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講堂189 | 為治療性催眠創造情境(五)

2021-02-28 催眠

信念

信念是結構化個體體驗的一項強有力的誘導技術。當信念僵化時,會嚴格限制表達的範圍,從而產生問題。例如,如果一個人堅定地預期會在工作面試中被拒絕,他的相應行為必會表現出來,以減少自己和他人遭遇這樣的事情。進而他的知覺、情緒、認知過程會被這個主導信念所建構,以至於他確信「現實」就是只有失敗沒有其他可能。就此,不變的(即對情境不敏感)信念構成了維持問題狀態的催眠誘導。因此,治療師探索以下問題:

你有哪些與問題體驗相關的固定信念?

完成這個調查的具體問題包括: 

1.怎樣/在哪裡/為什麼/跟誰在一起,問題會出現? 

2.問題解決時,發生的變化是什麼?

3.如果你沒有這個問題,會發生什麼?

4.應討論問題的哪些部分?不討論哪些部分?

5.問題是怎樣持續下來的?

相關提問關注問題行為出現時的主導信念。具體說來,可以指導來訪者想像他們處於問題情境中而後(就情境)詢問這樣的問題:

1.你覺得別人想從你這兒得到什麼?

2.你需要什麼?

3.會發生什麼?

4.你可以說什麼做什麼?不可以說什麼做什麼? 

對這些問題的回應揭示出來訪者的前提假定:他以此無意識地固化注意和激活行為模式,以滿足對事件結果的「自證預言」。因而,對問題狀態的信念成為個體持續同樣行為的調整儀。因而在應用治療方法時,將信念用做採取不同行動的辯護者。即問題背後的信念是:

既然X是真的,那我就別無選擇除了……(問題狀態)。

治療師的方法是這樣溝通:

既然X是真的,那可以做許多選擇。

這樣做並沒有挑戰信念,而是將它用做發展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發點。例如,看一下上述來訪者相信面試中必定被拒絕的案例。他的信念是:

被拒絕的體驗將會發生,這會導致很糟糕的狀態。

催眠師會引入一個重要的治療觀念來做溝通:

可能會被拒絕,這會導致多種期望的狀態。

下面是催眠中(進入淺催眠後)如何溝通這種治療觀念的例子:

……你的無意識可以用很多方式發展和肯定你在關係中的能力。例如,你有跟人交談的能力,跟許多不同的人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交談。你學會像嬰兒一樣說話,像孩子一樣說話,像年輕人一樣,有很多種方式。當時間流逝,你對關係和如何表現自己的理解,會隨著自我感覺的改變而不同。在學習交談時,你根據與一個不可控的觀念是否一致發展了許多關係。你學會接受一些信念,拒絕另外一些信念……現在你可以拒絕任何需求、任何事情,除非可以依據當前自我的需要來體驗和回應……在催眠中你可以探索某些接納和某些拒絕……因為在那次面試的預覽中,你可以探索有多少種不同的方式——我不知道,你在意識裡也不知道有多少不同的方式——你將會,能夠,正在發現,何時,何地,怎樣以自己滿意的方式體驗拒絕……拒絕對呼吸的限制……接受舒服地呼吸能力……拒絕不必要的緊張……接受應得的安全感……拒絕了解你怎樣享受面試的具體細節……接受無意識指引會支持你的發現……拒絕想進展得太快或太慢……接受你自己的節奏,你那舒服繼續下去的能力……拒絕記住我的原話……接受你今天和明天的夢的整合…… 

這樣一來,來訪者主導的拒絕主題被接納,並與其互補面「接受」元素相平衡,而且根據很多將要被體驗的自我提升的方式在催眠中進行詳述。簡而言之,問題狀態的主題也就是解決狀態的主題。當然,只有當來訪者體驗到接納狀態時,這些主題才可以變成解決狀態。因而呈現這些重新融入背景的觀念的成功與否,要看人際關係中建立和諧氛圍與專注的程度。 

這裡的一個主要觀點是,信念只是對事實的一個假設或「暗示」,其適應性價值要看自我的一些能力(1)根據情境轉換調整假設,(2)用多種創造性的方式回應預期的事件。個體需要與信念充分分離並能識別其兩面性,才能做到這一點。當信念絕對化時,個體的行為必定僵化易出問題。在尋找解決方案時,可以在催眠中先加入個體與信念的連結,然後放鬆這個連結,繼而擴展它可能激發的回應來做調整。這種方式並未直接挑戰信念,而是鼓勵自我,通過催眠指引得以有機會發展出與信念之間更有彈性的關係。

