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有多位佛,該從左邊開始拜還是右邊?佛者說該從這開始

2020-12-20 巫小姐的信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佛說心誠則靈,其實我們拜佛也是如此,心誠自然靈驗。只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佛家文化流傳在民間越來越為廣泛,信眾也越來越多,那麼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許多自以為虔誠的信徒傳出來一些頗有幾分說法的拜佛禮佛的規矩。其實在佛家並沒有這些規矩,只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敬畏,正是由於敬畏了才會衍生出這麼些麻煩的規矩。

但是佛家文化裡,佛教本身並沒有這些規矩,很多人拜佛甚至要問從哪邊開始拜佛,這其實是不知者無罪的感覺了。拜佛講究的是誠信二字,只要心誠,也就無所謂從哪邊開始了。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為什麼拜佛不需要分左右為開始吧。

一、佛已超脫,左右只是表現方式

我們都知道佛其實是已經脫離眾生苦難並且能夠而願意幫助眾生一道脫離生活這個苦難的地方的,佛既然已經超脫那麼又如何會在意你是如何拜他的呢? 他自然是能夠看到聽清你的心意,通過你的誠心來保佑你而不是通過表面功夫來看一個人。要知道佛是已經超脫了的,我們作為人,作為他的信徒,又是何必需要去糾結如此多子虛烏有的繁文縟節?

雖然說我們做這些表面樣子只是因為心裡的敬畏和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心理,我們是很怕冒犯了佛,但是要記住,佛家上向來慈悲為懷,佛更是如此。佛祖尚可割肉餵鷹,何況是對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呢? 所以心裡不需要感到畏懼,只需要誠心誠意地去拜佛求佛,佛自然就在你的心中看見你的行為庇佑著你。

何況佛家向來是講究心誠則靈的教派,哪怕你並不去寺廟拜佛也是可以的,只是說去寺廟內拜佛是表現你誠心的一種方式,只不過做被人看的罷了,記住,只要心中有佛,世界無處不可禮佛。

二、左右非選不可,那便是從右開始

雖說佛重心誠,不過還是會有許多的人非常重視這些表面功夫,其實硬要說從左開始還是從右開始,那麼就只能通過佛家裡的"左""右"代表的吉兇來做選擇。

我們知道"左"在佛家裡表的是兇,而"右"則是代表著吉,如果實在在意這些方面,那麼從右開始應當是更好一些,最起碼能讓你自己恐懼害怕的心得到安慰。

那麼為什麼吉是右呢? 其實你看佛家經典的卍就知道了,這就是一個順時針向右翻轉過去形成的。不過還是需要記清楚,佛是不分大小的,你從右開始並不代表著你先拜的就是大佛。這一點需要記清楚,同時心裡不能夠有一些雜念,否則會給佛當作你是在蔑視他,自然也就不會有好下場了。

三、心誠則靈,何須左右?

天天都有僧人勸誡我們說著心誠則靈,但是人總是這樣的奇怪,越是對你說心誠即可你越是想把表面功夫做足,以此來體現你的心誠。要知道心誠可不是這些表面功夫能夠體現的,佛也不是通過這些表面功夫來看你的心是否誠。畢竟作為已經超脫俗世的佛,還看表面功夫自然也是有點掉價了。

