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施氏食獅史》文章全是一個發音走紅網絡

2020-12-15 東方網

  有這樣一篇文章,能看懂的人,是一個字「強」;能寫出來的人,兩個字「很強」;別人讀出來,你要能聽懂的話,那得四個字,你是「相當的強」。這就是備受網友推崇的、體現中文魅力的、被廣為轉載的文言文《施氏食獅史》。

  網友看「奇文」

  90字的文章全是一個發音

  《施氏食獅史》在浩瀚的網際網路被多次轉載後,24日,被「柚子」陣地(華商論壇YOU新聞板塊)新生力量「霜葉紅於二月花」介紹給眾多柚子們。這篇只有短短90字的文章,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shi。網友們說:「中文真偉大,竟然有只能看、不能讀的文章,Orz(網絡象形語,跪拜、佩服、折服之意)……」

  原文《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譯文《姓施的人吃獅子的歷史》

  居住在用石料建成的房屋裡的詩人施先生,專門喜好吃獅子,曾發誓要吃掉十頭獅子。施先生時常到集市上去看獅子。十點的時候,剛好有十隻獅子來到了集市上。這時正好施先生來到集市。施先生注視著十頭獅子,依仗著箭矢的銳利,射死了這十頭獅子。施先生拾起這十頭獅子的屍體,回到了他的石屋子裡。石屋子潮溼,施先生就指使僕人擦拭石屋子。石屋子擦拭乾了,施先生便試著吃這十頭獅子的屍體。吃的時候,他才意識到十頭獅子其實是十頭石獅子。於是試著解釋這件事。

  網友適合老外考中文託福

  這篇文章引起了網友們的嘖嘖讚嘆:

  ifshin:看完無語凝噎中啊,PF下我們的老祖宗。

  天狼星電臺:超級強大啊!

  九尾天狐小白:才知道原來古代就玩兒繞口令了。

  甘碧:忽然想到此文章很適合給老外練習四聲調。

  xy93687081:中國託福考試———聽力可以讓他們聽,閱讀可以讓他們去做分析,寫作也可以讓他們先閱讀一篇,然後寫出讀後感,口語可以讓他們先聽一篇,再用中文複述一遍,或者出一個文言文的題,讓他們自由發揮,保證他們連題目都不明白。吼吼!

  老外談「奇文」

  只要有興趣就能學好中文

  網友雖然說得熱鬧,不過可千萬不要小看外國人哦。昨日下午,水妖聯繫到目前就讀於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習國際政治專業的土耳其留學生阿提拉。由於語言實在太難以表達這段文字了,水妖只讓他看了一下這篇文章的題目。

  「施-氏-食-獅-史」艱難但還算標準地讀過這五個字後,阿提拉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姓施的一個人,殺死了一個老虎,吃了的故事。」「老虎?!」本來解釋得挺好,不過怎麼會是老虎呢?原來他認為「獅」是指老虎。呵呵,雖然有點小誤差,阿提拉的中文別說還真不錯。

  「中文不難學,有興趣就能學好。」阿提拉說,他來中國已經三年多了,開始先上過為期一年半的中文短期培訓班,畢業後就通過了漢語水平六級考試。待了這麼長時間,慢慢地也能看懂原來看不明白的《華商報》了。不過,他也承認,要在剛開始,這幾個字是無論如何明白不了的,「太難了!」

  看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歡上了中國,喜歡上了中國文化。據了解,世界五大洲已開設了數十所孔子學院。最近的一次在11月17日,胡錦濤主席訪問哥斯大黎加期間,出席了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與哥斯大黎加大學共建的、哥斯大黎加第一所孔子學院協議籤訂儀式。而英國也掀起了漢語熱,現在有20所大學500所中小學開設了漢語課。

  「奇文」的來歷

  這原是大師的遊戲之文

  漢語熱固然值得高興,不過應當如何看待《施氏食獅史》,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劉銀昌博士談了自己的看法。

  「這其實就是用一些同音字,說了個簡單的故事。」劉銀昌說,如果對漢語語音熟悉,掌握充足的古漢語詞彙量,具備一定的古文文法知識和語言駕馭能力,就可以寫出這樣的文章。比起浩瀚經典的中國古代文學,這篇文章是很簡單的一篇遊戲之文。

  有網友說,這個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50年代有提倡文字改革的人建議把古代的文獻「譯」成拼音,趙元任先生(1892~1982,國際知名語言學大師,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者之一)在1957年8月的《光明日報》上講了《施氏食獅史》的故事,並請日報的編輯部把故事寫成拼音,之後就再沒有人建議用拼音來代替方塊字了。因而有人說趙元任是反對拼音文字的。「提倡拼音和寫這篇文章並不衝突。」劉銀昌指出,在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的作品《語文閒談:續編(上冊)》中談到,趙元任是提倡拼音文字的,他戲作的《施氏食獅史》只是說明拼音文字只能用來書寫現代口語,不能拼寫文言,不能區分同音漢字。後來人們引用《施氏食獅史》作為否定和詆毀拼音文字的資料,完全違反了趙元任的原意。主持人:水妖

