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山西運城國際學校 | 南明教育旗下學校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個自我實現著的自由人
八年級上學期晨誦我們穿越了 「《人間詞話》課程」。這個過程實在是個很好玩的過程,我們共穿越了十五個詞人,六十多首詩詞,通讀了整本《人間詞話》。就像抖包袱一樣,孩子們不斷地發現著新大陸,眼看著自己的能力在變化,原來看著就發暈的《人間詞話》變得親切了,有些篇章竟然大家能背下來了,而且會用它去評判一首詞的高下了,大家不知不覺地會寫詞評了,會把詞改寫成詩了,最後竟然會填詞了……這是神奇的一學期,也是快樂的學習歷程。
本來我想寫篇文章說說這個過程,但期末時學生的演講已基本上把這個穿越過程說得清楚明白了,正好免去我的囉嗦了:
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馬永康
同學們都知道,這是《人間詞話》中的一句話。是說詞有一種從外到內的美,是最精緻最細膩最幽微的一種美。現在大家讀這句話問題都不大。
可是,你們知道暑假時我拿到《人間詞話》時的感受嗎?寫作業先寫簡單的,本著此原則,我在老師布置的書中挑出了最薄的一本——《人間詞話》,沒想到這一翻,我的臉立馬成了一個「冏」字,腦中迅速閃現「天書」二字,「溫飛卿詞,句秀也,韋端己詞,骨秀也,李重光詞,神秀也……」誰是溫飛卿?誰是韋端己?誰是李重光?這些都是些什麼人?幹啥的?雖然以前斷斷續續學過一些詞,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詞是什麼東西,「詞以境界為最高」,啥是境界,做人有境界,做詞難道也有境界?我以前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我快速地合上此書,並,回覆:「此書有毒,請勿靠近」,我想,老師推薦的這都是啥東西呀,我這輩子恐怕都不願意再翻它了。
開學時,第一節晨誦,老師說,我們這學期很重要的一個課程就是《人間詞話》,我的頭嗡的一下,心想,我慘了。不過,也有些好奇,看老師怎麼把那本天書教給我們。
老師首先在我們面前呈現了詞的發展史: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每一階段的重要詞人及以他們對詞的推進演變的作用。一條清晰的線在我們面前拉開了。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詞就是用來歌唱的的,最早流行於民間,相當於現代的流行歌曲;後來,文人們加入了寫作隊伍,詞自然的就開始抒寫這些文人的情志,詞開始由歌宴之間走向更廣闊的內容,開始詩化了。詩化之詞在蘇軾和辛棄疾的手裡達到了極致,詞這種文體至此可以說內容上已被寫盡了,文人們不甘重複,要體現自己創造的價值,於是產生了賦化詞,賦化詞在形式上特別下功夫,賦化詞的作者基本上都是音韻大家。後面的晨誦課,老師就從花間詞講起,一個個詞人,一首首詞,結合著人間詞話中王國維等人的評論,結合著我們的生命體驗,一路走來,不知不覺,當初那本嚇壞了我的《人間詞話》變得親切起來了,一個個詞人離我們近起來了,我體會到了李煜的擔荷人類罪惡的傷痛,知道柳永雖然潦倒卻是當時的天王歌星,而納蘭性德以一顆敏感的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那些尋常瞬間的珍貴。
後來,老師讓我們學著填詞。這又嚇壞了我,這可能嗎?以我等才華,沒有商量的餘地,絕無可能。但老師說,沒有試過,怎麼就知道不可能呢?遊戲遊戲吧。她發了平水韻表給我們,又發了各種詞牌的格式給我們,簡單講解後就讓我們「為賦新詩強說愁「了。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我們班真得一下子湧出了好多詞人。我們還去小橋上朗誦了我們的原創詞。像我這樣自認沒有才華的,也可以瞎謅兩句了:
浣溪沙·傷秋
馬永康
葉落花凋風蕭瑟,雁書人字畫秋色。 留得枯樹空巢窠。
無可奈何冬將至,殘荷一池容顏悲。江畔少年望春歸。
其他有才華的同學寫得就更好了。大家可以隨便看看。(張卿嘉、鄭東東、王倬昊等人的詞)
因為我們對詩詞的格律有了一些了解,我們也能對對子了,這不,昨天老師帶著大家玩了一下,一下子我們班又冒出了這麼多精彩的對聯,過年不愁沒對聯貼了,我們教室門上還貼了一幅呢:同類精彩推送:
中學史記課程|向歷史更深處漫溯
每一場演出對我來說都是一場意外的驚喜——寫在《霸王別姬》排演之後
(全文完,以下是廣告)
本文作者嚴盈俠老師是南明語文學科首席教師,運城國際中學部語文教研組長。她在罕臺期間帶了一間名為「小種子」的教室,並把這間教室的故事和穿越過的童話劇旅程寫成了書,現在正式出版了!當當網有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