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那些速生速朽的網絡流行語:屌絲,中槍!

2020-12-14 搜狐網

  一個詞語就可以把你捲入一個時代。屌絲、逆襲、吃貨、高富帥、重口味、躺著也中槍……2012,每一個流行話語,背後都站著一類人群、一段時事、一個熱點話題、一種生活方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塔米勒就說,一些看似平常的詞,都暗含精準的政治態度。語言的歷史就是人類史、社會史。

  那邊屌絲已然進入主流世界,這邊同樣在輿論場掀起軒然大波的「元芳,你怎麼看」卻只打了幾回照面。誰能在前僕後繼的信息更替中站穩腳跟,誰又只能在短暫的熱潮中速生速朽?正如語言學家強調:每一個熱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語言不能脫離社會流傳。無論是早幾年的「躲貓貓」、「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還是今年的「休假式療養」和「屌絲」,那些正在幫助我們記住和解構這個時代和群體的熱詞,才能在已經被信息轟炸得分崩離析的人類注意力上,多搶得幾天的眷顧。

  此次,我們以百度指數為參照,藉助所有熱門話語的搜索指數,來呈現它們的流行軌跡、生死規律和深層內涵。

  主筆:南都記者 晏嬋嬋 採寫:南都記者 董馨 蒯景怡 謝宇野 田恬 徐異菲

  屌絲、吃貨、重口味……哪個詞在形容你,又在監控你的生活?

  2012流行新詞

  當不夠優雅的「屌絲」一詞登上《人民日報》;當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被無端加上「高嗎?富嗎?帥嗎?」的後綴,一場發酵於網絡的語言狂歡似乎從草根登堂入室,獲得了在主流社會通行無阻的身份證。網際網路給予了每一個個體成為自媒體的可能,而微博的出現則最大程度擴張了人們的網絡社交半徑,空前繁盛的網絡「造詞運動」席捲而來!

  造詞運動是即時參與的語言狂歡,熱點瞬息萬變決定熱詞速生速朽

  在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顏浩看來,新的造詞運動實則基於網絡平臺,並在微博普及後尤甚。目前中國網民數量已達5.3億,其中微博用戶超過3億人。作為自媒體的微博,為個人提供功能強大的獨立空間,空前釋放個人在線活動的自由,同時消除傳播者和受者界限,激發了平民大眾的創作和發表欲望。「在中國,微博充當的角色其實是一個公共空間,人們在眾聲喧譁中釋放被現實壓抑的表達欲望,很容易陷入一種即時交互的語言狂歡狀態,因而新詞也層出不窮。」顏浩認為,即便沒有特定指向的詞句,比如「元芳,你怎麼看」也能短暫走紅,實則是人們在狂歡中會不自覺地趨同「周圍人都用,馬上就會形成病毒式傳播。」

  而新詞的速生速朽實際也同樣基於網絡本身的傳播特點。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劉宏認為,此前詞語來源只有字典和傳統媒體兩種途徑時,詞語往往具有權威性和穩定性,「但在網絡傳播中,信息就是靠不斷更新來實現轟炸的,人們的注意力總是被新的熱點轉移,基於某個熱點的新詞自然也就更替迅速。」

  具有特定指向的新詞生命力頑強,它只會跟隨群體和生活方式的消失而消亡

  11月初,中國官方最權威媒體《人民日報》赫然用上「屌絲」一詞,此舉一出,將已在網絡流行大半年的該詞熱度再次發酵。縱觀2012年度熱詞榜,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規律,大凡是越有特定指向或分類性質的熱詞生命周期就越長。劉宏認為,諸如「屌絲」一詞的流行,只要「這個群體沒有消失,這個詞的熱度就不會消失。具有特定描述指向的新詞,會在群體當中形成一個團聚現象。他們往往會捍衛自己的身份標籤,基友、屌絲、偽娘、經濟適用男都如是」。而顏浩則覺得生命力持久的新詞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文化心理在起作用,「屌絲、白富美這樣的詞語,它反映了人們對社會階層的普遍認知,看上去是一種自嘲,其實宣洩的是對社會階層凝滯的不滿。只要這種社會心理不消失,這些詞也許就會持續保持熱度。」「豔照門」事件後,接受電視採訪的市民隨口說的一句「我是來打醬油的」,至今還被人們用於表達事不關己的態度;而早些年就紅極一時的「裸婚」,也常常被用來調侃無經濟基礎的婚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刁晏斌認為,新詞語的流行,不僅在於它所反映的社會事件,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民眾對於社會的認知和態度。

  一個詞彙有可能發展成為「詞媒體」,它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劉宏認為,在如今這樣一個靠搜尋引擎生活的時代,以關鍵詞進行搜索的方式很容易把某個流行詞彙演化成一種「詞媒體」,在傳播過程中影響和監控使用者的生活。回憶近些年發生的社會熱點事件,人們能記起的往往只有寥寥數字的熱詞,或許一個詞很平常,但創造者對這個詞語進行了重新的解構和定位,受眾的高度參與使它在傳播中迅速放大,以至於有些詞語甚至已經成為標誌性符號,推動事物本身的發展。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曾提出「被語言監控」一說,當事人按照語言表達的方式和效果來設計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感情表達,薩特就曾想把一切轉化為語言,為了不被痛苦這個詞綁架,他甚至到了腎絞痛也決不向醫生流露痛苦的極端地步。在層出不窮的新詞不斷解構和重建我們生活的同時,也許就會不知不覺陷入模仿語言的怪圈。有多少文藝青年忍痛不去K T V,只是不想被流行歌打破自己「小眾」的標籤;又有多少屌絲害怕放過任何一個小便宜,只是不想背叛詞語定義的生活規範。所以,在你為熱詞推波助瀾的當下,沒準哪天突然一個「回頭潮」,將你狠狠捲入其中。

