債帳面值為4.44億元,淨資產帳面值為7.4億元。相應地,國晟物業資產評估值為17.4億元,淨資產評估值為12.96億元。

以此為依據,萬厚達美向國晟物業增資4.3億元,換取項目公司24.9%的股權。按此計算,國晟物業的投後估值為17.27億元,投前估值約為12.97億元,與項目公司的淨資產評估值一致。

根據工商變更備案記錄,萬厚達美已經取得了國晟物業24.9%的股權。

今年7月初,海航控股進一步向萬厚達美轉讓其所持國晟物業剩餘75.1%的股權,交易對價為13.04億元。

按照這一交易價格計算,對應國晟物業的整體估值為17.36億元,這與國晟物業在萬厚達美對其實施增資擴股後的投後估值也基本一致。

由於國晟物業在今年6月中旬進行過一輪增資擴股,因此,以2019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同致信德再次出具了一份新的資產評估報告。

目前,國晟物業持有的主要資產仍然是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項目公司資產帳面值約為11.86億元,其中負債帳面值為4.37億元,淨資產帳面值7.48億元。相應地,國晟物業資產評估值仍為17.4億元,淨資產評估值為13.04億元。

這意味著在今年6月中旬萬厚達美對國晟物業增資4.3億元並取得國晟物業24.9%股權的情況下,項目公司的帳上現金、淨資產及其評估值並無大幅增加。

國晟物業的資產評估報告當中也確認,雖然萬厚達美已經取得項目公司24.9%的股權,但是萬厚達美4.3億元增資款並沒有實際支付或到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萬厚達美取得國晟物業24.9%股權所應當支付的4.3億元增資款,與目前國晟物業名下欠付的僅有的一筆長期借款相等。國晟物業迄今欠付的4.37億元負債當中,主要為一筆4.3億元長期借款。

據悉,《公司法》當中明確了股東履行出資義務而對公司享有股權的要求,同時規定未履行出資義務或未足額出資的股東對公司負有補繳出資或補足出資額、對其他股東負有違約的責任。

預計增加帳面收益

按照萬厚達美為了收購這部分股權所支付的13.04億元交易對價計算,海航控股預計將能夠確認約7.42億元帳面出售收益,遠高於最初交易方案當中約5.57億元的出售收益。

海航控股出售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重新制定的交易方案裡,通過萬厚達美在「增資擴股」環節上沒有或延遲繳納4.3億元增資款,或許能夠讓海航控股在這筆交易當中確認更高的體現在帳面上的出售收益,且不會增加厚樸蘊德為收購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所支付的代價。

最初的交易方案裡,海航控股擬向厚樸蘊德一次性轉讓所持國晟物業的全部股權,交易對價約為13億元。

當時國晟物業的淨資產帳面值為7.4億元,按照13億元的交易對價估算,海航控股方面預計轉讓國晟物業全部股權後將產生5.57億元出售收益。

實際上,厚樸蘊德為了收購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除了支付13億元股權轉讓款之外,同時也將承擔國晟物業名下4.44億元負債。

最近重新制定的交易方案裡,萬厚達美所支付13.04億元款項,變成了收購國晟物業75.1%的股權,而非全部股權,但同樣將會承擔項目公司名下4.37億元負債。

由於萬厚達美沒有支付4.3億元增資款,卻仍然取得了國晟物業24.9%的股權,這使得前後兩次制定的交易方案當中,國晟物業的估值作價、交易對價基本一致。

不過,因為海航控股所持項目公司股權由100%稀釋至75.1%,預計在新的交易方案裡,海航控股能夠確認更高的帳面收益。

以2019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國晟物業的淨資產帳面值為7.48億元,淨資產評估值為13億元,海航控股所佔國晟物業75.1%股權對應的淨資產帳面值為5.62億元,按照萬厚達美為了收購這部分股權所支付的13.04億元交易對價計算,海航控股預計將能夠確認約7.42億元帳面出售收益,遠高於最初交易方案當中約5.57億元的出售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海航控股而言,這只是調整交易方案後出售收益在帳面上的增加,並非從新的交易方案中獲得更多現金。

由於萬厚達美沒有實際繳納4.3億元增資款,厚樸蘊德收購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的前後兩次交易方案當中,其實際支付的代價始終是13億元股權轉讓款,以及承擔項目公司名下約4.4億元負債。

按照增資擴股協議,如果萬厚達美在收購國晟物業剩餘75.1%的股權前實際繳納了4.3億元增資款,相應地,國晟物業的淨資產帳面值將從7.4億元增至11.7億元,項目公司投後估值增至17.27億元。

