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不準」 篩查癌症該不該做?

2020-12-18 上遊新聞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不斷重視,很多人每年體檢的時候,會將腫瘤標誌物篩查列入名單中。不過,有些人說腫瘤標誌物不準,不用查;有些人說腫瘤標誌物對於反映是否患癌很有用,一定要查一下才放心。作為檢測癌症的一項重要指標,腫瘤標誌物到底有用嗎?該不該檢查?

腫瘤標誌物有用

檢測癌症的重要指標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主任技師吳立翔說,腫瘤是由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協同作用所致的疾病,其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為了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腫瘤,一系列比較有價值的腫瘤標誌物也就陸續被應用於臨床。比如,我國70年代以後在上海等地,通過對大量人群的甲胎蛋白普查,曾檢出不少肝癌特別是小肝癌患者,使很多病人得到了及時手術切除的機會。

吳立翔解釋,腫瘤標誌物是指在惡性腫瘤的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直接產生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或升高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存在於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對其進行定量定性測定,可為判斷是否存在腫瘤、腫瘤的類型、腫瘤發展階段、療效及預後評估等提供實驗依據。

腫瘤標誌物有假陽性 

升高不一定就是患癌

那麼,檢查中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患癌嗎?吳立翔說,由於大多數腫瘤標誌物並非惡性腫瘤的絕對特異性產物,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也存在假陽性可能。腫瘤標誌物升高與檢測到癌細胞是兩回事,不一定表明患癌,也可能是某些良性疾病或藥物等原因引起。

當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首先考慮複查,若複查結果仍為陽性,查看該結果升高的程度。倘若輕度升高,如無明顯的症狀,且影像學檢查未發現腫塊,可定期複查觀察有無持續升高,如持續升高,需進一步排癌篩查。若升高程度較明顯,或聯合的多項目均升高,提示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很高,需要儘快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和病理學等檢查進行綜合判斷。另外,由於不同醫院檢驗科儀器、試劑各不相同,參考值可能不同,因此,不能隨意比較不同醫院測量值的高低。

此外,要明確癌症的確診,需要通過腫瘤標誌物檢測、X光檢測、CT檢測、B超檢測以及病理診斷等綜合手段,才能作出定論。

腫瘤標誌物有假陰性 

正常也不能排除癌症

吳立翔表示,答案也是否定的。由於某些腫瘤並不分泌相關蛋白,或由於某些腫瘤組織血液循環差等因素,其所產生腫瘤標誌物不能分泌到外周血中等情況,也會導致腫瘤標誌物檢測出現「假陰性」。

當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時,首先說明患相關惡性腫瘤的概率相對較低。但若有家族史、癌前病變或有症狀,仍需定期複查,並結合其他檢查。

總之,不是每個癌症患者都增高,也不是一有增高就是癌症,具體情況一定要與臨床結合才能確定。合理應用、適時監測,才是臨床上應用腫瘤標誌物的正確方式。

5類癌症高危人群

每年要查腫瘤標誌物

吳立翔表示,雖然說腫瘤標誌物沒有那麼準確,但它還是可以幫助醫生對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腫瘤標誌物檢測不提倡對無症狀人群進行普查,但建議以下癌症高危人群每年進行一次篩查。

1.45周歲以上的成年人。

2.具有腫瘤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例如一個家庭中的父母或祖父母患過癌症。

3.長期患有某些炎症性疾病的人群,如曾有B肝或者酒精性肝硬化的病史,長期患慢性胃潰瘍等。對於由B型肝炎和C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每6個月做1次AFP和肝臟B超,以便早期發現癌變。

