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2020-12-25 子勤悅讀

文/子勤

讀了三周的《人間詞話》,仍沒能把書中的精華細細品味,這樣的經典非靜下心來不能讀的,只是感覺時間逝去匆匆,還沒讀懂,窗外又是雞啼鳥鳴,天色漸明之際,只能放下書來,去上班。

我本來就是一個詩詞小白,讀不懂詩詞,看不懂古文,對中華國學的經典著作從來都是敬而遠之的。

但內心對國學經典又是渴望得很,總想讀一讀的,這一期讀書會的書目又正好是《人間詞話》,不能不讀了。


雖是在不求甚解的路上懵懵懂懂,卻仍在書中發現了許多觸動靈魂的詞句。我就像一個在海邊撿貝殼的孩子,偶爾會有驚喜的發現。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王攸欣在《選擇、接受與疏離--王國維接受叔本華、朱光潛接受克羅齊美學比較研究》寫到"王國維寥寥幾萬字的《人間詞話》和《紅樓夢評論》比朱光潛洋洋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





01 最傷心之時,寫出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一生涉獵多個領域,文學、歷史、哲學、教育,在各領域都有開創性的成就。

在文學上, 《人間詞話》是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正所謂這本書沒有讀過,大家都一定聽說過。

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寫於1907年秋冬至1908年夏秋,那段時期,王國維接連痛失了三位親人。

1906年,父親逝世,王國維回故鄉奔喪,悲痛難以寫下:「人間第一耽離別」。


蝶戀花


——王國維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


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而父親去世不久,數隔幾個月不見的妻子妻子莫氏得了產褥熱,誕下的兩個女嬰也夭折。

王國維請了名醫,在妻子身邊守了半個月,1907年6月,妻子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冉冉蘅皋春又暮。千裡生還,一訣成終古。


自是精魂先魄去,悽涼病榻無多語。往事悠悠容細數。


見說來生,只恐來生誤。


縱使茲盟終不負,那時能記今生否?」


這是王國維寫下的悼亡詩,可謂字字是血,還能有來生不?

這也讓我們看到了王國維先生的另一面,雖不善言語,卻對妻子用情至深。

不久,繼母故亡離世。接二連三的親人去世,看著家中無人照顧的三個兒子,王國維一度頹廢。

後來,嶽母做主,王國維娶了娶了莫氏表甥女潘氏為妻,舉家遷往北京。

在這樣的心情下,王國維扎進了中國古詩詞的研究中,寫出了《人間詞話》。

王國維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先生用本是形容愛情相思的詞句,比喻成大事的三個境界,自然是極其貼切,卻總讓人聯想到,先生是把對妻子,對親人的思念融入了對事業的追求中。

他對歷代詞人的喜愛,更是反應了他內心的洶湧澎湃。

或許王國維認為只有在詩詞中才能釋放出心中的悲痛。

他在《人間詞話》極其推崇馮延巳、李煜、納蘭容若的詞,認為他們的詞都是至情至真,坦坦蕩蕩,一顆赤子之心。

02 王國維說馮延巳:深美閎約


《人間詞話》中有:

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閎約。」餘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

「正中詞品,若欲於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

馮延巳,字正中,他是李後主李煜的老師,開創了「以景寫情」的手法」。

王國維認為只有馮延巳的詞才能配得上「深美閎約」這四個字,而「和淚試嚴妝」一句又反應著他的詞品。

意思是馮延巳喜歡寫男女離別的相思詞,但他的詞不似花間詞那般濃豔雕琢,而是溫柔敦厚,符合詩理,寓意深刻,包含寄託之情。

菩薩蠻

——馮延巳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幹,翠屏煙浪寒。


錦壺催畫箭,玉佩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


03 王國維認為李煜的詞:「神秀也」


「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宋徽宗與李後主的命運相似,兩人都是身為帝王,後又淪為階下囚,在文學上造詣都很深。

但王國維先生說:「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兩人的境界是不同的,李後主用生命,一生的悲歌書寫出來的詞,那裡承載的愁與恨,已不只是悲切自己的身世,而是看透世間的愁苦,帝王與平民百姓又有何異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04 王國維說納蘭容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納蘭容若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納蘭容若也是天生的情種,上天待他不薄,讓他生在富貴之家,讓他遇上真心相愛之人。