按此計算,海航控股所佔國晟物業75.1%的股權對應的淨資產帳面值約為8.8億元,進一步按照萬厚達美支付的13.04億元交易對價計算,海航控股預計能夠確認的出售收益則只有4.2億元左右。

這與萬厚達美沒有或延遲繳納4.3億元增資款的情況下,海航控股從這筆交易中所能確認的帳面收益相差巨大。

另據記者獲悉,《公司法》並未規定未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因此而喪失股東資格,有限責任公司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這些股東權利當中包括股權轉讓。

海航控股為了出售北京海航大廈項目物業重新制定的交易方案,同樣已經得到了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批准通過,但尚待7月23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表決。

最初的交易方案提交給當時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時,據記者統計比對,海航控股的控股股東大新華航空投下了反對票,否決了前一次的交易方案。

目前,大新華航空合計持有海航控股25.57%的股份。海航控股董事會由9名董事成員組成,其中包括3名獨立董事及6名非獨立董事,絕大部分董事成員有著海航集團的履歷背景。

不過,海航控股及大新華航空的實際控制人是海南省國資委,而非海航集團。目前海航控股董事會裡,只有2名獨立董事有著在海南省政府財稅部門的任職背景。

海航集團在2018年通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嘗試向海航控股注入資產,以取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但最終以失利告吹。

