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3種原料,豆腐腦和豆腐都有了,原來自己在家做豆腐那麼簡單

2020-12-23 若愚媽媽在廚房

說起做豆腐,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有一段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情懷,小時候的茅草屋,小時候年輕貌美的父親母親忙碌的身影,所有的一切都印刻在腦海中。父親母親在我10歲之前,就是以做豆腐、豆皮為生,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每天半夜父母親就起床用石磨磨漿,用一個正方形的大紗布過濾豆渣,再點漿,當然這樣的這樣的情景我親眼看到的不多,因為每每這時我都是在睡夢中。而我每天能看到的情景是父親把做好的豆腐放進兩個裝著水的大桶,掛在自行車後座,中間在放著一筐豆皮,由於父母親做的豆腐特別好吃,所以基本上父親一早騎著自行車出去轉上兩個村子,豆腐就賣完了。

後來,為了我能有更好的上學條件,父母親放下做豆腐的營生,帶著我去了城裡。而現在,父母親又都回到家鄉,農村的空氣清新的能聞到太陽的味道,清晨的鳥鳴,傍晚的夕陽都給人一種身心的無比寧靜。母親曾在電話裡說拾起做豆腐的營生,我說現在都是機械了,手工做太累了,年齡大了,那可都是力氣活兒。再後來,父母親也都自在地幹自己的活兒了,在家種花養草,養雞養鴨,時不時地拍個視頻發過來,或許這樣的生活才是他們真正享受的生活!

昨天,我自己做了一塊豆腐,得意地把圖片發給父親看,看他們沒回復,我還特地打個電話顯擺一番。其實自己家庭做豆腐特簡單,只需要3種原料,豆腐腦和豆腐都做出來了。

【自製豆腐】

【原料】黃豆200克,清水1400毫升,內脂一包(3克),涼開水或者礦泉水50毫升。

【步驟】1、黃豆清洗乾淨,泡上一夜。泡好的黃豆打漿更容易。

2、泡好的黃豆倒入破壁機,加入1400毫升清水。沒有破壁機的用原汁機或者豆漿機。但是只打生豆漿,不是書豆漿。

3、破壁機啟動點動功能,將黃豆打成生豆漿。撇去上面的泡沫。不管用什麼機子打,都是打生豆漿。

4、打好的豆漿,用紗布過濾出豆渣,儘量過濾的徹底一些。沒有豆渣的豆漿口感更細膩。

5、內脂用50毫升涼白開或者礦泉水化開,一定要化開。看不到明顯的顆粒才可以。

6、過濾好的豆漿倒入鍋中,開始煮。不停的攪拌,以防糊鍋底。

7、豆漿煮開沸騰兩三分鐘再關火。還是不停地攪拌。所以整個煮豆漿的過程,人不要離開。

8、煮好的豆漿晾涼一兩分鐘,豆漿溫度降至90度。將豆漿倒入剛剛融化的內脂中。攪拌均勻。蓋上蓋子,靜置15分鐘。

9、15分鐘之後,豆腐腦就做好了,看,非常細膩,自家種的黃豆打的豆漿做出來的豆腦,味道非常純,有豆香味。

10、盛出來一碗,拌點香菇醬就吃了。

11、做好的豆腐腦,倒進鋪好紗布的豆腐盒中。如果沒有豆腐盒,可以用淘米籃或者任何可以瀝水的容器。

12、將四周的紗布往中間摺疊。

13、放上豆腐盒的蓋子。

14、上面壓上重物,我放了兩盆水。家裡上面東西重就把上面東西網上放。壓一個小時,嫩豆腐就成型了,要吃老一點兒的,就多壓一會兒。

15、將豆腐倒扣在碗中就可以了。醬油辣椒拌豆腐、家常豆腐、小蔥燉豆腐、豆腐燉大腸,想做什麼做什麼。我把豆腐煎了一下,用來燉的肉片和青豆,非常好吃。自己做的味道就是好!

