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絕|《施氏食獅史》

2021-03-01 寰球傅氏

中文真的太絕了!竟然有的文章只能看,不能讀。

《施氏食獅史》是一篇由語言大師趙元任所寫的設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一字(連標題共九十六 字),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shi 。 

這篇短文只要稍懂文言文的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光讀給別人聽,你的普通話說得再標準,就算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也是無論如何也聽不懂的! 

【原文】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只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無其他語言能做到了。 

【白話文譯文】 

《施氏吃獅子的故事》 

石室裡住著一位詩人姓施,愛吃獅子,發下誓願要吃(夠)十隻獅子。 

他常常去市場看(有沒有)獅子。 

(某天上午)十點鐘,剛好有十隻獅子到了市場。 

那時候,剛好施氏也到了市場。 

他看見那十隻獅子,便放箭把那十隻獅子殺死了。 

他拾起那十隻獅子的屍體,帶回石室。 

石室溼了水,施氏叫侍從把石室擦乾。 

石室擦乾了,他才試試吃那十隻獅子。 

吃的時候,才發現那十隻獅子,原來是十隻石頭的獅子屍體。 

【背景】

50 年代初期,有人提議漢字全部改為用拼音書寫,以解除小學生需識數千漢字的痛苦。語言學大師趙元任老先生對此提議大不以為然,戲寫此文《施氏食獅史》。全文共 92 字,每個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shi 。這篇文言作品在閱讀時並沒有問題,但如果用拼音朗讀時,問題便出現了,這是因為古文同音不同義的字很多。趙元任希望通過此篇文字,引證有些「磚家」提議中文拉丁化將會帶來的荒謬。 

據稱,本文為漢語中最難讀的一篇,如要嘗試,請先備清水潤喉!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什麼語言用一個讀音來組成一篇文章!

■本期編輯:林州傅氏|傅老幾


關注林州傅氏~打造聯誼平臺

相關焦點

  • 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
  • 【趣文】《施氏食獅史》——趙元任
    《施氏食獅史》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於1930年代在美國寫的一篇奇文,文章原題《石室詩士食獅史》,每個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 文言文《施氏食獅史》文章全是一個發音走紅網絡
    這就是備受網友推崇的、體現中文魅力的、被廣為轉載的文言文《施氏食獅史》。   網友看「奇文」   90字的文章全是一個發音   《施氏食獅史》在浩瀚的網際網路被多次轉載後,24日,被「柚子」陣地(華商論壇YOU新聞板塊)新生力量「霜葉紅於二月花」介紹給眾多柚子們。
  • 人贊神欽群靈仰慕之同音奇文《施氏食獅史》
    《施氏食獅史》原文: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施氏食獅史》作者簡介:《施氏食獅史》後人公認作者為趙元任。趙元任生於清朝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去世於1982年,享年九十歲,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甌北)嫡派子孫,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直系子孫 。
  • 「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這些讓人抓狂的奇文是誰寫的?
    除了吃獅子的「石室詩士施氏」,還有一位打雞的「季姬」在網上也很出名,《季姬擊雞記》是仿《施氏食獅史》之作,故事有趣,很有畫面感。【季姬擊雞記】【施氏食獅史】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市。是時,適施氏適是市。施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施氏食獅史》普通話譯文】  石頭屋子裡有一個詩人姓施,喜歡獅子,發誓要吃掉十頭獅子。這位先生經常去市場尋找獅子。
  • 神奇的中文,太有才了!
    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施氏食獅史》 這篇《施氏食獅史》 僅用一個發音就完整敘述了一件事 她和伊 中古中文裡第三人稱代詞出現「伊、渠、他」。當代普通話水平裡只保存了「他」,對於「伊、渠」只在一些土話裡應用。
  • 中文確實博大精深
    季姬睜眼一瞧,雞躲在幾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鞋來打雞,把雞打死了。想著養雞的經過,季姬激動起來,就寫了這篇《季姬擊雞記》。第二篇就是《施氏食獅史》,《施氏食獅史》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34;趙元任先生於1930年代在美國寫的一篇同音文
  • 他寫一篇奇文,全文96字都是一個音,能讀順的人考普通話絕沒問題
    這篇文章叫《施氏食獅史》,原文如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 一篇篇殘暴的中文文章,中國人都hold不住,歪果仁看了更表示想放棄這個世界了.....
    近日在Reddit網站上,一個老外看到了先前那篇很火的《施氏食獅史》後,表示自己真心是崩潰了。
  • 外國人苦練中文,注音笑哭網友:總算報了當年之仇
    大家還記得你們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為了方便記單詞都用過哪些方法嗎,我們那時候都是用注音的方式,儘管老師極力制止,但大家還是無所不用其能,香蕉是」不奶呢「,早上好是」顧得毛寧「,汽車是「卡」,每次被老師抓住挨訓的時候,心裡想的最多的就是「哪天也讓外國人學學咱中文,看看他們難為不」,而今天
  • 你英語口音挺帶勁吶——考口語別緊張 雅思考官也是要學中文的人
    聽到你的"帶勁",我虎軀一震。看見你那忽閃忽閃的深邃大眼睛,就像吹了哈爾濱夏夜的風。身上一點兒也不粘,舒服!爽!每一次與考官面對面,我都會心動。遇見溫和耐心的英國阿姨,我覺得她是唐頓莊園的伯爵夫人。下了班以後的他們也會擠地鐵、說髒話、玩手機、泡酒吧,會突然開撕、也會一臉假笑,正經起來比誰都紳士淑女。大家出國留學去學英語,你們的考官來中國也想學漢語。考官,不是神聖,不是妖魔鬼怪,只是一個又一個每次都只給你5.5分的陌生人。
  •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導讀:中文和英文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語言,書寫的區別卻非常大。表達同樣的意思,佔用的篇幅來說,絕對是中文勝出。我們來看看下邊這張圖,在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中,我們能直觀的看出中文書寫的優勢。中文是其中最短的,所以在以前書寫不易的情況下,中文在篇幅上可以說是佔盡了優勢。在1930年的時候,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利用中文和英文寫了一篇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