  你妹

  從網絡熱詞進入日常口語範疇

  你妹是形容詞,表達一種T MD、不是吧、暈之類的感慨。起源於日和漫畫的中文配音。20 10年,「你妹」就在網絡裡初露頭角,2011年它大紅大紫,2012年,仍被大面積提及,並逐步轉向口語化。你妹體現了網絡熱詞從流行到普及的滯後性。很多新詞在網上已經過氣了,但大眾卻剛剛接受並嘗試使用,這也是為何「你妹」在今年仍然大熱的重要原因,它已經從網絡跨界到日常口語範疇。

  高富帥

  它的官方指定女友是白富美

  20 12年4 - 6月,是高富帥頻現的高峰期。一時間,全天下的男人似乎只能被分為兩類,即高富帥和矮矬醜。高富帥一詞整整火了2012全年的時間,並且還有繼續火下去的趨勢。和高富帥相匹配的女生,一定是「白富美」。白富美相對於高富帥一樣具備廣泛流行程度,所有人都接受高富帥+白富美的結合,天造地設、門當戶對、佳偶天成……這些詞彙都是為他們而設計的。

  鄙視鏈

  以直觀方式顯示人們微妙的優越感

  2012年4月7日的《南方都市報》城市周刊創造了鄙視鏈一詞,指出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微妙的心理優越感,列出學科鄙視鏈、電視劇鄙視鏈、音樂鄙視鏈等多條暗藏的鄙視食物鏈,見報後經過微博瘋狂轉發以及被多家媒體轉載,成為熱點話題,引發了鄙視鏈模仿潮,出現了多個衍生版本。在鄙視的怪圈中,每一個人,既在鏈條的最高端,又在最末端。

  拉黑

  拉黑是一種人際權利的象徵

  「拉入黑名單」的簡稱,在Q Q推出黑名單功能之後它並沒有這麼簡潔明了的表達,直到微博流行,頻繁的公開化罵戰和各種偶像粉絲的愛恨情仇讓「黑名單」的價值得到展現,拉入黑名單簡化為拉黑。人和人的關係有了新的劃分:加關注,取消關注,拉黑。它成為一個自以為威力無窮的詞彙,無論誰終於握住了屬於自己這點小權利,我不喜歡你,我可以「拉黑」你。黑名單成為價值觀的一部分。

  屌絲

  矮窮矬和土肥圓是其同類項

  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舉止笨拙、猥瑣。屌絲幾乎開啟了一個人種劃分的新時代。沒有屌絲這個詞,我們都要開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麼複雜的體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實存在的這類人。2011年前後它只是出現在百度貼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為微博上一眾單身宅人的自嘲,從小眾詞彙變成大眾通行語。德國系列短劇《屌絲女士》的出爐,以及接著中國版《屌絲男士》的問世,更是把「屌絲」推至頂峰。

  屌絲一詞已然從一個搞笑網絡名詞變身成日常用語,矮窮矬和土肥圓等是其同義詞,甚至可以大膽預測,屌絲頑強的生命力會使其錄入下一次《新華字典》的新詞入選名單。

  何安

  2011

  這個詞洩露了的緋聞

  何安這個詞是女演員趙卓娜的專利,她今年的微博,只要帶了一點甜蜜酸澀的春意,總會在末尾加上何安二字,在9月底被媒體爆出趙卓娜是韓寒婚姻裡的小三「何安」,不正是韓的發音拆開嘛!9月2 4日當天,何安兩個字搜索率破表,趙卓娜幾乎每條帶何安的微博都被網友瘋狂轉發,所有跟帖者都把自己的姓拆成兩個字的拼音,最好還帶點寓意,比如「李」拆成「樂意」。

  重口味

  浮躁年代重口味不是什麼壞事

  一個原本形容人吃鹽多寡的詞彙被廣泛運用到生活各個層面多少有些讓人失笑。也好,你可以在音樂、電影、書籍甚至人際社交當中都帶著這個詞穿行。重口也會叫你看透很多事情,自己如此「重口」,所有事都顯得那麼雲淡風輕。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重口味說明你對事情有熱烈奔放的追求欲望,說明你對生活充滿熱情。如果你重口,那麼恭喜你,你還沒有被時代所拋棄。

  翔

  這個詞還沒來得及紅就死翹翹了

  翔的新意是「屎」的同義詞。如果要談速生速朽,幾乎沒有詞比「翔」更有發言權,它還沒來得及成為一個百度詞條就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翔的新意的誕生非常無釐頭,緣起新詞軍工廠「李毅吧」,一位自稱軍神網友和李毅吧網友對罵,甚至咆哮「我T M就是一坨屎」,被人肉出名叫「李翔」,李毅吧為復仇打造出「翔=屎」的公式,引申出一批「吃熱翔」「爆出翔」,連藍翔技校也躺著中槍了。

