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同一個面試收尾。幾乎所有面試官,都會在面試結尾說「等通知」這句話。
很多人認為,等通知=沒有通知,是拒絕的意思。
其實並不是!!!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等通知」這個話題。
大家要明確,等通知並不等於拒絕!為什麼會存在「等通知」這個默認的規則,原因主要如下:
01保持企業態度
作為面試官,代表著企業的形象,那麼不管喜不喜歡求職者,都需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度和對求職者的尊重,自然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面試的結果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求職者迫切希望得到結果,這時候說一些帶有主觀色彩的話,很容易被求職者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揣測。
面試完求職者,能不能錄取還需要時間定奪,不能馬上做出決定,那麼這時候面試官不希望自己的言談表現被過度解讀。而「等通知」就是一句安全牌,這意味著主動權在企業手中:如果錄取,我們自會通知你。
02比較其他候選人
一個崗位不可能只面試你一個人,通常至少有好幾個水平相當的候選人。
即使現在面試官對你的表現滿意,但企業總歸是想「優中選優」,說不定之後有表現更好更符合企業要求的人呢?
大家都知道買東西,需要貨比三家,企業選求職者,也是這個道理。
03面試官不能拍板
有的時候決定你是否能繼續面試或者錄取你的,並不是面試官本人,所以面試官無法給你明確的信息。
可能面試官對你有好感,但依然需要請示自己的上級進行綜合審核。
這就存在兩個問題:等待審核時間以及上級領導不一定滿意你。
尤其在大公司,層層上報審批,這個過程短則幾天,長則半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等通知也是有這個考慮在的,確實需要走各種流程的時間,也需要綜合各種因素的決斷。
04避免拒絕的尷尬
確實部分人遇到「等通知」最終的結果是拒絕。
可能面試官已經通過面試知道你不合適,但這種時候,能明說:不好意思你不ok嗎?
這樣直截了當說出來,既掃了求職者面子,場面尷尬,還有可能讓求職者對面試官甚至企業產生怨言,當場理論吵架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所以採用讓你回去等通知,然後長時間不通知的方式婉拒,你自己心裡知道自己已經不過關,這樣場面上好看一些。
//////////
此外,不少人會糾結等通知一段時間後,還沒有回音,能不能去問?
答案當然是,可以啦!
等待面試結果的那幾天是非常忐忑的,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與其焦慮煩躁東想西想,不如用打個電話/發微信等方式禮貌詢問面試的結果,一定要注意措辭和語氣。
相信大多數面試官都願意大方直接地告訴你是否面試通過。
如果通過,只是還在流程進行中或有其他安排,那自然打消自己焦躁的心情,抓緊時間面對接下來的環節。
如果沒有通過,也可以趁此機會誠懇謙虛地向面試官請教自己失敗的原因,一些面試官還是願意簡單告訴求職者有哪些不足的。即使是隻言片語,也對自己復盤面試大有幫助。
一次面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試失敗後,你毫無收穫和總結。
與此同時,在等待面試結果的過程中,大家依然不要放棄投簡歷,去別的公司面試等收穫更好機會的方式!不要因為等通知,打亂你本來的求職計劃。
求職是雙向選擇,企業在優中選擇,求職者自然也可以多看多找,爭取有更多平臺比較的機會!
放平心態,積極面試,多做總結,主動詢問,願大家都能求職順利,前程無憂!
杭州3萬工作機會等你來,找工作記得點擊上方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