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露膚不雅還是上吊未遂?說說民國旗袍的「領子」之戰

2020-12-20 凡人摸史

魯迅曾言,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先生的觀點,並非無源之水,今日我們就來說說,民國時代,旗袍的領子之戰。

旗袍乃自旗婦裝束改良而來,初起之時,有人嘲諷,莫怪張勳思復闢,文明女子學旗裝。然,這種服飾頗受女子歡迎,罵也罵不回去。然而,社會現實擺在那裡,當時妹子們,在穿旗袍一事上,乃是戴著腳鐐跳舞。

張愛玲在《更衣記》裡說,在那歇斯底裡的氣氛裡,元寶領這東西產生了——高得與鼻尖平行的硬領……逼迫女人們伸長了脖子。

這嚇人的衣領與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稱。頭重腳輕,無均衡的性資正象徵了那個時代 。新文化運動興起,女性的思想又有不同。

她們認為直領妨礙頸部運動,有損健康。所以「很慷慨地提倡穿沒領衣服」,報刊雜誌還登載了大量廢領文章,一時蔚為風氣。然,五四風潮很快過去,在一些保守的地方,領子捲土重來。只不過,比起之前,多少短了幾分,算是保留了一點開化的成果。

可,那些衛道士們還是不肯放過女人們的脖子。有人發文譏笑,西方女子穿無領衣,那是她們膚白。黃皮膚露出脖子來,實在不雅。太陽下一曬,又黃又黑,更是難看。還有說得更過分的。講什麼,不領之衣,露肌之褲,只要妓院中發明出來的,一般姑娘小姐,立刻就染著傳染病,比什麼還快。