  約架

  女記者要跟教授武鬥,教授婉拒了

  出處是今年7月6日四川電視臺女記者周燕在微博上向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法天「約架」,是騾子是馬,用武力證明,表現出了辣妹子的彪悍。7月7日「約架」成為網絡熱搜詞彙。但語言暴力如果轉化成了實際暴力,只會是惡性循環。網友對約架的看法也多是調笑,並不當真,說好的約架也因為吳法天的拒絕不了了之。由此可見東亞病夫,啊不,禮儀之邦的名聲不是白叫的。

  奇葩

  「您真是一朵奇葩」是誇還是罵啊

  奇葩比喻某人某事離奇特別、世間罕見,「您真是一朵奇葩」,其中包含的情感可能是喜愛、揶揄、鄙視。2012年之前,奇葩多數是褒義的,用於「中國文化奇葩綻放海外」這樣的正常語境。進入2012年,此詞帶著自己的新意義,和過去那個古典文雅的釋義說再見,在玩世不恭的路上越跑越遠,倫敦奧運讓人見識了它家「奇葩」市長鮑裡斯,大學生在網上曬大學的「奇葩」課程,奇葩無處不在。

  基友

  不少男人開始炫耀自己有好基友了

  從2010年起它火起來,直至2012年2月26日達到搜索最高峰,這個代表著第四種情感,形容同性親密關係的詞,對比好朋友多了份調侃與戲謔。據考證,這個詞誕生於百度遊戲貼吧中火爆的S D敢達吧,原先是吧友們互稱機友、機油,後來被惡搞成了基友。很多男人樂於宣傳自己有好基友,就像福爾摩斯必有華生相伴,豪斯醫生離不了威爾森。英文中也新造brom ance一詞形容男男默契。

  逆襲

  這次跟在屌絲後面,也火了

  又是一個遊戲術語的成功流行。「屌絲逆襲」的出現是讓逆襲這個詞趁「屌絲」的人氣衝到大家面前的重要契機,自稱矮矬窮的屌絲最後反擊,上位高富帥,抱得白富美,這個大團圓結局充滿喜感又讓人滿足,逆襲從此或多或少有了更多正能量,不過隨著大眾傳媒的傳播,意思反而更加平庸,逐漸向「反擊」這樣的單純意思發展去。

  賣萌

  連爺爺奶奶輩都開始練習賣萌了

  賣萌是「萌」的引申詞,就是「顯示自己的可愛嬌憨」。2 0 10年出現了「萌」,本來是讀者看到動漫美少女的「熱血沸騰」,後來「萌」變成了形容詞「您怎麼可以這麼萌!」,直到「賣萌」出現,它最終塵埃落定為名詞,掀起全民賣萌高潮。20 12年1月1日「賣萌」所搜量達到最高峰,在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聊天時熟練使用「賣萌」的今天,這個詞還會存活很久。

  吃貨

  美食家太裝了,還是吃貨親民

  2012年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對人們連番轟炸,讓人們不得不正視「人人為吃貨」這一現實,「吃貨」使用率到達頂峰。隨著信奉美食主義者滿天飛,「饕客」、「美食家」早已不夠說明在美食麵前那股「卑微」或者「頂禮膜拜」勁,用貨色的「貨」字最能表現吃貨們在美食圍攻下的涎口水、腆著臉的略微喪失「節操與情操」的猥瑣形象。美食當前,誰再端著誰就太不上道了。

  表叔

  戴名表的官員被民眾調侃

  20 12年8月26日,陝西安監局長楊達才在陝西車禍現場微笑,激起網民憤怒,隨後人們發現他手上戴著價值不菲的名表,因而稱他為表叔,而「表叔」一詞也在緊接著的一個月達到它詞生最絢爛時期。

  而最諷刺的是,在表叔熱潮未完全熄滅時,廣州房哥(擁有20多套房的官員)又橫空出世,所以別怪熱詞冷卻得快,只因這世界變化快。

  乾爹

  從好詞到壞詞,牽扯出背後的利益鏈

  2012年3月13日,某國內知名模特,在其新浪微博發表了其乾爹在兩會期間抽空為她慶生的微博,隨後被廣大網民轉載、評論。其乾爹也很快被網友「人肉」。此前因為郭美美,乾爹有了新的定義,被諷刺為可以送瑪莎拉蒂、可以給總經理職務、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絕世好親人。乾爹本指義父,現在自帶曖昧色彩,容易被解讀為背後暗藏男女關係、權色交易以及強大的利益鏈。

  吐槽

  把抱怨這個詞變成吐槽就潮點

  20 0 9年2月9日「吐槽」從動漫的臺灣翻譯裡跳出來,就像相聲中的捧哏,意思是在同伴面前不配合,故意說實話,追求意外性,如今變成了發表看法和抱怨。20 0 9年3月「小瀋陽遭朋友吐槽:臺下最怕老婆」時基本符合吐槽本意,2012年7月海南小姐三甲引起了網友集體「吐槽」,「吐槽」在當天達到它誕生以來的最高峰。事實上,每逢春晚或選秀節目熱播,吐槽一詞都會跟著熱度上升。

  小清新

  快要被列入《新華字典》了

  《新周刊》曾這樣描繪「小清新」,他們追求淡雅、自然、樸實、靜謐,想在精神世界自我陶醉。如果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小清新」就快要被列入《新華字典》了,網上早已羅列了十幾二十條「小清新」外貌特徵,對於如何成功變身「小清新」有著嚴格定義,當然你也可以忽而「小清新」,忽而「重口味」。

