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懸點靜載荷測試

2020-12-14 電子發燒友

圖文詳解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懸點靜載荷測試

發表於 2017-10-20 15:31:44

  隨著全國各大油田含水的上升,伴隨產生的抽油杆柱下行阻力大的現象日益突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個油田都在進行液力反饋泵的推廣試點工作,為了使液力反饋泵的應用更加合理,有必要對它的靜載荷進行分析。液力反饋抽油泵的特點是抽油杆柱下行時不存在由於抽油杆浮力裡所引起的下行阻力。

  抽油機懸點載荷包括靜載荷和動載荷兩部分,靜載荷是指抽油機停機時懸點所受的載荷,動載荷是指由於懸點運動所產生的載荷,主要是慣性載荷和摩擦載荷,載荷可以通過示功儀測取。此前懸點靜載荷多採用直接計算的方法,由於抽油杆柱組合的多樣性以及井筒中流體的複雜性,使得杆柱自重和液柱載荷的計算不很精確,導致靜載荷的計算誤差較大。

  液力反饋抽油泵的工作原理

  圖中1-抽油杆;2-泵筒接箍;3-上柱塞;4-出油閥;5-進油閥;6-上泵筒;7-中心管;8-中間接箍;9-下柱塞;10-下泵筒;11-下部接頭。

  圖1 液力反饋抽油泵

  液力反饋抽抽油泵的特點是抽油杆柱下行時不存在由於抽油杆浮力裡所引起的下行阻力,其結構簡圖見圖1。液力反饋抽抽油泵是由兩臺不同泵徑的抽油泵串聯而成,中心管將上下柱塞聯為一體。這種泵的進、出油閥均裝在柱塞上,在下衝程時,柱塞下行,上柱塞與上泵筒的環形腔A體積減小,壓力增大,A腔的原油通過孔b將進油閥關閉,出油閥打開並排入油管中。此時進油閥關閉,油管內液柱的壓力通過進油閥施加在柱塞上(即液力反饋)強迫柱塞克服稠油的阻力下行。在上衝程時,柱塞上行,A腔增大,壓力減小,進油閥打開,出油閥被油管內的液柱壓力關閉,泵下的原油經孔b流入A腔。

  這種泵的設計特點是採用大下柱塞形成的A腔和只在大下柱塞上裝進出油閥,以達到下衝程時進油閥關閉,實現液力反饋的目的。

  懸點靜載荷

  由於油井情況的複雜性,抽油杆柱在井下的受力狀態也極為複雜,依據工藝需要,會有扶正器、脫節器等井下工具連接在抽油杆上,這些工具的部分數據不容易準確獲取,利用杆柱組合計算杆柱自重的方法並不準確。同樣,流體在井筒中的流動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流體在井筒中是多相流,用垂直多相管流計算方法計算時需要液體粘度、密度、含水、氣液比、飽和壓力和溫度分布等參數[3],由於計算所採用的理論模型和液體物性參數存在誤差,導致計算出的液柱載荷不準確。

  抽油機懸點所受的靜載荷包括[5]:抽油杆柱自重引起的載荷、液柱載荷、井口油壓產生的載荷、沉沒壓力產生的載荷以及抽油杆柱所受的浮力。漏失曲線是在抽油機停止運動時測試得到的,漏失曲線反映的懸點靜載荷與抽油機停機時懸點的位置和停機上下衝程過程有關,如圖1所示,運動所產生的慣性載荷和摩擦載荷等不會對漏失曲線產生影響。下面研究用漏失曲線測試值和解析方法計算各靜載荷值的方法,研究中尚未考慮抽油杆接箍所受的壓差、摩擦力對杆柱的夾持力以及泵內外壓差的影響。

  圖1 漏失曲線

  上漏失曲線

  上漏失曲線是在抽油機上衝程接近上死點時停機測取得到的,如果遊動閥、油管等處有漏失,上漏失曲線的載荷值隨時間下降,在上漏失曲線起始點處的載荷值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抽油杆柱自重引起的向下的載荷、液柱產生的向下的載荷、井口油壓產生的向下的載荷、沉沒壓力引起的向上的作用力。

