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運城國際《人間詞話》課程

2021-02-07 運城國際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山西運城國際學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學校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個自我實現著的自由人

八年級上學期晨誦我們穿越了 「《人間詞話》課程」。這個過程實在是個很好玩的過程,我們共穿越了十五個詞人,六十多首詩詞,通讀了整本《人間詞話》。就像抖包袱一樣,孩子們不斷地發現著新大陸,眼看著自己的能力在變化,原來看著就發暈的《人間詞話》變得親切了,有些篇章竟然大家能背下來了,而且會用它去評判一首詞的高下了,大家不知不覺地會寫詞評了,會把詞改寫成詩了,最後竟然會填詞了……這是神奇的一學期,也是快樂的學習歷程。

本來我想寫篇文章說說這個過程,但期末時學生的演講已基本上把這個穿越過程說得清楚明白了,正好免去我的囉嗦了:


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馬永康


同學們都知道,這是《人間詞話》中的一句話。是說詞有一種從外到內的美,是最精緻最細膩最幽微的一種美。現在大家讀這句話問題都不大。


可是,你們知道暑假時我拿到《人間詞話》時的感受嗎?寫作業先寫簡單的,本著此原則,我在老師布置的書中挑出了最薄的一本——《人間詞話》,沒想到這一翻,我的臉立馬成了一個「冏」字,腦中迅速閃現「天書」二字,「溫飛卿詞,句秀也,韋端己詞,骨秀也,李重光詞,神秀也……」誰是溫飛卿?誰是韋端己?誰是李重光?這些都是些什麼人?幹啥的?雖然以前斷斷續續學過一些詞,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詞是什麼東西,「詞以境界為最高」,啥是境界,做人有境界,做詞難道也有境界?我以前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快速地合上此書,並,回覆:「此書有毒,請勿靠近」,我想,老師推薦的這都是啥東西呀,我這輩子恐怕都不願意再翻它了。


開學時,第一節晨誦,老師說,我們這學期很重要的一個課程就是《人間詞話》,我的頭嗡的一下,心想,我慘了。不過,也有些好奇,看老師怎麼把那本天書教給我們。


老師首先在我們面前呈現了詞的發展史: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每一階段的重要詞人及以他們對詞的推進演變的作用。一條清晰的線在我們面前拉開了。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詞就是用來歌唱的的,最早流行於民間,相當於現代的流行歌曲;後來,文人們加入了寫作隊伍,詞自然的就開始抒寫這些文人的情志,詞開始由歌宴之間走向更廣闊的內容,開始詩化了。詩化之詞在蘇軾和辛棄疾的手裡達到了極致,詞這種文體至此可以說內容上已被寫盡了,文人們不甘重複,要體現自己創造的價值,於是產生了賦化詞,賦化詞在形式上特別下功夫,賦化詞的作者基本上都是音韻大家。後面的晨誦課,老師就從花間詞講起,一個個詞人,一首首詞,結合著人間詞話中王國維等人的評論,結合著我們的生命體驗,一路走來,不知不覺,當初那本嚇壞了我的《人間詞話》變得親切起來了,一個個詞人離我們近起來了,我體會到了李煜的擔荷人類罪惡的傷痛,知道柳永雖然潦倒卻是當時的天王歌星,而納蘭性德以一顆敏感的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尋常瞬間的珍貴。


後來,老師讓我們學著填詞。這又嚇壞了我,這可能嗎?以我等才華,沒有商量的餘地,絕無可能。但老師說,沒有試過,怎麼就知道不可能呢?遊戲遊戲吧。她發了平水韻表給我們,又發了各種詞牌的格式給我們,簡單講解後就讓我們「為賦新詩強說愁「了。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我們班真得一下子湧出了好多詞人。我們還去小橋上朗誦了我們的原創詞。像我這樣自認沒有才華的,也可以瞎謅兩句了:

浣溪沙·傷秋

馬永康

葉落花凋風蕭瑟,雁書人字畫秋色。 留得枯樹空巢窠。

無可奈何冬將至,殘荷一池容顏悲。江畔少年望春歸。


其他有才華的同學寫得就更好了。大家可以隨便看看。(張卿嘉、鄭東東、王倬昊等人的詞)

    因為我們對詩詞的格律有了一些了解,我們也能對對子了,這不,昨天老師帶著大家玩了一下,一下子我們班又冒出了這麼多精彩的對聯,過年不愁沒對聯貼了,我們教室門上還貼了一幅呢:


    記得老師說過,詞是文人的精神後花園;現在,不知不覺的,詞也變成了我們精神花園中一朵美麗的花。「詞之為體,要眇宜修」我覺得經過這些美妙的薰染,我們的心也變得要眇宜修起來。



同類精彩推送:

中學史記課程|向歷史更深處漫溯

每一場演出對我來說都是一場意外的驚喜——寫在《霸王別姬》排演之後


(全文完,以下是廣告)


本文作者嚴盈俠老師是南明語文學科首席教師,運城國際中學部語文教研組長。她在罕臺期間帶了一間名為「小種子」的教室,並把這間教室的故事和穿越過的童話劇旅程寫成了書,現在正式出版了!當當網有售哦!