  傲嬌

  始自動漫,現在成為年輕人常用詞

  傲嬌算是老詞翻紅,這個在日本上世紀90年代末誕生的外籍詞一開始只是形容不坦率的可愛少女,在它通過偉大的字幕組來到中文語境後,似乎形容範圍一下子寬廣起來。及後在2011年和2012年都頻頻出現在媒體標題裡,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日常口頭用語。當然,傲嬌的生命力會如此頑強的最重要原因或許還在於它和基友一樣修補了詞性空白,讓彆扭又可愛的性格得到精準解釋。

  舌尖上的XX,那些年我們一起 追的XX ,這些句子幫我們記住這個XX時代

  舌尖體

  「舌尖上的XX」紅到發膩

  起源於央視很紅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而衍生出了一種「舌尖體」的網絡文體,具體表現為舌尖上的……、舌尖上的XXX。

  20 12年4月-6月,這個語體達到頂峰熱值。各地、各界紛紛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舌尖上的XX,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傳媒大學、舌尖上的成都、舌尖上的深圳……

  進入2012年7月,舌尖體開始慢慢淡出網絡和人們視線,有人預測舌尖體會正式退出網絡語市場,但是又有人反駁《舌尖2》正在抓緊拍攝,舌尖體很可能會蓄勢重返網絡。

  無聊體

  「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劉先生」最無聊

  2012年7月18日,劉先生好紅!這位當日出現在《南方都市報》惠州讀本,看兩位女子吵架吵了一小時的劉先生儘管聲稱「活了42年,沒見過比他們更無聊的人」,殊不知自己卻成為無聊之極的調侃對象。

  大批無聊體段子在暑假風起雲湧,人人都在比著無聊至極,可開學了,9月了,劉先生就逐漸走出人們的視線。人們對無聊體也終於覺得無聊了。

  那些年體

  「那些年,我們這群沒人追的女孩」

  嚴肅地說,這個語體經歷過紅到發紫,紫到發黑。它始於20 12年初《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內地火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X X」泛濫引用至各個領域,包括電影、電視、美食和書籍等。進入4月,那些年體已呈現下滑趨勢,至今那些年體已成為人們口中嚼過的口香糖,無味還有一點噁心。除非你反著用,還略有趣味,比如,那些年,我們這群沒人追的女孩。

  元芳體

  「元芳,你怎麼看」被過度消費

  元芳體具體表現為,元芳,你怎麼看?其句式多為前面陳述一件事情,在最後會加上一句元芳體的疑問。來源於《神探狄仁傑》系列電視劇,劇中狄仁傑的口頭禪正是,元芳,此事你怎麼看?

  元芳體真的是莫名其妙地紅,莫名其妙地被討厭。2012年9月-10月,元芳體突然紅了,各種媒體都引用元芳體作為標題或結尾。一個詞被過度消費會導致兩個結果,要麼長存,要麼消亡。顯然,元芳體屬於後者。

  石頭體

  「湊齊7顆心形石頭,就能呼喚神獸」

  20 12年9月,藝人李晨分別贈送媽媽、女友、前任、女性好朋友和同事相似款式的心形石頭而被網友嘲笑,「你是批發石頭的嗎?」、「我也有一顆心形石頭」、「湊齊七顆心形石頭,就能呼喚神獸了」、「攢人品,湊石頭」,網友們紛紛拿心形石頭開涮,每條微博和段子都要綴以「石頭」話題。民眾的八卦熱情向來都不持久,只是短短一個半月,心形石頭就成為一個老梗了。

  甄嬛體

  說人話!然後世界就正常了

  一部古裝劇若能夠影響大眾的說話之道,哪怕只有區區數月,也是極大的成功。沒錯,這就是電視劇《後宮甄嬛傳》裡白話文言文夾雜的甄嬛體。用這個體說話造句,一度是網民每天最大的樂趣。5月3日,隨著《後宮甄嬛傳》收視率飆升,甄嬛體也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說話方式。從天涯到微博到到淘寶,都一片本宮本宮,全民穿越就是這麼回事,流行了幾個月,終於有人受不了了,大吼一聲:「說人話!」然後世界又正常了。

  高曉松體

  高曉松聲援舒淇,順便發明一種文體

  今年微博娛樂的大事件中,舒淇被網友揭裸照往事而被逼退出新浪微博應該能進前十名。因為這事,不少名人都力挺舒淇,其中高曉松就發了一條微博力數藝人工作的辛酸,結尾為一句「看在曾帶給大家片刻歡娛,能否值回些人間溫暖?謝謝」。本來想煽情,沒想到網友堅硬的神經不為所動,反而各行各業都模仿高曉松體自述辛酸。從記者、作家到老師、程式設計師、公關、地產銷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紙荒唐言。

  楊坤體

  連淘寶店主都用「32場」促銷

  《中國好聲音》剛剛出現時,大家怎麼都沒想到最火的導師會是楊坤,他憑藉著「3 2」這個神秘而強大的數字,憑藉著「看著我的眼睛,我真誠地告訴你,你知道你現在最缺什麼嗎?我今年有3 2場演唱會……」,用最直接的鼓勵方式給許多觀眾和學員留下了夢魘般的深刻印象。

