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問題不解決 督學可能是看上去很美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截至今年底,我國30多萬所中小學均將配置「掛牌」責任督學,他們將承擔起監督、指導的責任,對學校的招生、管理、課程設置、師德建設以及學生減負等問題進行經常性督導。(9月24日《南方日報》)

  「督學」在舊時指主管教育的部門中負責視察、監督學校工作的人,是提督學政或督學使者的簡稱。我國早在明清時就有派駐各省督導教育行政及考試的專職官員。 民國後各級教育行政機關督導所屬及學校的專員亦稱「 督學 」。就世界而言,各國大都設有比較完善的教育督學機制。其實,在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些地方就曾設有督學機制,基本上是掛人民政府的牌子,在教育行政部門內部選拔人員任職,但從實行的推行情況來看效果並不大理想。

  從以往的督學任職情況來看,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專任督學職務者類似於帶照顧性的閒職,行政人員多餘就安排一下督學職務。二是職責不很明確,看起來很重要,具體實施起來就很籠統很抽象,可抓可不抓。三是督學者沒有切實有效的「執法權」,漸漸淪為「邊緣人」。

  現在重提「督學」,將在試點的基礎上全國大面積推廣,如果重要的「瓶頸」問題不解決,恐怕仍只是「看上去很美」。從《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來看,有些方案細究起來感覺仍然存在一些「軟肋」短板。

  根據「辦法」,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從在職和退休的、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教職人員中遴選專兼結合的責任督學。責任督學對每所學校實施經常性督導每月不得少於1次。督導結束後要將督導結果當場向學校反饋,並及時向教育督導部門提交報告。

  從在職或退休教職人員中產生督學在兼顧業務精良的同時也會產生礙於面子做老好人的情形。由於在本部門系統內產生的督學,在「屋簷下」的人要嚴格監督本部門單位恐怕很難。3年過去後不再任職就會擔心給自己「穿小鞋」,真監督起來就會有很多顧忌。

  從責任督學的五項基本職責看,督學的職責既是「督」,也是「導」。對學校的不規範辦學行為要監督,對業務上的不當行為要指導。對學校最有震懾之處無非就是,在學校評優評先、幹部任免、教師考核方面,要將督導結果和責任督學建議作為重要依據。但具體的任免和懲處還得由上級部門最終拍板,督學只有反映權而沒有自主「執法權」,有點類似於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

  「辦法」指出,責任督學的姓名、照片、聯繫方式和督導事項,在校門顯著位置予以公布,便於學生家長隨時聯繫、反映問題。其實這樣的監督功能類似於紀檢監察功能,有點重複監督的味道。從監督效果來看,家長倒不如直接向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舉報的效果來得快捷。畢竟不是本部門的「他律」執行監督更可保障公平公正性。

  設置責任督學的初衷,是期望有利於強化事中、事後監督機制,也可以對教育行政管理形成倒逼機制。這從多個途徑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切切實實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確實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如果督學的執行權利有限,督學本身不積極作為,督學的職責操作性不強,對督學本身的監督流於形式的話,這樣的「教育警察」要對教育行政管理形成倒逼機制恐怕也只是停於理想的設計狀態而已。督學離真正的督學還有許多距離,不妨借鑑一些先進國家的督學經驗,不斷完善這一督導功能形式。(文/徐大發)

