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早午餐,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慵懶的周末和溫暖的陽光。早午餐文化起源於19世紀中後期的英國,原本是為早晨打獵回來的獵人準備的豐盛餐食。慢慢這種文化延續到了美國,發展成了一種新型的飲食習慣,在自然醒的周末享受一頓精緻悠閒的早午餐。
其實早午餐文化不僅僅存在於歐美,許多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早午餐文化,比如中國廣東地區的早茶。
在北京也有著越來越多樣的Brunch餐廳,將法式、英式、意式、墨西哥菜甚至中東菜帶入大家的視線。習慣了上班路上的狼吞虎咽?收下這份指南,一份甜蜜又美味的Brunch你值得擁有!
胡同兒裡的古寺,古寺裡的法餐
—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TRB)—
TRB的名字來源其實是Temple Restaurant Beijing的縮寫,後來創建者覺得要在名字裡加入當地特色才更能體現本土文化的質感,就在TRB後面加了Hutong,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名字。這個餐廳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藏在北京一個有著六百年歷史的古老寺廟——智珠寺當中。走進去左邊是紅色磚牆壘起的寺廟,右邊是充滿西洋風情的現代餐廳,就有一種大隱隱於世的奇妙之感。餐廳的地理位置也是絕佳的,距離故宮五六百米。據說一位比利時人和其朋友耗時五年才完成了古寺修繕工作,之後寺廟的一部分就變成了對外開放的藝術展覽區域,另一部分便是現在的法式餐廳。
左圖攝影:Melody
餐廳裡的整體空間是由澳大利亞的建築設計公司Hassel設計的,簡潔明亮。大大的落地窗和外面拱形的門廊交相輝映。餐廳的吊頂保留了古寺的木樑結構,但在裝潢上大規模使用金屬系顏色和材質,坐墊和椅背選用明亮色系進行點綴,現代和古樸相結合,反而能夠帶來一種更加巧妙的美學空間的視覺享受。
這家大名鼎鼎的正牌法餐,為了更好的和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菜品的設計和擺盤洋溢著滿滿的中國風。都說蘋果鵝肝是一道必點單品,但是品嘗過後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驚豔。反倒是餐前小食芝士球出乎意料的美味,芝士綿柔不膩,入口藕斷絲連的感覺令我至今記憶猶新。還有餐前的小麵包,有三個口味,兩種軟糯,一種偏硬,甜鹹搭配,配料是三種不同甜度和鹹度的自製黃油,搭配著吃非常可口。
店內的服務員都是顏值很高的外國小哥哥,如果提前預定的話可以特別備註自己想要的座位。運氣好的話便能遇到靠窗的座位將寺廟的美景盡收眼底,除此之外,在古寺中還有一些頗具現代感的雕塑作品,而且不定期會舉辦一些現當代藝術展覽,所以在品嘗完一頓精緻的中西合璧大餐之餘還可以在這具有年代感的寺廟中遊覽一番,絕對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穫!
地址:沙灘北街23號(近五四大街)
營業時間:11:30-15:00/17:30-22:00
人均消費:700-900RMB
注意事項:提前預約可以預定座位;胡同較窄,車位較緊缺。
充滿著各種香料的中東菜餚,你一定會愛上
— Toast at the Orchid—
Bagel(貝果),愛吃早午餐的人一定不陌生,附以芝士、酸奶油、黃油,甚至還有三文魚、鮭魚等肉類的多種配料的一個小空心圓環形麵包。
第一次聽說這家餐廳是因為在朋友圈裡刷到了好幾次他家的Bagel,據說是全京城最好吃的Bagel,另外這家店的老闆是加拿大人,一個加拿大人在北京開的中東菜餐廳,更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啦。店面位於寶鈔胡同,在胡同很深處,位置比較隱蔽,門面很小去的時候找了好久才找到,稍有不注意便可能失之交臂。小巷子門口掛著一個小小的牌子,寫著「The Orchid」。雖然是在小胡同裡,但卻並不是傳統的四合院風格,而是有點小資的庭院。
餐廳有一個自己的小露臺,遠遠地看這個小露臺像是一堆四合院中的另類,但是走進露臺,會發現它更像一個世外桃源,可以看到小胡同中玩耍的孩童和在四合院中晾衣服的阿姨。店內一層是民宿,二層是餐廳,三層是露臺。餐廳自己有一個小院,小院內種了石榴樹、葡萄藤,院內依然保留了北京四合院的影子。店內的服務員多為亞裔,交流用語基本上都是英語,食客也以外國人居多。