【小貼士】1、沒有破壁機,可以用料理機、豆漿機或者原汁機。但是還是破壁機好用一些。

2、煮豆漿一定要時刻在鍋邊,豆漿容易糊底。

3、內脂要充分化開,煮好的豆漿晾一兩分鐘再倒。(內脂網上可以買)

4、想吃豆腦,靜置十五分鐘就可以吃,想吃豆腐根據自己想要的口感決定你要用重物壓多長時間。

5、還有人用白醋代替內脂來做豆腐,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搜搜方子。

我是百家號作者若愚媽媽,更多美食菜譜與您分享!歡迎留言,轉發與關注!也期待您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相關焦點

  • 想吃豆腐,試試自己在家做,做法簡單,只需3種食材,吃著更放心
    想吃豆腐,試試自己在家做,做法簡單,只需3種食材,吃著更放心一年四季,豆腐的銷量總是非常好,我們這邊的集市上每天都能見到一兩個賣豆腐的。生意都不錯,往往天還沒黑就已經賣完走人了。對於愛吃豆腐的我來說,肯定不能錯過啊,因此只要哪天想吃豆腐了,就得趁早去買上一塊。冬天我們家吃豆腐的頻率越來越高了,畢竟家裡買了不少大白菜,用白菜、豆腐燉肉吃,雖然都是最普通的食材,但是在冬天熱乎乎的吃一頓,別提多滿足了。其實說到豆腐,做法非常簡單,即使不去外面買,自己在家也能做。
  • 教你在家做豆腐豆腐腦,牢記5要點,豆腐軟滑不破碎,比買的好吃
    記得小時候,我家的隔壁鄰居是專門做豆腐的,每年一進臘月,附近的人都會帶著黃豆到他家做豆腐,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過年都要做上二十多斤的豆腐,然後炸好,留著過年慢慢吃。所以,從小我對豆腐的印象就很深刻,甚至是帶著一些過年的味道。一直到現在,我和家人都很喜歡吃豆腐。
  • 用南豆腐也能做豆腐腦,宅在家裡,什麼吃法都能想出來,太解饞了
    對於吃貨來說,只要想吃,總是有辦法解決的,宅在家裡,真是什麼吃法都能想得出來,太解饞了這幾天不知道怎麼了,特別饞豆腐腦,但我這附近的早餐店又都沒開業,也沒地方去買,家裡也沒有做豆腐的原料,想自製也不方便。收拾廚房的時候發現家裡還有從老家帶回來的胡辣湯調味料,想著用它就可以做成豆腐腦的汤滷,再加點配菜,蒸一塊鮮豆腐,不就是豆腐腦了嗎!
  • 老豆腐、嫩豆腐、豆腐腦、日本豆腐,它們差別竟然這麼大?
    都叫做豆腐,那麼它們營養價值都一樣嗎?>我國南方居民用的石膏粉做凝固劑,這樣制出的豆腐水分含量較多,硬度和彈性都比北豆腐小,但是口感較為細膩,稱之為南豆腐,或嫩豆腐(圖2)。這是一種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在體內和葡萄糖作用類似,大家不必擔心它的安全問題。這樣制出的豆腐含水量更高,自然也就更為水嫩,吃起來有入口即化的感覺,一般皮蛋豆腐用的就是這種豆腐。
  • 做豆腐和豆腐腦的方法介紹,步驟詳細講解,比買來的吃的更放心
    大家好,我是湘湘,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豆腐腦和豆腐,可不要被我嚇回去哦,其實做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難的是邁出行動的那一步。就跟平常炒個家常菜是一樣的,過程也並不是那麼複雜。看過您就知道啦,原來做豆腐還蠻簡單的,關鍵是豆腐做出來的那一刻,滿滿驚喜,還有滿滿的成就感。
  • 豆腐、豆花與豆腐腦
    ;果殼則代表了一種理科傻,拒絕任何生活的美學「凡士林擦臉就行用什麼雅詩蘭黛」; 豆瓣代表一種典型的文藝傻,「沒有在深夜把凡士林抹在xx上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引用結束這篇文章的核心論點是:1、豆腐腦和豆花不是一種東西。2、豆腐腦是用石膏,豆花是用鹽滷。看完這些話,我就想把我的護照給撕了。
  • 自製豆腐和豆腐腦,3塊錢黃豆做一大盆,剩餘的豆腐渣還能做煎餅