  隨後「親,我是淘寶店主,等待讓我的小心臟動一下的你,購買我們的產品,3 2場我就不說了,但是我們今年的超級優惠活動真的不止32場哦!」、「我是你的男朋友,等待讓我的小心臟動一下的你。接下來我有3 2個旅遊目的地,我會把你打造成為中!國!最幸福!女友!」一夜間滿網絡都在飄蕩這勵志的味道。而隨著節目的結束,無論是小心臟還是3 2場這些楊坤體標誌性語言立即被忘記了,單純依靠一個特殊時期出現的人和事為依託的「體」生命短得可憐。

  陸琪體

  上帝保佑,大家晚安陸琪

  外號奶爸的陸琪,說話方式帶著天生的居委會大媽式苦口婆心,勸女生要懂得歲月靜好,勸男生要珍惜眼前人。如果說作業本的標誌是排比句,那麼陸琪的標誌就是「陸琪(上帝保佑,大家晚安)」,這種淡淡的裝逼感比排比句複製起來容易多了,網友們把各種各樣不靠譜的話在最後加一個「上帝保佑,大家晚安」,陸琪體就完成了。

  繩命體

  延參法師的河北口音紅了2個月

  繩命即生命,是河北方言的發音。在各種「體」中,繩命體是唯一靠方言走紅的。今年6月當視頻中的延參法師頭上爬滿峨眉山的猴子還用河北方言拼命布道「繩命(生命),是剁麼的回晃,人生,是入刺的井猜」時,每一個電腦後面幾乎都是笑到崩潰的臉,自從濟公之後,大家都沒再見過這麼具有喜感的和尚。

  每當需要用到「生命」這個詞時,「繩命」義不容辭,再無聊的大道理忽然有了喜劇的魅力,這根本就是一場全民延參法師co s展,大家迫不及待地模仿此集佛性大智慧和老太太顛三倒四於一體的表述方式,不過喜感的生命力遠遠低於共鳴,「繩命體」兩個月後銷聲匿跡。

  莫言體

  「用莫言體造句,為祖國爭光」

  2012年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 12年諾貝爾文學獎,「用莫言體造句,為祖國爭光」的口號被人們喊出來,短短一個月,「他手裡拿著一雙吃飯用的筷子」、「那是一直寫字用的鋼筆」、「現在我知道,他長了一雙看東西的眼睛」等句式被廣泛模仿改寫。

  學長幫忙體

  心靈雞湯有一次被惡搞了

  學長幫忙體和「學姐幫忙體」是一對。緣起今年10月微博上的一篇心靈雞湯:作者用汽車發出怪響,嚇得身邊一對猶豫要不要拉手的小情侶擁抱在一起,末尾加了那句「加油吧小夥子,哥哥只能幫你到這了」。網友立即加入惡搞隊伍,這碗雞湯也面目全非。「一次我去食堂吃飯,看見一對小情侶,男的看見女的臉上有飯粒,問:『我可以幫你去掉嗎?』女生說:『不行,除非有很多。』於是我站起來將那女生的頭摁進餐盤裡,飄然而去,深藏功與名。加油吧學弟,學姐只能幫你到這了。」

  梁朝偉

  生活體

  專門飛到倫敦餵鴿子,這才叫生活

  2012年2月,網友大頭ppb發布一條微博,「看報導說,梁朝偉有時閒著悶了,會臨時中午去機場,隨便趕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機,比如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才叫生活。」這條微博迅速引起網友圍觀,發起生活體造句,於是各行各業都有生活體版本。

  郭德綱體

  不帶髒字的吐槽專用排比句

  2012年2月2日,郭德綱在微博上怒斥一段不良現象被認為是吐槽利器,用了一段不帶髒字的排比句,發展出一種吐槽專用句式:「你編出花來,我也不。你罵出血來,我也不。你喊出人黃來,我也不。你學出龍叫喚來,我也不。X X X X叫,X X X X叫。X X,你說還有王法嗎?」由此引發創作熱潮,迅速開發出了包括減肥版、三亞旅遊版、舊愛絕情版等。

  十動然拒體

  「十分感動然後拒絕」誕生於光棍節

  11月11日光棍節打造新詞:十分感動然後拒絕。那一天,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男生王文瑾,向他心儀的女生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時間寫的16萬字情書。女孩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這個童話的開頭和笑話的結尾大大刺激了大家的創作欲,「昨天,東中一名學生向飯堂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時間寫的16萬字意見書,裝訂成冊並取名《我的小強分你一半》,飯堂老闆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

  一句話證明體

  網友營造共同記憶的最快途徑

  追溯起源,一句話證明體來自《魔獸世界》吧,那天是2012年1月11日,網友在吧內發了個「用一句話證明你玩過魔獸」的帖子,無心之下這個句式成為網絡最紅句式。一句話證明體其實是網友們營造共同回憶的最快途徑,通過一句話找到彼此共同點,消除陌生感,大家用最精煉的語言找到最深層的精神共鳴。

  禪師體

  這個體例讓理科生們揚眉吐氣

  青年問禪師:「我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煩惱,怎麼辦?」禪師說:「你隨手畫一條曲線,用放大鏡放大了看,它還有那麼彎曲嗎?」那個青年畫了一個魏爾斯特拉斯函數這就是火爆於今年7月的禪師體,禪師講某個佛理故事,被理科生抖出一個科學包袱,一秒鐘破解。從《生活大爆炸》起就揚眉吐氣的理科生們開始肆無忌憚地通過禪師體展示自己的聰明與幽默。

