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和田忌到底有什麼仇怨,非要整倒對方?其中緣由你懂的

2020-12-19 歷史人物故事會

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任用李悝率先變法使得魏國稱雄於諸侯,之後列國紛紛效仿魏國變法以圖強,秦國任用商鞅變法,韓國任用申不害變法,楚國任用吳起變法。此時齊國國力也是相當一般,記得剛到齊國的孫臏說過一句話:「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意思就是說當時三晉(趙、魏、韓三國)的士兵都輕視齊國,覺得齊國怯弱(很有可能是田氏代齊不久,齊國君臣內鬥嚴重)。還有一件事也多少能說明問題,越王無疆當時想效仿勾踐徵伐中原,第一個要拿來開刀的便是齊國(後來被齊國派使者說服,改而攻打楚國),可見齊國的實力真的是強不到哪裡去。齊威王即位以後,為改變現狀,也任用鄒忌進行變法,齊國國力才逐漸變得強大起來。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就誕生在這一段時期,因為變法和勸諫有功,鄒忌被任命為齊國相國,封為成侯。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畢竟是文臣,對外徵伐打仗最終還得靠武將,這時候出身於王族的田忌憑藉軍功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特別是孫臏在魏國遭到龐涓的構陷來到齊國成為他的門客以後,田忌的威望一日勝似一日。我們從著名的「田忌賽馬」典故中也能看出端倪,老實忠厚的田忌用三個等級的馬和齊王比賽,一開始老是輸,後來在孫臏的建議下,終於贏得了比賽,可以說孫臏的到來對于田忌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不久,魏國進攻趙國,齊威王命田忌率兵救趙,又是在孫臏的建議下,採取了「圍魏救趙」的策略,順利打敗了強大的魏國。

圍魏救趙

面對如日中天的田忌,鄒忌如坐針氈,他擔心長此以往自己的相國之位恐怕很難保住,於是開始想方設法的陷害田忌,想除掉這個心腹大患。這時有一個叫公孫(hàn)的人對他說:「你可以去建議大王,讓田忌率兵攻打魏國,如果打了勝仗,那就說明你當初的建議很好,算是功勞一件;如果打了敗仗,那麼田忌即便沒有死在戰場,回來也會受到軍法處置!」鄒忌覺得如此甚好,於是就去建議齊威王派田忌攻打魏國。

田忌率軍攻打魏國

出人意料的是,田忌率軍攻打魏國不但沒有輸,還取得了三戰三勝的戰績。其中馬陵之戰戰績最為輝煌:全殲了魏國十萬魏武卒精銳,生擒了魏國太子申,還逼得魏國名將龐涓自盡而亡!這一下真的是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鄒忌又坐不住了,趕緊找來公孫商量對策。

田忌賽馬

兩人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由公孫找人假冒田忌的家臣,帶著十斤黃金故意在鬧市中找人佔卜說:「我是田忌大將軍府上的人,現在我家將軍三戰三勝,威名遠揚,如果想要進一步圖大事的話,麻煩您幫我們佔卜一下吉兇!」等卜卦的人走後,公孫就把那個他算卦的人抓了起來,還把他送到齊威王面前,誣陷田忌想要(這回人證物證俱在,看他還有什麼話說)。

公孫

田忌得到消息以後,很想去齊威王面前申辯,可是又擔心說不清楚(一來謀反就是死罪,二來自己可能有點功高震主了,齊王也不願意聽解釋),只好一走了之,逃到楚國去了。齊威王去世以後,繼位的齊宣王知道田忌是被誣陷的,就給他平了反,還把他接回齊國繼續擔任大將軍。

田忌出逃楚國

至於鄒忌後來的下落正史倒是沒有記載,野史中說田忌回國以後,他為了保命只得裝瘋賣傻(也可能是真瘋了),可以說是得到了報應。估計是田忌覺得他對自己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了,所以也就沒有趕盡殺絕,至此兩人的恩怨總算是有了一個了結。