4.從事某些特殊職業的人群,如經常接觸放射性物質、有毒物質,或工作環境汙染嚴重。

5.有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如吸菸、酗酒,長期熬夜或精神壓力大等。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癌症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常寧博士的團隊研發了採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檢測腫瘤標誌物的方法,讓檢測更加快捷、準確,所用血量也很少,這是這個團隊厲害的地方,但這並不意味著癌症能被更好、更準地篩查出來這個團隊所用的腫瘤標誌物,仍然是原來老的標誌物,跟我們平時體檢可能抽血化驗的腫瘤標誌物沒什麼區別。而實際上,權威的醫學指南並不用腫瘤標誌物來篩查癌症,而是用其他的檢查辦法。原因在於,腫瘤標誌物檢測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異常的人往往並沒有患癌,腫瘤標誌物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患癌。
  • 「腫瘤標誌物」是否適合健康人群的腫瘤篩查
    面對如此複雜的防癌套餐,某三甲醫院檢驗科主任表示,體檢時查腫瘤標誌物意義不大。他認為,目前所有的腫瘤標誌物都不適合用於健康人群的腫瘤篩查。  對此,吳海雲解釋說,「一般來說,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腫瘤患者監測其病情發展、治療與康復的指標,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癌症的標準。
  • 腫瘤標誌物升高≠癌症
    近年來癌症患者人數居高不下,人們談癌色變,防癌意識也逐漸增強。在各種體檢套餐中,大家越來越多接觸到「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等腫瘤標誌物檢查的項目名稱,許多人依靠腫瘤標誌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不少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手拿體檢報告,當發現有腫瘤標誌物的指標高出了參考值,就異常慌張,主觀地認為自己得了腫瘤。
  • 查腫瘤 不只是抽血查腫瘤標誌物
    核心提示:很多人認為要查腫瘤,抽血查一查腫瘤標註物就可以了,殊不知很多癌症通過這項檢查根本查不出來。癌症的檢查一定要配合一些儀器,比如胃癌要結合胃鏡,肺癌要通過CT,有些患者畏懼胃鏡,又害怕輻射拒絕CT,結果最終發現這些癌症時,都已經轉移了。大部分人的體檢還是停留在表面——不該做的體檢項目做了一堆,該做的沒有做。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你離癌症還有多遠?
    癌症早發現,和晚發現,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腫瘤標誌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但是,如果真的查出了「腫瘤標誌物」升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患癌症?  腫瘤標誌物,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
  • 看懂體檢報告:腫瘤標誌物篩查更適合高危人群
    如何看待腫瘤標誌物檢測,發現異常後如何處理?今天我們邀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早癌監查部主任張曉東一起聊一聊。10年前就發現癌抗原(CA724)輕度升高,正常值高限7,這位60多歲的男性總在10左右。從此,他踏上了10年就醫路,現有的檢查方法都做了,每3—6月就檢查一次,已經成了心病。像這樣被腫瘤標誌物升高折磨的人還不少。
  • 體檢查出腫瘤標誌物高=癌症?先別慌!
    由於早期腫瘤癌胚抗原的陽性率低,故癌胚抗原不能用於腫瘤的早期診斷。 3、癌胚抗原升高≠癌症 影響癌胚抗原的因素很多,包括實驗室因素、個體生理情況等。所以,許多非腫瘤情況也能使癌胚抗原升高。比如,吸菸。研究顯示,接近20%的菸民體內癌胚抗原出現升高。
  • 腫瘤標誌物高了怎麼辦?下一步可以這樣做…
    生病住院,常規體檢中都有腫瘤標記物這項。發現早期腫瘤,腫瘤標誌物是篩查腫瘤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人因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而感到不知所措。那麼,腫瘤標誌物升高到底有什麼意義?需要如何應對?什麼是腫瘤標誌物指在腫瘤發生和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癌基因產物等。可用於腫瘤早期篩查與診斷,隨訪及監測腫瘤復發轉移、預後評估。
  • 體檢查不出腫瘤?常規體檢查腫瘤標誌物不敏感
    每到年底,很多單位或公司常會組織員工做體檢。然而,海口市民李先生卻十分疑惑,為何他年年做體檢,卻檢查不出消化道腫瘤?  對此,海南省腫瘤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宋健表示,因為消化道腫瘤標誌物不太敏感,因此做常規體檢時可能檢查不到,而放過腫瘤「元兇」,建議40歲以上的人應該做一下胃腸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 腫瘤標誌物升高=復發嗎?