相關焦點

  • 經典百書|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紀念《人間詞話》問世一百周年作者: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曾大興教授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可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以「真」為特質的「境界」說,二是以進化論為基礎的詞史觀,三是以文學為本體的詞體觀
  • 第一偉人這首詞,驚世駭俗,千古以來,沒人敢這樣寫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這樣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簡單來說,就是詞的美學特質是一種精微幽深的內在之美,所以寫詞,一般要講究言辭文雅優美,以韻味悠長為佳。然而,當詞這種文學體裁到了第一偉人毛主席的手裡時,必然呈現非同一般的氣質。
  • 周密這首小詞,足見詞體之美
    一首小詞,它美在哪?詞本是「小詞」,它出於樂工、伶人之手,寫在秦樓楚館,是讓歌女去唱的,是為了娛樂遣興,大多是逢場作戲。但奇怪的是,這些詞是男人寫的,是男人站在女性的角度去寫,因為詞是寫相思的,唱的是兒女情長。我在想,一首最初的小詞,它的美應體現在音樂的纏綿、歌女的美貌和眼波流轉,而非詞中的境界。 後來詞變了。
  • 王國維《人間詞話》精解(一)
    王國維美學散見於他的《紅樓夢評論》《人間詞》《文學小言》《屈子文學之精神》《古雅在美學上之位置》《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等著作中,而尤以《人間詞話》為最集中之代表。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元曲亦然。……語語明白如畫,而言外有無窮之意。」[9]但在寫於兩者中間的《人間詞話》(其《人間詞話》的寫作時間大約在1907—1908年之間[10])中卻不言意境而「獨標境界」:「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11]「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寫出的《人間詞話》王國維一生涉獵多個領域,文學、歷史、哲學、教育,在各領域都有開創性的成就。後來,嶽母做主,王國維娶了娶了莫氏表甥女潘氏為妻,舉家遷往北京。在這樣的心情下,王國維扎進了中國古詩詞的研究中,寫出了《人間詞話》。王國維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讀《人間詞話》,看李煜的詞為何如此有感染力
    幾乎沒有人去否定李煜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而在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 中稱李煜詞「神秀」 ,高度評價了李煜的詞作。02在王國維看來,李煜的詞之所以如此有魅力,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雖然在《人間詞話》中他引用過德國哲學家尼採、叔本華的話,但王國維對他們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作為一代國學大師,對他影響至深的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李煜獨特的生活環境、經歷以及個性,使得他無論是在詞作還是在為人處事的態度上,都顯得坦誠而沒有城府。
  • 書評《白雨齋詞話》:晚清詞學大師陳廷焯一生論詞總結之作
    倚聲一道,歷經千年,發軔於李唐,滋衍於五代,極盛於兩宋,衰亡於元明,而再振於滿清,此亦談藝者之常言也,而論詞之作,歷來亦夥,及至清末,更有陳亦峰《白雨齋詞話》、況夔笙《蕙風詞話》、王靜安《人間詞話》鼎足而三,「蔚然而成有清一代詞學之璀璨結響」(見今人彭玉平《白雨齋詞話·導讀》)。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覺得李清照是「詞別是一家」?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人間詞話》學習筆記
    閱讀書目:《人間詞話》兩個版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和上海三聯書店)《人間詞話七講》、《唐宋詞十七講》(均為葉嘉瑩所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古老的回聲》(王富仁 四川人民出版社)葉嘉瑩女士在《人間詞話七講》中說:「王國維的『境界』這兩個字用得太模糊了。
  • 「被發明的傳統」 ——《人間詞話》是如何成為國學經典的
    不過,其他傳世的「國學經典」都經歷過漫長的歷史檢驗和篩選,《人間詞話》發表於辛亥革命前夕,僅僅踏上傳統社會的一條尾巴,那麼,它是如何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迅速地經典化,終於獲得與《論語》、《史記》等著作比肩而立的崇高地位的呢?  有學者稱《人間詞話》在「清末至五四前,文學界曾有過較大影響」。
  • 朱光潛在《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安的〈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只寥寥幾句,便點明了王國維評論詩詞的一個核心觀點:以境界來評價詞的高下優劣。這也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理論,更是本書的靈魂所在。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可能會有如下好奇:《人間詞話》是一本怎樣的書?他對歷代著名詞家有哪些精妙點評?王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
  • 王國維《人間詞》《人間詞話》,全文收藏版!
    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學術巨子、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人間詞話 一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人間詞話》:藝術作品的「境界」應該如何體現?
    經過兩個多月的兜兜轉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裡,實在是不容易,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弄懂《人間詞話》。我們從《人間詞話》出發,經歷了叔本華、康德、休謨、柏拉圖,最終又將回到《人間詞話》。《人間詞話》絕不是初高中語文老師口中說的那樣好懂,它背後有大量的哲學邏輯,如果太早的讓孩子接觸這本書,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對待經典作品,千萬不能只是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的內容將是「王庶文講壇」-《人間詞話》內容的最後一篇內容,希望這兩個月的學習對您有所幫助。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中國美學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啟後的理論巨著。下面是我們摘錄的《人間詞話》中的重要章節。第一部分 [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 人間詞話十一則:境界說與傳統詞學的交叉
    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宏約」。餘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劉融齋謂飛卿「驚豔絕人」,差近之耳。 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十一則,在他的手稿中,原本是放在第四則的位置,緊承上一則。在他剛開始撰寫《人間詞話》的時候,常常將前人的一些觀點援引出來進行討論,進而表明自己的立場,後面將這一則放到這個位置,顯然是考慮到這一則的內容和境界說是有著相通之處的。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
    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這樣一種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這就是當代文學史上有名的「境界說」,它不但涵蓋了學術方面的問題,也延伸到了如何提升人生境界的問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