相應的觀念是,個體與某個價值判斷的連結越固定,只要不直接挑戰這份固定連結,轉換他們與價值判斷的關係就越容易。因此催眠不斷地嘗試一心傳心,「如何通過鼓勵更多相同的方式,之後是部分相同的方式,讓改變得以發生?」信念被看做問題和解決都由此產生的途徑,催眠師便以問題產生的方式來找到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催眠講堂187 | 為治療性催眠創造情境(三)
    如表中的例子所示,這些催眠誘導迴路通常在自我貶損的催眠現象出現時達到頂點:感覺自己很渺小而離開家、幻聽的聲音伴隨著使人驚呆的恐懼、抑鬱等等。這些症狀可以看做是對雙重束縛迴路的嘗試解決。 通過識別對立面之間迴路開始重複的序列點,治療師可以找到產生自我貶損催眠的關鍵之處。這一點可用做催眠誘導和治療性改變的基礎。
  • 【催眠】催眠治療課程培訓
    免費催眠沙龍來啦,2020年12月12日、19日上午9:30——11:30,盧偉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將用兩個周六上午為廣大催眠愛好者提供催眠體驗課
  • 【催眠講堂115】三種簡便易行的自我催眠方法
    暗示語:現在,我慢慢的從1數到20,每隔五秒鐘數一次,每數一個數字,我的身體就更放鬆,心就更寧靜,等我數到20的時候,我會進入非常好的催眠狀態。 操作要領:數數的時候要非常有規律,集中精力,保持心靈的敏感、警覺,每個數字都清晰的數,仿佛每數一個數字,就沉浸於更深的意識狀態。
  • 【催眠講堂48】催眠治療技巧之利用沉默的溝通技巧
    在催眠過程中,個案常常有反應延遲的現象。此時催眠師不要急著問話,只要靜靜的等待便可得到所要的答案,或等個案說話以繼續下去。
  • 催眠術入門:催眠師該如何定位自我角色
    通過本文告訴你,在這種關係中,催眠師該如何定位自我角色才能讓來訪者感覺舒心、讓催眠工作順利高效地進行呢?人們經常認為催眠師要為來訪者的催眠體驗負責,這是錯誤的觀點。這種觀點給催眠治療師帶來了許多壓力,往往會致使治療師在不知不覺中妨礙了來訪者的統整性。
  • 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催眠有哪些風險?
    催眠,也可以稱為催眠療法或催眠暗示治療,它是一種心理狀態,使人能在注意力集中下完成某種心理狀態的改變,催眠通常是催眠師使用口頭的重複和心理圖像進行幹預。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當人在催眠狀態時,通常會感到鎮定和放鬆,因此也就更願意接受某種對其有利的建議,從而改善自身的心理問題,因此催眠對於心理疾病的治療是有用的。
  • 國際催眠通靈術
    八、課程主要有哪些內容   1、本課程是以現代心理學、後現代心理學、以及超心理學(心靈學)為背景構架體系;以傳授現代催眠通靈治療與修行技術為核心,將西方最前沿的心理與心靈治療技術與東方最古老的宗教、哲學的修行智慧通過「催眠通靈修行法」體系完美結合;最後以人類心靈成長三階段(心理治療、潛能開發、通靈修行)為梯度與應用為目的
  • 催眠大師:你要來跳催眠的坑嗎?
    》,想必不少人對催眠充滿好奇。片中諮詢師徐瑞寧(徐崢)對難搞的來訪者任小妍(莫文蔚)進行了精彩的催眠。結尾卻驚心動魄地反轉,原來從一開始就是莫對徐進行的催眠治癒。那麼問題來了:催眠是諮詢師人手必備的法寶嗎?為什麼要進行催眠?
  • 冥想與催眠、暗示的區別!
    什麼是催眠?它們和冥想的區別在哪裡? 在心理學界有幾種影響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技巧,被大眾所熟知並運用得生活中,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催眠和暗示。這兩種技巧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在心理的治療領域上,更多運用於各種有形無形的廣告宣傳當中,各種廣告各種宣傳各種充滿誘惑的介紹其實都可以算作一種催眠和暗示。
  • 催眠專家揭秘《催眠大師》:用語言幾分鐘就可催眠
    催眠專家揭秘《催眠大師》:用語言幾分鐘就可催眠 同時,劇情也讓觀眾對催眠師生出好奇。催眠真這麼神奇?記者昨日採訪本地催眠治療研究專家,「庖丁解牛」影片細節,看片中神奇橋段是否靠譜。  懷表一晃就睡著?用道具太傳統了  《催眠大師》中,徐崢飾演技術高超的催眠師,為莫文蔚實施催眠療法,而他的基本技法就是拿著懷表在病人眼前晃。
  • 絕對最高性價比的催眠分娩課程!《生又生催眠分娩指導師/講師訓練營》下個月開營!
    3.Blissborn催眠分娩創始人蘿拉老師親授的《Blissborn催眠分娩指導師》課程。催眠指導師課程讓您清晰分娩時應該如何運用Blissborn工具為媽媽重建藍圖,臨床如何協助女性及家庭!4.深入了解催眠,著名心理治療師洪偉凱為您解密催眠。