    導讀:自製豆腐和豆腐腦,3塊錢黃豆做一大盆,剩餘的豆腐渣還能做煎餅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愛吃豆腐的家人別再出買了,老左教你在家做,做法簡單,乾淨衛生,做出來的豆腐滑嫩又筋道,怎麼燉都會碎,比買的還要好吃。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陝西那種製作的滷水豆腐有餿味。把這次豆漿過濾出的豆付水取出一部分,裝入無油乾淨的容器內,自然發酵產生酸味,即為酸漿水, 豆漿加熱後關火,慢慢倒入酸漿水,不停攪拌,看見豆漿有凝固絮花產生即可停止加酸漿水和停止攪拌 然後靜置,保溫,就成為了豆腐腦!蛋白質遇到鹽便凝固。重金屬鹽凝固的蛋白質加水也不再分解,對動物和人類而言,重金屬鹽是毒物。
  • 想吃豆腐腦?自己在家就能做,簡單易學,比外面賣的好吃!
    想吃豆腐腦?自己在家就能做,簡單易學,比外面賣的好吃!前一段時間的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吃鹹的,大家在網上已經是吵成了一鍋粥。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其實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就可以,沒有必要非得把自己認為好吃的食物弄成一個標準,這樣大家還怎麼吃。
  • 自製豆腐輕鬆4步搞定,泡黃豆,磨豆漿,點豆腐腦,壓豆腐,簡單
    只需黃豆和內脂,豆腐自己就能做,自製的豆腐細膩鮮嫩,味道清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豆腐的製作方法,可不是用豆腐來做菜,而是自己做豆腐。聽起來好像很神奇,其實也不難,只需要黃豆和一種叫內脂的凝固劑,自己就可以輕鬆做出好吃的大豆腐。
  • 內酯豆腐版豆腐腦,在家吃也不必大動幹戈
    如果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就請點讚、收藏加轉發,有什麼問題和建議可以在文章下面給我留言,大家互相討論學習!關注柒點早餐,我們會每天在這裡分享早餐搭配,歡迎來訪!很久沒吃到豆腐腦了,真的很少做,孩子想吃的時候,都是在早餐店順一碗也就解饞了。這次疫情時間比較長,孩子又貪嘴,想吃就做唄,簡單。
  • 豆腐在家就能做,不用石膏不用醋,做法簡單又好吃,跟買的一樣
    豆腐是餐桌上出鏡率比較高的一道美食,關注度非常高,其實豆腐我們也可以在家做,自己做的豆腐,乾淨又衛生,做法也非常的簡單,學會了就不用去街上買了。我們是農村生活的,像黃豆這些都是自己種的,當然了,也可以到街上去買,黃豆拔回家後就要把它曬乾,然後把黃豆粒敲打出來,把它清洗乾淨,用清水浸泡6個小時左右。時間到了,我們就開始把黃豆放到石磨裡去磨,磨的時候要加適量的水,把黃豆磨成豆漿,如果有豆漿機的也可以用豆漿機來打,磨完後就用清水把石磨清洗乾淨。
  • 用內酯豆腐做豆腐腦,簡單方便,感覺比買的還要好吃
    豆腐腦是非常著名的傳統小吃,一般多早餐食用,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營養食品,口感非常細嫩柔軟,並且根據個人口感可鹽可甜,北方人喜歡加滷鹹食,南方人則喜歡加白糖甜食。作為北方人的我,確實喜歡加上一層厚厚的滷,吃起來特過癮,讀大學時一周都要吃上兩三次,現在吃得少了,主要還是因為家附近賣的太少,最近又饞這一口,什麼都難不倒吃貨,買不到就只能自己做來吃,用現成的內酯豆腐,簡單方便,十幾分鐘搞定,感覺比買的還要好吃。
  • 不用滷水石膏 幾滴米醋自己在家做豆腐
    原來2元的豆腐漲到5塊錢一斤,關鍵是市場人太多不安全,決定自己在家做豆腐,沒有石膏沒有滷水沒有豆腐腦伴侶,決定用白醋做豆腐。老豆腐1:提前一天將黃豆泡發,大概半斤黃豆,泡發後滿滿一碗。(多打磨幾次豆漿磨的更細,出豆腐率高一些且豆腐細嫩)3:用雙層細紗布過濾豆漿,過濾剩下的豆渣不要丟棄,摻點白面、蘿蔔可以煎雜糧餅、炸丸子。