但上天對 他也是刻薄,讓他身在富貴之家,而無法選擇自己的愛人,讓他擁有了愛人又狠心奪去。

當王國維讀著納蘭的詩詞時,又怎會不想起的自己的亡妻呢,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05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世間的悲苦年年歲歲,何其相似,傷離別,苦相思,忍辱偷生。

但我們都是在悲苦中重生,遇見光,遇見愛,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正如先生的獨上高樓,人憔悴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看到的又何曾不是千帆過盡,尋尋覓覓,我們看到的那個自己。

王國維先生雖然一生飄零,卻自信地在《三十自序》中的寫道:

「餘之於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闋,然自南宋以後,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餘者......」

這種自信,才是在困境中重生的力量吧!




相關焦點

  • 王國維《人間詞話》精解(一)
    更為難得的是王國維還是當時甚通西學的大師,他於1894年18歲時已知世有「新學」,1899年23歲時即知西方近代大哲學家康德、叔本華,並萌生研究西方哲學的念頭。此後一直到1906年的30歲之間,以數年之心力研究叔本華、康德、席勒、尼採之著作,通讀叔本華、康德之書,這在當時也是世所難及的。
  • 《人間詞話》學習筆記
    寫在前面:這學期(2021春),在新網師選修了《人間詞話》,想跟著導師和眾學友把這本書讀透一些,能夠較為自由地領略詩詞意味,更好地引導學生欣賞民族的文化瑰寶
  • 「被發明的傳統」 ——《人間詞話》是如何成為國學經典的
    任訪秋發現,儘管王國維與胡適的政治與文化身份不同,「但就彼二人對文學上之見地言之,竟有出人意外之如許相同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批評方向的一致。任訪秋寫道:「重內容而輕格律,這是新文學運動一個新的趨向,但王先生在十年前即有此見解,已不能不令我們欽佩他識見之卓絕了。」⑨根據相似的理由,另一位研究者吳文祺乾脆直接把王國維稱為「文學革命的先驅者」。
  • 朱光潛在《詩的隱與顯—關於王靜安的〈人間詞話〉的幾點意見》?
    這也是《人間詞話》的核心理論,更是本書的靈魂所在。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可能會有如下好奇:《人間詞話》是一本怎樣的書?他對歷代著名詞家有哪些精妙點評?王國維是一個怎樣的人?下面,我將為大家揭開《人間詞話》的神秘面紗,領略中華傳統詩詞文學之美。何謂《人間詞話》?
  • 《人間詞話》:藝術作品的「境界」應該如何體現?
    經過兩個多月的兜兜轉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裡,實在是不容易,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弄懂《人間詞話》。我們從《人間詞話》出發,經歷了叔本華、康德、休謨、柏拉圖,最終又將回到《人間詞話》。《人間詞話》絕不是初高中語文老師口中說的那樣好懂,它背後有大量的哲學邏輯,如果太早的讓孩子接觸這本書,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對待經典作品,千萬不能只是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的內容將是「王庶文講壇」-《人間詞話》內容的最後一篇內容,希望這兩個月的學習對您有所幫助。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覺得李清照是「詞別是一家」?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王國維《人間詞》《人間詞話》,全文收藏版!
    人間事事不堪憑,但除卻無憑兩字。鵲橋仙繡衾初展,銀釭旋剔,不盡燈前歡語。人間幾歲似今宵,便勝卻貂蟬無數。霎時送遠,經年怨別,鏡裡朱顏難駐。封侯覓得也尋常,何況是封侯無據?樹上啼鵑,又訴歲華暮。思量只有人間,年年徵路,縱有恨都無啼處。浣溪沙乍向西鄰鬥草過,藥欄紅日尚婆娑。一春只遣睡消磨。發為沉酣從委枕,臉緣微笑暫生渦。這回好夢莫驚他。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在王國維的二十四歲到三十歲這二個階段,他主攻哲學,研究了康德、叔本華、尼採等哲學家的思想,又對先秦諸子和宋代理學有所研究,在西方倫理學、心理學、美學、邏輯學、教育學,所譯心理學、邏輯學名著等方面都有所研究,按他的話來說,這個時期就是「兼通世界之學術」之「獨學」時期。」代表作有《紅樓夢評論》及《靜庵詩稿》《人間詞》。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
    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這樣一種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這就是當代文學史上有名的「境界說」,它不但涵蓋了學術方面的問題,也延伸到了如何提升人生境界的問題上來。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肉不同!