  抽油杆在測試上漏失曲線時力的平衡方程為:

  綜上所述,通過公式(2)、(3)、(11)、(12)、(13)可以分別得到井口油壓產生的載荷、沉沒壓力產生的載荷、液柱載荷及抽油杆柱自重。

  計算實例

  某口油井的基礎數據和杆柱組合見表1、表2。

  表2 抽油杆柱組合

  油杆級數油杆長度(m)油杆外徑(mm)抽油杆線重(kg/m)

  第1級1000.1254.19

  測試得到的上漏失曲線值為62KN,下漏失曲線值為 50KN 。

  利用上面的計算方法對該井進行計算之後,得到的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計算結果列表

  杆柱組合自重(KN)44.88

  泵出口壓力()8.68

  沉沒壓力對上柱塞的作用力(KN)12

  井口回壓對上柱塞的作用力(KN)1.34

  沉沒壓力對下柱塞的作用力(KN)4.74

  井口回壓對下柱塞的作用力(KN)0.41

  泵出口壓力對上柱塞的作用力(KN)29.12

  泵出口壓力對下柱塞的作用力(KN)8.93

  從表3中的計算結果中可以看出,用漏失曲線推算出的杆柱組合自重為44.88KN,而用兩級抽油杆長度乘以抽油杆線重的方法計算得到的杆柱自重為41.06KN,兩者相差3.82KN,差異很大,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用線重計算杆重的方法忽略了杆柱組合中部分元件,這些元件包括光杆、泵活塞、短節和扶正器等。

  用漏失曲線推算出的泵出口壓力為8.68MPa,而根據油水相對密度和含水率計算得到的泵出口靜水壓是9.63MPa,引起計算結果差別的主要原因是:該井的動液面較高的原因,另外在油管內,流體處於氣液兩相流狀態,如用純液流計算,就會導致計算結果偏大。採用多相垂直管流計算方法會得到較準確的計算值,但需要的已知參數多,且不易準確獲取。

  結論

  研究了示功儀測試上、下漏失曲線的意義以及力的組成,針對於液力反饋泵井建立了上、下漏失曲線測試時抽油杆的受力平衡方程,通過兩個方程聯立求解,得到抽油杆自重、泵出口壓力以及液柱載荷的計算公式。該方法測試數據簡單,所得到的參數對液力反饋泵井工況診斷和油井工藝方案設計具有重要作用。

  井口油壓產生的載荷:

  將式(8)與式(9)代入式7中得液柱的壓力為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液力耦合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詳解
    打開APP 液力耦合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詳解 steve 發表於 2018-10-06 15:44:00 由於液體ATF在液力耦合器中作循環流動時,有受到任何其它附加外力,故發動機作用於泵輪上的轉矩與渦輪所接收並傳給從動軸的轉矩相等。 在介紹液力耦合器之前,必須首先了解液力耦合器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這是學習變矩器工作原理的基礎。液力耦合器是一種液力傳動裝置,又稱液力聯軸器。在不考慮機械損失的情況下,輸出轉矩與輸入轉矩相等。
  • 圖文講解柱塞泵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柱塞泵的結構組成柱塞泵主要由動力端和液力端兩大部分組成,並附有皮帶輪、止回閥、安全閥、穩壓器、潤滑 系統等組成。(5)機座機座是安裝動力端和連接液力端部分的受力構件,機座後部兩側有軸承孔,前部設有與液力端連接的定位銷孔保證滑道中心與泵頭中心的對中性,在機座的前部一側設有放液孔,用來排放滲漏 的液體。
  • 噴油泵工作原理
    噴油泵工作原理是什麼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739.htm  噴油泵,是柴油機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發動機曲軸齒輪帶動凸輪軸轉動以完成噴油功能。噴油泵上一般還都安裝有調速器,用於保障柴油機的低速運轉和對最高轉速的限制,確保噴射量與轉速之間保持一定的關係。
  • 液力變矩器工作原理,液力変矩介紹
    液力變矩器(Fluid Torque Converter)由泵輪、渦輪、導輪組成的液力元件。安裝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之間,以液壓油(ATF)為工作介質,起傳遞轉矩、變矩、變速及離合的作用。那麼接下來小編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液力變矩器工作原理。
  • 齒輪油泵工作原理應用行業
    1、性能特點齒輪油泵內部採用漸開線齒輪或圓弧齒輪構成。一般都帶有安全閥。齒輪油泵適用於輸送潤滑性無腐蝕性的油類等液體介質,適用於輸送高揚程的介質。齒輪油泵是靠輸送的介質來潤滑的,優點是對介質要求不高,一般壓力不超過6MPa,具有自吸能力,流量均勻,工作可靠等特點。
  • 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耦合器知識介紹
    導讀: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耦合器知識介紹現代汽車上所用自動變速器,在結構上雖有差異,但其基本結構組成和工作原理卻較為相似,前面已介紹了自動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矩器、變速齒輪機構、供油系統、自動換擋控制系統、自動換擋操縱裝置等部分組成。那麼接下來小編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
  • 一文讀懂變速器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變矩器中是否存在自由運轉的部件?以及導輪存在的意義?那就要先從液力變矩器的目的和結構說起。液力變矩器的主要結構:液力變矩器內部由「泵輪」、「渦輪」、「導輪(定葉輪)」和「鎖止離合器」組成,內部充滿液壓油作為傳力介質。「泵輪」固結於變矩器殼體並與輸入軸相連。「渦輪」和「鎖止離合器」共同與輸出軸相連。「導輪」夾在泵輪與渦輪之間,並通過單向離合器與箱體固定。
  • 柱塞式噴油泵結構工作原理基礎
    噴油泵是柴油供給系中最重要的另件,它的性能和質量對柴油機影響極大,被稱為柴油機的"心臟"。   一.功用、要求、型式   功用:提高柴油壓力,按照發動機的工作順序,負荷大小,定時定量地向噴油器輸送高壓柴油,且各缸供油壓力均等。
  • 液力變矩器是如何工作的 其設計發展有哪些
    當液力變矩器在制動工況時即iTB=0時, 有分別表示液力變矩器最高效率和耦合工況時發動機的工況點,這樣發動機的工作區域由拋物線的位置決定,並在此區域內單位油耗最小。若選擇非透穿度液力變矩器,發動機只能在一個工況點工作,或最大扭矩點或最大功率點,若取發動機最大扭矩點,則啟動性能和加速性能較好,但是不能利用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則高速行駛性能較差。三、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 部分自動變速箱構造及工作原理
    如今,很多自動擋汽車安裝的自動變速器都是通過液壓控制的,這種變速器主要由液力變矩器和行星齒輪變速器組成,通過電子控制系統(ECU)和液壓來控制變速器,使其自動完成變速。液力變矩器起到手動變速器中離合器的功能,同時還有變矩的功能,它能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至行星齒輪變速器。
  • 液力耦合器與液力變矩器