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預案
    根據本次交易的《交易協議》,天海物流就出售其持有的GCL IM全部股權獲得的對價構成如下:        (一)交割日現金支付對價        交割日現金支付對價為1)590,000.00萬美元,減去2)預估價值減損金額,減去3)賣方要求買方在交割日支付的交易費用,減去4)交割日GCL IM和GCL IH應償付的債務金額,減去5)相當於公司間應收帳款餘額
  •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本次交易前12個月內購買、出售資產情況...
    證券代碼:600751 900938 證券簡稱:海航科技 海科B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本次交易前12個月內購買、出售資產情況的說明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天海物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海航科技擬出售英邁國際:交割日回籠現金59億美元
    對於此次出售的資產估值,公告顯示,以2020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海航科技擬出售標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14.53億美元,其持有的英邁國際的100%股權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58.26億美元。公告稱,本次重大資產出售的交易價格系由交易雙方在公平、自願的原則下綜合考慮英邁國際的業務實力、管理能力、客戶關係以及融資渠道等多種因素,經過商業談判最終確定。
  • 海航擬59億美元出售英邁國際 私募基金Platinum Equity接盤
    【財新網】(記者 黃榮)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宣布了迄今最大一筆資產出售。12月9日晚間,美國私募基金公司Platinum Equity透露,已與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航科技(600751.SH)達成協議,收購海航科技持有的英邁國際(Ingram Micro Inc.)全部股權。
  • 申萬宏源ABS 雙周報:海航浦發大廈REITs成首單市場化退出項目
    本期投資提示:近日,凱德宣布,與一家非關聯第三方公司聯合斥資27.52億元收購位於陸家嘴核心商圈的上海浦發大廈約70%面積,使得海航浦發大廈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為國內首單市場化方式退出的類REITs 項目。海航浦發大廈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採用「私募基金+專項計劃」的雙SPV 結構。
  • 三板研究 | 資產重組控股呈主流,估值低迷影響股票對價交易
    報告速覽:1. 2015-2017年,新三板資產重組交易以股權買賣為主,80%以上的股權交易旨在達到絕對控股;2016上半年,以股票為收購對價的資產重組交易計劃數量下降,或與三板市場估值低迷等原因有關;2.
  • 新光海航人壽股東「換血」:海航集團退出 深圳柏霖資產將控股
    新光海航人壽近日披露的股權轉讓方案顯示,海航集團將所持有新光海航人壽全部股權分別轉讓給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柏霖資產)及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匯石油集團)。  新的股權結構調整完成後,深圳柏霖資產將持有新光海航人壽51%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 凱撒旅遊掏出家底收購海航酒店 標的財務存多項疑點
    上市公司「撒幣」7.85億收購關聯方海航酒店10%股權  6月13日,凱撒旅遊公告以7.85億元購買北京海鴻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海航酒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9%的股權,北京海鴻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海航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因此本次交易屬於收購關聯方資產事項。
  • 海航科技:第十屆第一次臨時監事會決議
    (二)逐項審議通過《關於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方案的議案》 本次交易的方案如下: 1、交易方案 2020年12月9日,公司、天海物流、GCL IM、Ingram Micro Inc.根據本次交易的《合併協議及計劃》,天海物流就出售其持有的GCL IM全部股權獲得的對價構成如下: (1)交割日現金支付對價 交割日現金支付對價為1)590,000.00萬美元,減去2)預估價值減損金額,減去3)賣方要求買方在交割日支付的交易費用,減去4)交割日GCL IM和GCL Investment Holdings
  • 凱撒旅遊入股海航酒店,海航系頻繁的關聯交易難解流動性困局
    由於此次股權交易是凱撒旅遊通過購買同為海航旅遊旗下子公司的北京海鴻源所持有的海航酒店10.09%的股權,因此構成關聯交易。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自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爆發後,集團內部關聯交易增多,凱撒旅遊在自身業績並不理想的背景下入股海航酒店,背後原因或許不止「戰略合作」那麼簡單。
  • [關聯交易]繼峰股份: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2019年3月31日方案調整構成方案重大調整,根據法規需重新履行相關程序 1、交易方案重大調整原因 (1)在意向性預案之資金架構為過渡性資金架構的背景下引入增資款控制標的公司層面負債 前次交易中,繼燁投資為如約在要約收購結果確定後及時根據德國證券監管法規的要求支付收購對價,在要約收購結果無法提前預測的背景之下
  • ...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信息披露的問詢函》的回覆...
    (二)2019年3月31日方案調整構成方案重大調整,根據法規需重新履行相關程序 1、交易方案重大調整原因 (1)在意向性預案之資金架構為過渡性資金架構的背景下引入增資款控制標的公司層面負債 前次交易中,繼燁投資為如約在要約收購結果確定後及時根據德國證券監管法規的要求支付收購對價,在要約收購結果無法提前預測的背景之下
  • ...所關於浙江萬好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之法律意見書
    (2)標的資產一的對價支付方式 本次交易的萬家房產100%股權的股權轉讓款支付方式為:受讓方林和國在2015年12月31日前支付第一期轉讓價款人民幣4267萬元;受讓方林和國在2016年4月30日前支付第二期轉讓價款人民幣4000萬元。
  • 海航科技釋疑75億收購當當網 欲打造「中國亞馬遜」
    75億元的估值是否公允  回溯本次重組預案,4月11日海航科技宣布擬以換股+定增的方式,作價75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當當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根據預案,在募集配套資金環節,公司獲得了天津市政府的支持——由天津市國資控股的天津保稅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在總額40.6億元的配套融資中認購10億元。
  • 海航旗下易生金服延期上市 高調融資後發展不如預期
    ,公司與海航旅遊、易生金服籤署了《易生金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增資協議》,公司對易生金服增資5.5億元,持有易生金服7.9385%股權。同時,海航旅遊在《B 輪增資協議》中承諾:易生金服擬於2018年12月31日之前進入合格上市實質階段,否則公司有權要求海航旅遊以約定價款回購公司在本次增資中獲得的全部股權。
  • 虧損7億償付告急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能否恢復生機
    增資路不順,「補血」現轉機  官網資料顯示,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3月份,目前註冊資本為5億元,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出資2.5億元,各佔50%股份,經營區域包括北京、海南、陝西和江蘇。在享受了開業初那幾年的市場紅利期後,隨著資本消耗,股東增資僵局使其漸漸被「同齡」險企拉開差距。
  • 李國慶俞渝夫婦撒手當當網 海航75億接盤
    根據重組方案,俞渝、李國慶會直接參與交易並持有上市公司16.49%的股份,而他們所控制的天津科文和天津國略在本次交易中獲得現金對價。]  75億元收購,預估增值率23492.84%,這是噹噹繼私有化和圖書價格戰沉寂以來的重磅新聞。
  • 新光海航人壽股權變更及增資獲批 海航集團退出
    新光海航人壽5年懸而未決的資本金不足問題,終於有解。  10月10日,銀保監會公布批覆文件,批准新光海航人壽變更股東及增資至12.5億元。由此 ,這家外資公司的發起股東海航集團退出,轉而由6家股東持股,第一大股東為另一發起股東臺灣新光人壽,持股比例25%。
  • 海航折價出售英邁,蛇吞象悲劇收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要「膽大心細」
    12月10日,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出售預案。12月9日,海航科技公告,公司、天海物流、GCL IM、英邁國際、Imola Acquisition及Imola Merger署《交易協議》。以2020年9月30日為基準日,海航科技擬出售標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145,321.74萬美元,其持有的英邁國際的100%股權的資產預估值合計約為582,561.91萬美元。「海航最近幾年出售海外資產可以用『生不逢時』來形容。」北京國楓(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師協會金融工具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鄒林林12月10日向時代財經表示。
  • 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跌至-69.87%
    一方是臺灣老牌壽險公司新光人壽,另一方則是資金實力雄厚的海航集團,成立之初的新光海航人壽,因雙方股東背景出眾而備受期待。但由於股東承諾增資遲遲未到,新光海航人壽陷入漫長的償付能力「紅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