    相信大家對於腫瘤標誌物一定不陌生,TA 的指標,可以幫助醫生診斷腫瘤、確認分期、了解治療效果等等。 然而,腫瘤標誌物常常因為其名字引諸多恐慌。如果看到腫瘤標誌物的數值超過或低於參考值,病友們會擔心是不是腫瘤復發了,非腫瘤患者會覺得是不是得腫瘤了。
  • 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 腫瘤標誌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嗎
    腫瘤標誌物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檢查項目,很多人對於這個檢查項目還不是很了解,也並不清楚腫瘤標誌物這個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相關方面有所了解是很必要。那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腫瘤標誌物正常能排除癌症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腫瘤標誌物有什麼作用?
  • 腫瘤標誌物到底是個啥?
    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TM)檢測因為簡便易行,對人體傷害小,成為腫瘤臨床中大量採用的檢查手段。所以無論是參加腫瘤預防體檢,還是做早期的篩查診斷,以及在中後期的治療過程中,「腫瘤標誌物」檢查項總是一直伴隨著我們。是不是每次檢驗報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別想知道它們代表著什麼,以及對於你的健康它們意味著什麼呢?
  • 最全腫瘤科普:腫瘤預防、早診篩查、治療 一文全包括
    癌症有時真的讓人防不勝防,疾病不知哪天就找上門,但我們也不要因此悲觀自棄,該預防的去預防,該篩查的去篩查,該治療的去治療,不要總是抱著僥倖心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去降低患癌的風險,盡最大可能去篩查去早期發現癌症,不幸得了癌症
  • 一分鐘教你看懂「腫瘤標誌物」檢查
    儘管理論上腫瘤標誌物可以提示腫瘤的發生,但實際應用上,卻和大家想像得很不一樣,所以想真正看懂腫瘤標誌物還需要了解以下3個問題~ 2、關於腫標的3個問題 問題一:「腫標」升高就得癌了?
  • 一滴血就能檢測出癌症來?血清腫瘤標誌物靠譜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滴血查癌症的說法,這也是前幾年在網絡上流傳過的一種廣告語,然而事實上通過一滴血是不能夠查出有無癌症的,所以一滴血篩查癌症的說法是不靠譜的。事實上,我們通過查血,只能對某些癌症進行篩查,但並不能確實是否真的有癌症,對於癌症的確診,我們一般還要結合其他的方法。
  • 燕窩吃太多,腫瘤標誌物易升高
    核心提示:出席「2011羅氏診斷腫瘤論壇」的專家指出,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數值高不等於一定得了腫瘤,而常吃像燕窩這樣的補品的確很容易導致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升高,一旦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不用過於驚慌,應及時就診。
  • 體檢做腫瘤標誌物,真的有必要嗎?
    隨著癌症發病率的升高,腫瘤標誌物已成為常規的體檢項目。腫瘤標誌物(TM)是在人體腫瘤發生或增殖過程中,由腫瘤細胞本身或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其升高具有提示體內腫瘤發生的作用,然而單純的腫瘤標誌物升高,有時候並沒有什麼意義。以下介紹一例血CEA一過性異常增高至正常值5倍的體檢結果。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難道沒腫瘤也會查出陽性嗎?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患癌?專家:別驚慌了
    核心提示:很多體檢中都包有「腫瘤標記物」這個選項,當體檢報告中一連串的英符號文如AFP、CEA、PSA時就會很敏感,尤其是發現超過正常值時,很多人往往陷入「患癌」的恐慌中。但是腫瘤標記物升高就意味患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 體檢檢出「腫瘤標誌物」意味著什麼?
    隨著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檢測方法的進步,越來越多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的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記物)可以被檢測到,例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那麼問題來了,當你體檢被檢出了「腫瘤標誌物」,這意味什麼?是否就是離癌症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