  90歲體

  標誌著流行語進一步公式化

  90歲體接過元芳體的接力棒,幾乎標誌著網絡流行「體」進入了更加簡單的「套用」階段,它更像是一個公式:90歲的X X(你的好友)躺在床上,我說:「想吃飯嗎?」X X說:「沒胃口。」我說:「要不?」X X說:「不了」我說:「聽說。」X X說:「是嗎?那扶我起來,去我試試!」

  90歲的聽說郭敬明的消息趕緊掙紮起來,90歲的庾澄慶聽說吳莫愁參賽趕緊要去選她,90歲的孟非聽說樂嘉變性女生來《非誠勿擾》找男友趕緊去主持,90歲的C羅聽好基友梅西說有好的髮膠趕緊去試試……90高齡不過是誇張地表達「狗改不了吃屎」的道具,但這樣的「流行體」速朽程度讓人感慨,使用這個詞到底是時髦還是土鱉,相差的時間不到一天。

  每個短語都暗藏一種流行價值觀

  我又相信愛情了

  王石淨身出戶的傳聞帶紅這句話

  2011年私奔讓多少網友霎時間感受到驚天動地的愛情,紛紛出言力鼎,「相信愛情」便是對該私奔事件的最褒讚之辭。實際上這個浮躁的社會讓人們歷盡千帆看太多,對愛情早就是一萬個不相信,一個「又」字表達出人們的半信半疑、左右搖擺的心態。而2012年10月30日,王石淨戶出身尋求真愛,大家讓該句式重出江湖。地產界老大為了女人願意放棄一切,商人如此,或許人間還是有真愛的吧。

  杜甫很忙

  對課本肖像的集體再創作

  2012年底評選的本年度最忙古人獎,杜甫全票通過拿了第一名。人教版語文必修課本中古詩《登高》的配圖經過網友加工塗鴉之後,杜甫既要飆車、射擊、足底按摩、跳芭蕾,還要cosplay各種人物,有女僕、櫻木花道、忍者神龜、雷鋒等等,忙得要死。

  這場發生在語文課本上的狂歡在3月26日到達頂峰,據說大家為了畫杜甫,連語文課本都脫銷了。

  江南style

  「X X style」還將流行一陣

  韓國歌手「鳥叔」PSY的一首單曲,於2012年7月15日發布。9-10月,江南style從歌曲演變成流行詞、流行體,數字峰值也到達其熱度頂峰,緊接著XXstyle成為新的流行短句在網絡和口頭傳播。比如微博和人人網熱傳的楊浦style、武漢style,理工科男style、屌絲style、學前兒童style……《江南style》也許會被後來的某神曲迎頭追上而消失殆盡,但「XXstyle」這種體例將會存在一段時間。

  我可以說髒話嗎

  對於不平不公,除了髒話無話可說

  全國人民都要感謝3月22日上電視那位油價哥,當天嘉興電視臺的記者面對油價上漲隨機採訪路人時,他耿直地說出「我可以說髒話嗎」,在遭到記者拒絕後,更表示無話可說。如此的無奈卻恰恰擊中所有人憤怒而無處宣洩的心聲,「水價上升你怎麼看?」「煤氣費上升你怎麼看?」也許有了這位耿直哥的啟示,國人面對不想說的事情至少能夠做到除了髒話無話可說。

  重走青春

  在《北京青年》熱播期間火了一把

  趙寶剛導演的每一部電視劇都會引起討論,從當初的《奮鬥》到《我的青春誰做主》,再到今年8月熱播的《北京青年》,總會提供一兩個熱點搜索詞,今年就是「重走青春」。片中的四兄弟為了瘋狂一把,辭職重走青春路,也讓裸辭成為年輕人熱議的話題。

  毀三觀

  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真脆弱啊

  這裡的三觀指的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毀三觀是2012年下半年熱乎出爐的網絡新鮮詞。其峰值在2012年10月到達頂峰。頻現於微博、天涯八卦和城市論壇等。毀三觀會紅,是因為其高度概括性,形容一件事情極端顛覆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真脆弱啊。

  你懂的

  網絡時代,你應該比誰都懂

  在網絡當紅動漫配音劇《搞笑漫畫日和》當中流傳出來就一發不可收拾。所有新聞事件被冠上「你懂的」引發眾人無窮聯想,作為網絡時代浪潮中的一員,你應該比誰都懂。實際上,哪有那麼多「懂得」,只是「我不是夜,但我懂你的黑就夠了」。

  你幸福嗎

  「我姓曾」成為一句經典回答

  20 12年中秋、國慶雙節前,央視推出《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目,當記者把話筒遞向打工者問,「你幸福嗎?」打工者愣了下神,回覆說「我姓曾」。引發網友瘋狂轉發。人們再度思考什麼是幸福,它有影兒嗎?「你幸福嗎」最先導致《還珠格格》角色福爾康躺著中槍,網友快速反應該外來務工者心理活動一定非常強烈,因為其「內心流血咆哮,我不是爾康」。

  節操碎一地

  這是道德崩壞年代的互相指責

  節操碎一地,意思是指某些人全面喪失道德感,這是道德崩壞年代的互相指責。2012年4月,「節操」一詞突然被論壇、遊戲貼吧的網友喚醒,人們像是突然發現了「節操」的高度概括性、總結性和代表性,「掉節操」、「無節操」、「你的節操,是你的節操」、「我們說好的節操呢」,以及重磅的「節操碎一地」紛紛緊追出爐。各類網站紛紛借用這個語句制定新聞標題,比如搜狐的《女生逛街手放男生褲子裡,網友稱節操碎一地》,以及的《節操碎一地,那些毫無節操的電影電視》。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被改造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