老蔣搞新生活運動 ,在服飾方面,頗為保守,旗袍變長,領子變高。當然,還要輿論攻勢,說中國女子之所以還不肯把脖子露出來,是因為身體太瘦,肌肉不豐,不好看。

1934年,有人懟道,現在的領子 ,每次扣上,「粉頸立起紅痕,實有上吊未遂之誤會」。不過,到了30年代中期,隨著中山裝定型,使用翻領,對旗袍立領的規矩,也就趨於鬆動,高度變得適中,既美觀又不影響說話轉頭不會上吊未遂了。(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照片」民國時期,穿各式旗袍的美嬌娥,彰顯著女性之美!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今天,歷史君帶你們穿越回民國,帶你看那些民國的穿旗袍的美女!1939年在廈門,八名穿著各種旗袍的婦女欣賞公園的風景。徐志摩的妻子,有才華的陸小曼!以上就是今天的老照片,有什麼感受歡迎下方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本文由「歷史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各位看官們不喜輕噴!如有其他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筆者碼字不易,看官們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與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在清代,旗人女子就以穿旗袍為主,不過並不是像《旗袍美探》中那樣款式繁雜,實際上劇中主角蘇雯麗(馬伊琍飾演)小姐的旗袍也並不是傳統款式,她的旗袍是海派旗袍的代表,更加重視旗袍的樣式,裁剪也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線之美。清朝入關後,旗人女性的旗袍可沒有那麼開放性感,還多是寬袍大袖,絕對看不出什麼玲瓏曲線。
  • 這個展覽不容錯過:百件旗袍藏品 與民國旗袍美女「穿越」合影
    「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正在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展出,展覽展出了晚清、民國100件(套)旗袍,以及與旗袍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這些經歷了歲月的老物件,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優雅和知性,每一件旗袍的材質、款式、工藝均有其獨特之處,這也側面展示了中國服飾的演變史。
  • 民國旗袍:頭髮是火燒的,胳膊是摸魚的,腿是過河的,鞋是跌人的
    (少金《近代婦女的流行病》,1920年)隨著五四運動的風潮過去,1921年旗袍又開始恢復有領了。不過經過廢領運動,領子的高度降為只有四五分,還是保留了一點運動成果的。報紙上還有人寫文章對之前的無領衫的美觀性大加抨擊,認為婦女們仿效西方女性穿無領,可西方女性是白種人,頸部曾白肌膚露出來自然美現。
  • 民國校服有多美?看過女學生老照片明白了,難怪郭沫若有11個子女
    校服不但是學生的象徵,也是具有一定美感的,那民國的校服到底有多美呢?小編相信看過民國女學生老照片的人會更明白了,在我國的人喜歡追求實用,在校服的設計上也一樣。寬大的上衣袖,完全可以伸進去一條腿,褲子就更不用說,一根褲管可以伸進去兩條腿。總之,從小學到大學,校服的樣式一律寬鬆且醜,好像學生就不配擁有審美。其實不然。
  • 民國四大美女老照片:才貌雙全的陸小曼,容顏絕色的阮玲玉
    無論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還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美女都是一個備受歡迎的「群體」。從古至今,出過的美女更是數不勝數,有的外貌極其出眾的,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比如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旗袍風韻
    極具傳統韻味又能完美展示身體曲線的旗袍,成為時尚的寵兒。    對於更多人來說,對旗袍印象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翻看那個時期的老照片和電影,可以看到身著旗袍端莊大方的宋慶齡,影星胡蝶、阮玲玉等人穿著旗袍的傲人身姿。    事實上,這個起源於旗人長袍的服飾,第一次將中華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
  • 百件晚清民國旗袍藏品跨越時空來廣州
    展覽展出了晚清、民國100件(套)旗袍,以及與旗袍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這些經歷了歲月的老物件,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優雅和知性,每一件旗袍的材質、款式、工藝均有其獨特之處,這也側面展示了中國服飾的演變史。
  • 民國時期罕見照片曝光,看了穿著旗袍的她們,才知道什麼是東方美
    民國是個頗具特色的時代,因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社會對女性開始了平等對待,由此也產生了許多才女佳人。在那個時代有種服飾開始盛行就是旗袍,如今旗袍也成為中國服飾的一大代表。民國時期罕見的老照片被曝光,看了穿旗袍的民國女性,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東方美。
  • 民國女子遊頤和園,穿旗袍的她們真漂亮,個個像是沾染了仙氣
    1、這是一組以民國女性為主的老照片,照片多拍攝於北京頤和園內。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 2,民國女子遊頤和園,穿旗袍的她們真漂亮,個個像是沾染了仙氣
  • 陰丹士林旗袍是民國女知識分子的首選
    這麼一位溫婉、優雅的女人,已經與旗袍結緣了數十年,故事還得從她爸爸說起。張雙蓮的爸爸工作之餘愛好收藏,旗袍也是他最重要的藏品之一。「我從小就看著他每天把各種藏品拿出來欣賞,自己看得樂呵呵的。」這是張雙蓮兒時最清晰的記憶畫面。
  • 旗袍,這才是一個時代的風華
    中國的旗袍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下的服飾,它最早流行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經歷不同時期的演變改良,最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落寞。說起旗袍最好的時光還是30年代和40年代。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中國的旗袍到底有多美。
  • 《安家》老洋房裡的一襲旗袍:看民國最美的女性符號
    除了感人,印象深刻的是,江奶奶總是一身旗袍,不論是素色的暗條紋,玄色的繡花,還是絳色的印花面料,只是加以最簡單的葡萄扣(一字扣),足夠端莊和嫻靜。如今的上海灘,穿旗袍的人已很少了,像江奶奶穿得這麼有味道的就更少了。一個西裝革履,一個素雅旗袍,挽著手,從老洋房中走出,仿佛時光倒流回了民國。
  • 青花瓷圖案印在美麗的旗袍上,讓女性美的楚楚動人,極致風韻
    談起青花瓷我想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知道一點,那事瓷器界的國粹,現在我們說說青花旗袍,就會讓人想起那素靜、透徹、雅致的青花瓷,素白青翠的顏色,雖面無華,卻有著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般的清透之美。帶著古典之美的中國女子,穿上一款得體的青花旗袍,圓潤精緻的領子襯著女性回眸一笑的盈盈笑靨,含蓄美麗,朦朧婉約,實在是讓女性美的天然瑰麗,楚楚動人,極致風韻。
  • 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亮相石家莊
    百年芳華 旗跡盛典——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 " 將於 11 月 7 日在石家莊市博物館華彩綻放。展至 11 月 15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該展覽由石家莊市電視臺都市頻道、河北省企業社會責任促進會文教委旗袍中心主辦,石家莊市博物館、石家莊綺蘿服飾設計有限公司承辦。
  • 原來旗袍的衣領有這麼多種,你都穿過嗎?
    女性優雅的之處,少不了修長的脖頸。「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細長直的脖頸,加上半立的衣領,一抹白皙在衣領的下若隱若現,傳遞一種神秘的性感,但是又自有一番說不清的端莊雅韻。旗袍的衣領,將女人獨有的魅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現。
  • 老照片再現民國姐妹博士:姐姐感情波折終身未嫁
    近日,武漢市圖書館職員朱兵先生向記者披露家藏老照片,一展這對民國美女博士風採。朱兵先生展示的這張老照片於1935年攝於漢口,照片中兩位分別著旗袍、裙裝的民國美女坐在花壇前,臉上綻放著迷人的微笑。 「這是我的兩位姑媽,他們都是民國時期的留洋女博士。」
  • 旗袍,在民國婚禮中,承載了女性對自由、美好的嚮往
    文/壯爺旗袍,作為中國的傳統服飾,在民國達到了鼎盛,民國時期同時也是,婚禮旗袍的發展和鼎盛時期。民國的婚禮旗袍,雖然稱不上隆重華麗,但是婚禮旗袍的出現,一直是帶著它的使命的——中國新娘的嫁衣,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過渡形式。
  • 清朝服飾,旗袍文化,款式多變
    旗袍在中國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現在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旗袍,但他們已經經過了時代的發展變化,改良了很多,從旗袍的初始設計來說其實已經不是嚴格意義的旗袍,只是還具有旗袍的元素而已。衣扣的變化,領子的變化,裙子長度的變化等等。
  • 馬伊琍高偉光新劇《旗袍美探》:旗袍很美探案一般
    這幾年以民國為背景的探案劇不少,但幾乎都是拍著拍著就變成了民國華麗舞臺劇+民國時裝劇,凸顯出的是「民國範兒」,「一種趣味、一種風尚和一種美學」。它們幾乎都是以上海租界為背景,男主角西裝革履、女主角洋裝旗袍,住的是獨門獨戶的歐式別墅,開的是進口的高檔車輛……絲毫看不出民國是一個政府混亂、軍閥混戰、外國入侵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