說到美食,他家主要以地中海菜系,中東口味為主。招牌菜是沙卡舒卡燉蛋,在餐廳裡放眼望去幾乎每一桌都有,吃起來有點像碾碎的番茄碎和半熟雞蛋的全麥三明治,不過總體來說味道還是很理想的。他家招牌的Bagel看起來像是個發麵餅,但是嘗起來韌勁和酸度真的都非常適口,起司和紅菜頭的醬作為輔料,酸甜苦辣仿佛在口中噼裡啪啦起了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就是驚為天人的美味。牛肉酥餅層次分明,薄餅和牛肉入口即化。椰味意式奶油布丁口感滑膩,作為甜點是個不錯的選擇。
陽光明媚的午後,和三五好友或者男女朋友相約這裡,在露臺上喝著冰拿鐵,看著溫柔的陽光和燦燦的銀杏葉,真的是周末最愜意的時光了。
地址:寶鈔胡同65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三至周日(10:00-22:00)
人均消費:150-200RMB
菜市旁的綠色小牛和最好吃的貝果
— Green Cow—
這家餐廳種草了好久好久卻一直沒有勇氣去,為什麼呢?看看他的大門你就知道原因了。
攝影:Melody
挨著菜市場的臨街門臉和看似隨意的店名給人一種無名小店的感覺,直到有一次在這邊和客戶開會,散會之後飢腸轆轆發現這家店就在隔壁,於是勇敢地走了進去,從此以後,我大概知道了什麼叫做「真才實學」的Bagel。
這家店的中文名字叫做單太太綠牛咖啡,其實是一對有趣的夫婦開的小店,丈夫姓單,所以也就有了老顧客口中的單先生和單太太了。老闆是個很愛聊天的人,有空的時候便會找同樣喜歡結交朋友的顧客攀談幾句,或推薦美食,或閒聊一些關於小店的故事。非常有趣的是Green Cow有著自己的小農場,店老闆認為吃的健康、綠色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所有的食材都來源於自己的小農場。因為我只是去過一次,所以對老闆本人並不是那麼了解,但從朋友口中得知老闆以前在一家五星級餐廳掌廚,而單太太則長時間定居美國,所以無論是環境還是菜單和菜品的設計,都是別出心裁有考究的。
這家店最最招牌的就是Bagel了,很多人認為煙燻三文魚Bagel是招牌必點,數一數二的驚豔,但由於海鮮過敏,我選擇了奶酪貝果,問過得知奶油和奶酪全是老闆親自過目把關製作的,奶酪偏香甜,但是奶油用的是酸奶油,細而不膩,貝果也筋道有嚼勁兒。我還點了一道綠牛農場沙拉和白樺茸牛奶咖啡,沙拉的醬汁取自酸奶,蔬菜自製新鮮清脆,白樺茸據說抗衰老夠保健,總體而言菜系更符合中國人的認知和味蕾,舒適的居家環境讓我一度以為仿佛是隔壁鄰居開的小店,而我也並不是個陌路食客,一種毫無距離的親切感溫暖心扉。
地址:酒仙橋三街坊13號樓旁側
營業時間:周一不開,周二至周五(10:00-22:00)周末:9:00-22:00
人均消費:110RMB
298吃到飽,絕佳景觀西班牙Brunch
— Migas Mercado—
Migas是典型的西班牙菜餐廳,也算可以在北京的西班牙餐廳中拔得頭籌了,店內整體的環境非常摩登和現代,用餐的整體氛圍是十分活潑的,是一個放鬆的好去處。
這家神奇的餐廳可謂是北京絕佳早午餐觀景臺了。在首都CBD國貿地段,它也算數一數二能看到大褲衩最佳位置的餐廳。餐廳外面還有一大片露臺,哪個小仙女不enjoy周末的早晨在國貿的大露臺上觀著景曬著陽光吃著早餐呢。他家的早午餐非常的火爆,記得要提前預定位置。按人頭收費的制度也和其他家不同,298一位你可以在菜單上的37道菜裡面任意選擇三道,我認為這也是店家為了避免浪費做的一個明智的舉措。
素食前菜有羽衣甘藍及甜菜沙拉搭配橙子和杏仁,個人認為甘藍本身捎帶的苦澀和橙子的酸甜相結合非常開胃,湯和燉菜可以選擇西班牙風味的番茄冷湯,也可以選擇傳統的蘑菇湯,味道都很細膩,肉和魚的種類非常多樣,認為適合食量較大的夥伴,甜品相對來說有點一般,各種冰激凌都比較千篇一律,並沒有想像當中的出彩。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晚上的Migas便會腰身一變成為酒吧,一些很有名的DJ也會來這裡串場做客,露臺上有時候會舉辦Party,總之就是十分High啦~
地址:建國門外大街一號國貿商城北區7層
營業時間:11:30-2:30
人均消費:300RMB
其實所謂早午餐,更多是一種生活態度,它代表的並不是具體的食物,而是一種格調。慢慢地到了現代社會,這種格調也就演變成了一種儀式感的社交,在悠閒的周末約上好友,享受一頓不緊不慢的早午餐,重要的是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依然能夠安然地享受互相的陪伴。
還等什麼,叫上你最想要分享的人,吃起來呀。
點擊前往更多目的地
編輯 阿姨不搞研究
撰文Melody
圖片Melody/ 部分來自網絡
文章內容均為原創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榛果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