相關焦點

  • 遇到教育問題咱找誰 教育督學來解決
    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賴珍財告訴記者,剛開始責任督學公示牌掛上去沒幾天,就開始陸續接到家長們的電話,諮詢內容五花八門:有的關心孩子的入學問題;甚至有家長撥打聯繫電話,只是想知道這個電話是否管用,是不是以後可以通過這個電話反映問題……  省教育廳專職督學鍾澤海告訴記者,實行掛牌督導有利於延伸教育督導的觸角,及時發現和解決學校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推動學校規範辦學行為
  • 中小學將配置責任督學 督學不能是臨時工
    提醒三  謹防成官職道具  不容置疑,教育部的出發點很好,讓督學好比「警察」一樣,對學校的管理、課程設置、師德建設等情況進行督導。可筆者對這個「掛牌」責任督學並不看好。倒不是對「督學」有看法,而是它本身看起來就不美。
  • 中小學將配置責任督學 評論:督學不能是臨時工
    而對於學校中存在的發展問題以及家長學生反映的問題,能「督促」或「監督」的,就很少了。有的地方乾脆把督導機構當作養老安置場所,因為經費不多,常出現「錢多時多辦事,錢少時少辦事,沒錢時不辦事」的情況。所謂的「督學」,成了一種「教育擺設」、「教育花瓶」,不能發揮應有的督促和提升功效,違背了國家增設督學的良苦用心。
  • 誰來督導各地的掛牌「責任督學」
    截至今年底,我國30多萬所中小學均將配置「掛牌」責任督學,他們將承擔起監督、指導的責任,對學校的招生、管理、課程設置、師德建設以及學生減負等問題進行經常性督導。  「掛牌」責任督學,無疑有著規範學校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初衷,然而,從「責任督學」的隸屬關係、實踐效果以及工作方式等,似乎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 督學工作「三大創新」為學校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常州督學工作堅持以提質增效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導向,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轉變工作職能,提升工作實效,樹立了良好的教育督導權威性和公信力,有力推動全市學校內涵品質穩步提升。
  • ——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報告
    上海市組織責任督學深入分析學校歷史沿革和特殊地理位置,通過幫助學校破除發展瓶頸,助推課程改革、課堂轉型,打造出一批上海市品牌特色學校。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對中小學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作了統一規定,安排責任督學進行過程督導,確保音體美課程不被擠佔。發揮責任督學指導作用,督促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教育教學管理品位。
  • 網民熱議:督學不能是臨時工 謹防成官職道具【2】
    當下的中國,一些地方的中小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督學應該為受任於艱難之際而重任在肩。但,一個人退休了,也就意味著,對工作已沒有了責任,可你這從退休的校長、教師、教研人員和行政人員中選聘,還督什麼學,又掛什麼牌?  督學不該是臨時工,也不是二線,起碼應三不。
  • 「責任督學」:如何幫忙不添亂?
    「這是好事啊,以後學校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我們可以找督學了,對學校規範辦學也是一種督促。」在海澱區第二實驗小學門口,被問及對學校配備責任督學的看法時,六年級學生張馨宇的媽媽陳女士如此回答記者。海澱區某學校校長在接聽記者電話時表示,目前已經接到責任督學將要「走馬上任」的通知,但具體是誰、如何督導還不清楚,她表示,對於責任督學,不排斥,但目前學校經常性的檢查已經很多了,希望責任督導不要成為學校的負擔。而朝陽區一所不願具名的副校長則發簡訊稱:「我認為這又開了一個腐敗的窗口,要想學校平安無事,首先得賄賂好督學。」
  • 責任督學細微處顯大用處
    針對這個問題,錫山區責任督學協同區教研員對學校開展指導服務,與教師面對面進行交流,探討適合學生特點的課堂教學方式,合力打造適合不同基礎學生的高效課堂。 新吳區責任督學李振興發現某校藝術學科課時量不足,當即向學校指出了問題。學校及時整改,在開齊開足規定課時的基礎上,陸續開設了合唱團、民樂社、舞蹈隊等社團。
  • 完善配套政策解決人才引進服務瓶頸問題
    市領導在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強調  完善配套政策解決人才引進服務瓶頸問題  本報訊(記者滑翔)深圳將在年內完善制定一批具有實際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切實解決引進人才的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瓶頸問題,為高層次人才來深工作真正搭起「綠色通道」。
  • 為Python正名:語言本身不是瓶頸,可能是外部資源出了問題
    代碼速度 VS 實用性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在為日常工作選擇程式語言時,需要回答多個不同的問題。問題 1:這種語言能夠可靠地解決多項業務問題嗎?如果你只關心速度,那麼不要用 Python,各種用例都有更快的替代方案。Python 的主要優點在於可讀性、易用性和可解決大量問題。
  • 如何種好督學「責任田」
    經反覆探討,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到「督導」二字上,認為創新督導機制是解決新問題的抓手。天心區根據學片區建立教育督導員的制度應運而生。  天心區的設想正與當時全省、全國教育督導事業發展的背景相吻合。1988年,湖南省正式恢復建立教育督導機構。10多年的工作,既有力地保障了「兩基」歷史性任務的完成,又促進了一系列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 履職盡責做督學 全心全意為師生
    年開始在市屬學校探索督學責任區制度,2006年推廣到12個縣市區,2009年市政府出臺督學責任區建設指導意見,20143年根據教育部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要求,建立起從組織領導、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到問題整改、考核評價、結果運用等較為完善的掛牌督導體制機制。
  • 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國家督導報告
    責任督學掛牌亮相,依法依規入校督導,及時發現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促進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底,全國99%的縣(市、區)已實施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 開學第一天 督學在幹啥?
    督查最熱點的教育問題「魚洞四小是市級重點小學,有沒有違規招生?」帶著這個問題,巴南區魚洞教育督導室的督學來到該小學,仔細翻閱學生花名冊,並與孩子戶籍進行對照,未發現違規招生。在璧山區,責任督學谷山泉就督導片區的學校情況,向主管部門提出督導報告,要求嚴查擇校現象。
  • 問題探討:用什麼樣的用人機制選拔高素質的人擔任專職和兼職督學
    目前,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格局已經基本完備,全國近26萬所中小學校配備了12萬餘名專兼職督學,形成了對全國中小學校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督導網絡,有效解決了教育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問題,推動了教育督導實現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 如何提升督學的專業權威
    一是從法律上授予督學進入各種辦學機構開展教育督導活動的權力。在此過程中,督學可以獲得與工作相關的各種信息與數據,可以與學校及教師協商對學校管理和教學進行觀察和調研等。二是從法律上賦予督學影響教育決策的權力。督學應與教育決策者和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保持密切接觸,參與決策過程和重大問題討論。
  • 督學誰來當?督什麼?
    掛牌督導將延伸到學前教育「哪裡有教育問題,哪裡就有教育督導。」督導局負責人說,「經常性督導以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助力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高人民滿意度,如密切關注亂收費、亂編班行為,協助防範教輔材料過多過濫,常態監控學生課業負擔等。」
  • 全國近26萬所中小學配備督學 督學誰來當?督什麼?
    全國近26萬所中小學配備督學 督學誰來當?督什麼?一是及時反映問題。責任督學發現教育資源配置不均、教育布局結構不合理、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及時報告督導部門,推進政府及相關部門履行教育相關職責,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有質量。二是監督學校規範辦學行為。堅持以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為依據開展掛牌督導,加強對招生收費、分班編班、課程設置、教學安排、作業布置、校園安全等的日常督導,確保辦學行為符合規範要求。三是將掛牌督導制度延伸到學前教育。
  • 發展督學素質能力 提升教育督導質量
    自教育督導條例頒布以來,構建起的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督導體系,為推動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維護教育改革穩定大局提供了保障。各級各類督學隊伍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必須看到,還存在許多需要通過改革創新完善的體制機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