相關焦點

  • 教科書人物故事補9:將相不和的「二忌」――鄒忌與田忌
    但後來田忌的地位越來越高,鄒忌恐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嫉妒心越來越重,於是大搞陰謀詭計,陷害田忌,先私後公,完全忘記了國家大計。鄒忌為了陷害田忌,置田忌於死地,便聽信公孫閈的建議,鼓動齊王命令田忌伐魏,如果勝利了,功勞歸自己,如果失敗了,田忌就會戰死陣前或者逃回,田忌的命運也就任由鄒忌擺布了。
  • 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真是良相?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這個故事中,鄒忌接連問自己的老婆、小妾和客人,自己和徐公,誰美?鄒忌是齊國的變法者,在鄒忌的主持下,齊國日益強盛,然而,鄒忌畢竟只是一個文人,打戰還得靠武將,而出身王族的田忌,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尤其是孫臏的到來,更是讓田忌如虎添翼,田忌賽馬,孫臏一個小小計謀,便讓田忌輕鬆取勝,不久,魏國進攻趙國,田忌又在孫臏的建議下,圍魏救趙,輕鬆取勝,田忌的威望,在齊國日盛,引得鄒忌很是忌憚,畢竟,握筆桿子的,哪裡是握槍桿子的對手?
  • 貌美腹黑的勸諫高手:鄒忌
    這期我們為您介紹的是一代名相——鄒忌。中學語文課本裡,有篇著名的文言文《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了一個臣諫、君納的故事,這個鄒忌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人公。鄒忌,戰國時期齊國人,出生於約公元前385年,死於前319年,齊國齊威王時期的相國。說鄒忌之前,我們先說一段,田氏代齊的故事。
  • 再說齊威王與鄒忌
    經過一番周折載回孫臏,為掩人耳目,藏在田忌家中。後來就有了田忌賽馬的故事,田忌按孫臏的計謀和齊威王說:臣每次比賽都輸,明天願傾盡家財,賭個大的,每一局以千金為賭注。威王笑著答應,心想你就等著輸吧。結果田忌先失一局,贏了後兩局,掙了一千金。田忌向威王報告這是孫臏支的招,威王說:即便是這樣的小事,已看出孫先生的智慧了!由是益加敬重,賞賜之多都數不過來。齊威王不僅是納諫,也善於明察。
  • 你知道鄒忌進諫齊王,卻未必知道他的人品竟是如此卑劣
    說起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有高度存在感的國家。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出現了齊桓公、齊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孫臏、鄒忌等名臣。因為齊威王任用了這些名臣,齊國的國力高度發達。但你或許想不到的是,看似賢明的鄒忌和大將田忌之前卻有著一段矛盾,他處處迫害田忌,最終自己也已悲慘的結局收場。
  • 田忌賽馬後,田忌和孫臏最後結局如何?老師一定不會主動說給你聽
    《史記》的卷《孫子吳起列傳第五》記載了一個小故事,當時有齊國使者去了大梁,孫臏當時以刑徒的身份悄悄的去見了齊國的使者。雙方不過是聊了一會天,齊國試著覺得這個人是個奇人,將來必有用處。於是悄咪咪地把孫臏帶回了齊國,齊國的將軍田忌很賞識他,對他非常好,完全就是當作貴賓來看待的。
  • 戰國名臣鄒忌,其實也很陰毒!
    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善於諷諫的大臣,就是齊國的美男子之一:鄒忌。要說這鄒忌,既高又帥,有多高?八尺有餘,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五吧。而且相貌堂堂。當初他第一次見齊威王的時候,說他自己精通奏琴,卻又不給威王彈琴,威王就問他:「你是嫌琴不好嗎?還是認為不值得給我彈?」
  • 成侯謀害田忌為什麼能成功
    田忌,戰國時期齊國名將,賞識孫臏 ,任用孫臏,曾多次成功戰勝魏國。馬陵之戰,成功徹底擊垮魏國主力。使齊國稱霸一時。因與田忌不合,被算計出逃楚。成侯鄒忌,齊國人,侍奉三代君主,齊威王時期勸說賞民進諫,主張改革,任用賢才,獎勵功臣,處罰奸人,齊國國力漸強。《戰國策》有著名的一篇《鄒忌諷齊王納諫》,講的便是鄒忌進諫。
  • 鄒忌:人性兩面,善惡並存
    他借為齊威演奏的檔口,就有了第一次見國君的機會,也有了第一次嶄露頭角的機遇。他拜見了齊王以後,把琴放好,調好弦,雙手一按,就一動不動了。齊王著急,問他為什麼不彈琴?鄒忌說,彈琴是我的本行,一時沒彈大王就急成了這個樣子。而大王你的本行是治理國家,國家這把大琴在您的手裡,9年不撫一曲,你說人們都急成什麼樣子呢?
  • 中美貿易戰打到了田忌頭上?和諧嗎?