  「奇文」共賞析

  你能譯出這些文言文嗎

  也歡迎你用這樣的手法寫出現在的生活

  正如劉銀昌博士所說,這樣的文章並不難寫。水妖再給大家提供一些,歡迎有興趣有才華的網友給出翻譯,並提交到「柚子」陣地(華商論壇YOU新聞板塊),如果你也能夠用這樣的手法寫出反映我們今天生活的文章,也歡迎一併提交,YOU新聞將擇優刊登。

  ■《熙戲犀》作者:趙元任

  西溪犀,喜嬉戲。嵇熙夕夕攜犀徙,嵇熙細細習洗犀。犀吸溪,戲襲熙。嵇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於瑜與餘欲漁遇雨》作者:楊富森

  於瑜欲漁,遇餘於寓。語餘:「餘欲漁於渝淤,與餘漁渝歟?」

  餘語於瑜:「餘欲鬻玉,俞禹欲玉,餘欲遇俞於俞寓。」

  餘與於瑜遇俞禹於俞寓,逾俞隅,欲鬻玉於俞,遇雨,雨逾俞宇。餘語於瑜:「餘欲漁於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漁歟?鬻玉歟?」

  於瑜與餘御雨於俞寓,俞鬻玉於餘禹,雨愈,餘與於瑜踽踽逾俞宇,漁於渝淤。

  ■《飢雞集磯記》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磯脊。機極疾,雞飢極,雞冀己技擊及鯽。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鯽。機疾極,鯽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飢,即唧唧。

  ■《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

  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

  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

  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

  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

  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

  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

  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遺鎰疑醫》

  伊姨殪,遺億鎰。伊詣邑,意醫姨疫,一醫醫伊姨。翌,億鎰遺,疑醫,以議醫。醫以伊疑,縊,以移伊疑。伊倚椅以憶,憶以億鎰遺,以議伊醫,亦縊。噫!亦異矣!

  ■《易姨醫胰》作者:江濤

  易姨悒悒,依議詣夷醫。醫疑胰疫,遺意易姨倚椅,以異儀移姨

  胰,弋異蟻一億,胰液溢,蟻殪,

  胰以醫。易胰怡怡,貽醫一夷

  衣。醫衣夷衣,怡怡奕奕。

  噫!以蟻醫胰,異矣!以夷

  衣貽夷醫亦宜矣!

  ■《侄治痔》

  芝之稚侄郅,至智,知

  製紙,知織幟,芝痔炙痔,侄

  至芝址,知之知芷汁治痔,至

  芷址,執芷枝,蜘至,躑侄,執

  直枝擲之,蜘止,侄執芷枝至

  芝,芝執芷治痔,痔止。(未標作者的為佚名或不可考)