  有人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天字號第一劈腿男徐志摩寫給終極裝逼小清新林徽因的一句詩,這麼總結出來,憂傷思戀的兩行清淚頓時化為一泡大鼻涕。這也是這句話的命運,剛誕生的時候無數文藝青年為其折腰,紛紛列為Q Q籤名、校內狀態、微博簡介、人生座右銘,恨不得文在身上,比《愛情買賣》這首歌還紅。二逼青年們看不下去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的改編版一出,無人能出其右。

  躺著也中槍

  明星最愛拿這句話撇清緋聞

  縮寫為「躺槍」,出自周星馳的電影《逃學威龍》裡的一句臺詞,意思是無奈自嘲明明躺著也被子彈打中。躺槍在今年的使用率呈波浪形走勢,是明星最喜歡用來解釋新聞的關鍵詞之一,A和B分手,記者往往要猜測C D E F G誰是第三者,這幾位往往通通都要自稱躺槍了。每一次有新聞事件發生而產生焦點模糊的時候,躺槍這個詞就會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比如韓寒代筆事件中,最初發難的麥田被大眾所忽略,也被人戲稱為「跳起來都沒中槍」。

  休假式治療

  和維修性拆除一樣,充滿荒誕感

  休假式治療的躥紅源於2月8日上午10:54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新浪微博發布的「關於前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經同意,現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療」。的微博,它在一小時內就轉發了萬餘次。

  休假式治療是複雜中國語境下產生的特殊性詞彙,和維修性拆除一樣充滿黑色幽默的色彩。而外媒對中國造詞的能力頗為佩服,可卻著實苦了他們的翻譯,如何翻譯出這普通搭配後的隱喻,那是一門學問,如《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翻譯的vacation-sty letreatment,總覺得少了那麼份意味,不過最該罵的是中國樂壇,若好好創造vacation- style,還會有韓國的江南STYLE什麼事嗎?