    這個齊王是《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那個齊威王,也就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的那個齊威王。政治名聲是有了,可是齊威王想要起兵逐鹿中原,需要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錢。賽馬比賽是個生意,一個掙錢的好生意。這是第二層。賽馬比賽是有賭注的,田忌在第一輪輸給齊威王,讓買票的群眾不虛此行。第一筆錢落袋。
  • 孫臏為田忌獻上最後一計後,從此神秘消失,為何田忌不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要獲得成功,要有全局規劃,心中要有策略。自古以來,謀士永遠都是值得令人敬畏的一個職稱。這是指權力中心的人身邊軍師。就像三國時期劉備身旁的諸葛亮,就像七國爭霸時期田忌身旁的孫臏。
  • 都知孫臏田忌圍魏救趙,可他們結局你知道嗎?老師肯定不會說
    要不也不會讓這兩人打配合,就不會有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的成功。(伯樂齊威王)話說戰國時,魏國首霸,經歷魏文侯武侯兩代人後,魏惠王成了魏君,這魏惠王是個標準狂徒,好戰成性,藉助魏國強盛國力,沒事就喜歡東西南北到處開戰。這仗打的太多,難免得罪人多,但他卻依舊樂此不疲,不停折騰。這不,圍魏救趙前,魏國就連續戰鬥,陸續攻擊了三晉中的趙國和韓國。
  • 齊國風雲之美男鄒忌:高中課文中的這個人物,背後的故事實在太多
    在《戰國策》中,有許多極具才華的士子,他們大多都是靠才華吃飯的。然而,有這樣一位士子,顏值和才華都非常出色,他就是曾經被收錄到語文課本中的鄒忌。鄒忌,出生於公元前385年,他有著八尺的身高和帥氣的相貌,可以說是所有齊國大臣中的唐僧和天使。
  •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勇於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願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只有廣開言路,採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並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教學設計及課堂實錄
    妻、妾、客是以怎樣的語氣評價鄒忌? 鄒忌從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其妻是由衷的讚美,口氣亦毋庸置疑。妾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鄒忌的妻、妾、客都說他比徐公美。而鄒忌並沒有陶醉於這些溢美之詞,通過比較、思考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即人們由於種種原因,往往不會說出事情真相。
  • 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歷史上有何仇怨,為何非要獨立?
    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是一家,西班牙對加泰隆尼亞也不薄,為何加泰隆尼亞非要獨立?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歷史上有何仇怨?加泰隆尼亞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瀕臨地中海和法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歷史上,加泰隆尼亞的情況非常複雜。加泰隆尼亞最早的居民是來自非洲的土著,這些非洲土著越過狹窄的直布羅陀來到了西班牙,西班牙一直鬧獨立的巴斯克可能是他們的直接後裔。
  • 老師絕不會告訴你,這三段歷史背後的真正秘密
    3田忌和鄒忌爭鬥背後的秘密第三個故事。大家更熟悉了,其中一個主人公是「田忌賽馬」裡的大貴族田忌。另一個主人公,是那個天天出門前都要問自己老婆「城北徐公和我誰帥」的大帥哥鄒忌。鄒忌:天下我最帥多說一句,我覺得像鄒忌這種天天問老婆自己和誰誰比帥的人,要麼就是他有問題、要麼就是他老婆有問題。
  • 【雜談】到底是什麼讓你聽不懂對方的英語.
    學英語的同學都有過聽不懂的時候,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到底為什麼聽不懂呢,是什麼阻礙了你的聽力。
  • 如何讓人願意聽你的?丨鄒忌告訴你,用對方喜好包裝你的建議
    他要的是平衡娛樂和工作的關係。有人用他的方式,用謎語提出建議,他就願意聽。淳于髡勸說齊威王順著癢點:齊王喜歡啥?謎語,並不是齊王最感興趣的。鄒忌覺得他能做得更優秀些。那就是把謎語和彈琴結合起來,來個癢點疊加,歡樂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