所謂左右無非是一群人敬畏佛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形式上的讓自己安心的方式罷了,隨著信佛的人多了起來,那些信的早的也就這麼把所謂的規矩傳了下來,一代一代直到今天才形成了這麼一個規矩繁多的禮佛方式。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都這麼做自然心裡的從眾心理就出現並且發揮作用,讓我們不自覺的也就認為他們都在做我也應該和他們一樣這麼做才是對的。但無論是怎樣,要了解的其實還是要做到心中有佛,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無論從左還是從右都是沒有關係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燒香上供品,是先上供品還是先燒香?寺廟僧人這樣說
    有個禪林的老和尚就告知我們答案了。有人進廟後,會隨大流逐個拜佛。僧人告訴我,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佛像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同,每個人來拜佛祈求的需求也不同。應當按照需要去拜認為自己需要什麼就去拜什麼。例如,觀音長相手無寸鐵,地藏神物表孝,文殊普賢表秀,普賢神明表大行,彌勒仙人表雅量,稀罕表大氣。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而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說,無論燒香、拜佛,還是「燒香拜佛」,都不是迷信。如下淺談。燒香傳統的香,香料取自植物,燃燒的時候能散發出植物的香氣,使人心曠神怡,有些還具有醫療的功效,有一定的驅疫避穢作用。不知大家留意到沒有,「燒香拜佛」的時候,燒的香總是三支或三柱香或總是3的倍數,但通常要麼是三支要麼是三柱(3×3)香,最簡單的是三支香,分別代表佛、法、僧三寶;不過後來六祖慧能大師認為佛、法、僧都不是很靠得住,因為佛(像)總有損壞的時候,經書容易出現人為的增刪,而僧人成就各有不同不能完全代表佛,所以他改用覺、正、淨三個字,三支香真正代表的是覺、正、淨這三個字。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年在農曆特定的時候,經常要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以此來祈禱祈求佛和觀音的祝福,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下,佛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先燒香還是先拜佛。這其實裡面大有講究,如果順序錯誤,可能不僅得不到佛的庇佑體現出你的粗心還會被寺廟的其他人笑話。其實這個順序也不難,有位老修佛人這麼說到"手持香,先三拜,上完香再三拜"。有就是先上香後拜佛。現在大家知道怎麼做了,但是知道為什麼這麼操作嗎?一位老修佛人說出讓大家感到信服,有理有據。
  • 拜佛燒香時,該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
    在民間對燒香拜佛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燒香拜佛應該用左手,因為右手常造惡業,也有人認為應該用右手,更有人說,應該是男左女右。不僅燒香拜佛上香這一件事出現過分歧,甚至連進入寺廟該先邁哪只腳,也有不同的聲音。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很多人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則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這求那,總之求什麼的都有,所求無外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四點規矩要注意,不知道的都該看看!
    經過幾千年的傳播與傳承,在我們中國境內,已經有著越來越多的人們都信奉佛教,佛教文化也被世人們所熟知。很多信徒們都會趁著節假日前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神靈的庇佑。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寺廟的香火都從未間斷。但其實,去寺廟燒香拜佛,可不是只要燒香隨便拜一拜就可以了,這四點規矩要注意,不知道的都該看一看!第一:穿衣打扮眾所周知,寺廟是一個莊重肅穆之地,因此我們在去寺廟燒香拜佛的時候,第一個要考慮的便是穿衣打扮的問題。尤其是不要穿著一些暴露的衣服,或者是很邋遢過於花哨的衣服。
  • 在寺廟,先拜佛還是先拜菩薩?寺廟老僧說:這樣來往往最好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偶爾去寺廟拜佛,儘管有些人並不信神佛,但還是會去,特別是在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會跟著家裡人去寺廟裡拜一拜求平安。淨空法師說:"拜佛真正的意義,我對佛這種恭敬心,我今天一天當中要應用在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就像對佛這麼恭敬。"
  • 快過年啦,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時候這幾尊佛菩薩一定要拜!
    從古至今,大年初一去寺院燒香拜佛,祈求平安健康,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民俗了。我們在寺院所祈求的美好願望既是我們的精神需求,也在側面表示了佛菩薩的慈悲精神。但是,雖然很多人大年初一都會去寺院燒香拜佛,卻仍舊不知道寺院很多尊佛菩薩到底要拜哪幾尊?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不禁質疑,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會因為我們如此虔誠的心而加持護佑我們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能明白許多。首先,佛菩薩覺性圓滿,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為世俗之物的多寡優劣而區別對待誰。佛菩薩也從不缺世人任何的供養。我們燒香磕頭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以功利的賄賂之心視佛,否則是對三寶極大的不恭敬。
  • 燒香拜佛時,不懂這幾點,再拜也無用!
    燒香拜佛是佛教中結緣的一種方法,後來應用到俗世中來,有人聽說佛菩薩「有求必應」,或孤身前行,或拖家帶口,一起去做燒香拜佛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山區大廟,以及各大菩薩的道場,一到該菩薩聖誕,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每逢過年過節,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千裡迢迢花著昂貴的路費,花著寶貴的時間,只為到佛前一拜。若說這些人,是迷信佛教,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信仰,若說這些人不是迷信佛教,怕是都能把佛逗笑。
  • 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在生活越來越豐富的這個社會,有著很多人開始有了信仰,在中國的本土上有著三大宗教信仰,佛教作為漢代以來就傳入中國的宗教,經久不衰,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現在很多人信仰佛教,讓自己的心裡有一個慰藉。但是佛教有著自己的宗教方式,信奉佛教的信徒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燒香,見到佛菩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燒香。燒香成為了佛信徒的每天必修的功課,是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一天沒有燒香禮佛,心裡就會覺得空空的。燒香拜服其實不僅僅是可以祈福,在生活方面也是有諸多好處的。香又叫做衛生香,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還可以淨化空氣。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每逢過年過節,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拜一拜佛,如果你也經常去拜佛,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否則容易求福報不成反遭災禍。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都把重點放在了拜佛時的禮節上,其實我們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是這三件事。
  •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大安法師開示
    所以燒香拜佛有沒有用,就看你是什麼心態。以恭敬心拜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恭敬心拜佛,是有功德的,而功德也可能包含福報。假如你是以「求」的心態燒香拜佛,沒有多大意義。求的不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求富貴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佛菩薩給不了你,因為佛教是主張因果的。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歷史以來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喜歡上廟裡去,有的也在自己家裡設了一個佛堂,每天都要做燒香拜佛這些事情。那麼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很多人說,燒香拜佛當然有用,不然為什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多人做這件事情?
  • 燒香拜佛沒感應,記得說這兩個字,自然有感應
    經常有人到寺廟去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財富、求長壽等等。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拜佛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能保佑家庭、生活、事業一帆風順。當然按佛教的說法,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我們所求的福報的確可以得到,但是要明白一句話,深信因果,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簡單點說就是通過事物看本質。 常去寺院的都會發現,大多寺院在進了廟門,入天王殿後,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薩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菩薩。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很多人說,哪家寺院的菩薩很靈,只要你去求,必會有求必應。但是當你去了之後,佛菩薩也拜了,香也燒了一大把,卻發現一點用處都沒有。然後你把這事跟他說了,他會說你這是「心不誠」的緣故。但是你覺得自己確實「心很誠、念很正」,但就是沒有效果。於是只好悶在心裡,生怕說錯了話,惹來佛、菩薩的責怪。