相關焦點

  • 2012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
    1.屌絲屌絲幾乎開啟了一個人種劃分的新時代。沒有屌絲這個詞,我們都要開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麼複雜的體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實存在的這類人。屌絲,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舉止笨拙、猥瑣。2011年前後它只是出現在百度貼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為微博上一眾單身宅人的自嘲,從小眾詞彙變成大眾通行語。
  • 英語流行語:「屌絲」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英語流行語:「屌絲」英語怎麼說? 2012-11-19 15:15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作者:   「屌絲」這個詞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網絡紅詞,人人都自稱「diao屌似乎人人又都算不上「屌絲」。那麼,「diao絲」這個詞英語怎麼說呢?
  • 網絡流行語讓漢語不純潔了?
    當下許多網絡流行語正在汙染漢語!日前,在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協委員張懷瓊提出這樣的批評。他指出,隨著網絡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網絡語言,有的網絡語言反映了時代進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網絡語言,比如「屌絲」「裝逼」「逼格」等,完全是粗俗猥瑣的下流詞語,對漢語的發展是一種威脅。
  • 別讓粗俗網絡流行語玷汙中文之美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藍瘦香菇」這樣的「爆款」網絡流行語產生。作為網際網路的一種次生文化,層出不窮的網絡用語被大眾廣泛熟知和使用,豐富了漢語的多樣性。然而,那些不規範甚至粗俗化的網絡用語堂而皇之地招搖過市,成為當前值得關注和思考的社會問題。
  • 網絡流行語是一把雙刃劍
    記者:年末的各類漢語盤點,讓我們看到了網絡流行語的鮮活生命力;與此同時,也有諸多名家對一些低俗、庸俗的詞彙表示反感甚至痛恨。您認為應當怎樣看待網絡流行語現象?  姚喜雙:網際網路的持續繁榮發展,尤其是社交媒體形式的不斷更新,為網絡流行語的創造、傳播提供了平臺。一些網絡流行語因其簡潔、形象、生動的特點,深入人們的網絡生活,並已逐步發展至線下,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這不僅豐富了網絡語言自身的發展,也豐富了漢語語言的表現形式,如「給力」「蠻拼的」「點讚」等,都很接地氣。
  • 2012全球流行語
    2012全球流行語  2012年,當「世界末日」(Fin del mundo)在瑪雅文化所在地之一墨西哥成為掛在人們嘴邊的流行語時,整個世界似乎因此更多了一份低迷的氣氛。  (《環球》雜誌實習記者/蒲月涵採訪整理)  中國其他流行語  「屌絲」:如果以詞典解義,這個詞真不是個雅詞,尤其是姑娘家家的說起這個詞,就沒法兒聽了。而相對於它的詞面定義,現在這個詞已然成了一種社會性的自嘲現象,與其屬性毫不相關的人,包括男男女女都在爭領這一名號。
  • 2012熱辣懵懂輪番上演 「屌絲」莫名其妙躥紅
    「屌絲」莫名其妙躥紅  你是屌絲還是高富帥?這直接關係著你能與白富美還是挫醜窮牽手人生!屌絲是屬於新生代非主流的語言文字,是對現實自嘲而無奈的反諷。2012年11月,「屌絲」一詞首次登上《人民日報》,標誌著主流文化對屌絲的認同和接納——中華漢字自「囧」、「雷」等一批神詞出現之後,又添新丁。
  • 回顧近十年的網絡熱詞:那些年,你打過幾次醬油?
    網絡圖原標題:回顧近十年的網絡熱詞 那些年,你打過幾次醬油?每年年底,許多機構和組織都會頒布當年的網絡流行語。這不,2016年網絡流行語鮮新出爐了。2012:元芳你快看躺著也中槍躺著也中槍、元芳你怎麼看、屌絲、高富帥白富美、你幸福嗎、舌尖上的**、吃貨、壓力山大、走你、**style、毀三觀熱詞分析:
  • 1996—2015,網絡流行語背後的文化變遷
    因此,網絡流行語不僅僅是一個語言現象,已成為社情民意、社會心理的特殊載體,折射出網絡文化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網絡流行語:一種特殊的輿情載體與新聞、評論等輿情載體相比,網絡流行語有以下特徵:1.反映集體的認同和感受。如馬學良、瞿靄堂所言 ,「語言的產生和發展變化是社會集體意志的產物。」
  • 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 「絲」是下流詞語?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 "絲"是下流詞語? 「萌萌噠」、「有錢,任性」是受訪者最常用網絡流行語 調查顯示,網絡語言正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語言的一部分。89.8%的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網絡流行語,其中28.2%的受訪者經常使用。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單身二十年的手速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單身二十年的手速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2-18 16:1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單身二十年的手速什麼意思什麼梗? 誇獎自己在需要拼手速的關鍵時刻速度奇快。
  • 中餐廳秦海璐不懂檸檬精,網絡流行語也有代溝,00後流行語最難懂
    玩梗樂趣多,現在大家說話都喜歡說流行語。2019年上半年最受歡迎的流行語是「你是什麼垃圾?」,而隨著垃圾分類熱度消逝,這句流行語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網絡流行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出現得快消失得也快,因此流行語的更新換代總是特別快,不同年齡段的人流行語也會不一樣,甚至有代溝。
  • 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 "萌萌噠"成最常用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16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8%的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網絡流行語。64.2%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46.0%的受訪者擔心會汙染漢語。   受訪者中,80後佔45.3%,90後佔21.9%,00後佔1.0%。
  • 網絡流行語的是與非
    回復的人有問具體時間的,有回應要一同去的,有評論博主有錢有閒的……此時語言文字在虛擬世界裡和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用言語交流「今天一起去某酒吧聚會」,功能相當。因此,網絡流行語大體上與生活中的俚語有異曲同工之處,像「我也是醉了」之類的語言文字,用於生活言語絲毫不覺有障礙。大多數人敲鍵盤不如翻舌頭快,各種略語隨之出現,英文有WTF,中文有「不明覺厲」(不明白什麼意思但覺得很厲害)。
  • 網絡流行語 | 2009—2019年,如果你都看懂了,說明你真的「成熟」了···
    2012年中國好聲音;元芳,你怎麼看;高富帥和白富美;你幸福嗎;江南 Style;躺著也中槍;屌絲和逆襲;舌尖上的中國;最炫民族風;給跪了。2013年 中國大媽;高端大氣上檔次;爸爸去哪兒;小 夥伴們都驚呆了;待我長髮及腰;喜大普奔;女漢子;土豪金;攤上大事了;漲姿勢。
  • 2009-2018:十年百大網絡流行語
    拿「你照片上長這麼好看,你家裡人知道嗎」舉例,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同感,大概是因為現在網絡上那些美女帥哥實在太假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句「你家裡人知道嗎」體現出了強烈的諷刺意味。 2012年 ▎1.屌絲 屌絲一詞起源於雷霆三巨頭吧對李毅吧毅絲的惡搞稱謂,後被魔獸世界吧會員用於嘲諷毅絲,意為劣等毅絲。此後李毅吧友兒童多篇講述了自己的猥瑣屌絲故事,眾毅絲不掛紛紛表示男默女淚。自此,屌絲文化誕生。
  • 網絡亞文化的社會化傳播——以「屌絲」文化為例
    摘要: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絡亞文化的現象頻現,不斷衝擊人們的傳統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屌絲」文化是一種典型的網絡亞文化,它誕生於網絡且在社會化傳播的過程中逐漸擴大其影響力,被人們所認知和接受,成為一種新文化。本文以「屌絲」文化為例,分析在網絡環境中,亞文化的生成機制、傳播模式及對人們的生活和觀念產生的影響。
  • 周彬、龔秀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基於網絡流行語影響的實證研究
    網絡流行語的社會文化分析[J]. 江淮論壇, 2008(4): 119-121, 158.[5]孔國慶, 董宜彥. 網絡流行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0(11): 128-130.[6]李宇傑, 高雅. 從網絡流行語看當代青年的價值觀[J]. 社會科學家, 2012(6): 158-160.[7]陳萬懷.
  • 流行語背後的網民心態
    伴隨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社情民意的網絡投射逐漸明顯,尤其近年來新媒體技術對輿論生態的格式化,網絡作為媒介平臺漸成主流。每年誕生的大量網絡流行語,成為階段時間內人群情緒的清晰投影,同時也影響到傳統媒體和書刊,甚至成為公眾生活中的交際用詞。
  • 2019網絡流行語出爐,你知道幾個?
    有鹽君今天想和你聊聊2019年的網絡流行語~~~今年的流行語簡直不要太多你平時最常用的詞是哪一個呢?2019十大網絡流行語01「我太難了」出自「某短視頻上的一個「土味視頻」。主播說「我太難了,老鐵,最近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