  • 催眠=睡眠?操控人心?從心開始心理催眠師為催眠正名
    學習了七年的催眠,接觸了不同的催眠方式和形式,相對於大部分人對催眠的了解,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誤解,所以,一直想整理一篇文章來好好解釋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催眠,讓更多的人可以淺顯易懂地了解催眠。正名一:催眠不是操控人心許多電影當中出現催眠的橋段,基本都是被催眠的人,無法自主自己的行為,受控於催眠者,以此讓大家誤以為催眠可以控制人的心智,所以說到催眠都會心生害怕。首先,催眠的作用不是在於操控,而是呈現。
  • 神奇的音樂催眠分娩
    很多的媽媽反饋在這個過程中,宮縮沒有那麼疼,內心是幸福、美好的,這種現象就叫音樂催眠分娩。具體來講,音樂催眠分娩就是音樂和催眠的完美結合。催眠治療是音樂治療的一項基本實用技術,作用於人類的潛意識,可以解決很多深層次的身體記憶的問題。催眠實際上並不僅僅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表演類催眠,催眠其實有很多的技術技巧和應用場景。音樂催眠分娩技術是臨床當中用到的催眠,更多是幫助孕媽媽達到高度專注和深度放鬆的狀態,更快速的啟動分娩的本能,放鬆身心、保存體力、緩解疲勞,以達到輕鬆分娩、愉悅分娩、溫柔分娩的目的。
  • 催眠大師說,廣告其實就是一種催眠
    9月26日,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博士、催眠大師史蒂芬·吉利根來到上海作客「復旦心理大講堂」,分享了他在催眠領域的成就及感悟,帶領大家「走進催眠」。吉利根博士現場為觀眾做催眠治療。人生大部分被潛意識掌控?
  • 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今早上剛進我的催眠工作室就接到上個月來這做了三次催眠的天津劉先生的電話,電話那頭透露著興奮和開心、自信。和他溝通了之後,掛完電話我感覺既開心又有些心情沉重,開心的是他的情況好轉,沉重的是他對於自己的期望值似乎過高,當問到他自己是不是已經完全被治癒了的時候,我不想太打擊他,只是說還是需按照正常的流程走,按照正常的藥物療程來,要堅持,因為,抑鬱症的治癒不是那麼容易......
  • 催眠治療心理障礙效果怎麼樣
    療愈心理障礙,催眠療法對於大部分心理障礙問題的效果也理想。但催眠療法對於心理疾病的治療是輔助性的,且需要長期的跟進觀察,催眠療法對於輕中重度的抑鬱都有效,但對於有產生幻覺的、有嚴重認知障礙的,我建議還是先以藥物治療穩定住病情為妥。
  • 催眠術,七種常用的催眠誘導方法
    進行催眠的技術或方法叫做催眠術(hypnosis),利用催眠術進行治療的心理療法叫做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或治療性催眠。兩千多年之前,人類自有書面語言起,有關催眠術的記載就可見於經文神學之中。公元一世紀時,希臘神廟的僧侶曾採用凝視古鏡和燻吸硫磺蒸汽等方法來達到催眠狀態,為教徒佔卜前途。我國古代神廟中也有類似現象,有些江湖術士也常用這一方法進行各種表演活動而將人引入幻境使之折服。
  • 量子催眠為什麼叫量子催眠?
    這裡,我只想說說我所知道的量子催眠。至少,在2010年之前,量子催眠還叫高級前世回溯催眠。在朵奶奶早期出版的書中,她也會自稱是回溯催眠師。後來,大家覺得高級前世回溯催眠已經無法描述這個日漸豐富、無限強大的催眠療法,於是,朵奶奶和朱莉亞經過思考,為這種方法命名為量子療愈催眠療法(Quantum Healing Hypnosis Therapy),簡稱量子催眠QHHT。
  • 王道君—催眠發展史(下)
    布萊德是第一位真正的現代催眠學家。他沒有將催眠現象與超自然力量聯繫起來,他不相信催眠的內在原理是磁流或動物磁性。他不使用撫摸的手法為患者治療,而是讓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物體上,他習慣讓患者凝視他的手術刀盒子,然後把它們引導到恍惚狀態。他還清楚地認識到心靈的力量可以影響到身體,而且按照催眠中患者恍惚的不同程度加以區分。
  • 這些年,我們是怎樣被催眠的
    也就是說,當外界的人或情境對你發出了一個暗示,而你的潛意識也接受和認同了這個暗示的時候,就完成了一個催眠的過程。 理解了這點,你就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各種催眠的影響下長大的。02 父母是最厲害的催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