相關焦點

  • 中文一絕|《施氏食獅史》
    竟然有的文章只能看,不能讀。《施氏食獅史》是一篇由語言大師趙元任所寫的設限文章。全文共九十一字(連標題共九十六 字),每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shi 。 這篇短文只要稍懂文言文的都能看懂,可是如果你光讀給別人聽,你的普通話說得再標準,就算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也是無論如何也聽不懂的!
  • 【趣文】《施氏食獅史》——趙元任
    《施氏食獅史》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於1930年代在美國寫的一篇奇文,文章原題《石室詩士食獅史》,每個字的普通話發音都是
  • 趙元任的《施氏食獅史》
  • 人贊神欽群靈仰慕之同音奇文《施氏食獅史》
    《施氏食獅史》原文: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施氏食獅史》作者簡介:《施氏食獅史》後人公認作者為趙元任。趙元任生於清朝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去世於1982年,享年九十歲,原籍江蘇武進(今常州),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甌北)嫡派子孫,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直系子孫 。
  • 「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這些讓人抓狂的奇文是誰寫的?
    藉助網際網路,《施氏食獅史》這篇奇文被越來越多的人讀到,除了發音令人抓狂,作者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中國語文功力也令人嘆為觀止。
  • 最奇怪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讀音相同,網友:只有神童才能讀懂
    這篇最神奇的文章便是《施氏食獅史》,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現代語言文學之父趙元任,創作於1930元,當時趙元任正在美國,文章原題是《石室施士食獅史》,由於文章裡的發音都是「shi」,外國人聽得雲裡霧裡。
  • 他寫了一篇96字的文言文,全部字都是一個音,一口氣讀順的沒幾人
    導語:他寫了一篇96字的文言文,全部字都是一個音,一口氣讀順的沒幾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化是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像是我們的文言文,就讓很多外國人嘆為觀止了。其實不僅僅是外國人,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時候, 也並不會覺得那麼簡單。
  • 中文一個發音寫出100字的文章,那是英語打死也做不到的吧!
    而文字,是一個文明傳承,記錄歷史的最重要的東西。小時候,我想我們大家都有為了寫一篇五百字的作文而摳破腦袋,不過對於使用英語的小夥伴們來說,要想把我們寫的五百字的作文意思表達出來,那可就要費更多的筆墨了。討論中文和英文的文章已經有很多了,今天小編就兩種語言表達同樣意思而佔用的篇幅長短來做一個比較,看完之後,大家一定會為我們先祖的智慧而感到讚嘆不已。
  • 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的讀音一致,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篇「神」級的文章,全文94個漢字(後擴充為103字,連同題目7字,共110字)讀音完全一致,卻絲毫不影響我們閱讀,體現了我們中國漢字和漢字發音的神奇之處。它叫做《施氏食獅史》(原題《石室施士食獅史》)。《施氏食獅史》原文: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 最神奇的一篇文章,全文94個字讀音一致,網友:能讀懂都是天才
    中國文字是歷史較長,廣深,4000年多前倉頡氏「書契開始製作,代籤訂了繩子連接」和被從漢字出生的,但歷史學家們倉頡氏製造了字的只不過是神話傳說認為,漢字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是無法否定的今天的「神」級的文章,全文94字(後擴張到103字,題目的7字110字)完全一致的讀法,儘管我們沒有閱讀的影響,中國的漢字和漢字的發音的不可思議的體現者又名施氏食獅史
  • 最奇葩文章,110多個字讀音全都一樣,100個人讀99個人懵圈
    現代著名的語言學家、專家學者趙元任就曾寫過一篇非常出名的「同音文」——《施氏食獅史》,趙元任先生是清朝著名詩人趙翼(著有《甌北詩話》)的後人,他曾對女兒說過寫「同音文」就是為了好玩兒。施氏食獅史作者 趙元任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
  • 么么雜談:佩服,通篇只有一個讀音的文章
    很高興能遇到各位新老朋友^_^前兩天,么么的一個朋友給么么看一篇文言文,讓么么讀出來,整篇文章就只有一個讀音,把么么讀的那叫一個崩潰呀。么么把文章發給小夥伴們看看,小夥伴們嘗試讀讀看哈。「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所寫的《施氏食獅史》:石室詩士施氏,嗜食獅,誓食十獅。適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
  • 神一般的文章,被大英百科收錄,96字讀音一致,能讀懂堪稱有大才
    1960年,有一篇叫《施氏食獅史》的文章被《大英百科全書》收錄在有關中國語言的條項裡。 1930年,趙元任突發奇思妙想編了一個單音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施氏食獅史》:
  • 神一般的文章,被大英百科收錄,96字發音一致,能讀懂堪稱天才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這篇站在繞口令金字塔頂端的神一樣的文章。對許多外國人來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不要說外國人,我們大多數中國人都不認識所有的漢字。但漢語雖然難學,卻也有著許多其他語言無法替代的趣味。1960年,一篇名為"施氏食獅史"的文章被收入《大英百科全書》的漢語詞條。
  • 高手寫下千古奇文,通篇110字全部讀一個音,讀完感覺不會說話了
    文言文是古代官方用語,講究精而簡、通而達,以極少之篇幅呈現出廣闊之天地,以三兩之話語傳達出豐實之內容,如此才能凸顯漢語的魅力,令人意猶未盡。既然講求精悍,那麼就須得掌握用字之精準,避免過多的重複,有時候一個字都能包羅萬象,合理合規構建語言才能寫出好文章。
  • 民國曠世奇才趙元任,寫下一篇神一樣的文章,全文96個字讀音一樣
    在眾多大師中,有一位堪稱是真正的曠世奇才,他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如此博學的他,被冠以數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可這些都不足以表達他取得的成就。這位大師就是趙元任。趙元任是語言天才,胡適被他的才能所折服,稱「比自己聰明一百倍」。
  • 民國牛人寫的一篇92字的文章,全文只有一個音,老外徹底暈菜
    上世紀30年代,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寫了一篇名為《施氏食獅史》的古文,只有92個字,然而即使你會背全文,也不會有一個人聽得懂。趙元任(1892-1982)施氏食獅史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 這篇文章共91個字,每個字發音都相同,網友:能讀出來的都是天才
    之前在網上還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笑話,在歪果仁的眼中,中國的鍵盤長這樣,所有的漢字都在一個鍵盤上,但漢字太多裝不下,所以要有很多鍵盤連在一起,他們全然沒想到我們我們也有拼音。我們在上幼兒園時,第一步就要先學拼音,這非常重要,拼音是在1955年研究制定的,在這之前,是否採用拼音,出現過爭論,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
  • 一篇篇殘暴的中文文章,中國人都hold不住,歪果仁看了更表示想放棄這個世界了.....
    近日在Reddit網站上,一個老外看到了先前那篇很火的《施氏食獅史》後,表示自己真心是崩潰了。
  • 78個字的文言文讀一個音!
    這篇文言文僅78個字,卻全讀一個「音」,它就是《季姬擊雞記》,創作於1930年,也是漢語普通話的「同音文」。這麼多個字都是同一個音,只不過音調不一樣,不僅是老外,就連很多中國人看到應該也會覺得一臉懵,因為類似的文章在世界非常罕見,讀起來又都是「嘰嘰嘰」的發音,想必不少人已經在屏幕面前讀起來了。不得不說漢字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