  • 在家自製豆腐,不用內酯不用滷水,豆腐又嫩又白淨,零難度零失敗
    我是舌尖嘗美食,「嘗遍人間百味,每樣都很對胃」,每天親手為家人做美食,享受健康美味的食物,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一道「豆腐」,喜歡這道菜的朋友歡迎關注我。導語:豆腐不用買了,教你在家自製,不用內酯不用滷水,零難度零失敗豆腐的做法很多,可用鹽滷亦可用內酯,但這2種方法都比較複雜,而且也不容易買得到原料,我要分享給大家的自製豆腐方法,只需用廚房常用的一味料,做好的豆腐又嫩又白淨,豆腐的這個做法相對比較簡單,常見的食材用來製作更為方便,豆腐的這個做法零難度也零失敗,平常喜歡吃豆製品的朋友可以自己親手學習,想要做豆腐,必定會經過豆腐腦形成的過程
  • 豆腐腦怎麼做,按照步驟來進行,輕鬆做出來鹹鮮軟糯的豆腐!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款美食是一款北方的傳統早點, 叫做豆腐腦。豆腐腦也有南北差異之分,北方都愛鹹味南方偏愛甜味兒,而四川等地也非常喜歡麻辣口感的。豆腐腦是豆腐的中間產物,成分上和豆腐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做豆腐時最先做出來就是豆腐腦。傳統製作的豆腐腦需要先將黃豆浸泡4~8個小時左右,但黃豆吸滿水分以後用磨石將黃豆打成漿過濾渣,然後放進鍋裡煮熟,待降溫至90度再加入凝固劑,靜置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 豆腐腦最簡單粗暴的做法,早上只需10分鐘就能吃上,還真是那個味
    豆腐腦的製作一般來說分為製作豆漿(泡黃豆,打豆漿,過濾豆渣,煮豆漿)、點豆漿、靜置墩腦、做滷調味等四個主要步驟,如果在家裡自己製作,估計會有不少朋友嫌麻煩、耗時間。而如果尋求捷徑,不如用內脂豆腐來代替,內脂豆腐是採用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在85°左右凝固成形,不需要壓制和脫水的豆腐製品。
  • 不同豆腐做不同美食,市場上的豆腐你認識多少?
    豆腐腦豆腐腦和豆腐不同,豆腐本身凝固地更好,而豆腐腦流動性更強,所以吃起來呢味道也更嫩,如果自己在家裡做,用吃不完的豆腐腦用重物壓制一段時間,把水擠出才能製作成豆腐哦。吃豆腐腦還一直引發這一場戰役,那就是鹹黨和甜黨的戰鬥,百度百科上說北方喜鹹味,南方偏愛甜味,作為一個地道的江南人,我表示我是鹹黨,去早餐攤買一碗豆腐腦,加一點醬油和辣椒粉,再伽墊香油和鹹菜,一碗熱量又低,口味又好的鹹豆腐腦就做好了~內酯豆腐我們平時去市場看到的很多豆腐盒子上都寫著「
  • 只要方法對,自己在家也能做出豆漿豆腐腦,學習做豆腐腦
    豆漿所含的營養非常的豐富,並且很容易消化和吸收。豆漿是用來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缺鐵性貧血、氣喘等疾病比較有用的方法。現在豆漿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喜愛的一種飲品之一,而且豆漿又是一種老人和小孩都能夠喝的營養食品,在外國的一些國家都叫他植物奶。另外豆漿中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等等各種營養。
  • 豆腐還有南北之分?日本豆腐和大豆沒有關係,這些豆腐你都認識嗎
    豆腐不僅南北豆腐有差異,南北方吃豆腐腦的習慣也不一樣。北方人吃豆腐腦大多是吃鹹的,而南方人則是吃甜的。在南方人看來,豆腐腦就是一種甜品,但是不少北方人吃了甜豆腐腦覺得很奇怪,畢竟和以往的吃法截然不同。南豆腐豆腐除了有南北差異,也有很多特殊「品種」。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些豆腐和傳統的豆腐從原料上就已經是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