    一、液力耦合器1.液力耦合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液力耦合器主要由泵輪、渦輪和耦合器外殼等部件組成。其中泵輪與發動機曲軸相連,渦輪與從動軸相連,泵輪和渦輪之間沒有機械連接關係,二者之間靠液體流動來傳遞動力。[NextPage]第二節 液力耦合器與液力變矩器二、液力變矩器1.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工作原理和特性1)液力變矩器組成液力變矩器主要由泵輪、渦輪、導輪和變矩器外殼等部件組成,與液力耦合器的最大區別是增加了導輪。
  • 液力耦合器結構原理,拿走不謝(內附視頻)
    液力耦合器結構形式比較多,不同的液力耦合器在結構與原理上略有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過泵輪將機械能轉化為液體的動能,再由流動的液體衝擊渦輪,實現液體動能向機械能的轉化,向外輸出動力,如圖所示。下面分別介紹普通型、限矩型、調速型液力耦合器的典型結構與原理。
  • 螺杆空壓機工作原理是什麼(圖文詳解)
    打開APP 螺杆空壓機工作原理是什麼(圖文詳解) 發表於 2018-02-02 16:42:24 在壓縮機機體的兩端,分別開設一定形狀和大小的孔口。一個供吸氣用,稱為進氣口;另一個供排氣用,稱作排氣口。 螺杆空壓機優點 高性能高效率 空壓機設備-螺杆式空氣壓縮機採用高容量壓縮組件,其轉子外圓速度低而且達到最佳注油,實現了高效率、高可靠性。
  • 差動式電容傳感器的車輛載荷檢測系統的工作原理
    隨著公路運輸業和商業貿易的不斷發展,車輛載荷檢測技術已成為測量領域研究的重點。目前比較常用的車輛動態載荷檢測傳感器因此,為了減小安裝和維護成本,提高車輛動態載荷檢測系統的便攜性,現在大多採用電容式車輛載荷檢測系統,該系統中載荷檢測傳感器採用差動式結構,大大提高了測量的靈敏度和非線性。這種載荷檢測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方便,差動式電容載荷傳感器抗幹擾能力強、動態響應好、測量範圍寬、靈敏度高、穩定性能好。
  • 液力變矩器的組成,液力變矩器的作用
    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吧。液力變矩器的組成——定義液力變矩器以液體為工作介質的一種非剛性扭矩變換器,是液力傳動的形式之一。圖為液力變矩器,它有一個密閉工作腔,液體在腔內循環流動,其中泵輪、渦輪和導輪分別與輸入軸、輸出軸和殼體相連。
  • 變速器作用和原理,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及作用詳解
    整個汽車車身內部有很多種類的零部件,每個都會發揮著自己的功能以及和其他零部件相互協調運作,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變速器作用和原理。為消除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的摩擦損耗,發動機與CVT 之間以飛輪減振裝置代替一般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液力變矩器。其動力輸出採用行星齒輪系統及兩組溼式可變壓力油冷式離合器,壓力可隨發動機輸出轉矩大小而改變。可變壓力油冷式離合器具有軟連接的功能,能滿足車輛起步、停車和換擋的需要。
  • 3D動畫演示,汽車上的液力變矩器是怎樣工作的?
    我們知道自動擋的汽車由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沒有離合器,他們之間的連接是靠液力變矩器來實現的。液力變矩器的作用有二:傳遞轉速和扭矩、使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之間的連接成為非剛性的以方便自動變速箱自動換擋。現在來看一段LearnEngineering製作的動畫,講解的是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 液壓閥工作原理和作用
    壓力閥和流量閥利用通流截面的節流作用控制著系統的壓力和流量,而方向閥則利用通流通道的更換控制著油液的流動方向。這就是說,儘管液壓閥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類型,它們之間還是保持著一些基本共同之點的。表 51 液壓閥的分類 分類方法 種類 詳細分類 按機能分類 壓力控制閥 溢流閥、順序閥液壓閥的作用(2)液壓閥工作原理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    1.動力元件    2.執行元件    3.控制元件    4.無件和液壓油。
  • 靜載荷試驗儀檢測過程中如何改進優化,2點改進措施!
    建築行業在測試樁基承載力以及摩阻力時開始廣泛應用樁基靜載試驗。此種檢驗測試法能夠降低樁基施工安全隱患,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施工人員採用靜載荷試驗儀對樁基承載力進行檢測,然而在實際檢測期間還存在較多技術問題。
  • 液力變矩器原理,裝上它發動機動力翻倍,Okex:給我家三輪裝一個
    如此強大的推力單單靠發動機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部件便是液力變矩器。液力變矩器位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起到類似離合器的作用。但是液力變矩器同時具有增大力矩的作用,與液力耦合器不同,液力耦合器只有渦輪和泵輪。其原理類似於兩個相對的風扇,其中一個通電旋轉,會帶動另一個風扇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