    口紅,這大紅色的邊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了。芙蓉雪蓮,美到不食人間煙火。紅寶石,是不是上帝遺落人間的珍寶。像一顆顆的紅色的寶石鑲在上面。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中國美學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啟後的理論巨著。下面是我們摘錄的《人間詞話》中的重要章節。第一部分 [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 詞之為體,要眇宜修 ——運城國際《人間詞話》課程
    這個過程實在是個很好玩的過程,我們共穿越了十五個詞人,六十多首詩詞,通讀了整本《人間詞話》。就像抖包袱一樣,孩子們不斷地發現著新大陸,眼看著自己的能力在變化,原來看著就發暈的《人間詞話》變得親切了,有些篇章竟然大家能背下來了,而且會用它去評判一首詞的高下了,大家不知不覺地會寫詞評了,會把詞改寫成詩了,最後竟然會填詞了……這是神奇的一學期,也是快樂的學習歷程。
  • 讀《人間詞話》,看李煜的詞為何如此有感染力
    幾乎沒有人去否定李煜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而在近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 中稱李煜詞「神秀」 ,高度評價了李煜的詞作。02在王國維看來,李煜的詞之所以如此有魅力,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雖然在《人間詞話》中他引用過德國哲學家尼採、叔本華的話,但王國維對他們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作為一代國學大師,對他影響至深的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李煜獨特的生活環境、經歷以及個性,使得他無論是在詞作還是在為人處事的態度上,都顯得坦誠而沒有城府。
  •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元曲可稱得上是最鼎盛時期的文化瑰寶,所以有太多的優秀作品被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其影響下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喜愛,尤其是以唐詩宋詞最為突出。
  • 追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足跡,探密《人間詞話》的境界之美
    早就聽說過《人間詞話》在詩詞批評史上的盛名。年前逛書店的時候,無意在書架上看到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便買了下來。當時一併買回來的還有《閱微草堂筆記》、《浮生六記》、《鏡花緣》、《傳習錄》等,同屬古代文學大類。近日閒來無事,閱讀了這本意境優美的《人間詞話》。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也不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代白頭吟》 唐.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誰家的姑娘又行走在桃花紛飛落下,任誰會不嘆息一聲,樹上嬌豔花和青春的臉相輝映,滿地的落花枯萎和母親的臉相似。年輕時不覺然,到某一天,突然老了,感覺就像這花兒一樣,風一來,飄落,枯萎。世間萬物留不住樹上的芳華,世間萬物也留不住我們的青春年華。
  • 人間詞話十一則:境界說與傳統詞學的交叉
    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十一則,在他的手稿中,原本是放在第四則的位置,緊承上一則。在他剛開始撰寫《人間詞話》的時候,常常將前人的一些觀點援引出來進行討論,進而表明自己的立場,後面將這一則放到這個位置,顯然是考慮到這一則的內容和境界說是有著相通之處的。
  • 適合自己生日發朋友圈的句子,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自己又長大了一歲,希望以後的日子裡, 眼裡是陽光,笑裡是坦蕩,感謝相遇,感謝陪伴,感謝有你們,祝自己生日快樂。3、過去已去,未來已來,與時光握手與歲月言和,無雞湯無語錄,祝自己生日快樂!4、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願虔誠祈禱給我帶來成功的一年,祝自己生日快樂!
  • 王國維 人間詞話
    三十      「風雨如晦,雞犬不已[1]」、「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3]」、「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4]」氣象皆相似。
  • 天上七夕日,人間情人節!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牛郎織女草草相會,又草草作別,但他們的愛情感天動地,與日月同輝。牛郎織女從不羨慕人間的生活,天界長共天難老,人間度日如度年。人世間有太多的艱難,為前程勞碌,為金錢、名利所累,為了生活的一地雞毛,早生華髮。缺憾、失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路上,我們需要走走停停,安放好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